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V8的咆嘯─Land Rover Defender 90 V8 Carpathian Edition試駕
Defender 90 V8 Carpathian Edition在國內車壇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尤其大排量引擎V8機械增壓引擎的咆嘯聲浪,在如今渦輪化、電動化的浪潮下已是「稀有動物」,甚至集團許多新車也已陸續換搭BMW集團供應的V8渦輪引擎。若對Defender 90加上JLR集團自家V8機械引擎嚮往,確實是絕無分號的選擇。
徹底釋放性能實力─Lamborghini Huracán STO賽道試駕
Huracán STO可說是一輛專為賽道而生的市售車款,在維持基礎的道路車輛規範所需設置的配備下,Huracán STO結合了來自賽車的大量科技,但保留了市售車電控系統的配置,使其在擁有強烈的賽車特質前提下,駕駛即使未能擁有賽車手般的出色操控能耐,也能享受到Huracán STO接近賽車般的駕馭樂趣特質。
就是要你體驗「智慧科技」─Mercedes-EQ EQS 450+ Pioneer試駕
EQS 450+ Pioneer雖然沒有Hyper Screen配置,少了點未來科技豐富感,但實際駕馭卻又會感覺到,EQS搭載了豐富的智慧科技魅力,甚至在駕馭過程中會發現,很多配備與設定如果是自己操作,可能沒辦法那麼的順暢舒適,交給EQS的時候,反而更能體驗到這輛純電旗艦轎車的優勢所在。
技術力的展演─Mazda Mazda3 e-Skyactiv X Edition試駕
Mazda3 eSkyactiv-X可說在國內第4代車型中整整遲了3年才到來,體驗過後筆者個人買單eSkyactiv-X動力的機率不高。但純就欣賞「技術力」展現的觀點,筆者認為Mazda原廠能開發不同的內燃機技術、走不同的路,這樣的勇氣與思維仍舊要給予肯定。若認同Mazda在相關「技術力」的推展,對於Mazda3的低速扭力期望能提升,Mazda3 eSkyactiv-X會是適合你的選擇。
[賽道測試] 豹力休旅之王─Jaguar F-Pace SVR
可視為現行Jaguar F-Pace車系頂級性能車款的F-Pace SVR ,於2019年12月首度導入國內販售,且隨著原廠於針對F-Pace車系進行小改款動作,SVR亦接續加入新車陣容,並在2021年10月正式於國內發表。為了一探其真正的性能實力,U-CAR編輯部也特別商借了 F-Pace SVR小改款車型,進行麗寶賽道的單圈測時。
還在里程焦慮嗎?─Hyundai Ioniq 5 EV 500 Performance 80%電量臺北直攻臺東輕鬆成功
今年的端午連假,小亮臨時需要到臺東出任務,在Ioniq 5充電到80%之後就從臺北上路出發。一路以速限+10km/h的寬限值設定輔助駕駛,到了U-POWER臺東鐵花站,還有12%的剩餘電量與53公里的剩餘里程。對於臺北而言相對遙遠的臺東,其實完全不需要焦慮。
[集體評比]2022主流電動車集體評比─U指數篇
儘管目前臺灣市場多數消費者仍使用燃油車,事實上,臺灣也逐步加速全面電動化進程,在本次2022主流電動車集體評比單元內 [U 指數 ],先前已開放全站文章文末讓讀者填[U 指數 ]問卷調查並且統計結果,了解讀者們對於看完 Toyota bZ4X、Hyundi Ioniq 5、Tesla Model 3 [集體評比]的反應與看法。
這造型、真的擁有高回頭率啊!─Hyundai Staria CEO-B試駕
人都還是會有虛榮感的,尤其是在成功吸引眾人目光時,心底也總是會有一絲愉悅的自豪感,即便清楚知道,大家回頭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試駕的這輛Hyundai Staria,一輛外型非常前衛、外觀輪廓線條有如太空梭一般的大型MPV車款。
[集體評比] 2022主流小型SUV─U指數篇
在本次的集評單元內[U 指數 ],也分別在「主流小型SUV集體評比」中的市場規配懶人包與空間篇、動力油耗篇、養車成本篇,共 3 篇的文末都嵌入了[U 指數 ]集評問卷的題目,後續也開放全站文章文末可讓讀者填問卷,調查讀者們對於看完 Honda HR-V、 Nissan Kicks、Toyota Corolla Cross的[集體評比] 後,讀者們的反應與看法。
[直購直測]Hyundai Ioniq 5一日臺北臺中往返,後驅真的比四驅有更出色的能耗表現嗎?
U-CAR[直購直測]單元日前購入了後驅的Hyundai Ioniq 5 EV500,不外乎就是要與四驅的EV500 Performance來比較。依原廠公布的數據,EV500最高續航里程達567公里,EV500 Performance則為496公里,因此我們將兩款車來實際測試,一窺究竟EV500能耗上是否明顯優於EV500 Performance。
[直購直測]體驗Hyundai Ioniq 5四驅與後驅的差異,U-CAR直接買來測試給你看,購車篇
繼之前購入的Hyundai Ioniq 5 EV500 Performance後,此次U-CAR再度購買了Ioniq 5 EV500版本,兩款車最主要的差異為EV500 Performance是四輪驅動,EV500則為後輪驅動,後續U-CAR將會做進一步的測試,來比較EV500 Performance與EV500兩者間在動力及續航力等方面上的不同。
[集體評比]2022主流小型SUV–養車成本篇
Honda全新HR-V的登場,勢必將對目前國內小型SUV帶來一波新的衝擊,針對主攻的小型SUV市場,U-CAR再度帶來 [ 養車成本 ] 的資訊整理,看看對上國產競爭對手Nissan Kicks和Toyota Corolla Cross,全新HR-V是否有成本的優勢呢?不管是未來想購入全新的HR-V,又或是Nissan Kicks和Toyota Corolla Cross的消費者,不妨來看看這3輛車的養車成本分析吧!
[直購直測] 3款不同Model 3堅強陣容─2022 Tesla Model 3磷酸鐵鋰電池LFP版,購車篇
U-CAR[ 直購直測 ] 已累積相當多款電動車款。不僅見證了傳統車廠轉型至製造電動車的努力,也陸續購入了在臺最熱銷的Tesla Model 3,基於採用LFP的新車型與過去版本的差異,為了對這款當今最熱門的電動車之間的異同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們遂購入了2022 Tesla Model 3磷酸鐵鋰電池LFP版。
[集體評比]2022主流電動車─電氣規格、長里程能耗與U-POWER充電曲線
除了原廠標示的理論值外,實際的驗證與測試能夠更符合真實的狀態,因此,U-CAR在本次的主流電動車集評,規劃了從臺北市內湖到臺東的能耗測試,同時以U-POWER超高速充電站作為直流快充功率、充電時間與度數的結算,全面掌握電動車的電氣規格表現。
[集體評比]2022主流電動車─空間與座艙科技篇
在本次主流電動車集評中,車型涵蓋了中型轎車Tesla Model 3與中型休旅Toyota bZ4X、以及可說定位是SUV,但車格像是比一般中型掀背更大的Hyundai Ioniq 5。雖然自車格角度來說,3車看似並無交集,但純EV平臺賦予了這些車款不同的空間運用,讓3款不同車格的主流電動車,在空間的項目上面都各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