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橫越歐亞、跨越 2 年時空的緣份。
2010 年的北京車展,小亮應台灣賓士的邀請,前往北京參加北京車展前的 Mercedes-Benz Premier Night,在那個場域中,以 Shooting Break 為名的概念車,正式在全球媒體面前亮相。在當時,全球愛車人士對這輛全新概念產品的焦點,還集中在其所展現第 2 代 CLS 的設計風格。
而時隔 2 年,適逢品牌編輯大喜將至,小亮代其參加這趟海外試駕的活動,飛往義大利的佛羅倫斯,親身試駕 Mercedes-Benz 最新的產品。只是這一次,2 年前的概念產品已經正式量產,並以 CLS Shooting Brake 的名號正式推出,再次以嶄新的概念,挑戰市場。
從外觀來看,這輛量產的產品,與當年的概念車並無二致,原汁原味地保存了當年我在北京所見的一切,若要說最大的不同,莫過於原本概念車名的 Shooting Break 改名成為 Shooting Brake。
源自於上流仕紳的風格產品
提到車名,我想絕大多數的讀者與小亮一樣的困惑,因為這明顯是一輛旅行車,而以 Mercedes-Benz 的命名邏輯,這應該叫做 CLS Estate,為什麼會跑出一個陌生的 Shooting Brake 呢?在試駕活動的現場,Mercedes-Benz 的人員向大家介紹了 Shooting Brake 車名的由來。Shooting Brake 這個名辭,來自於馬車年代。相對於一般交通乘用的車廂,Shooting Brake 這種車廂的設計主要為了各地的打獵俱樂部在出獵時所使用,因此除了前方駕車的座位之外,後面的空間以平臺式設計,以對向式座椅間以中央走道式的設計,除能搭乘參與活動的乘員,同時能有長長的空間以容納槍枝等長型的打獵用具。而具有長而寬闊置物平臺的 CLS Shooting Brake,與這樣的車廂設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樣的說明,似乎清楚,但是仍未能解開 Estate 與 Shooting Brake 差異之謎。而接下來的說明,就讓使用 Shooting Brake 的意義更為清楚。當進入了汽車時代之後,上流仕紳打獵自然不再是以馬車來代步。在 60 年代的歐洲,為了滿足上流仕紳的需求,再次開始了一波 Shooting Brake 的風潮,車廠及改裝廠多選擇以雙門 Coupé車型為基礎,為其加上旅行車的尾廂,讓其擁有同樣便利的獵具安置功能,同時兼顧上流仕紳的形像與風格。而這個名辭,在日後漸漸地被認為與 station wagon 旅行車是同義辭,而在汽車市場中淡出。
簡而言之,在 60 年代的 Shooting Brake,就是將雙門 Coupé與旅行車融合於一體的車體設計。我想這個,就是 Mercedes-Benz 之所以選擇在 CLS 車系的旅行車上,使用 Shooting Brake 一辭的原因。
挑戰雙門與四門的車系傳統
猶記得 2004 年的日內瓦車展,目睹著 Mercedes-Benz 在四門房車的機能性上,加入雙門轎跑車的設計線條,以四門設計的 CLS,擴展了 Coupé的定義,打破了過去 Coupé均是雙門的概念。Mercees-Benz 以堅強的設計實力,向市場說明,即便是 4 門的車款,亦能因設計的優異,帶來 Coupé般的動感與時尚感。而後續各大品牌陸續推出四門 Coupé的車款,在在證明了 Mercedes-Benz 的領導地位。而透過 CLS Shooting Brake,Mercedes-Benz 很明顯再次挑戰市場的約定俗成。
一如 CLS Coupé所揭示的,Mercedes-Benz 不認為 Shooting Brake 只能是雙門。在 CLS 成功改變 Coupé與雙門的固有定義後,Mercedes-Benz 再次挑戰 Shooting Brake 只能是雙門的概念,以設計功力,再次挑戰重新定義這項艱難的工作,再次展現 Mercedes-Benz 自許引領汽車文化的領袖自覺。
而在著名的托斯卡尼豔陽下,一如品酒一般,小亮細細品味著 CLS Shooting Brake 的設計,清楚的感覺出 Mercedes-Benz 在 Shooting Brake 上所要表達的企圖與自信。
層次豐富的車頭設計
從車頭望去,與一般市售版 CLS 的長相並無二致,均是 Merceds-Benz 新一代的箱式凸出式的車鼻設計,加以大 U 型的前保險桿設計,以頭燈組與水箱進氣口濾網間隔,打造出立體而多層次的視覺效果,擺脫過去趨進於平面化的設計,展現出青春中又略帶復古風情的面貌。
斜飛躍起般的車體
而車側線條的設計,自然是 CLS Shooting Brake 中最重要的一環。承襲著新一代 CLS 的設計元素,CLS Shooting Brake 同樣從前輪輪拱的上方開始,向後下方斜切出一條腰線,而前輪拱的後方亦有一道斜向上延伸的折線,透過漸行漸收的設計,將視覺焦點集中,同時帶出躍動感。
這兩道主導側面視覺的線條,同樣收斂在後座車門開始的巨大後輪拱折線上,在車身的後段再次創造一個新的視覺衝擊,打破傳統車輛扁平化、單調的車側鈑件設計,帶來不同的風格,這亦是第 2 代 CLS 產品設計上引人入勝的地方。而就實際觀看時,CLS Shooting Brake 由於車頂向後延伸打造出來的旅行車空間,讓後輪拱的折線,處於視覺的中央,不若 Coupé版 CLS 般與後行李廂線條接近,讓視覺張力因而淡化。在充份的空間發揮與平衡下,這個部份折線充滿紮實張力的視覺效果更為強烈,即便靜靜停在托斯卡尼豔陽下,亦給人肌肉緊繃、蓄勢前躍的錯覺。
而讓 CLS Shooting Brake 具有更強烈躍動感的設計,來自於不同於一般旅行車的車頂設計。強調置物機能的旅行車,為了內部空間的易使用,往往僅是讓車頂水平地往後延伸至原本行李廂的上空,再加上一個接近垂直的尾門,打造出方正的空間。而為了展現旅行車也能有 Coupé般流線的風格,Mercedes-Benz 的設計師很明顯在線條上更為講究。CLS Shooting Brake 的車頂,並不是呆板地水平設計,而是延續著側面腰線的角度,從 B 柱前方開始斜向下切,為 CLS Shooting Brake 打造出更為流線而動感的身型。
當初在北京的驚鴻一瞥,曾讓小亮驚訝地想,這麼低扁的旅行車,很明顯為了設計感而犠牲了旅行車的容量,可說是本末倒置。但再次仔細研究發現,其實 CLS Shooting Brake 雖然車頂後方向下斜切,但是角度並不大,對於內部空間的影響極為有限。設計是巧妙地運用窗框線條,更大角度的斜切設計,導引觀者的視覺向下快速移動,再輔以獨特的 45 度尾門後窗,成功創造出 CLS Shooting Brake 更為低扁流線的視覺效果。
與現有旅行車完全不同的光影
而 Mercedes-Benz 設計師的工作,在車尾的部份,依舊打造出良好的平衡。由後方視野看到的 CLS Shooting Brake,大角度前傾的尾窗玻璃,帶來與 Coupé版本接近的光線反射;加上如出一轍的尾燈組,讓 CLS Shooting Brake 並沒有一般旅行車後方設計尾大不掉的笨重感,若不是尾窗上緣的小尺寸擾流板配置,其光影的效果,幾與一般的 Coupé及房車相同,著實令人激賞。
不從眾
長期以來,Mercedes-Benz 給消費者的感覺,莫過於穩重、大方、嚴肅以及傳統。即便 Mercedes-Benz 一直以來在汽車工業的發展中,一直是創新科技的領航者,每年投注在新科技的研發經費令人乍舌。但是著眼於行銷及目標客層需求,Mercedes-Benz 一直維持著傳統而保守的品牌形象。而 CLS 車系的出現,正是這個嚴肅品牌的一個反彈,讓消費者看到這個保守的品牌內心,還是保有著挑戰與想與眾不同的企圖。不從眾,應該就是 CLS 車系最基本精神的描寫。
承襲著 CLS 車系的血統,即便要打造旅行車款,Mercedes-Benz 的設計師也不打算讓其落入俗套。而這個精神,在 CLS Shooting Brake 身上,小亮再次清楚的感受到了。誰說旅行車只能是方正,誰說 Shooting Brake 只能是兩門,Mercedes-Benz 的設計師再次以證明,在嚴肅的外表下,也是有著一身反骨。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