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有產品作為基礎,再加上 Ford Kinetic Design 獨到設計,所創造出來的就是福特六和要在夏天推出的年度大作:

i-Max。

試車當天上午,是個豔陽高照,高溫讓人汗流浹背的標準夏日天氣。不過貼著幾朵白雲的藍天,再加上烈的令人睜不開眼的陽光,到也算的上是個適合試車的日子。身為 Max 家族的新成員,i-Max 究竟有多少斤兩,一天的時間就讓我們來秤秤看吧。

福特六和主導外觀設計

不得不讚美一下,i-Max 的外觀長相設計確實頗能吸引人的目光。Kinetic design 充滿肌肉感,並且巧妙運用車身鈑件線條以及小配件,創造出來的科技運動風。而且這些設計,是由福特六和設計中心所主導,輔以歐洲與亞太 Kinetic design 團隊幫助下所打造出來的。福特六和的設計團隊,其功力其實早已經獲得國際肯定,當初在東京車展所出現的概念車 Equator,就是福特六和設計中心所參與的實際案子。

在外觀設計方面,i-Max 所採用的 Kinetic design 的確有其獨到之處,充滿運動感與侵略性,絕對能夠吸引路人目光。

首先看到那擁有明顯折痕的引擎蓋,兩邊近乎直角的折線,看上去就像是車輛的肌肉一般,精鍊卻不顯得誇張。搭配車頭有些花俏的鍍鉻水箱護罩,增加了 i-Max 本身的豪華氣質。只是跟著造型有些凶悍與誇張的前保險桿與裝飾用進氣口,還有眼神銳利的立體頭燈組搭配,似乎有些許格格不入。

小地方設計的運用成功,讓 i-Max 與其孿生兄弟 Mazda5 有明顯區隔,對於愛好惹眼設計的消費者來說,i-Max 應該頗具吸引力。

車頭部分的凶猛造型,結著立體層次感分明的保險桿,延續到了車側前輪拱的位置。輪拱後方的散熱網狀開口,實際上的用處應該沒有這麼明顯,不過運用小地方的點綴效果,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10 幅式鋁圈有點複雜的樣子,其實跟車身整體設計相呼應,呈現出一體的風貌。i-Max 後車門採用的是與 Mazda5 相同滑門設計。雖然沒有電動機構設定,好在那輕巧好用的滑門,也不至於會帶給使用者困擾。

靜靜停在路邊的 i-Max 就具了動感特質,外觀配件也是整體造型加分的重要元素。

相較於車子前半部足以吸引許多路人目光的設計,車尾則顯得平淡一些。那銀色為底的尾燈組,是在平凡中相對繁複的存在。科技感十足,也充滿了年輕與動感。基本上 i-Max 的外觀長相,與主打家庭和樂氣氛的產品是有所分別的,看看那四處隆起的鈑件,強調肌肉線條還有運動性格,這就是 Ford Kinetic design。

相較於車輛前半部的複雜美感,車尾就顯得單純不少。

不拘細節的大方設計

進到車內,i-Max 的內裝鋪陳第一眼給人的感覺就像外觀那樣印象深刻。以黑色為主色的內裝,符合了近來設計潮流以及消費者胃口。黑色的冷調質感,在簡約深沈中還帶有時尚品味,更重要的是,清理方便不容易弄髒。只是在炎炎夏日裡,隔熱紙就得成為必備良方,不然那黑色皮椅在 38 度熾熱陽光下享受日光浴,之後傳遞給乘客的熱情,不是很多人都能夠忍受的。

雙色設計的內裝,搭配木質與類金屬飾板,簡約又複雜的矛盾感,也是迷人之處。在試駕的頂級車型上,恆溫空調、DVD、方向盤音響控制功能一應俱全。

除了黑色之外,福特六和設計中心團隊,再加上了酒紅色作為搭配,輔以霧銀類金屬飾板與核桃木紋。許多東西參在一起的結果,讓 i-Max 的內裝也呈現出有點複雜的風格。不過在那簡潔方正的主要設計上,搭配了圓型旋鈕,車艙內也還是具備了科技感與運動氣息。

這次試駕的 i-Max 為頂級車型,自然擁有許多豐富配備,舉凡方向盤音響控制、恆溫空調、DVD 影音系統以及後座螢幕、倒車攝影等等。安全配備方面,有 HID 氣體放電式頭燈、ABS、EBD、EBA 與雙氣囊,能夠讓駕駛與乘客放心。這次試駕的車型還有天窗設定,雖然開口小,加上外掀式的設計在天窗打開後從車外看上去,一片明顯突出的玻璃有些詭異,不過也總算能讓車內增添幾分明魅風光。

豐富配備也是 i-Max 的產品優勢之一,針對台灣市場的口味,搭載不少實用配備。

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在於 i-Max 的不拘小節,儀表版中控台別出心裁的搭配與設計,確實發揮了很好的視覺效果,然而材料處理還有加強的空間,過重的塑膠感還有部件之間的縫隙,讓內裝價質感打了折扣,有些可惜。

舒適性有所改善

i-Max 的座椅,比 Mazda5 有所改善,前、中、後三排座位都有各自扶手,再加上到處都是的置杯架,便利性不錯。只是有一點得要抱怨一番,前座少了中央扶手,而改採左右座椅獨立扶手的設計,但是扶手位置安排不良,會卡到下方的置物盒開啟以及一個置杯架。在使用上總是覺得礙手礙腳,扶手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算是稍微美中不足之處。

i-Max 針對座椅支撐性做了改進,對於長途乘坐舒適度上有所進步。
對於身高 177 公分的試車組人員來說,第三排座椅並不是很適合乘坐。但是在第二排座椅充足的調整距離幫助下,還是能夠勉強接受。

除此之外,座椅的支撐性變得更好,雖然只有六人座設定,但是前面四張椅子都能讓乘客舒服的享受呆在車裡面的時間。而且後座還有一部獨立螢幕,車後的乘客在長途旅程時也不會無聊。中排座椅椅背可以傾倒,座椅也可以大幅渡前後滑移。以 U-CAR 試車組為例,將第二排座椅移到最後面,身高 177 公分的乘客仍然可以擁有非常寬敞的膝部空間。只是此時的第三排座椅就只剩下狹小的空間,只能提供身材嬌小或者是小朋友乘坐。好在第二排座椅前後滑動的空間足夠,適度的調整就能夠讓第二排以及第三排的乘客都開心。

六人座、後面四張座椅可以獨立收折,全部打平可以形成大致上平整的空間,讓內裝空間運用更具彈性。

在空間運用上,i-Max 後兩排座椅都可以打平,第二排座椅放平之後雖然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平面,但是高度與第三排座椅放倒之後相當,因此使用性還算良好。第三排座椅完全打平,則能夠成為一個完整平台,兩排共計四張座椅都可以獨立收折,提供消費者更多使用彈性。除此之外,第二排座椅底下還有置物空間,雖然不是很深廣,不過像是小包包、一些雜物等等,都能夠把這空間當成整理箱使用,不但避免車內雜亂,運用得當更可以增加 i-Max 裝載能力。

廣  告

後起之秀

光從內裝與外觀來看,i-Max 針對一些消費者會關注的重點,進行了進一步改善與提升。而 Ford 的 Kinetic design 設計風格,同樣也賦予 i-Max 獨特的魅力。雖然市場上同級產品的戰力不容小覷,不過目前看來,屬於後起之秀的 i-Max,確實有與其他人一較長短的實力。而引擎動力搭配四速自排的表現如何?由福特調教過的底盤表現又如何?這些將會在下一篇試車報告裡面,有詳盡說明。

i-Max 開起來如何?先賣個關子,且待下回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