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並不是一篇新車的開箱文,不過 Model 3 異於現今一般量產車款的造車思維,總讓人感覺它更像是一個 3C 產品,而撰寫 Model 3 的試車報告,感覺就像是在寫一款新 3C 產品的開箱文般,除了純電動力配置外,你總會想知道它又多了甚麼新的設計。
Tesla Model 3 在 2019 年 8 月甫於國內發表上市,不過相信許多長期關注電動車產品的消費者,對這款產品並不會感到陌生,因為 Model 3 這款可視為 Tesla 品牌的入門轎車產品,早在 2016 年 4 月即在美國發表,而臺灣市場也在 Tesla 臺灣於 2016 年 7 月成立上線後,正式於官方網站提供預訂,但直到 2019 年 8 月發表後才開始交車,可說是經歷了相當漫長的交車等待期。
家族化外觀造型,前衛內裝控制介面
雖然已非第一次試駕純電動車及 Tesla 品牌車款,但身為 Tesla 品牌最入門的一款轎車,你還是會想知道 Tesla 如何架構出這款產品。就外型上看來,Model 3 並未給人太多驚喜,將品牌的既有元素架構在一款轎車產品上,讓人可以一眼認出這是一輛 Tesla,包含了頭燈及尾燈造型都可以看見來自 Tesla 車款的現行設計特色,類掀背的尾門造型也與 Model S 相當神似,不過拉高的車頂線條,在動感風格上則未若 Model S 來的強烈,而隱藏式車門把及無窗框的設計,可說是 Model 3 外觀的另一個設計特徵。
相比於外觀,Model 3 的內裝配置就顯得相當前衛,特別是在中控台部分,除了方向盤、兩側的撥桿及空調出風口外,所有的車輛控制機能皆整合在中央 15 吋的大型控制螢幕,你總會有錯覺是在控制手機或平板電腦,而不是在操作一輛車的設定功能。
15 吋大型控制螢幕將螢幕切分成兩個畫面,左側在車輛圖形的基礎下,最上方即為顯示車輛可行駛的距離及電量,以及開啟車輛前後行李廂的虛擬按鍵、充電孔開關。另外在主要的控制介面上,則包含了快速控制、車燈、車鎖、顯示、駕駛、自動輔助駕駛、導航、安全與保全、維修及車輛軟體更新等主要選項,進入後則會顯示各個細項的設定,虛擬按鍵的圖形化設計,讓操作上顯得便利許多,也不會讓人覺得眼花撩亂。這個 15 吋大型控制螢幕在停車時,對平板電腦使用者使用很方便,但在車輛行駛中若想切換操作則顯得頗為困難,因為必須仔細得去看各個按鍵細項,也容易因此而分心。
整合為一的車輛控制介面雖不會難以使用,甚且你也不需要費心的去找某個車輛控鍵是否安置在中控台上的某個角落,不過方向盤的調整卻是顯得有些麻煩,有別於傳統車款皆是採用方向盤下方的卡榫或是電動按鍵進行調整,Model 3 必須先透過控制螢幕進入方向盤調整機能,再藉由方向盤上方的球型旋鈕進行電動調整,感覺有些多此一舉。不過,Model 3 具備了個人專屬的方向盤位置記憶功能,換句話說,只要進入個人化設定,方向盤位置是會自動調整完成的,而不需要每次上車都得重新調整一次。
多元化的娛樂及車輛控制機能
此外,駕駛也可以透過螢幕上網,甚且裡面還包含了劇院模式及街機遊戲,其中劇院模式則包含了 Youtube 及 Netflix,只需登入帳號即可使用 15 吋螢幕觀賞影片,而街機遊戲則擁有數款遊戲選擇,更具備了可透過方向盤及油門控制的賽車遊戲,雖然玩起來相當具有趣味,不過若是過於頻繁使用,恐怕會加速對於方向機相關機構、懸吊系統及輪胎的損耗。
而透過手機 APP 的設定,駕駛不但考透過手機直接與車輛連結,且還可顯示目前車輛狀態、充電指示、車輛燈光及空調啟閉,以及特殊的召喚功能。在召喚功能下,駕駛可在車外直接控制車輛的前進或後退,換言之若是停在狹窄的停車位內,駕駛僅須透過手機即可讓車輛駛出停車位,且車輛亦會自動偵測周圍環境,避免在駕駛的招喚控制下撞到車輛周圍的物體或行人。
迴異於傳統內燃機的動力特質
此回試駕的 Model 3 Performance 車型,採用雙馬達驅動設計,原廠雖未主動溝通其動力數據表現,不過根據資訊顯示,其應具備了 462 匹最大馬力與 65.2 公斤米扭力的輸出水準,就動力規格上已屬於高性能轎跑的水準。而其採用 79.5 kwh 鋰電池最遠則可提供 530 公里的行駛距離,僅較 Long Range 車型少了 30 公里,但較 Standard Range Plus 車型則增加 151 公里。
Model 3 在駕駛選項部分,提供了加速、轉向及再生煞車的控制選項,其中加速具備舒適及跑車兩種模式選擇,轉向則具備舒適、標準及跑車模式,再生煞車提供標準及低的模式選擇。而加速所控制的主要是車輛動力的輸出特性,在舒適模式下,動力輸出的表現並不會特別的強烈,換句話說只要不刻意踩下加速踏板,並不會感覺它是擁有超過 400 匹動力輸出的車款。而轉向模式則主要控制方向盤動力輔助的多寡,在跑車模式下會明顯感覺阻力的增加。
在跑車的加速模式下,Model 3 Performance 則毫不吝嗇的展現其強悍的動力輸出表現,只要踩下加速踏板,動力隨時可透過四輪全部輸出,且有別於傳統引擎仍須等待引擎轉速的提升,只要在電量充足的前提下,隨時皆可釋放最大的動力數據,不過在動力輸出的同時,駕駛也需注意車輛的控制,以及煞車距離是否足夠。
在純電車款尚未完全普及的現今, Model 3 除了具備有別於以往傳統內燃機的動力輸出特質外,其車輛的設計亦跳脫了以往的框架,具備其獨特的市場定位,而其新車價格也較以往 Tesla 所推出的車款更具親和力,不過在其銷售量較以往車型明顯提升的前提下,包含充電站的設置能否應對、以及未來擁車的隱藏成本(包含電費、復徵後的牌照稅等),仍是 Model 3 未來所需面對的市場考驗。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