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我跟 2008 年式 BMW 320i 的初接觸,並不會特別感到興奮與期待。
原因就出在 320i 的「入門級」動力,而這樣的動力設定,再加上總代理解釋國內導入的新年式 320i,屬於亞太版本,動力僅微幅調升 6 匹至 156 匹,比起歐洲市場動力已提昇至 170 匹的 2008 年式 320i,動力數據不僅有一定的落差,0-100km/h 加速 8.2 秒的成績,也比亞太版的 9.8 秒更為亮眼。
動力並未與歐規版本同步大幅提升,而帶點失落的心情,多少影響試車的情緒。同時,除了動力設定微調外,320i 全車內外,對照舊年式車型,就只有新增跑車式多功能方向盤一處,其他全數照舊。因此,新年式 320i 如此微小的變動,確實讓試車組對這款新年式 320i,缺少更多關愛的眼神。
然而,開著這款「沒啥新意」的 320i,來段北宜公路單日往返後,我的想法有些改變,因為,即使是定位在入門級距的 320i,出自 BMW 之手,仍是有值得書寫的豐富駕馭情趣。
就為豐富彎道樂趣,造訪孤寂北宜公路
雪山隧道通車後,大大縮減台北與宜蘭之間的行車時間與難度,以往不管平日與假日,穿梭於北宜公路山道上的繁忙車潮,絕大部分也都改走北宜高速公路,僅剩下尚未開放北宜高路權的大型貨車,以及北宜公路沿線居民,繼續使用北宜公路。不管平日與假日都是稀疏的車流,中午用餐時間,也沒有幾部車停駐的坪林老街,讓曾經歷北宜公路頂盛時期的我,腦海中突然想起卡通電影 Cars 劇中的描寫的 66 號公路與油車水鎮,一種讓人緬懷的荒涼美。
不過,有得有失,沒有昔日塞車困擾的北宜公路,卻更能以豐富的彎道路段與高度起伏,展現出極具駕馭的樂趣與挑戰性的迷人樣貌。這也是我捨棄北宜高,改走北宜公路的原因,車程雖然久一點,但比起那枯燥的雪山隧道,北宜公路的行路樂趣,卻是多更多。
逐漸離開台北市區,準備轉入北宜公路前,不管是市區路段還是高速路段,320i 的動力表現都算是可圈可點,最大輸出的 156 匹馬力,在平面路段,雖沒能為 320i 營造明顯的貼背力道,但是 BMW 原廠仍將這顆引擎調校地頗為細膩,加大油門的動作,都能清楚感受到這顆引擎具備的低轉速爆發扭力峰值與高轉速限設定,賦予駕駛輕快實用的加速反應。
尤其是全油門衝刺時,可以察覺這顆引擎在 Steptronic 6 速手自排變速箱持續進行升檔動作時,會讓轉速域來回落在可全力衝刺的 3 千多轉至 6 千多轉之間,讓 3,600 轉湧現的 20.4 公斤米扭力峰值,結合小改後轉速紅線區由 6,200 轉略為提高至 6,400 轉的高轉速優勢徹底發揮,這樣的結果就是,即使採用標準 D 檔模式,320i 在平面路段加速時,那種 BMW 明顯的高轉速引擎與透過多檔位堆疊綿延不絕的紮實動力曲線,仍能在僅 2.0 排氣量的 320i 身上清楚捕捉到。
有點出乎意料之外,320i 在平面路段的動力反應,並不會讓人皺起眉頭,碎念帳面動力數據過於空虛飄浮,而是以踏實平順的加速節奏,讓人覺得這 156 匹動力,已能對應多數用車情況,很真實,也很夠用。
M 模式口味較嗆,底盤勝過動力
不過進入北宜公路後,面對陣陣襲來的爬坡路段,這顆 2.0 直四引擎,想要維持適才於平面路段的輕快身型,還是讓人感到有些許力不從心,其實,會有這樣的感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 320i 這具底盤,在山區彎道路段可靠的行路反應,讓人有再提高車速的衝動,不過提速反應卻明顯跟不上來。這時的 BMW 320i,會讓人覺得,是一輛底盤潛力勝過引擎動力的車。
既然 D 檔有些力不從心,這時就將腦筋動到變速箱的切換模式上,排檔桿左切入 S 運動檔位後,最大的差異是在同樣的油門幅度下,很明顯地,運動化的 S 檔,讓引擎轉速的拉升速度比起 D 檔更快,當然在山道催補油門時的加速緊湊性,也比起 D 檔改善不少。不過,對於喜歡嗆辣重口味的人,就該試試看 M 手棑檔位,雖然沒有 330i 與 335i 搭載的方向盤換檔撥片,但是利用排檔桿來操作手排模式,整體也算是輕鬆就手。
而在手排模式下,多數時間我選擇將檔位限定在 2 檔或 3 檔,道理就是讓轉速保持在 3 千多轉以上,讓引擎維持最佳的工作轉速域,搭配低檔位設定後,320i 挑戰北宜公路長距離爬坡與彎道路段時,實際的衝刺力道比起 D 檔甚至 S 檔更為強烈,油門指令與車身動態反應也更為直接,唯一的缺點,應該就是長期維持較高轉速,所增加的油耗負擔,不過,以樂趣來說,M 檔的設定模式是較能迎合偏好熱血的駕駛口味。
先前遠赴中國哈爾濱二龍湖體驗 BMW 冬駕課程,當時開的車是中國寶馬生產的 325i,在極低磨擦力的冰湖惡劣路面,其實是更能體驗底盤大幅縮小的極限性與後驅車轉向過度特性,當時也深刻感受到 DSC 電子穩定系統的作用。不過,在實際道路上,儘管飄下小雨的北宜公路,變得相當濕潤,但是比起冰雪路面仍有極大差距,足夠的底盤極限性,讓 320i 想要以 80km/h 來段快意攻彎之旅,仍是遊刃有餘。
經歷北宜豐富的彎道洗禮,320i 在彎道的轉向與底盤特性,也更為清楚。雖然未配備車速感應與可變齒比的主動式轉向系統,讓 320i 的在低速行駛時,方向盤其實是偏向重手,不過,提高車速或者高速過彎時,這樣的設定算是相襯合宜。另外,值得一提,320i 在過彎動作時,那種靈敏與輕盈兼具的車頭轉向性,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是提高車速,也不會覺得車頭的重心轉移,會造成過彎動態的負擔,由這點來看,在追求 50:50 的平衡車身配重下,3 系列採取的前中置引擎與縱向置放設計、輕量化的鋁合金前軸與前懸雙接頭彈簧柱等細部設計,確實在實際的彎道操控上發揮作用。
至於後驅轉向過度的特性,其實在 320i 身上並不明顯,良好的底盤極限與不夠強大後輪扭力輸出,致使 320i 在大多數的彎道動態,都算是偏向中性表現,搭配剛才提及的車頭精準轉向能力,能讓駕駛輕鬆地通過各個彎道。以當天試駕的經驗,即使是切換至 DTC 模式,在彎道中後輪打滑的狀況尚不明顯,要到 DSC off 模式下,以高速過彎時才會明顯感受到後輪往彎外側滑移的狀態,不過只要適時收油門後,都能迅速平復後輪滑移與修正轉向性,相當容易掌握的底盤反應感覺,值得肯定。
對於動態表現,如果說還有什麼要挑剔的話,那就是 320i 標配的這組 205/55 R16 失壓續跑胎。雖然抓地力與路面避震能力不錯,但是在較激烈的彎道操駕時,胎璧的橫向支撐力則略顯不足,特別是坐在路感相當清晰的 320i 車內,包括輪胎狀態在內的細微底盤資訊,其實是較多數車款來得容易察覺。
入門情趣,也是情趣
對於追求熱血性能的人,BMW 320i 或許較難在第一時間贏得更多關注的眼神,然而,整天相處後,擁有紮實底盤的 320i,僅管動力級距不比同門諸位兄長,但是,扮演 BMW 3 系列入門房車的角色,卻也是相當襯職。動力稱不上熱血,微幅調校至 156 匹最大動力,不管是平面還是山區路段,卻也是平穩順暢足敷使用,而這樣的表現,相信對 320i 訴求的客層,應有一定的說服力。
如果是性喜熱血的人,不可否認地,320i 平穩的動力表現,還是少了點衝刺力道的嗆辣味。不過,藉由 320i 這顆 Steptronic六前速手自排變速箱,不僅能支援的 D/S/M 三種換檔模式,加上 BMW 招牌的 DSC/DTC/DSC off 可切換電子車身動態輔助系統,其實可以適時地組合不同操控模式與維持引擎最佳工作速域,搭配良好的 3 系列底盤設定,還是能創造豐富的操控樂趣。即便是入門情趣,也是情趣。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