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豪華中大型房車構成的重要元素,除了氣派的外觀架構設定外,內裝質感及配備的良窳、靈活的空間表現運用亦是缺一不可。此回參與集評的 M-Benz E200、BMW 520i 及 Audi A6 2.0 TFSI 三款德系品牌車款,在配備設定上雖非屬於車系中的頂尖代表,但身為品牌中豪華中大型房車的入門主力車款,在配備構成上仍具有一定水準。而在新車價格上具有優勢的 Lexus ES 300h,其頂級規格的配備則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表現。
空間比較表格 | ||||
車型 | M-Benz E200 | BMW 520i | Audi A6 2.0 TFSI | Lexus ES 300h |
車身尺碼 | ||||
車長 (mm) | 4,879 | 4,899 | 4,915 | 4,900 |
車寬 (mm) | 1,854 | 1,860 | 1,874 | 1,820 |
車高 (mm) | 1,474 | 1,464 | 1,468 | 1,450 |
軸距 (mm) | 2,874 | 2,968 | 2,912 | 2,820 |
行李箱容積 | 540L | 520L | 530~995L | 425L |
車重(KG) | 1,655 | 1,610 | 1,565 | 1,690 |
迴轉半徑 | 5.625m | 5.975m | 5.95m | 5.7m |
後排座椅空間表現 | ||||
後排座椅膝部空間 (cm) | 20 | 22 | 22 | 34 |
後排座椅頭部空間 (cm) | 7 | 9.5 | 6 | 7 |
後排座椅椅面寬度 (cm) | 138 | 137.5 | 140 | 135 |
後排座椅椅面長度 (cm) | 46 | 46 | 50.5 | 41 |
後排座椅椅面距車頂高度 (cm) | 89 | 88.5 | 89 | 86 |
車尾行李箱空間表現 | ||||
行李箱深度 (cm) | 117 | 114 | 115 | 80 |
行李箱寬度(最窄處) (cm) | 90 | 84 | 105 | 102 |
行李箱高度 (cm) | 48 | 52 | 49 | 46.5 |
行李箱距地高度 (cm) | 66 | 68 | 69 | 66 |
後排座椅頃倒後置物空間最大深度 (cm) | ×(不可倒) | ×(不可倒) | 189 | ×(不可倒) |
Mercedes-Benz E 200:車室質感的細膩提升
小改款 E-Class 的車室空間給人感覺是舒服的,這樣的好印象不全是來自於包括儀錶、中控臺、方向盤、座椅等細節皆重新設計而來,而是整體的營造完全沒有愧對 Mercedes-Benz 這塊招牌,設計師除了在各方面的設計進行精細調整,以達到更好的感官及使用體驗之外,用料質感也有一定程度提升,諸如與我們身體最為密切的 ARTICO 座椅皮革,以及用來點綴中控臺及車門的鋁合金飾板。
雙手一握,Avantgrade 版本的三輻式方向盤握感極佳,Nappa 真皮包覆讓人愛不釋手,12 顆控制按鍵也設立在十分就手的位置。眼前的三筒式儀錶加進了類比式圓形錶盤設計,並內建 4.3 吋彩色多功能顯示儀錶提供行車資訊,至於目光右側建於中控臺的 7 吋 COMAND Online 多媒體系統,這回總代理在全車系中除 E 220 CDI 及 E 220 CDI Estate 兩款車型外皆列為標配,且除了導入了繁體中文介面,還具備 USB 連接埠、DVD 換片機、MP3 光碟片讀取功能,並且支援了 Android 和 iOS 手機的上網功能,這些在改款上的演進,帶來與舊款截然不同的使用體驗。
同時,改款 E-Class 在 Elegance 及 Avantgarde 等級的配備中,提供可選擇 3 種不同色調的車內環景照明,能在夜晚營造出多種氣氛的車室空間。內裝飾板部分,Classic 等級配備淺色縱紋鋁質飾板;若選擇 Elegance 及 Avantgarde 等級車款,則分別為採用淺棕胡桃木紋與黑梣木紋飾板。
改款 E-Class 軸距維持在 2,874mm 的水準,相較德系對手並未站在有利的位置,以身高 173 公分的乘客坐進後座,略硬的座椅泡棉材質帶來不錯的支撐性表現,但實際量測 20 公分的膝部空間則屈居末位,不過 7 公分頭部空間則不至於讓人感到狹隘,整體的乘坐感受還是夠水準。
BMW 520i:向旗艦看齊的豪華風範
該說眼前這樣的景色是毫無新意呢,還是該稱讚 BMW 替 5 Series 下了重本?因為坐進車內的人應該不難察覺,5 Series 根本就是移植了 7 Series 的內裝,雖然小地方略作修改,但包含中控臺的配置、iDrive,甚至搭載的配備等無一不缺,只在於 5 Series 在前扶手採用斜式設計,成為第一眼由大中控看去跟 7 Series 的主要差別 ,但整體的奢華氛圍一點也不遜色。
再者就是儀表板的玄機,與 7 Series 同為兩大兩小的配置,下半部也採用彩色液晶螢幕取代,但除了顯示行車信息、檔位等,在瞬間油耗表左側還增添了一個藍色電池圖表,這項配備乃緣自於 ActiveHybrid 車型的 Break Energy Regeneration﹙車輛能源能管理系統﹚,能藉由煞車時所產生的反向矩力轉換為電能,讓電池回充更具效率。
接著我們談談 520i 的配備方面,個人覺得整個車艙內,除了螢幕縮水為 6.5 吋的 iDrive 就視覺上的享受遠不及 10.2 吋版本,也少了中文化衛星導航之外,其餘表現很難讓它與"入門"有所聯想,包含雙前座電動調整座椅含駕駛座記憶裝置、附換檔撥片跑車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深色高光澤梣木及環艙照明燈光組等標配,同時在最新的促銷活動中,新增了環景顯示系統、電動行李廂啟閉系統等配備,讓 520i 與豪華密不可分。
最後我們還是提一下小改款 5 Series 在車室內裝的變動,在於 iDrive 顯示螢幕週緣新加入了鍍鉻飾條強化質感,也將新一代觸控式 iDrive 旋鈕控制介面列入選配當中,同時你也可以將首見於小改 7 Series 之上那 10.25 吋、可依不同駕駛模式而變換呈現方式的全液晶儀表板加價選購。其餘方面,則在內裝用料與顏色搭配、真皮座椅樣式,或是新型氣氛燈組,讓 5 Series 的質感更勝過往。
空間方面,身高 173 公分的乘客坐進後座,膝部空間維持 22 公分的水準,頭部空間更達到最佳的 9.5 公分,搭配上有如自家沙發般寬敞且軟硬適中的座椅,5 Series 乘坐質感同樣也不讓 7 Series 專美於前。
Audi A6 2.0 TFSI:科技與質感的完美融合
在歐美媒體眼中,Audi 車系優異的內飾品質 (包含材質與組裝),一直都獲得比 BMW、Mercedes-Benz 等同級車更高的評價,這點我們深感贊同,新一代的 A6 讓人坐進車內,讓人第一印象就是聯想到高級的遊艇,不知道是設計師刻意營造還是自己一時錯覺?我們接下來逐一探討。
身處其中,眼前中控臺與兩側的車門運用圓弧型剪裁連成一氣,下方功能區也未見死硬的線條規劃, 而覆蓋車門飾板、中控臺、手套箱與中控臺排檔座鞍部的細紋梣木紋飾板直接攫取了目光,僅就表面進行拋光,保留了原木天然的紋路以及觸感,不以富有光澤的亮面吸引視線。低調的霧面、以及實地觸摸後保留在手上的天然紋路,這樣的質感,來自於木材的自然與溫暖,在靜謐之中散發出一絲奢華。
在這樣的內裝鋪陳中,Audi 同時為 A6 帶來齊全的配備搭配。中控臺頂端的 6.5 吋升降式 MMI 顯示螢幕,以及儀表板內部的 7 吋 DIS 彩色顯示器皆為臺灣市場 A6 車系的標準配備,這當然也包含今天進行集評的車款 A6 2.0 TFSI,所以哪怕今天他人開來的是 A6 3.0T 或更高的版本,2.0 TFSI 雖然身為入門版本,但內裝給人的豪華觀感其實差異不大。
然而,新 A6 也繼承了 A8 車款上那套 Audi Drive Select 整合式操控系統,搭配 CDC 電子阻尼可調式氣壓懸載系統,是讓它能夠擁有不同行車調性的關鍵。駕駛者可透過 MMI 系統切換五種行車模式,包含有 efficiency、comfort、Auto、dynamic、individual,也將 Audi Pre Sense Rear 後方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Audi Active Lane Assist 主動式車道偏離警示系統,以及 Audi Side Assist 車道變換輔助系統等主動安全配備皆列為標準配備,相較對手而言更具競爭力,讓 A6 擁有齊全的配備清單。
空間方面,身高 173 公分的乘客坐進後座,膝部空間維持 22 公分的水準,但礙於車身造型的緣故,頭部空間僅保留 6 公分的空間,為其美中不足之處。
Lexus ES 300h:全新年輕化造型加注
坐進 ES 300h 的駕駛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深色系的車室內裝,搭配上鈦銀色飾條與木紋飾板交織而成,Lexus 向來在用料上十分講究,在 ES 300h 身上更讓人無挑剔。中控臺有別於前代車款的圓弧崁入式設計,改採不對稱的橢圓造型,並大幅縮減音響與空調等設定按鍵,另加入大片鈦銀飾鈑,由左至右橫跨整個中控臺的前端設計。
同時,車室氛圍也因導入了 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概念座艙配置,相較前代車型顯年輕化不少。而中控臺上,當下高級房車必備的整合平臺 EMV 多功能資訊整合系統,為現階段 Lexus 車款必備品之一,它透過中控臺內崁的 8 吋彩色螢幕,將衛星導航、影音播放、分區獨立恆溫空調、車用資訊等功能整合;能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觀查目前的行車狀況。
也能利用 Remote Touch 直覺式資訊操控系統控制鈕,點選需求;是相較於前代所新增的整合系統,但衛星導航系統,需用點選方式圈選目的地,在使用上較為不便。除此之外,ES 車型配置前 4、後 4 的偵測雷達,當行駛過程中偵測到物體而發出警示,Remote Touch 也需跳出目前頁面後重新設定。
與之搭配的 Remote Touch 系統控制鈕設置在排檔座的右側,並以白縫線皮質包覆,強化視覺的反差設計及質感上的提升。駕馭模式旋鈕位排檔座上方,依序則左至右為 ECO、Normal、Sport 共 3 種行駛模式可選擇;ES 300h 為配置 Hybrid 複合動力系統的車型,可按左下角的 EV 按鍵,提供純電動行駛的第 4 種選擇。
整體而言,由於車價上的優勢,以其他三部德系對手的預算皆足以購入最高規的 ES 300h 旗艦版,因此就配備上的豐富程度 ES 300h 可說站在一個領先的地位,而 ES 300h 內裝一貫的日式細膩風格,也同樣與德系對手擁有不同的風範。
空間方面,身高 173 公分的乘客坐進後座,膝部空間達到最佳的 34 公分餘裕,且頭部空間也還有 7 公分的空間,同時由於 ES 僅有一單前驅設定,因此可以保有平坦的地板空間,對於多人乘載時更為受用。
陳慶峰資深記者
評論
科技、質感缺一不可
在大量車輛科技導入的前提下,充滿了各種先進機能控制的座艙,已成為現今豪華房車的設計趨勢,但在科技配備掛帥的前提下,如何維持車室的豪華感受並加以整合,才是原廠設計師真正的功力所在,而以豪華遊艇概念為架構的 Audi A6,則是我們認為、將科技與質感整合最為成功的一款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