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在政府法令鬆綁之後,重新開放了柴油小客車進口之後,來自韓國的 SsangYong 雙龍汽車便積極佈局,以 Rexton 270XDi 成為 2004 年之後,首部掛牌上路的柴油乘用車,而隨後也陸續引進 Stavic、Kyron 以及 Actyon 等車款,在國內建立起專業柴油休旅車品牌的形象。

在 SsangYong 國內的產品線之中,Stavic 自從 2004 年底在國內車展上曝光後,除了順勢搭上柴油熱潮,獨特的四排九人座設定更是一大賣點,加上以豪華遊艇為概念發想的搶眼外型,都讓 Stavic 在市場上博得不少話題。

小改款 Stavic,希望藉由外觀上的細部修飾,引領出更精緻近人的車式風格。

儘管如此,Stavic 大膽創新的設計,也引來好壞兩極的評論,偌大的身形加上圓潤線條,甚至被不少網友暱稱為河馬、大象等動物;而在 2007 年夏天,SsangYong 原廠推出了小改款 Stavic,將外觀修飾得更形精緻,希望能更迎合消費者的口味。

修飾外觀,更貼近大眾口味

試車前,先行搜尋了一下小改款 Stavic 的相關資訊,對於圖片中身軀龐大的 Stavic 來說,僅僅是小改款的幅度,讓人不是那麼容易立刻察覺新舊車型的差異。不過在實際看見小改款 Stavic 的實車之後,確實能深刻感受原廠寄望能向主流市場靠攏的企圖心。

在車頭部份,小改款 Stavic 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水箱護罩的造型。原本 Stavic 原本醒目的盾形水箱護罩,雖然擁有極佳的聚焦效果,在充滿圓滑線條的 Stavic 車頭,仿佛也營造出有如漫畫中微笑般的逗趣面容,不過對於國內消費者而言,總覺得少了幾分穩重、氣派的形象。

小改款 Stavic 在車頭上首先就作出改變:原本線條略顯誇張的水箱設計,改為與 Ssangyong 新世代的旗艦車款 Chairman W 類似的橫幅鍍鉻形式,較為一般大眾所接受。

小改款 Stavic 為了扭轉這樣的缺憾,將水箱護罩改為充滿豪華元素的橫幅鍍鉻形式,不但和 Rexton II 與 Kyron 有著更為接近的家族樣貌,與 Ssangyong 新世代的旗艦車款 Chairman W 同樣有著幾分的神似;配合水箱護罩的造型改變,小改款 Stavic 也同步修飾了原本的霧燈設計,讓車頭扮相顯得斯文不少。

碩大的頭燈模組,搭配新樣式的鍍鉻水箱護罩,使小改款 Stavic 的豪華意象稍稍加強;同時前保桿兩側的霧燈設計也同步更動,一掃過去略顯呆板的樣式。

將目光移至車身側面,小改款 Stavic 僅將原本獨特的渦流設計輪圈,改為時下較多車款採用的放射狀造型,保留了最初與義大利設計名師喬治亞羅 Giorgetto Giugiaro 旗下 Italdesign 工作室合力打造的類遊艇線條,圓弧造型 D 柱和隱藏式的 E 柱設計,依舊是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由豪華遊艇發想而來的車身造型,是 Stavic 不容錯視的外觀特徵;獨特下削的 D 柱線條,以及向兩側延伸的後擋風玻璃設計,視覺效果相當突出。此外小改款車型也將原本的渦流狀輪圈,改為較為常見的放射狀設計。

車尾部分,小改款 Stavic 同樣朝著迎合大眾口味的方向前進,原本造型與尺寸都頗為誇張的分離式尾翼,在改款後換為小了一號的一體設計,配合車身同色的牌照飾框和橘紅色系尾燈,讓小改款 Stavic 在保留車尾獨特線條之餘,減去了不少原本的突兀感受。

獨特的 D 柱造型,創造出面積寬廣的後擋風玻璃,也提供第四排乘員適宜的車外視野。而原本突出於車頂的後擾流尾翼,也隨著小改時機更動,整體造型更為平順圓潤。

座艙內未有大幅更動,全新座椅材質更加舒適

座艙內嚴格來說,小改款 Stavic 僅將椅背及坐墊的皮質,由原本的打孔樣是改為較光滑平順的材質,藉以提升質感與乘坐舒適性,其餘設計皆維持原貌。海灣型的中置式儀表設計,除了營造出開闊的視野,在駕駛時也能更專注於前方路況,不過字體使用略為偏小,辨識上稍嫌吃力:而在中控台上,主要功能的操作介面也都簡化為旋鈕和大型按鍵,在使用時十分就手便利。

小改款 Stavia 的車室鋪陳並未有大幅變動,中置儀表板的規劃依舊;同時各項按鍵和旋紐設計上也相當實用就手。此外小改款車型也加入全新的觸控式影音系統,並具備倒車攝影功能,提升駕駛時的便利和安全。

配備部分,小改款 Stavic 最受人好評的,莫過於中控台上的 6.5 吋觸控式液晶螢幕,除具備 DVD/MP3 等數位影音娛樂功能,同時還能接收數位電視訊號,並提供擴充衛星導航的機制,而對於車長超過五米的 Stavic 來說,倒車輔助影像顯示的功能,更減輕了停車時不小的壓力,而在車輛後方有障礙物時,螢幕上也會顯示安全距離,並以語音警告提示,功能十分貼心。其它包括方向盤音響控制鍵、雙前座電動調整 (駕駛座 8 向、右前座 4 向) 電熱座椅、電動加熱除霧後視鏡和雨滴感應式雨刷等配備,也都帶來便利舒適的享受。

廣  告

彈性空間變化,實用機能極佳

雖然 Stavic 擁有過人的車身尺碼,但在空間利用上,依舊展現不少貼心的設計。除了在四個車門上的置物槽,乘客座手套箱上方也設置了隱藏式置物抽屜和 CD 盒,不過中控台上的觸碰彈出式置杯架,在使用時會略為影響排檔操作,稍稍降低了就手度,而大型的中央扶手也提供了雙層的置物空間,方便收納各式零碎物品。

儘管身形龐大,但 Stavic 在小空間的設計上仍十分細膩:全車多處可見的杯架和置物空間規劃,對於物品收納而言可說相當貼心得宜。

在空間表現方面,儘管 Stavic 上市時主打四排九人座設定,不過總代理也同時引進三排七人座車型,提供更舒適多變的承載機能。Stavic 的第二排採獨立雙座設計,並提供專屬扶手;另外,中央走道的設計,或是使用就手的第二排座椅前傾、滑移機構,也都讓進出 Stavic 的第三排十分便利。

Stavic 具備七人座或九人座的空間配置,第二排獨立雙座搭配滑軌機構,讓第三排乘員的進出絲毫不顯困難。

而 Stavic 的第二、三排除了專屬出風口外,下方也設有滑軌機構,除了能依照乘客身材差異,調整出最合適的座椅位置,也能輕鬆將座椅打平為車床。Stavic 的第二排座椅除可向前打平作為餐台,更可進行 180 度的旋轉,讓第二、三排乘員得以面對面交談,豐富而具有彈性的機能設計,獲得了試車組的好評。

Stavic 第二排獨立座椅的機能相當豐富,除了滑軌系統可自由調整空間大小外,第二排座椅也能進行 90 度或 180 度旋轉;此外乘員也可選擇將其椅背打平,提供簡單的餐台進行使用。

性能方面,小改款 Stavic 搭載的依舊是原本 XDi 270 渦輪柴油增壓引擎,2.7 升的設定,能輸出 170ps/4,000rpm 最大馬力與 34.7kgm/1,800~3,250rpm 峰值扭力,不過隨著此次的小改款,Stavic 也增添了 Rexton II 與 Kyron 所具備的手自排換檔機制,期望能帶來更多的駕駛樂趣。

SsangYong 一向以源自 Mercedes-Benz 的柴油動力而自豪,Stavic 搭載 2.7 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帳面擁有 170 匹最大馬力和 34.7 公斤米最大扭力。

踩下油門,Stavic 並未展現如一般柴油的輕快起步反應,受限於突破 2,000kg 的車重,讓這具 2.7 升引擎的渦輪遲滯現象更為明顯,在引擎轉速 2.500 rpm 之前,Stavic 的動力表現只能算是一般,即便在重踩油門下,加速表現仍略有遲疑,因此在市區穿梭時,Stavic 的表現並不算輕快,不過僅 5.8 米的迴轉半徑,仍讓 Stavic 能不懼偌大的車身尺碼,在市區輕鬆穿梭。

加速表現沉穩,高轉速動力充沛

而隨著轉速的爬升,Stavic 也逐漸展現柴油車型的充沛扭力,在拉高引擎轉速至 3,000 rpm 以上重踩油門,雖然加速力道的湧現並非猛爆,卻以線性方式持續湧現,在快速道路上進行超車動作顯得十分輕鬆,而當進行高速巡航時,Stavic 所提供的定速功能也大大提升了行車的便利度。

龐大的身軀讓 Stavic 的加速稱不上猛爆,但柴油引擎高扭力的優勢,仍提供 Stavic 足夠的動力支援。

Stavic 所搭載的變速箱和動力單元同樣來自 Mercedes-Benz 技術,在換檔時的表現十分平順,幾乎不會感受到因頓挫所造成的不適,不過 Stavic 所搭載的這具 2.7 升引擎,在 3,000 rpm 以上的轉速域時,柴油引擎的聲浪仍會明顯傳入車內,對肅靜性造成了些許負面的影響,而在逐漸掌握 Stavic 的動力輸出特性後,試車組也轉而嘗試此次小改款所新增的手自排機制。

Stavic 在方向盤快撥鍵處,加入手排模式的操作按鍵;同時在傳統排檔桿處,也採用和 Rexton II 與 Kyron 相同的換檔撥鍵,帶來些許的操駕樂趣。

Stavic 所採用的手自排換檔機制,除了消費者所熟知的方向盤換檔按鍵,在排檔座部份並未設有手排模式的切換,取而代之的,是和 Rexton II 與 Kyron 相同位於排檔桿左側的換檔按鈕,設計頗為獨特,而在熟悉了操作介面之後,於使用上也未有不便之處;在實際操作下,雖然換檔反應卻略嫌遲疑,在進行主動降檔時會延遲約 1 秒的時間,不過隨之而來的動力,也確實能讓車重超過 2,000 kg 的 Stavic,適時獲得超車或是加速所需的支援。

舒適取向設定,操控極限不高

對於一部具備多人承載能力的產品而言,除了面對一般的市區和高速行駛所需,偶爾載著全車乘員前往郊區休憩,相信也是無可避免的任務之一,因此試車組也由仰德大道出發,取道陽金公路至北海岸,考驗 Stavic 的操控能力;雖然 Stavic 具備了多人承載的能力,但卻未如一般 MPV 採高頂設定,拜車輛重心下移所賜,除了帶給駕駛人近似於一般轎車或 SUV 的駕馭感,在山路上左彎右拐,即便身處第三排也少了許多可能暈車的機會。

適當的車身重心配置,讓 Stavic 擁有類似一般轎車的乘駕感受。

不過,儘管 Stavic 有著重心較低的優勢,但畢竟在產品設定的首要目標,仍然是提供車內成員最大的舒適性,因此在操控上也不免有所犧牲;首先 Stavic 的方向盤齒比設定較為稀疏,因此在過彎時所需的方向盤圈數也略多於一般消費者所熟悉的轎車或 SUV,同時也影響了轉向時的精準度。

舒適偏軟的懸吊特性,在車速拉高後使 Stavic 的側傾情形逐漸明顯,不過以 Stavic 身處的級距而言,長途程坐的舒適性才是其主要的底盤訴求。

另一方面,由於 Stavic 的懸吊設定仍然是偏軟的舒適取向,加上超過 2,000 kg 的車重,即便是在車速不快的情況下,都讓 Stavic 在過彎時的側傾現象頗為明顯,對車身動態的順暢度造成些許負面影響,不過採後輪驅動設定的 Stavic,在彎道間仍然提供了相當的靈活度,在確實掌握車速和過彎路線的前提下,仍可從容應付滿載乘員前往郊外遊玩的需求。

顛覆尺碼,滿足最大需求

回想試車之初,在接過小改款 Stavic 鑰匙的同時,碩大的車身尺碼,是最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之處,但是在經過了整日的相處後,總代理對 Stavic「會跳舞的大象」暱稱,或許會是個最佳的詮釋。雖然擁有超過五米的身軀,讓 Stavic 俱備九人承載的能力,但總代理也提供空間變化更具彈性的七人座車型,畢竟消費者的需求絕對事比車身尺碼更為重要,而在動力充沛的柴油引擎和 5.8 米的迴轉半徑相助下,駕著 Stavic 馳騁在各式路況也都不會顯得費力,如此表現,不禁讓人感受到「尺碼」這件事在 Stavic 身上,似乎有著讓人顛覆印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