殺入主流熱門級距─SsangYong Korando 1.5T試駕
就產品本質而言,新一代Korando車系除了在外觀及內裝設計上,更具備品牌的鮮明特色外,無論是在配備、質感或是整體的動力及行路質感,亦較前代車款有著大幅的提升,相對來說也擁有了更加吸引消費者的特質,不過就現今的節能動力潮流趨勢下,可能需要進一步提供油電甚或是純電動力,才能具備更強勢產品競爭力表現。
勇闖輕越野基地5大關卡─Audi Q5 Off-Road試駕,體驗篇
台灣奧迪在8月23日宣布,新年式Q5/Q5 Sportback車系正式上市,除此之外,品牌特別在臺北大直地區,打造 Audi Q5 都會輕越野基地,總共有5大輕度越野關卡,在記者會後開放讓媒體先體驗該場地。這次參與為菜鳥編輯生涯中off-road初體驗,會被指派負責這次的任務,無非就是希望菜逼巴如筆者,能透過這次的體驗,藉此反饋給消費者同角度實際感受。
以進化成就更高樂趣─Toyota GR86 6MT賽道試駕
GR 86較上一代車款有著超過20萬以上的新車漲價幅度,在經歷麗寶賽道試駕體驗後,可以深刻感受到其在動力及操控上的明顯提升,已可算是物有所值,但不管你覺得GR 86的進化程度、是否值得這152.8萬元起的國內新車價格,今年僅60輛的配額恐怕在上市當天就已受訂一空,註定成為國內跑車市場搶手的熱門車型。
高速300公里續航實測可行嗎?─Peugeot e-2008試駕
改為純電動力的Peugeot e-2008,售價為149.9萬起,採50kWh電池組、136匹單馬達設定,NEDC續航385公里。此次U-CAR特別規畫從臺北內湖U-POWER快充站出發、再到臺中烏日折返北上,最後再到新竹慈祥U-POWER快充站結束,總共287公里、這樣近300公里的路段,看看在大部分皆為高速路段這樣較為嚴苛的環境下,究竟e-2008在續航與電耗的表現!
拋開成見,產品力真的能一搏嗎?─MG HS 1.5T試駕
拋開品牌先入為主的「成見」,筆者認為MG HS在整體配備仍端出豐富的「牛肉」。而且即便本質仍是SUV休旅,不過不論是外觀與內裝、還有駕駛模式等都特意帶入許多運動氛圍,確實帶來一定的個性,衝勁不錯的小排量渦輪動力已相當實用,甚至ADAS系統表現的細膩度亦帶來驚喜,拋開品牌成見,這樣的產品力跟目前釋出95萬內定價都不容小覷。
350公里臺北臺中高速能耗與快充實測!─Porsche Taycan試駕
Porsche Taycan入門後驅其即便搭載容量較小的79.2kWh電池組,但不論是408匹的最大馬力、WLTP續航432公里都仍頗具水準。其原廠公告DC最大充電功率為225kW、與其餘車型最高270kW仍是差異之處。我們安排長達350公里的長途高速測試,來一探其在高速能耗、以及DC快充性能的表現!
新舊輪圈對比!─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20吋與19吋高速能耗實測
台灣特斯拉6月底宣布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升級為全新20吋 Überturbine輪圈,取代過去19吋的Aero Sport輪圈,但WLTP續航降為563公里、比19吋版減少23公里。試車組特別借來舊款19吋與新款20吋兩種版本,同時進行超過300公里的高速能耗測試,一探輪圈大小對於電動車高速續航的差異!
追求SUV原汁本色─Suzuki Vitara S Allgrip試駕
104萬的售價,相比於市場主流小型SUV作品,價格或許偏高些許,但在進口休旅中卻又不會是太過突兀的設定,只是,相比於市場潮流「數位、精緻」的駕駛座艙,Suzuki Vitara S Allgrip更多了點樸素感受;試駕過程中同事更是問了一句:「這車售價竟然要104萬!」,這樣的疑問乃是建立在Vitara S Allgrip外觀與車室內的樸實氛圍,以及在市區道路中來回馳騁的感受。
[直購直測]最入門依舊輕鬆環島–Tesla Model 3 LFP版本環島能耗測試
Tesla Model 3 LFP電池版是U-CAR[ 直購直測 ] 單元的Model 3陣容中,首度採用單馬達後驅、以及DC最高充電功率僅支援到170kW的入門版本。我們特別規畫一趟3天2夜,長達963公里的環島旅程,途中進行3次的DC快充,並藉由相關充電補進的電量,來計算Model 3 LFP環島的實際電耗表現。
來點3馬達性能味!─Audi e-tron S Sportback試駕
Audi e-tron S Sportback算是國內首款採3馬達布局的市售車,此次我們透過試駕多達450公里路程、並實測7%~80%的快充時間,一探其性能表現。其將舒適、操控、性能融於一身,尤其3馬達的布局目前國內仍無其他選擇,相信仍是會有車主願意多花50萬,稍微犧牲點續航,來享受更帥氣的外觀、以及更暢快淋漓的駕馭體驗。
臺北直驅臺南高速382公里達成!─BMW i4 eDrive40試駕
試車組特別執行臺北直驅臺南382公里、以全程幾乎高速在國道3號行駛的方式,實測i4 eDrive40的高速電耗表現。i4不論是行路舒適性、科技感、操控樂趣都有一定水準。純電動力帶來每公里行駛成本低、動力輸出強勁等等利多,價格配備對上4 GC反倒足具優勢,仍是相當划算的豪華品牌純電產品。
嗆辣又帶勁的R!─Volkswagen T-Roc R試駕
筆者在試駕時一直思考T-Roc R的產品定位,因為筆者是掀背鋼砲愛好者,若有200萬上下預算、又想要破300匹的性能車款,或許我可能會選擇Golf R。但若非追求像Golf R掀背低底盤更沉穩動態、或有需要Tiguan R的空間,省下價差20~30萬可留點當改裝預算其實也是個選擇。從T-Roc R熱銷情況來看確實足以證明。而且多點多樣化的R家族讓你選,何樂而不為呢?
傾聽V8的咆嘯─Land Rover Defender 90 V8 Carpathian Edition試駕
Defender 90 V8 Carpathian Edition在國內車壇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尤其大排量引擎V8機械增壓引擎的咆嘯聲浪,在如今渦輪化、電動化的浪潮下已是「稀有動物」,甚至集團許多新車也已陸續換搭BMW集團供應的V8渦輪引擎。若對Defender 90加上JLR集團自家V8機械引擎嚮往,確實是絕無分號的選擇。
徹底釋放性能實力─Lamborghini Huracán STO賽道試駕
Huracán STO可說是一輛專為賽道而生的市售車款,在維持基礎的道路車輛規範所需設置的配備下,Huracán STO結合了來自賽車的大量科技,但保留了市售車電控系統的配置,使其在擁有強烈的賽車特質前提下,駕駛即使未能擁有賽車手般的出色操控能耐,也能享受到Huracán STO接近賽車般的駕馭樂趣特質。
就是要你體驗「智慧科技」─Mercedes-EQ EQS 450+ Pioneer試駕
EQS 450+ Pioneer雖然沒有Hyper Screen配置,少了點未來科技豐富感,但實際駕馭卻又會感覺到,EQS搭載了豐富的智慧科技魅力,甚至在駕馭過程中會發現,很多配備與設定如果是自己操作,可能沒辦法那麼的順暢舒適,交給EQS的時候,反而更能體驗到這輛純電旗艦轎車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