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 4 門跑房車就只是跑車製造商對於空間與舒適的妥協?至少,來自賽車發源地:英國的 Aston Martin 就沒有認同這點,因為在這輛 4 門、4 座的 Rapide 上,我們就還是看到了它們對於底盤調校的一絲不苟,以及源自對性能與速度的執著……

(上圖) Aston Martin 於 1961 年以經典 DB4 跑車為基礎所推出的 Lagonda Rapide,是品牌首款 4 門、4 座 GT 跑車,共生產了 55 輛,並衍生有旅行車版本;至於 1976 年發表、車身線條剛毅的 Lagonda (下圖),則是搭載了一具 5.3 升 V8 引擎的 4 門豪華跑房車,一共生產了 645 輛。

早在 1948 年,Aston Martin 併購英國另一家以美洲印第安語:Lagonda (平靜小溪) 為名的賽車製造廠後,其實便曾經於 1961~1964 年間,借 DB4 經典雙門跑車為基礎,生產過 55 輛以德文「快速」為名的 4 門、4 座 GT 跑車:Lagonda Rapide,其後並於 1976~1989 年間,再推出一款搭載 5.3 升 V8 引擎、車長達 5.3 公尺的 Lagonda,證明自己也有打造 4 門豪華跑房車的實力。

2006 年 1 月 Aston Martin 於北美底特律車展所推出的 Rapide 概念車,不但外型與量產版極為神似,6.0 升 V12 動力系統也沿用至今,僅有行李箱內的設計做了更實用的改變而已。

因此,當車壇開始吹起「4 門 Coupe」旋風後,這家座落於英國、由速度狂熱份子 Lionel Martin 成立於 1913 年,誓言打倒當年賽道巨星 Bugatti 的老字號跑車製造商,便在 2006 年 1 月的北美底特律車展,再次推出以 Rapide 為名的概念車,並於 2009 年 9 月的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帶來了這輛外型依舊優雅、性能表現一樣出色的 4 門、4 座跑車:Rapide。

仍是風情萬種的英式 DNA

別懷疑,你真的沒有看錯,因為雖然乍看之下就像一輛尺碼放大的雙門 GT 跑車,擁有極盡完美的車身線條、優雅中帶點霸氣,但它其實正是 Rapide、一輛出自 Aston Martin 之手、血液中留著正統英式跑車 DNA 的 4 門、4 座跑車。

原廠定位為「4D 跑車」的 Rapide,車長雖已達 5,019mm,但令人驚豔的是,從側面看過去,線條卻依舊緊緻,且完整保留了 Aston Martin 家族經典雙門跑車的流線設計。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Rapide 乍看之下都像極了一輛雙門 GT 跑車,也難怪 Aston Martin 執行長 Ulrich Bez 敢宣示:Rapide 將會是全球最優雅的 4 門跑車。

原廠定位為「4D 跑車」的 Rapide,是 Aston Martin 在成功推出 V8 Vantage、DB9 等雙門跑車後所推出的全新車系,車身長度超過 5 公尺、比 DB9 的 4,710mm 還多了 198mm 而達到 5,019mm,甚至比定位同屬「4D 跑車」的 Porsche Panamera 車系之 4,970mm 車長都還要長。但令人驚豔的是,Aston Martin 就是能將它的家族經典肩/腰線條設計與寬闊有力之車尾肌理忠實地保留下來,車頭造型也依舊承襲已成家族特徵的「凸」字型設計,內置鍍鉻格紋柵欄;崁入兩個金屬散熱閘口的引擎蓋,則是呼應著 HID 氣體放電式頭燈與旁邊的 LED 日間行車燈組,並與外擴的輪拱共同鋪陳著英國跑車傳統的內斂氣息。

Rapide 的水箱護罩造型承襲了已成家族特徵的「凸」字型設計,內置鍍鉻格紋柵欄,引擎蓋兩側頭燈燈罩內則是 HID 氣體放電式頭燈與 LED 日間行車燈。

一樣流線低伸的車側線條,體現了 Aston Martin 造型設計師們對於造型完美的堅持,因為即使得犧牲部分後座頭部空間,但那條隨著前擋風玻璃上揚、並俐落地自車頂向車尾下滑的銳利曲線,就如同每一輛 Aston Martin 般優雅,也維持了雙門跑車般的美感,葉子鈑兩側並鑲上一條修長的鰓孔來延伸視覺效果;至於車尾部分,Rapide 則是在上翹鴨尾尾翼的下方兩側設計了左/右雙「C」字型尾燈組,並以鍍鉻飾條連接,下方兩側並有雙出式排氣尾管,提醒著後方來車這可是一輛擁有 470 匹馬力的 Rapide,挑釁前請先秤秤自己的斤兩。

Rapide 的車尾在上翹鴨尾尾翼的下方兩側設計了左/右雙「C」字型尾燈組,並以鍍鉻飾條連接,下方兩側並有雙出式排氣尾管,葉子鈑並鑲上一條鰓孔來延伸修長的視覺效果。

此外,與所有 Aston Martin 車款一樣,Rapide 的車門也是採天鵝翼式設計,開啟後會微幅上揚 12 度,可避免車門碰撞到人行道等埋伏在車側的障礙物,並營造出輕盈的視覺感;但不同的是,拉長了車體後的 Rapide 不只多了 2 片車門,而且車尾還加入了如同掀背車般的上掀式尾門,不僅能兼顧造型設計的風情萬種,也創造了更多的實用性。

與所有 Aston Martin 車款一樣,Rapide 也搭載了天鵝翼式的車門,開啟後會微幅上揚 12 度,可避免車門碰撞到人行道等障礙物,至於尾門則是採如同掀背車般的上掀式設計。

品味與實用的平衡點

拉開上揚的天鵝翼式車門,印入眼簾的,是 2 張手工打造的獨立跑車桶型座椅,可提供出色的包覆性與支撐性,特殊的 Kestrel Tan 橘棕色皮革包覆內裝,觸感與質感皆屬上乘,而且與維持一貫黑色基調的儀表板和方向盤相當搭配,流露著英國紳士的獨特品味。

試駕的 Rapide 以特殊的 Kestrel Tan 橘棕色皮革內裝搭配黑色的儀表板、中控台和方向,流露著英國紳士的獨特品味;儀表板採傳統四環式設計,時速表刻劃至 330km/h、逆時針設計的轉速表則劃至 8,000rpm,儀表中央並各有一方型液晶顯示螢幕,可顯示各種資訊。

Rapide 的儀表板採傳統兩大兩小的四環式設計,時速表最高時速標示至 330km/h、逆時針設計的轉速表則劃至 8,000rpm,儀表中央並各有一方型液晶顯示螢幕,可顯示旅程、油耗等行車資訊,正上方則為檔位顯示螢幕,提供的資訊完整且豐富。

打開上揚 12 度的天鵝翼式車門後,映入眼簾的,是 2 張包覆性、支撐性與造型都相當出色的跑車桶型座椅,並可透過中控台內側的座椅調整鈕進行多項角度調整。

中控台造型則是沿襲了類似旗下跑車車系之設計,旋鈕與按鍵周圍也加上了一圈霧面金屬環,可提升整體視覺存在感與耐用度,看似簡單卻頗有深度;中控台最上方則是與變速箱操作有關的 P (駐車檔)、R (倒車檔)、鑰匙插入孔、N (空檔) 與 D (純自排)四個按鈕,中間則是恆溫空調與音響系統的各項操作開關,最底部由左到右則依序為,ADS (Adaptive Damping System) 電子懸吊設定開關、Sport 模式切換鈕、ESP 巡跡系統關閉鈕與後霧燈開關,既清晰又簡單明瞭。

Rapide 中控台最上方是與變速箱檔位操作有關的按鈕與鑰匙插入孔,中間則是恆溫空調與音響系統的各項操作開關,最底部由左到右則依序為,ADS (Adaptive Damping System) 電子懸吊設定開關、Sport 模式切換鈕、ESP 巡跡系統關閉鈕與後霧燈開關。

來到後座,雖然為了造型,Aston Marin 縮短了 Rapide 的後車門設計、並犧牲部分後座乘客的頭部空間,為了顧及操控,拉寬了後輪軸設計,但 Rapide 其實仍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後座空間,至少坐進身高 174 公分的筆者也不成問題,而且除了擁有不錯的前方視野外,中央鞍座也準備了後座專屬的獨立空調操作介面、出風口與置杯架,可讓乘客坐起來更加舒適。

Rapide 的後座雖然稱不上寬敞,但獨立的跑車桶型座椅一樣能坐進身高 174 公分的筆者,且中央鞍座還準備了獨立空調操作介面、出風口與置杯架,B 柱後方並設計有質感相當細緻的把手,可協助後座乘客進出。

不過,說實話,後座乘客在長距離旅行時,是需要充足膝部舒緩空間的,所以若真要來趟 4 人滿載的 GT 旅行,回家換 Bentley Mulsanne 或 Flying Spur 恐怕是更好的選擇。然而,如果是想和朋友來場 18 洞的球敘,沒關係,只要按下後座 C 柱安全帶固定處旁邊的後座椅釋放鈕,Rapide 的後座便會應聲向前傾倒,形成一個兩層的完整置物平台,並讓行李廂的空間由 301 公升瞬間擴充到 750 公升,可輕鬆放進 2 套完整球具,在品味與實用性的天平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按下後座 C 柱安全帶固定處旁的後座椅釋放鈕,Rapide 的後座椅背便會向前傾倒,形成一個完整置物平台,可讓行李廂空間由 301 公升擴充到 750 公升,能放進 2 套完整高爾夫球具。

此時、按下中控台中央的車鑰匙,躺在 Rapide 引擎蓋下碩大的 6.0 升 V12 引擎立刻回應以一聲毫不矯情的咆嘯,聲聲催促著:上路吧……

6.0 升 V12 引擎的溫柔依靠

至於 Aston Martin 替 Rapide 準備的動力系統,則是一具同樣配置在 DB9 上、由英國知名 F1 引擎製造商 Cosworth 所調校的 6.0 升 V12 自然進氣引擎,採前中置設定,引擎本體落在前輪軸的後方,可讓車體重心分配控制在前 51:後 49,並於引擎轉速 6,000rpm 時,提供 477 匹的最大馬力,在 5,000rpm 時則可提供 61.2kgm 的最大扭力,搭配變速箱大廠 ZF 調校的 6 速 Touchtronic 2 手自排變速系統,可讓車重達 1,950kg 的 Rapide 只需 5.2 秒就能完成 0~100km/h 的加速衝刺,極速亦可達 296km/h。

Rapide 引擎蓋底下是一具由 Aston Martin 技師手工組裝、英國 F1 引擎製造商 Cosworth 所調校的 6.0 升 V12 自然進氣引擎,可於引擎轉速 6,000rpm 時,提供 477 匹的最大馬力,在 5,000rpm 時則可提供 61.2kgm 的最大扭力。

但平心而論,若以「跑車」的標準來看,Rapide 的帳面數據其實並沒有特別突出,5.2 秒的 0~100km/h,甚至不少千萬價位以內的高性能 4 門跑房車、如:Maserati Quattroporte Sport GT S、Porsche Panamera 4S/Turbo 等,也都可以輕鬆達成。

但 Aston Martin 向來重視車輛的平衡更甚於追逐馬力,所以數據從來不是他們想強調的重點,因此在 Rapide 上,你不但能夠發現甦醒後的引擎傳遞著平順的運轉、全轉速域飽滿的力量,低沉而不囂張的排氣聲浪,也更符合其紳士般的形象。

若執意以「跑車」的標準來看,Rapide 的帳面數據其實並沒有特別突出,但 Aston Martin 本來就重視車輛的平衡更甚於追逐馬力,所以在 Rapide 上,你不但會發現這具 V12 引擎的運轉非常平順,還能感受到全轉速域都極為飽滿的力道。
廣  告

排入 D 檔、輕踩油門上路,即使引擎轉速不到 1,000rpm,但令人訝異的是,Rapide 的起步雖然「溫柔」、卻輕鬆地讓人嘴角露出微笑,而且你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引擎一直準備著相當充足的力道想讓你使喚,所以即使沒有按下中控台最下方的「Sport」按鈕,這股力量依舊可以從低轉速一直維持到近 7,000rpm 的超轉斷油區,轉速拉昇的過程也未曾遲疑,就是那種會讓人回味再三的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味道,既線性又飽滿,不像增壓引擎需要擔心增壓後的突兀加速會讓你手忙腳亂,也不必煩惱增壓前的空虛或遲滯,完全展現了 Cosworth 的功力。

車隨意轉的華麗痛快

但真正的好戲,是從按下「Sport」後的瞬間才開始,因為這時候的 Rapide,就像脫掉西裝換上運動服後的 David Beckham 一樣,帥氣依舊、卻能更從容地展現細膩的各種足球技巧。這時候,不再綁手綁腳的 Rapide,引擎所爆發出來的動力,不但比切換前來得更為直接、輸出曲線也更為陡峭,渾厚的推力源源不絕而來,不斷地把車向前推進,且強大的貼背感會伴隨著飛快地時速錶指針,讓你身陷在舒適的桶型座椅內,直到你鬆開油門後才會停止,相當過癮,甚至讓人忘了這是一輛車重逼近 2 噸的 4 門跑車。

按下中控台下方的「Sport」按鈕後,Rapide 的表現立刻判若二車,就像脫掉西裝、換上運動服後的 David Beckham 一樣,不僅動力傳輸更為直接,轉速的攀升也更為迅速,讓人完全忘了是在驅策一輛車重逼近 2 噸的 4 門跑車。

維持著 SPORT 模式去征服彎道,直接以最硬調的設定去挑戰極限,雖然此時坐在 Rapide 的車內,你會明顯感受到路面的顛簸直接且不留情地透過輪胎與方向機柱等處由地表傳來,與之前判若兩車,但採前/後雙 A 臂懸吊結構設計的 Rapide,卻也會回應更敏銳的動態反應,甚至能讓你清楚地感受到 4 條輪胎的相對位置,感覺就像在駕駛只有 4,380mm 車長的 V8 Vantage 一樣,完全不會覺得你是在操駕一輛車長超過 5 公尺的 4 門跑車。

拜靈巧的前/後雙 A 臂懸吊結構與前 51:後 49 的車體重心分配所賜,即使以超過預期的速度去攻彎,Rapide 的車尾也只會微幅朝彎外甩出,ESP 系統便立刻在瀕臨失控前聽話地把車身重新拉回出彎路線上,一氣呵成地劃出一道華麗的拋物線。

因此在這段封閉的道路上,就算筆者一次又一次地以超過 80km/h 的速度去攻彎,甚至逼得 Rapide 車尾都因為受到離心力的影響而輕輕朝彎外甩出,但其實只需在入彎前確實以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控制好檔位、決定好進/出彎的路線,ESP 系統便會在瀕臨失控前聽話地把車身重新拉回預設路線上,一氣呵成地劃出一道華麗的拋物線,而且全程幾乎都聽不到甚麼輪胎的抗議聲,極限之高、完全超乎預期,令人激賞。

對速度的執著

論空間表現,即使車長超過 5 公尺、軸距也有 2,989mm 的水準,但 Rapide 仍無法與傳統 4 門房車相提並論,而若計較馬力、扭力等帳面上的數據,專注調校車輛整體平衡性的 Aston Martin,亦無法讓它在「以力服人」的馬力世界中佔得上風;但是在 Rapide 上,即使沒有寬敞的後座車內空間、也看不見太多複雜的高科技配備,然而,也就是堅持著那種自信、從容的優雅與態度,且總是能讓人在實際試駕過後,對它出色的底盤調校與面面俱到之動態表現念念不忘,我們在 Rapide 上,又再一次看到了 Aston Martin 對於速度的執著。

圖片集
源自對速度的執著─Aston Martin Rapide 6.0 試駕精選圖集
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