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 Hyundai Lavita 的車名,立即在腦海中搜尋記憶中的 Hyundai 車款,一時半刻間,讓人頗摸不著頭緒。不過這一切的疑問,在見到了 Lavita 之後便不復存在,其實此次試駕的 Lavita,正是國內消費者所熟悉的 Matrix,而趁著改款車型發表的機會,總代理為其換上韓國本土的車名 Lavita,希望能有一番新氣象。

此次 Matrix 化身為 Lavita,其實也就是延續今年日內瓦車展甫發表的小改款 Matrix,在產品上最主要的變動,則在於換上了全新的車頭造型,讓 Lavita 和 Hyundai 近來推出的心產品有更趨一致的家族面容,在總代理的算盤下,當然也冀望能夠讓國內消費者熟悉這樣的風格,間接替未來 i 系列車款的引進預先鋪路。

更名展現新氣象,換上家族面容

在外型部分,正如同前文所述,屬小改款幅度的 Lavita 和 Matrix 最大的差異集中在車頭部份,Matrix 上方正的頭燈設計,在 Lavita 上不僅尺碼放大許多,造型也更趨圓潤;至於原本橫幅的水箱護罩線條,在 Lavita 上則簡化成微笑般的造型,和橢圓形的 Hyundai 廠徽更顯相得益彰。

屬小改款幅度的 Lavita 和 Matrix 最大的差異集中在車頭部份,Matrix 上方正的頭燈設計,在 Lavita 上不僅尺碼放大許多,造型也更趨圓潤。
原本橫幅的水箱護罩線條,在 Lavita 上則簡化成微笑般的造型,和橢圓形的 Hyundai 廠徽更顯相得益彰。

除了頭都已及水箱護罩的變化之外,在 Lavita 車頭包括氣壩以及霧燈等處,也都經過一番重新調整,讓原本偏向銳利的車身陷調轉趨圓潤,同時呈現更濃郁的歐風視覺效果,也和 Hyundai 近來推出的 i 系列新車也有更趨一致的家族面容。

車側部分,Lavita 和 Matrix 的差異就不是那麼的明顯,在原本 Matrix 上獨特的低腰線設計,以及位於車門鈑件下緣的立體折線,在 Lavita 上都獲得了保留。

車側部分,Lavita 和 Matrix 的差異就不是那麼的明顯,在原本 Matrix 上獨特的低腰線設計,以及位於車門鈑件下緣的立體折線,在 Lavita 上都獲得了保留,讓新車依舊展現出高度的辨識效果,不過在 C 柱後方則增加了一黑色飾板,取代原有的 Pininfarina 飾徽,同時也讓 Lavita 的側窗輪廓顯得更具有整體感。

在車尾部分,Lavita 除了延續 2007 年式 Matrix 推出時,將尾燈組改為紅白配色的設計,僅換上新造型的候保桿,雖然整體設計和原本並未有太大出入,但保桿上也新增了兩片反光飾板。

而在車尾部分,Lavita 和 Matrix 的差異就更為有限,甚至在後檔玻璃左下方還留有 Matrix 字樣的貼紙,而 Lavita 除了延續 2007 年式 Matrix 推出時,將尾燈組改為紅白配色的設計,僅換上新造型的候保桿,雖然整體設計和原本並未有太大出入,但保桿上也新增了兩片反光飾板,對於夜間或山區道路行駛時的安全性,預料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

廣  告

換上深色座艙,空間機能性依舊出色

和大幅變臉的外觀造型不同,Lavita 在座艙內部大致延續了 Matrix 原有的格局,因此在進步車內後,並沒有帶來太大的驚喜。除了因應車系編成調整而進行的配備更動,Lavita 在座艙內僅將原本 2007 年式 Matrix 所採用的米色系內裝,替換成黑灰色系的搭配,雖然在這樣的改變之下,原本 Matrix 明亮而溫馨的車室氛圍已不復見,但在內裝的保養與維護上,卻帶給車主更大的便利性。

Lavita 在座艙內僅將原本 2007 年式 Matrix 所採用的米色系內裝,替換成黑灰色系的搭配,雖然在這樣的改變之下,原本 Matrix 明亮而溫馨的車室氛圍已不復見,但在內裝的保養與維護上,卻帶給車主更大的便利性。

雖然此次小改款的工程中,Lavita 在座艙內部並未有大幅度的更動,但延續自原本 Matrix 頗受好評的座艙佈局,仍然有不少直得稱許之處。首先在前座部分,Lavita 採用中置式儀表設計,包括時速表與轉速表等重要的行車資訊,皆位於中控台中央位置,讓人在讀取時能夠同時顧及前方路況,而在原先轉速表的位置,仍保有檔位顯示與警示燈號等資訊,在判讀上亦十分便利。

,Lavita 採用中置式儀表設計,包括時速表與轉速表等重要的行車資訊,皆位於中控台中央位置,讓人在讀取時能夠同時顧及前方路況,而在原先轉速表的位置,仍保有檔位顯示與警示燈號等資訊,在判讀上亦十分便利。

乘坐舒適性方面,Lavita 高坐姿的設定,除了讓人得以輕鬆上下車,身處於駕駛座時,也能夠擁有極為開闊的視野,對於掌握前方路況頗有助益。空間部分,Lavita 高頂的車身設定,讓無論身處前座或後座,頭部空間都有相當出色的表現;移往後座,Lavita 的設計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達 1,740 mm 的車寬,加上平坦的底板,即便是後座滿載三人,也不會讓人感到太過局促,而可 6/4 分離滑移、後躺的設計,也有助於後座乘員彈性調整出最舒適的乘坐配置方式。

Lavita 高坐姿的設定,除了讓人得以輕鬆上下車,身處於駕駛座時,也能夠擁有極為開闊的視野;移往後座,達 1,740 mm 的車寬,加上平坦的底板,即便是後座滿載三人,也不會讓人感到太過局促,而可 6/4 分離滑移、後躺的設計,也有助於後座乘員彈性調整出最舒適的乘坐配置方式。

除了在有限的車身尺碼下,創造了讓人稱許的寬敞乘用空間,在 Lavita 座艙內另外一項迷人之處,則在於豐富多變的機能性。以後座椅為例,透過簡單的步驟,便能將椅背前倒並整個翻起,騰出寬廣平坦的置物空間。值得一提的是,在後座椅收起後,車室底板下方更提供了兩個隱藏式的地窖置物空間,讓使用者能夠放置私密物品,設計頗具巧思,除此之外,在 Lavita 車內更具備多達 32 處的置物空間,包含 7 個置杯架,擺放零碎物品不需費心。

在 Lavita 車內更具備多達 32 處的置物空間,包含 7 個置杯架,擺放零碎物品不需費心,而在後座椅收起後,車室底板下方更提供了兩個隱藏式的地窖置物空間,讓使用者能夠放置私密物品,設計頗具巧思。
Lavita 雖然僅有四米出頭的車長,但在精巧的設計手法下,在車內仍然可以形成車床配置,空間設計讓人讚賞。

在動力單元部分,原本的 Matrix 車系,擁有 1.6 以及 1.8 兩種不同的動力搭配,不過身為小改款車型的 Lavita,在考量國內車市的版塊變化後,僅僅只保留了 1.6 升的動力單元,並延續原本的四速自排設定,雖然在動力搭配上未有變動,但仍經過細微調教,讓 Lavita 較原本 Matrix 1.6 的油耗表現有些許的提升。

保留 1.6 升動力單元,都會穿梭輕鬆

沿用原本的 1.6 升引擎,Lavita 擁有 102hp/5800rpm 的最大馬力,以及 14.4kgm/4500rpm 的最大扭力,就帳面數字而言,這樣的水準在同級車中並不出色,加上 Lavita 的車重達到了 1,309 kg,因此在上路前,不免讓人對 Lavita 性能表現稍稍擔了下心。

沿用原本的 1.6 升引擎,Lavita 擁有 102hp/5800rpm 的最大馬力,以及 14.4kgm/4500rpm 的最大扭力。

發動引擎準備上路,Lavita 在起步時的油門反應出乎意料之外的輕巧,讓原本對於性能方面的擔憂馬上化解不少。在一開始的市區路段中,Lavita 的動力性能仍然算得上是稱職,除了輕快的起步反應,在市區 60 公里內的行車狀態下,引擎轉速在 2,000 rpm 以內便能應付所需,加上 Lavita 適切的方向盤輔助力道,以及僅有四米出頭的車長,駕著 Lavita 在都會區穿梭可說是頗為輕鬆愉快的一件事。

Lavita 所搭配的四速自排變速箱,雖然未提供手自排模式,因此並無法提供較為自主的駕駛樂趣,但在一般的行車情況之下,變速箱的運作可說頗為平順,換檔時未有明顯頓挫感。

另一方面,Lavita 所搭配的四速自排變速箱,雖然未提供手自排模式,因此並無法提供較為自主的駕駛樂趣,但在一般的行車情況之下,變速箱的運作可說頗為平順,換檔時的頓挫感在良好的抑制下,對舒適性病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而有超車或是急加速的需求時,大腳踩下油門,雖然在動力湧現上仍然稍有延遲,但是當引擎轉速來到 3,000 rpm 之後,仍可感受到車輛充裕的加速力道,要應付一般日常的使用需求並不會出現力有未逮之感。

有超車或是急加速的需求時,大腳踩下油門,雖然在動力湧現上仍然稍有延遲,但是當引擎轉速來到 3,000 rpm 之後,仍可感受到車輛充裕的加速力道,要應付一般日常的使用需求並不會出現力有未逮之感。

在過去的幾次試駕經驗中,無論車身尺碼或形式,來自 Hyundai 旗下的車款在操控設定上,都帶給人頗為鮮明的歐風氣息,而此次在 Lavita 上,也依就展現了如此的調性。在市區行駛的過程中,無論是壓過路面標線甚至是坑洞,路感多能藉著方向盤傳遞至駕駛人手中,而頗具韌性的懸吊設定,在行經坑洞時也不會有太多讓人不適的碎震發生,而這樣的表現,也更讓人期待 Lavita 在山道上的演出。

歐風操控設定,靈活度略受車高影響

也因為如此,即便試駕當日天空並不做美,但試車組仍然將 Lavita 開到了因為國道五號開通後車流量減少許多的北宜公路,來考驗 Lavita 在山道時的操駕表現,畢竟以產品本身的轎旅車設定而言,除了應付一般都會區的通勤所需,在周末假日難免也得兼負起郊外踏青的任務,自然也不能有所忽視。

上坡路段有加速需求時,即便在大腳油門下,Lavita 仍然以平順的步伐像前邁進,一直要等到引擎轉速接近 4,000 rpm 之後,才會逐漸感受到動力的顯現。

在一開始的上坡路段,Lavita 在車重與動力輸出上的弱勢,在較為嚴苛的考驗條件下被突顯了出來,上坡路段有加速需求時,即便在大腳油門下,Lavita 仍然以平順的步伐像前邁進,一直要等到引擎轉速接近 4,000 rpm 之後,才會逐漸感受到動力的顯現,不過此時車內也隨之傳入明顯的引擎運轉噪音,而在未提供手自排模式的情況下,雖然將 Lavita 固定於三檔可略為提升加速時的靈敏度,但仍無法提供隨傳隨到的動力支援。

以屬性接近的轎旅車產品而言,Lavita 在轉向設定上可說頗為精確,雖然為了要兼顧乘坐舒適性,轉向反應仍稱不上敏銳,不過對駕駛人而言仍可輕鬆掌握過彎動線。

來到下坡路段,對於 Lavita 在動力上的負擔減輕許多,讓試車組更能專注於體驗 Lavita 在操控上的表現。原本面對 Lavita 達 1,685 mm 的車高,不免讓人事前對期操控表現打了個問號,不過在幾個彎道之後,這樣的印象便有了改觀。以屬性接近的轎旅車產品而言,Lavita 在轉向設定上可說頗為精確,雖然為了要兼顧乘坐舒適性,轉向反應仍稱不上敏銳,不過對駕駛人而言仍可輕鬆掌握過彎動線。

雖然在試駕當日面對濕滑路面,Lavita 所配置的原廠車胎可明顯感受到抓地力略有不足,但是以 60 公里上下的車速過彎,即便因為較高的車身,加上為了兼顧舒適的懸吊設定,Lavita 在過彎時無可避免的有著明顯的側傾,但並不會對車輛動態造成過多影響,在水準以上的循跡性加持之下,仍然能夠讓駕駛人具備相當充足的信心。

以 60 公里上下的車速過彎,即便因為較高的車身,加上為了兼顧舒適的懸吊設定,Lavita 在過彎時無可避免的有著明顯的側傾,但在水準以上的循跡性加持之下,仍然能夠讓駕駛人具備相當充足的信心。

一步步將車速提升,高車身的設定,仍不免讓 Lavita 車尾出現些許的不安定感,但略微修正方向盤角度後,車身動態即刻便回復到原先穩定的狀態,駕駛人擁有極高的掌控度。而原本所擔心車高對 Lavita 所造成的影響,在實際的山道體驗之下,也只有在面對較為起伏的路段,或是連續的 S 行彎道時,才會因為較大的重心擺動而影響車輛本身的靈活度,不過在降低車速下,依舊能將高車身對於 Lavita 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而以 Lavita 本身的產品設定而言,相信如此的操控表現已屬稱職。

變臉更名,微笑車市再出擊

在 Matrix 初問世時,由義大利名設計師 Pininfarina 所操刀的外型,讓其擁有極高的辨識度,並順利在市場上打開知名度,而此次變身為 Lavita,外型上的更動雖讓原本 Matrix 所具有的獨特性稍降,但圓潤討喜的設計,以及趨近新世代家族風格的樣貌,對於 Lavita 討好主流消費市場口味,相信將有著正面的幫助。另一方面,雖然 Lavita 座艙內部並未一併翻新,不過藉由小改款的機會,也讓原本在空間與機能上的優勢也再度被突顯,此刻看著全新車頭造型的 Lavita,仿佛正帶著微笑,享受著重獲聚焦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