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先前試駕小改款 BMW 530i M Sport 所述,G30 世代 5 Series 的小改款時間對上對手 Mercedes-Benz E-Class 更動節奏,兩個纏鬥多年的德系豪華中大型轎車正好雙雙進行小改款,甚至也雙雙導入 48V 輕油電科技,更是一前一後在 2020 年 10 月上市。

臺灣市場部分於 2020 年 10 月下旬,針對小改款 5 Series Sedan 引進 520i、530i、M550i 共 5 車型編成、售價 265 萬至 468 萬不等,至於 Touring 則僅 295 萬 520i M Sport 單一車型。圖為 530i M Sport 首發版。

以 5 Series 而言,其小改款引進 520i、530i、M550i 共 5 車型編成、售價 265 萬至 468 萬不等,至於 Touring 則僅 295 萬 520i M Sport 單一車型,其中 520i 與 530i 皆搭載 48V 輕油電動力,甚至首批還提供免費加贈多項配備的首發版車型。而繼先前體驗售價 339 萬元的 530i M Sport 後,試車組再試駕被視為銷售主力的 279 萬元 520i M Sport 首發版,來看看對比 286 萬的對手 Mercedes-Benz E 200 Luxury,520i M Sport 究竟有何能耐?

520i M Sport 外觀運動風格依舊,燈具科技亦是焦點

一如先前試駕 530i M Sport 所言,筆者認為小改款 5 Series 確實是在 G30 世代既有的動感與豪華外觀上,更增添了許多科技化與符合當今時尚潮流的元素,讓 5 Series 在同級距中依舊有著與時俱進、甚至是走在前沿的演變。而這樣的元素依舊在 520i M Sport 上得見,還可以說在外觀上跟 530i M Sport 有著幾乎一樣的運動化與高科技扮相。

一如先前試駕 530i M Sport 所言,筆者認為小改款 5 Series 確實是在 G30 世代既有的動感與豪華外觀上,更增添了許多科技化與符合當今時尚潮流的元素。

以 520i M Sport 而言,車身的長寬高來到 4,963x 1,868x 1,469mm,軸距則維持 2,975mm,車長較改款前加長 27mm,車身高度部分因應其搭載 M Sport 套件身份,相較 520i Sport/530i Luxury 降低了 10mm,氣勢上更為低趴。而小改款後雙腎形水箱護罩也在幾何造型上做出大幅調整,除改採品牌新世代的相連式布局,也將水箱護罩外框邊角刻劃的更為銳利、呈現多邊形造型,甚至水箱護罩內的直柵亦導入不同切面。

小改款後雙腎形水箱護罩也在幾何造型上做出大幅調整,除改採品牌新世代的相連式布局,也將水箱護罩外框邊角刻劃的更為銳利、呈現多邊形造型,甚至水箱護罩內的直柵亦導入不同切面。

頭燈組部分,由於 520i M Sport 首發版同樣是有加贈智慧 LED 頭燈組(含主動轉向與 Glare-Free 自動防眩功能)、遠光燈,因此就小改款後最為明顯的雙 L 型晝行燈元素就更為凸顯,其晝行燈還會在打方向燈時切換為黃色光源,智慧 LED 頭燈組則可大幅提升夜間行車視野、同時避免造成對向眩光,但小改後取消 LED 前霧燈配置。尾燈組從過去 BMW 慣用的雙層式 LED 燈眉,升級為搭配燻黑 3D 邊框的立體化 LED 自發光燈條設計,原廠主要是師法火山岩漿的視覺感受,整體風格更為動感洗鍊。

頭燈組部分,由於 520i M Sport 首發版同樣是有加贈智慧 LED 頭燈組(含主動轉向與 Glare-Free 自動防眩功能)、遠光燈,因此就小改款後最為明顯的雙 L 型晝行燈元素就更為凸顯。智慧 LED 頭燈組則可大幅提升夜間行車視野、同時避免造成對向眩光,絕對是一大魅力配備。
520i M Sport 同樣是標配雙邊單出矩形排氣尾管。尾燈組從過去 BMW 慣用的雙層式 LED 燈眉,升級為搭配燻黑 3D 邊框的立體化 LED 自發光燈條設計,原廠主要是師法火山岩漿的視覺感受,整體風格更為動感洗鍊。

前擋風玻璃因改搭 5AU 系統由雙眼攝影機也擴增為效果更好的 3 眼式。而諸多 M Sport 運動化風格套件部分,520i M Sport 可說與 530i M Sport 幾乎無二致,M 款空力套件在前保桿以黑色高光澤巢狀進氣壩搭配兩側進氣口,車側部分包含車身側裙、前葉子鈑 M 字樣,還有後保桿下方黑色鋼琴烤漆飾板、搭配雙邊單出矩形排氣尾管,在在強化運動特質,緞面鋁質窗框仍完美詮釋傳統的 Hofmeister Kink 摺角。真要說 520i 與 530i M Sport 的不同之處,乃是沒有電動天窗、足下的鋁圈式樣差異、以及少了藍色的 M 款煞車套件組,520i M Sport 之 18 吋 M 款雙輻式 622M 鋁圈組、搭配的是 Pirelli P Zero 失壓續跑胎,與 530i 的 Bridgestone Turanza T005 有所不同,另外 520i M Sport 也僅是配有 M 款跑車化懸吊、而非 530i M Sport 首發版加贈的電子懸吊。

前擋處因升級為 5AU 駕駛輔助,因此車道攝影機由原先的雙眼式、變為 3 眼式。520i M Sport 之 18 吋 M 款雙輻式 622M 鋁圈組、搭配的是 Pirelli P Zero 失壓續跑胎,與 530i 的 Bridgestone Turanza T005 有所不同,另外 520i M Sport 也僅是配有 M 款跑車化懸吊、而非 530i M Sport 首發版加贈的電子懸吊。

內裝舖陳與 530i 接近,但略少高階真皮與音響

走進 520i M Sport 的內裝,可以發現基本上就科技層面而言,其與 530i 可說是旗鼓相當。小改款後全車系維持標配 iDrive 7.0 介面,擁有 12.3 吋虛擬數位儀表,但提升為 12.3 吋中控螢幕、比改款前的 10.25 吋放大,首發版加贈的 HUD 抬頭顯示器顯示面積也加大 16%、可清晰呈現導航匝道路口與 ACC 駕駛輔助資訊。小改款後更全面標配無線 Apple CarPlay 與新增的無線 Android Auto,還皆能同步將手機導航的指標於儀表、HUD 顯示,搭配 520i M Sport 以上標配的手機無線充電,徹底實現當今「無線化」科技座艙的標竿,科技實用度比對手 E 200 更突出,不用像 E 200 需選配的 HUD 更是一大魅力配備。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小改款後沒有針對置杯架造型更動,因此如果是 iPhone 12 Pro Max 等大尺寸手機可能就無法置放於無線充電板內。

走進 520i M Sport 的內裝,可以發現基本上就科技層面而言,其與 530i 可說是旗鼓相當。小改款後全車系維持標配 iDrive 7.0 介面,擁有 12.3 吋虛擬數位儀表,但提升為 12.3 吋中控螢幕、比改款前的 10.25 吋放大,還首度支援無線 Android Auto。
520i M Sport 首發版車型增列相當實用的 HUD。520i M Sport 標配手機無線充電,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小改款後沒有針對置杯架造型更動,因此如果是 iPhone 12 Pro Max 等大尺寸手機可能就無法置放於無線充電板內。

小改款 5 Series 標配的 iDrive 7.0,支援 OTA 雲端系統更新、以及透過 BMW ConnectedDrive 雲端商店下載引擎模擬聲浪等加購功能。更升級所謂的 BMW 智慧語音助理 2.0,主要支援線上聯網助理、以及更為口語化的語音操作,可辨識是駕駛座、還是副駕駛座用「你好,BMW!」喚醒詞呼叫助理,還可聲控打開窗戶、叫出 Sport 行車模式等設定。小改款 5 Series 也首度標配 iPhone 數位鑰匙功能,可控制車輛解鎖/上鎖、還能直接發動車輛,這也是 520i 優於對手 E 200 的一大特色,但惟 Android 手機並沒有數位鑰匙功能。

小改款 5 Series 除了導入聯網的 BMW 智慧語音助理 2.0,也首度標配 iPhone 數位鑰匙功能,可控制車輛解鎖/上鎖、還能直接發動車輛,這也是 520i 優於對手 E 200 的一大特色,但惟 Android 手機並沒有數位鑰匙功能。

而 520i 與 530i M Sport 最主要的差異,乃是許多細節的配備鋪陳。520i 動力皆少了 Sensatec 皮質儀表臺包覆、因此中控臺沒有皮質觸感與縫線;車內 Fineline Cove 木紋飾板與 530i M Sport 的 Fine-Wood 梣木紋視覺也略有差異。座椅部分則沒有雙前座舒適型座椅、電動椅的段位調整未若 530i 豐富,全車的皮質也是從 Dakota 真皮改為俗稱透氣皮、非真皮的 Sensatec 人造皮質包覆,但在 520i M Sport 導入所謂的 Sensatec 2.0 皮質,原廠強調除具有更加柔軟的皮革與側面包覆加厚外,還導入透氣椅面與菱格紋縫線設計,但筆者個人仍是偏好 Dakota 真皮的觸感與柔軟度,後座椅也沒有 4/2/4 分離傾倒。聽覺享受上,520i M Sport 則僅標配 6 支喇叭,雖已能滿足一般需求,但對手 E 200 Luxury 標配 13 支喇叭的 Burmester 音響,若 520i 能調整為 Harman Kardon 音響會更為襯托其豪華氛圍。

520i M Sport 除了以與 530i M Sport 不同的 Fine-Wood 梣木紋妝點,520i M Sport 導入所謂的 Sensatec 2.0 皮質,原廠強調除具有更加柔軟的皮革與側面包覆加厚外,還導入透氣椅面與菱格紋縫線設計,但筆者個人仍是偏好 Dakota 真皮的觸感與柔軟度。

不過 520i M Sport 採用的諸多運動化套件,仍帶來與 530i M Sport 相當的運動氣息,包含握感厚實的 M 款方向盤、M 字樣前車門檻、黑色車內頂篷,呈現與對手 E 200 Luxury 截然不同的動感氛圍。

520i M Sport 採用的 M 款方向盤等諸多運動化套件,仍帶來與 530i M Sport 相當的運動氣息。

M 款傳統懸吊、48V 加速介入反應與 530i 有差異,但仍足具樂趣

小改款 520i 在既有的 B48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引擎基礎下,追加 48V 輕油電科技,其是由 48V 皮帶啟動馬達發電機、以及引擎室內的 1 組 11Ah 鋰電池構成,48V 系統可額外輸出 8kw、相當於 11 匹馬力的動力,因此擁有最大馬力 184 匹(+11 匹)/5,000 轉、最大扭力 29.59 公斤米/1,350 轉的輸出表現,配有 Steptronic 8 速手自排、但非 530i 上的運動化 8 速手自排,可在 7.9 秒完成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極速來到 235 公里,能源局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3.9 公里。

小改款 520i 在既有的 B48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引擎基礎下,追加 48V 輕油電科技,並搭配 8 速手自排下,可擁有最大馬力 184 匹(+11 匹)/5,000 轉、最大扭力 29.59 公斤米/1,350 轉的輸出表現。
小改款 5 Series 的 48V 輕油電電池安置於引擎室的左側,其容量為 11Ah,引擎室內的 48V 走線也特別以紫色線路標明。

行車模式方面,由於 520i M Sport 並沒有像前次的 530i M Sport 有搭載電子懸吊,因此相對而言少了可自動針對路面調整的「Adaptive」自適應模式,但包含 Eco Pro、Eco Pro Individual、Comfort、Sport、Sport Individual 等模式依舊是 520i M Sport 標配,其中 Eco Pro Individual 可針對轉向系統分成 Comfort/Sport 兩種設定,Sport Individual 則是可在轉向、變速箱、引擎分成 Comfort/Sport 兩種段位設定。48V 系統可於全油門急加速時啟動 eBoost 模式、提供額外 11 匹馬力輔助;車輛慣性滑行與煞車時,系統會主動回充電能。此外,當車輛動態行車模式處於 EcoPro 與 Comfort 時、車速介於時速 25 公里至 160 公里區間,鬆開油門便會關閉引擎轉為慣性滑行,時速低於 15 公里時更會提早關閉引擎系統。但加入 48V 也取消傳統的怠速啟閉關閉鍵,車輛僅會在 S 檔或 Sport 模式下取消怠速熄火。

48V 系統可於全油門急加速時啟動 eBoost 模式、提供額外 11 匹馬力輔助;車輛慣性滑行與煞車時,系統會主動回充電能。當車輛動態行車模式處於 EcoPro 與 Comfort 時、車速介於時速 25 公里至 160 公里區間,鬆開油門便會關閉引擎轉為慣性滑行;時速低於 15 公里時更會提早關閉引擎系統。

實際踩下 520i 的油門,可以發現 520i 在時速 80 公里以下速域的動力表現,基本上與 530i 並無太大差異,各種模式下加速反應同樣對應市區、中高速巡航行駛游刃有餘,BMW 調校的引擎聲浪即便是 4 缸並非 6 缸,在 Sport 模式下也一樣能帶來一定的熱血氛圍與駕駛激情。筆者認為 520i 與 530i 動力上的差異,最主要是在高速的再加速延展性、以及 48V eBoost 模式介入後的感受。

筆者認為 520i 與 530i 動力上的差異,最主要是在高速的再加速延展性、以及 48V eBoost 模式介入後的感受。

以 520i 為例,筆者認為其受惠於 eBoost 模式的加速模式更多,實際上駕駛若要讓 eBoost 模式啟動,最主要就是要將油門踩踏至油門下方的 Kick-Down 鈕就能作動 eBoost,作動的當下相當像油電車或電動車的急加速反應、感覺像再多一次「貼背」的感受,尤其原先引擎功率較低的 520i 感受會比 530i 直接,若搭配 Sport 模式加上 S 檔,變速箱與引擎配合的相當有默契,降檔與加速反應都相當積極。530i 相對而言時速過 100 公里的再加速會更為充裕且持久,但筆者相信若非對動力有太大追求者,實際上 520i 對應駕駛偶爾心血來潮的操駕慾望已綽綽有餘。

以 520i 為例,筆者認為其受惠於 eBoost 模式的加速模式更多,最主要就是要將油門踩踏至油門下方的 Kick-Down 鈕就能作動 eBoost,作動的當下相當像油電車或電動車的急加速反應、感覺像再多一次「貼背」的感受。

而若與筆者開過的對手小改款 E 200 Luxury 相比(動力 197+14 匹/32.7 公斤米、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 7.5 秒),520i M Sport 雖然在輸出與加速表現不若對手,但是操駕過程中可明顯發現 520i 的 8 速手自排降檔反應確實是比 E 200 更積極、聰明,Comfort 模式下轉向就比起 E 200 重手不少、Sport 模式下更是能呈現心隨意轉的精準手感,M Sport 懸吊的路感回饋也比對手直接,整體而言 520i M Sport 的調校還是偏向運動,但也不失豪華中大型轎車的舒適行路質感。

520i M Sport 因為未有搭載電子懸吊,因此相對而言少了可自動針對路面調整的「Adaptive」自適應模式,但包含 Eco Pro、Eco Pro Individual、Comfort、Sport、Sport Individual 等模式依舊是 520i M Sport 標配。

但這也並非因為對手 E 200 Luxury 是省油的燈,實際上 E 200 的動力輸出順暢,稍微激進一點操駕底盤功力仍足夠支撐,甚至低速舒適度與車室寧靜度仍是其看家本領,48V 系統更是能在冷車打開引擎瞬間就能啟動(5 Series 是怠速熄火啟動才為 48V),但相對方向回饋輕手且輸出曲線較偏線性柔和的特性,仍與 5 Sereis 強調動態駕駛氛圍的設定有一定差距。520i 的操駕相對敏捷積極,足下的 PS4 配胎提供良好的抓地力,但一般情況下仍有偏轉向不足、較為好掌控的特性,除非特意以操控傳統後驅車的方式帶來車尾一點點滑移,要不然基本上在諸多電子輔助系統之下,520i 的設定可說是安定卻不失樂趣。

520i 的操駕相對對手 E 200 敏捷積極,足下的 PS4 配胎提供良好的抓地力,但一般情況下仍有偏轉向不足、屬於較為好掌控的特性。除非特意以操控傳統後驅車的方式帶來車尾一點點滑移,一般情況下設定可說是安定卻不失樂趣。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原先以為此次 520i 搭配降低 10mm 的 M Sport 跑車化懸吊,預期會像 330i M Sport 一樣有著過於硬朗的彈跳,但實際上卻發現 5 Series 傳統的 M Sport 跑車化懸吊、即便並非像 530i 電子懸吊的軟硬可調,卻依舊有著出色的舒適性,這也足見 5 Series 近年來積極兼容更多行車舒適性所下的功夫,煞車雖不及 M 款煞車套件表現犀利、但也已足敷使用。

不過其 48V 系統雖然強調時速 15 公里以下會關閉引擎,怠速後引擎啟動的速度更快、震動比以前輕微,但時速 15 公里以下關閉引擎、切斷動力瞬間會有稍微的頓挫,熱血操駕時若改用 S 檔或 Sport 模式就能取消怠速熄火、反應會順暢不少。

筆者原先以為此次 520i 搭配降低 10mm 的 M Sport 跑車化懸吊,預期會像 330i M Sport 一樣有著過於硬朗的彈跳,但實際上卻發現 5 Series 傳統的 M Sport 跑車化懸吊、即便並非像 530i 電子懸吊的軟硬可調,卻依舊有著出色的舒適性。

BMW Personal CoPilot 駕駛輔助科技部分,小改款後從過去大家熟知的 5AT、進化為 5AU,最主要是如前述所提增加至 3 組單眼攝影機,偵測能力更佳而且也支援道路虛擬實境顯示,也在儀表板中央多了專注力偵測攝影機,國內目前會分析駕駛者的駕駛行為,若判斷可能有異常狀況時,會在控制顯示幕上顯示咖啡杯提醒駕駛休息,改款後也加入自動倒車功能。長途行駛下在時速 0 至 210 公里間作動的 ACC 與車道維持,手摸方向盤其內建的電容就能感應到雙手相當便利。小改款後不僅新增了可記憶前 50 公尺路徑的自動倒車功能。其自動停車輔助過程中也不須再按住按鍵,開啟後放開雙手雙腳,車輛就能自動控制方向盤、油門煞車、R 檔與 D 檔檔位快速停妥,相當聰明。

小改款後在儀表板中央多了專注力偵測攝影機,其在海外有支援更多功能,國內則僅會判斷駕駛可能有異常狀況時,會在控制顯示幕上顯示咖啡杯提醒駕駛休息。長途行駛下在時速 0 至 210 公里間作動的 ACC 與車道維持,手摸方向盤其內建的電容就能感應到雙手相當便利,小改款後方向盤上兩側也多了系統作動狀態示意的 LED 燈。
5 Series 小改款後不僅新增了可記憶前 50 公尺路徑的自動倒車功能。其自動停車輔助過程中也不須再按住按鍵,開啟後放開雙手雙腳,車輛就能自動控制方向盤、油門煞車、R 檔與 D 檔檔位快速停妥,相當聰明。

實力更全面的主戰力

總結而言,筆者認為 279 萬的 520i M Sport 首發版產品力相當全面,不僅過去消費者想要的駕駛輔助、數位儀表與大螢幕科技全部備齊,還加入完整的無線化連接、iPhone 手機數位鑰匙,甚至首發版也把過去選配價不斐的智慧 LED 頭燈、HUD 直接搭載,筆者認為產品實力與售價 286 萬對手 E 200 Luxury 齊鼓相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若能將 Dakota 真皮與 Harman Kardon 音響點滿,相信 520i M Sport 會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