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涼的天氣中,引擎的運作狀況十分的良好,隨著油門的開啟,轉速穩定而快速地到了 6,000。升檔,轉速降到 4,000,正好在引擎的馬力高原處,變速箱的設定相當良好,讓駕駛可以輕鬆保持輸出的動力。油門不放,轉速繼續提升,車速不斷地加快。如此週而復始,在 4,000 轉至 6,000 轉之間奮力向前,不一會,我們已經來到時速 160 公里以上的速度域了,而我們乘坐的車,還有餘力。這個表現,讓我們印象深刻。今天試駕的是全新一代的 Volvo S40,我們手上的是 2.4 升自然進氣版本的產品,原廠公布的馬力是 170 匹,搭配著 5 前速手自排的變速箱。在高速公路的小試身手,已讓我們印象深刻。
南二高上疾馳
前方的帶隊車是一部獨特極光綠塗裝的旅行車 V70R,在全時四輪傳動系統的幫忙之下,突然切過了兩個車道,閃躲著公道上的異物;在高速之中如電一般的換過了車道,一點都不顯吃力。雖知道新 Volvo 車系的操控性能都有著顯著的提升,然而我們駕駛的這輛前置前驅的 S40 全新車款,由於才剛上手 30 分鐘,即使 S40 與 WRC 戰將 Focus 採共用的底盤。但是生澀,讓我們保守。不敢以全速拉過車頭,先點個剎車,讓車速慢下一點,拉過方向盤,S40 順利地帶我們閃過前方的障礙物。雖然沒有四輪傳動的 V70R 那般的犀利,但是對一輛前置前驅的產品而言,這種表現,已可算得上是車隨意轉了。S40 在操控反應上的表現,留給我們良好的第一印象。
可是這種滿意,並不能讓我們志得意滿太久。因為閃過障礙物後的公道上,前面再次一望無際地無車。V70R 再次拉開了油門,拚命向前。我們用力地踩下油門,無奈 300 匹馬力與 170 馬力的差距在時速 150 公里以上的領域內是無法拉近的,我們只能看著 V70R,漸行漸遠。心中計算清楚,並不會太難過。可是在轉瞬之間,又有一輛長相完全一樣的 S40,飛快地跟隨著 V70R 揚長而去,登時讓車上的人,看傻了眼。當下咬緊了牙,油門再踩深了想要跟上去,可是還是一樣,怎麼追都追不上,又是絕塵而去。
原因無他,除了 2.4 升自然進氣版本的 S40 之外,Volvo Car Taiwan 還引進了採用全新 2.5 升渦輪增壓系統的 T5 版本,輸出的動力可以達到 220 匹之多,讓我們再次為之扼腕。
符合 Volvo 新世代風格的家族新成員
平心而論,這一代的 S40,比起前一代的產品,已有著顯著的進步,完全符合新一代 Volvo 的品牌形象—年輕、動感,給我們與 S60 以來新一代 Volvo 產品相似的感覺。可是在滿意之中,我們仍有著些許的不滿足。這似乎還距離著試車組所謂暢快的駕乘感受有著一些些的不同。而這些,看來是要留待高速公路外的山路來驗證了。
開完了高速公路的最南段,我們來到了全臺灣風光最為明媚的角落。不是觀光旺季的三月天,正好給了我們空曠的試車環境。來到了山腳下,連綿不斷品質良好的山路展開在眼前,S40 的表現,將在此一見真章。
安全第一的底盤設定
在高速公路上衝過伸縮縫的經驗,讓我們已經解 S40 2.4 的後軸懸載,是有些阻尼不足的,當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時,伸縮縫之後,S40 總還留有兩三次的餘震給我們,因此讓我們在油門的控制上總會有點猶豫。而這種現象,在平整的山道上,便沒有再次出現。但是在經過兩個彎道之後,我們了解之前的不滿足在什麼地方。高重心的 S40 加上偏軟的懸載,讓其在彎道上的重心維持並不是那麼地容易。而雖然其原廠迴轉半徑的數據僅有 5.3 公尺,但是在彎道上,我們覺得其轉向並不是那麼的靈敏,與想像中的新一代 WRC 用底盤似乎有著不小的差距。當我們將方向盤在 S 型彎道中隨著弧線左轉右拉時,S40 的車尾並不能順暢地跟著我們走到我們希望的路線。車輛保持著相當的平穩,但是要走著刁鑽的路線線是難以跟上,十足家庭房車的設定。雖然與 Volvo 安全的形象相符,但是與我們的預期差了許多。
停在路邊,仔細想想,把 S40 的內裝仔細看看,新版的鋁合金飾板下方,有著 STC 的按鈕。這就是答案了。關掉 STC 的車輛,才能真正顯示其動態的精髓。當然,這個動作亦具有著一定的危險性,在關閉之前,是必須要仔細考量的。
試車組當然是二話不說地關上了 STC。再次灌足了油門,朝著彎道中衝過去。而這次,我們差點吃了虧。隨著彎道的靠近,我們按著正常的路線,收油、減速、降檔,打了方向盤朝彎道中切入。前半段的反應一樣。而在會出現抵抗的地方,重心偏移的 S40,順利地讓車尾滑到了該走的路線上,乖乖地跟著我們的方向盤前進,順利完成第一段的彎角。可是在反向的 S 彎後段,緊湊的節奏,讓 S40 反向的滑動幅度變得太大,差一點超過了操控的極限。還好駕駛在感到車尾滑動太快之際,方向盤的操縱修正了一點,讓車尾剛好在路緣上滑過,平安地完成了 S 型彎道。而站在出口的攝影直喊這個彎道過得真是精采,卻不知駕駛正為了差點撞上他而汗流挾背。
掌握了底盤與輪胎的極限所在,讓試車組接下來的過彎都極為流暢,也對 S40 的過彎特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輛全新的 S40,是全球 Ford 體系之中,第一輛採用 P1 底盤的車輛,而這亦是新一代 Focus 所要採用的底盤,讓我們不自然地將其與現在 Focus 的動態表現暗自做了比較。與所試駕過的 Focus 比較起來,靠著車尾滑動過彎的特性是相同的,但是 S40 前輪轉向機構的反應,似乎較為不明快。就試車組的猜想,在引擎室內塞進了橫置直列五缸引擎,雖帶來了較佳的動力,但是在懸載結構上勢必要做出些妥協,相信是讓其有著這種動態表現的主要原因。而就 Ford 全球產品區隔的立場來看,以小家庭房車為定位的 S40 做出這樣的取捨是合理的。雖然 S40 在動態的表現,比不上更高一等級的 S60,但是比起其前一代與日系廠商一起開發的 S40 相比,其改進的幅度,是超乎想像的。我們只能說,以動態的表現相比,這兩代車,只有品牌與徽號是相同的。
宛若高級音響的科技質感
而在內裝的質感上,全新的 S40,再次以北歐的人文風格設計,給臺灣的汽車市場上了一課。精簡風格的中控臺面板上,有著與音響名廠 B&O 相仿的黑白風格。以鋁製飾板為主體的中控臺上,陳列著音響、行動通訊系統、空調系統的統合型控制面板。使用的方式與新一代的 Volvo 產品相同,但是質感更見高雅。而在空間有限的環境之下,Volvo 的設計師還刻意將中控臺的面板打薄,以在其後空後小巧的置物空間,讓乘員的手機、鑰匙、皮夾等隨身物品,可以找到穩定的收藏,不會隨著高速而飛散。而所配置的高傳真音響,其音質與音場的表現,亦讓 Volvo 的車主能享有更良好的行車環境。而在後座椅上,更有原廠設計的整合式兒童安全座椅,讓小小消費者,亦能享有最適合最安全的乘坐環境。
不過這樣的精美的設計,卻因為其不大的車室空間,而讓其成效打了折扣。為了屈就其空間,中控臺面板的尺寸適度地縮小,讓其按鍵的尺寸有點不易使用;而軸距上雖然有所增加,但是車室空間表現仍然不良,讓試車組在車室之中,難免覺得侷促。表現最好的大概是頭部空間吧,挑高的車體讓乘員的頭部與安裝了天窗的車頂,仍有相當的餘裕,讓高重心的損失變得有意義。
2.4i v.s. 2.5T5
而在拍照的途中,我們碰到了另一組同來試車但駕駛 S40 T5 的媒體,自然二話不說,跳上搭載了 2.5 升渦輪增壓引擎的 S40 T5 來試試,看看高速公路上的實力落差,在山道上還差多少?出乎意料地,在高速公路上不可一世的 T5,在山道上顯得水土不服。
與 2.4 的 S40 相比,2.5 升 T5 車型的懸載明顯地較為硬調,因此在小坑洞的餘震處理亦較為理想,而過彎時的側傾亦獲得更好的抑制。但是當我們在直路上大腳油門起步時,駕駛者可以明顯感受到方向盤從前軸左右輪傳來不自然的震動。這股震動,是 Volvo 為了安全而帶來的不可避免。為了讓馬力輸出過大的前軸,在渦輪開啟動力湧現之時不會出現太多的扭力轉向,Volvo 在 T5 版的 S40 之上,搭載了進階的 DSTC 系統,除了以剎車抑制轉向過度之外,還會抑制動力輪間的差別,以維持行駛的平順。
我們試著將 DSTC 關閉,基於安全的理由,Volvo 全車系除了 R 系列可以將主動安全系統關閉外,其他車系都僅能將其作動效果減弱,並且在系統認定超過安全程度時,自動回復 DSTC 功能。這樣的設計,對於安全行駛而言,相信是有正面的助益。將 DSTC 功能關閉後,大腳油門一踩,方向盤受到扭力轉向的影響是明顯的,讓駕駛必須施加額外的修正,方能平穩地朝著目的地行駛。而當扭力輸出過大,再碰到駕駛施加過多側滑的技巧之時,系統突然無預警的介入,反而讓彎道中的駕駛無所適從。對於習慣純機械操控特性的試車組而言,要在短時間內適應 DSTC 介入後的操控表現,的確不太容易。這是安全與操控性能二難的無奈妥協,如何抉擇,則端看消費者的喜好了。
不過必須要提的是,當我們手腳忙亂的下了山,回到直路上的 T5,凌利的加速,有直追眾多性能小鋼炮的氣勢,而房車的平穩與空間,則是這類鋼炮級產品所不能及的。
除了動力與動態上的不同,鎖定於熱血青年族的 S40 T5,在配備上較 2.4 升的版本升級了一點,除了音響從 8 具喇叭升級至 12 具喇叭外,原廠亦標配了附車用話機的行動通訊系統,以滿足年輕族群對於行動通訊的需求。而為了小小消費者著想,滿足性能消費者的 T5 並沒有整合型的安全座椅,以讓駕駛可以更盡興,而小小消費者亦不需要在後座受罪。
很滿意,不滿足
在歷經了一整天的試駕行程,我們對於 S40 的試駕已大致完成。整體而言,這是一輛安全而操控在水準以上的優質產品,對於家庭型的消費者而言,若這樣的車室空間與尺寸是適合的,那麼配備與質感是優異的。尤其在安全設計上,全新的 S40 結合 4 種不同剛性韌性的鋼材,打造出強固的車室空間與良好的前後潰縮結構,能為乘員與第三人,提供最良好的被動安全防護,絕對不會愧對其所擁有的 Volvo 廠徽。但是若是提到其動態的表現,試車組僅能說是滿意,不能完全滿足。不論是 2.4 升或是 T5,在動態上都有其不及之處。或許,這是因為用車環境不同所致。但是在臺灣的道路品質與山道環境之中,S40 的兩種車型,都不能讓試車組的渴望得到滿足。
若要試車組來挑選,我想 2.4 升流暢自然的動力,加上 T5 較為硬調的調定,扣掉 STC 與 DSTC 的扭扭捏捏,大概可以打造出一輛讓操控車迷滿意的產品。對了,如果能讓齒比設定良好的變速箱,在手自排模式下的換檔速度可以再快一點,那就完美了。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