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搶先截獲首批試乘車整備作業後,Daihatsu 今年的重頭大戲 Materia,也在總代理的運作下,決定日規版車名 Coo 作為產品主軸,讓台灣成為日本海外唯一沿用日規車名的市場。現在,就讓試車組延續上次報導,未能親身試駕的行程,看看這款和 Toyota bB 與 Scion xB 稱兄道弟的東洋嘻哈酷玩意,到底有幾分魅力?
方正有型,造型搶眼
相較於現今主流掀背車款,在外觀設計運用的流線圓潤風格, Coo 彷彿不甘於流於世俗地,揚棄大眾設計思維,改採帶有濃厚復古氣息的方正車身,儘管少了幾分俐落感,然而,刻劃地四平八穩的基本輪廓與方型座艙,倒也讓車身尺碼僅 3.8 米的 Coo,展現出小車少見的龐然氣勢。
雖然車身造型正正方方,Daihatsu 卻也沒忘藉由細部設計,讓 Coo 整體視覺更富新鮮感。實地欣賞外觀造型,Coo 正面的視覺焦點,自然落在長方型頭燈組,以及整合方向燈的雙鍍鉻橫條水箱罩,構成神似列嘴微笑的擬人神韻,如此逗趣的樣貌,不想一眼捕捉還真的頗難。接著,向車身四角落外擴的輪拱,不僅納入縮短前後懸距對於座艙空間的增分效果,結合厚實 C 柱後,在視覺上的安穩度亦有明顯助益。
另外,輪廓方正直角的 Coo,也善於運用弧形與立體線條,降低造型的單調感,除車頭水箱護罩外,由車頭往後向上揚升的車側腰線,帶出車側鈑件的立體感,另外,車尾尾燈組則藉由鑲嵌 Materia 銘文的弧形鏡面飾條,形成與車頭水箱罩相呼應的弧形視覺,多少均衡方正車體的濃厚剛硬風格。
特別地,原廠授權台灣生產的 Coo 銘文,已相鑲嵌於車尾右上角,不過,原廠並未同步提供日規 Coo 銘文的弧形鏡面飾條,讓台版車型成為 Materia 與 Coo 銘文同時出現的有趣現象。至於頂級版增列的前霧燈、側裙、15 吋 9 幅鋁圈與台版將增列的後視鏡方向指示燈,都讓 Coo 展現更為豐富的樣貌。
座艙設計簡潔,乘坐承載亮眼
看到方正外觀後,雖然試車組已對 Coo 的寬敞座艙空間,已有心理準備,不過,一坐進駕駛座後,Coo 遠遠超乎同級車水準座艙空間,仍然讓試車人員忍不住驚呼,空間實在有夠大!轉頭環顧一周,心裏頓時有數,若單論座艙空間的表現,車長落在四米內的 Coo,在同級距已無任何對手。小型尺碼的設定,讓 Coo 車長僅有 3.8 米,然而,縮短前後懸所保留的 2,540mm 軸距與方正座艙設計,讓 Coo 的座艙空間完全沒有任何浪費,全數轉為乘坐承載用途。
坐進駕駛座,立即感受到 1,330mm 車室高度所帶來的寬闊空間,不僅讓駕駛完全釋放小型掀背車令人詬病的頭部壓迫感,拜高車室之賜,讓 Coo 能透過可調高度的駕駛座椅,讓駕駛擁有較為舒適的坐姿與高行車視野,這項以往在 SUV 休旅車款才有的駕駛特點,在出現在 Coo 身上,感覺確實新鮮。
前座除空間與乘坐舒適性深獲肯定外,獨特的灣岸造型中控台模組,搭配水藍自發光雙圓儀表板,也讓 Coo 呈現出頗具個性的簡潔操控介面。另外,原廠在中控音響飾板、兩側雙環造型的出風口與高音喇叭,均採用鋼琴烤漆設計,提升座艙設計質感,然而,仔細觀察時,可以發現飾板經過抗磨損處理工法後,讓 Coo 不若印象中鋼琴烤漆明顯的鏡面反射效果。
然而,若就操作的功能性而言,Coo 搭載 6 顆喇叭的原廠 CD 音響,擁有中央開啟/音量旋鈕與大按鍵設計,音響效果與操作便利性已有相當的水準,可同時支援的 MP3 與 WMA 音樂格式,搭配台灣加裝的前門音響喇叭藍光環,亦是十分貼近年輕族群的酷炫設計。
後座表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觸感舒適的不織布座椅,以及極為餘裕頭部與膝部空間,讓身高近 180 的編輯,絲毫感受不到後座乘坐的壓迫感。甚至,在操作可支援前後滑移 220mm 後座椅後,可創造出前後座相距幾達 1 米的長度,讓膝部空間相當驚人,實際測試後,膝部距離正常模式的前座椅背,竟還擁有兩個拳頭以上的距離,想要翹二郎腿也不是件難事。在調整膝部空間後,後座椅還可透過肩部位置的拉環,向後傾倒 12 節最大 24 度的椅背傾斜,讓後座乘坐擁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
承載方面,上面提及的前後滑移後座椅功能,可於未傾倒後座的模式下,提供行李箱彈性的承載變化。對於較大物件的承載時,可以繼續動用 6/4 分離可傾倒座椅、座椅往前滑移與利於置放物品的方正座艙設計,以最大 619 升的行李承載模式,應付多數的高承載需求,對於一般身材的車主,開啟高度達 1.9 米的尾門,在提供寬敞的載貨開口時,仍附有尾門拉條,方便關閉尾門。
雖然行李廂底板無法行程全平坦模式,讓喜愛平坦「車床」的消費者略感遺憾,然而,將前座頭枕拆下後倒,連結後座椅將可形成適合小歇的乘坐模式,也是頗具樂趣的空間設計。整體而言,Coo 不論在座艙空間的數據表現與實際操作的便利性,都讓 Coo 清楚展現座艙機能的優勢。
1.5 引擎加速平穩,市區無重拖感
出於刻板的視覺反應,少了流線俐落的空力外觀,不免讓人外觀不太「精瘦」的 Coo,在動態表現,有先入為主的「遲鈍想像」。然而,就在試車組整天於市區與山道路段深度體驗後,Coo 的整體動態表現,雖稱不上刁鑽熱血的境界,倒也靈活平順,就連因著高車身車體,而預期會出現的明顯側傾,亦同樣有出人意表的轉變,這些意外發展,確實讓整趟試駕過程處處充滿驚喜收穫。
在 Daihatsu 旗下產品共用機械結構的規劃下,Coo 所搭載的動力心臟與變速箱,其實就是 Terios 所搭載的 1.5 升 3SZ-VE 直四引擎與四速自排變速箱,當然,兩者間還是有迥異的設定,採用 SUV 車身與後驅設計的 Terios,肯定和前驅搭配掀背設計的 Coo 完全不同。實際狀況又是如何?當然就得上路才見真章。
啟動引擎後,先前提及的重拖假想,讓試車組以較大的油門力道起步。瞬即,超乎預期的輕盈起步與衝刺,伴隨車頭傳來引擎轉速堆疊拉高的聲浪,以及意料湧現的輕輕貼背感,頓時讓人嘴角上揚,看來,順暢起步衝刺的 Coo,正在對我的粗心錯怪,感到忿忿不平呢。
既然一回生,二回熟。順著這股氣勢,油門更深踩到底,原本平順和緩的加速力道,在轉速逼近四千轉時,清楚感受到更為明確的力道湧現,透過油門釋放出來,平順的加速曲線與力道,讓 Coo 在市區平面路段,不論在頻繁的起步加速與中低速行駛時,完全具備都會掀背車該有的靈活加速性。儘管引擎室的運轉聲響,在加速過程同步放大,不過,透過良好的座艙隔音工程,最後傳到試車組耳裡的聲響並不擾人,除了原廠配胎在部分不平路段的胎面聲響略大外,整體靜肅性表現襯職。
不過,在輕快愉悅的市區試車路段,讓視車組略感可惜地,是相較於舒適的高駕駛座椅設計,排檔座的高度顯得略低些,雖然駕駛在調高座椅高度時,椅面會同時向前傾,適度拉近駕駛右手與排檔座的距離,然而,整體還是偏低,略為減損實際駕駛時,在操作排檔桿變換檔位的順暢度。
硬朗懸吊,彎道抑制側傾
結束市區路段後,試車組立即駕駛 Coo 轉赴山區彎道路段。到底何事,讓試車組按奈不住迅速前往山路彎道的慾望?這第二個意外,就是 Coo 偏向的硬朗的懸吊設定。不同於先前所試駕的 Sirion,所留下的懸吊較偏柔軟設定的印象。Coo 的懸吊設定,比起 Sirion 明顯來得硬朗直接,雖然仍能適時消弭絕大多數來自路面的起伏力道,然而,後座乘客在市區較為不平的路段,仍可感受到由後懸吊傳遞而來的震動。
雖然略微減損在懸吊處理不平路段的舒適性,不過,試車組更感興趣的,是偏硬朗的懸吊設定,讓高車身的 Coo,在彎道的車身側傾抑制,有相當明確的效果,這一點在彎道路段的試駕體驗,更是清楚展現。Coo 所採用的前麥弗遜後扭力樑懸吊結構,搭配偏硬朗的阻尼與圈簧磅數,讓 Coo 在行駛彎道時,並未出現過大幅度的車身側傾,不論單彎道或連續彎道路段,整個懸吊系統對於側傾的抑制與回復,均擁有令人肯定的表現。
透過四輪刻意往底盤四角外擴的縮短前後懸設計,多少減低高車身對於彎道車身動態穩定度的破壞,讓過彎的循跡穩定性發揮有利的作用。另外,頗為後面的煞車點,初接觸時有些不適應,但是這套擁有 ABS+EBD 前後輪煞車力分配的煞車系統,煞車行程短捷與力道明確,讓入彎前的減速控制與煞車點的選擇,相當易於掌握。
至於 Coo 所搭載的電動輔助方向盤,較大的轉向輔助力道輔助,使得方向盤的操控較偏輕手,路感掌握亦略為模糊,多少減低駕駛繼續以更高速度挑戰彎道的企圖心。整體來看,以 Coo 的 3.8 米車長,受限於高頂車身型式,在行駛彎道的表現,並未展現小型掀背的刁鑽靈活,但是,平穩的加速與彎道循跡性,搭配明確的車身側傾抑制與煞車作動,仍讓駕馭 Coo 行駛於山道,擁有不同以往的操控樂趣。
日製酷玩意,風格獨走
精小的車身尺碼,理當以小型都會掀背車來看待,卻又在獨特的方正箱型設計下,展現超過小車級距的五人座寬敞乘載空間,這是 Daihatsu Coo 最大的本錢。不過,相處整天後,Coo 不管在市區路段令人愉悅的順暢加速表現,抑或平穩的彎道循跡性與側傾抑制,都讓 Coo 產品力更顯增分。不管如何,截然不同於他人的設計思維,已讓這款東瀛抵台的酷玩意,流露搶眼的獨走風格。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