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 G20 的第 7 代 BMW 3 Series 自 2018 年 11 月巴黎車展正式登場後,國內總代理汎德也相當迅速於 2019 年 3 月導入新車,甚至早在海外巴黎車展發表的前 2 個月,國內就有網友捕捉到此代 3 Series 的偽裝車,這樣的節奏不僅在歐系豪華品牌實屬罕見,更展現原廠對臺灣市場的重視。
不過,3 月份先行導入的大改款 3 Series,首波僅提供 330i 單一動力雙車型,分別是 255 萬 330i Luxury Line、275 萬之 330i M Sport,在售價與動力上都屬較高階定位,而被市場視為更具銷售潛力的 320i,則是因原廠生產排程等因素未於首波導入。所以大改款 G20 330i 雙車型上市後,舊款的第 6 代 F30 3 Series 於經銷端還曾並行販售過一段時日,以維持車系銷售動能。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1088.jpg)
時隔約莫半年,總代理汎德正式宣布引進許多消費者期盼的 320i 動力,但其僅以 320i M Sport 單一車型應戰,並標配 M 款空力套件、智慧駕駛輔助、360 度環景顯示等豐富配備,售價則為 229 萬元,相較前一代 320i M Sport 209 萬元的售價向上調整不少。而點滿多項配備的新一代 320i M Sport,豐沛的戰力與增高的售價,究竟能否再獲豪華中型轎車買家的青睞?吸引力是否更勝 330i M Sport?將是此次試駕著墨的重點。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1087.jpg)
M 款勁裝上陣,320i M Sport 與 330i M Sport 幾乎無差異
從外觀來看,320i M Sport 幾乎可說是與 330i M Sport 完全無異。舉凡 M 字樣葉子鈑銘牌、雙腎形黑色隔柵、前下氣壩、前霧燈座與運動化後保桿等 M 款外觀空力套件,甚至是足下的 18 吋 M 款 10 輻雙肋式輪圈組也相同,320i M Sport 可說是相當程度的保留 330i M Sport 之動感氛圍。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17.jpg)
不過從外觀上還是有些微細節可看出其與 330i M Sport 的不同,除了車尾掛上「320i」外,其相較於 330i M Sport 也缺少了車頂天窗的配置。320i M Sport 相形之下也缺少了 M 款跑車化懸吊、以及帶有藍色煞車卡鉗的 M 款煞車套件,而因為沒有 M 款跑車化懸吊,所以其車高也不如 330i M Sport 有降低 10mm,而是維持 1,435mm 的設定。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18.jpg)
所以若非熟悉箇中差異的消費者,筆者相信 320i M Sport 乍看之下真的與 330i M Sport 很難分辨,顯見總代理為了讓 320i M Sport 擁有與 330i M Sport 相同的動感氣勢,在相關外觀舖陳上已盡量讓 320i M Sport「配好配滿」,比起售價高一階的 330i Luxury Line 更吸引人。至於少了 M 款跑車化懸吊、M 款煞車套件會帶來什麼樣的差異,稍後會在動態部分進行解析。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20.jpg)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19.jpg)
內裝同樣「大滿配」,科技與豪華兼顧
走進 320i M Sport 的內裝,同樣也是「大滿配」的光景。新一代 G20 3 Series 已經大幅強化前一代 3 Series 讓人詬病的內裝質感與科技感的不足,320i M Sport 也並沒有因為售價降低有所「降級」,同樣標配 12.3 吋虛擬數位儀表與 10.25 吋中央觸控螢幕的組合。其內搭載品牌最新的 iDrive 7.0 介面,儀表板大幅度數位化、不再像過去還有實體邊框,中央螢幕的操作也更接近智慧型手機,並標配「你好 BMW!」中文聲控功能、以及便利的無線 Apple CarPlay 連接機能(僅 1 年免費使用期)。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21.jpg)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22.jpg)
其餘內裝配置部分,320i M Sport 幾乎也是有著與 330i M Sport 如出一轍的鋪陳,如握感極粗的 M 款真皮跑車方向盤、鋁質格紋車內飾板、雙前座跑車座椅、Alcantara 麂皮與 Sensatec 皮質包覆內裝、黑色車內頂篷、M 款門檻與踏板組等都有配置,營造出相當洗鍊精緻的動感氛圍。
空間機能與空調配置基本也與 320i M Sport 並無差別,同樣具有 4/2/4 分離傾倒後座椅背與後排獨立控制恆溫空調,但因為無配置天窗,所以 320i M Sport 的車內頂篷高度前後座皆為一致。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23.jpg)
不過,320i M Sport 在內裝細節處還與 330i M Sport 有所不同,如中控臺 320i M Sport 僅有利用軟質塑料包覆,而 330i 動力車型則是還有 Sensatec 皮質與縫線設計包覆整個控臺,觸摸起來的觸感 320i 自然不若 330i 般細膩。此外,320i M Sport 也沒有標配 464 瓦的 harman/ kardon 音響、以及在置杯架前方配置手機無線充電板,是其與 330i M Sport 內裝配備的差異之處。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25.jpg)
而 U-CAR 試車組試駕當天的媒體試乘車,則另行選配了 464 瓦 harman/ kardon 音響、車況抬頭顯示器、手機無線充電,據瞭解總代理汎德首批引進的 200 輛 320i M Sport 即免費加贈 harman/ kardon 音響與 HUD 這兩項配備。實際體驗下其 harman/ kardon 音響的音質相當細膩且具立體感;至於前檔投影的抬頭顯示器,其投影尺寸達 9.2 吋,除了時速、半自動駕駛等資訊還可彩色顯示匝道路口,對於行進間掌握行車資訊十分便利,筆者相當推薦準車主選配。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24.jpg)
動力與底盤運動性仍足具樂趣,行路舒適性卻更為均衡
320i 在動力輸出方面,其沿用代號 B48 的 2.0 升直列 4 缸 TwinPower Turbo 單渦輪雙渦流汽油引擎,本體與 330i 上的動力單元相同、輸出調校不同,並搭配 8 速 Steptronic 運動化手自排變速箱。320i 的扭力輸出則從前一代的 27.5 公斤米提升 3.1 公斤米、馬力則與過去相同,動力供輸數據來到 184 匹/5,000~6,500 轉、30.6 公斤米扭力/1,350~4,000 轉的水準,時速 0 至 100 公里的加速則於 7.1 秒完成。相比於 330i 的 258 匹/40.8 公斤米,320i 馬力減少了 74 匹、扭力降低 10.2 公斤米,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 330i 為 5.8 秒、比起 320i 快上 1.3 秒之譜。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27.jpg)
所以就帳面上來看,320i 的動力輸出確實比起 330i 低了不少,但實際把 320i 開起來後,筆者認為 320i 的動力已足敷日常使用,甚至可以說相當充足。
其 8 速 Steptronic 手自排的升降檔節奏相當迅速且綿密,而在各種行車模式下其 30.6 公斤米的扭力,多會在 1,350 轉起即輸出,不論是都會市區起步或山區坡道爬升,320i 的低扭表現都十足充裕且實用。而其 184 匹的馬力雖然開起來未若 330i 般暢快帶勁,但同樣這具 B48 引擎的高速延展性仍夠,所以中高轉速域的超車和再加速性,320i 依然能十足勝任,重踩油門還會帶來相當熱血的貼背感。所以即便動力相較 330i 略有吃虧,但筆者相信若非對性能略有需求的消費者,320i 的動力輸出要滿足大部分豪華中型轎車買家,可說是綽綽有餘。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28.jpg)
另外,320i M Sport 在各種模式下的輸出感受,還是有著不同的表現。如 Eco Pro 模式下,油門就需踩至約三分之二才會湧現,Comfort 模式只需踩三分之一,至於 Sport 模式下就有更為靈敏的油門反應、也會讓引擎維持較高轉速,不過 320i 並沒有像 330i 一般針對 Sport 模式的聲浪特意調校,所以在 320i 上不會聽到 330i 低沉且略帶回火的排氣聲浪。
而在轉向與路感表現方面,方向盤回饋的路面資訊豐富讓駕駛輕易掌握路況,Eco Pro 模式的轉向手感輕盈,Comfort 模式則屬適中反映,Sport 模式下原廠則特意將轉向回饋調校的偏向緊緻。即便方向盤相當好握且造型粗厚,但筆者認為 Sport 模式的回饋有點過於重手,若需要極佳的動力反應、卻不想讓轉向過於重手,可以透過 Sport Individual 模式分別設定轉向、引擎、變速箱的反應,若將轉向設定為 Comfort,方向盤轉打上會更為靈活。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30.jpg)
先前筆者就曾在 330i M Sport 試駕中提到,新世代 3 Series 導入 CLAR 模組化底盤、讓車身減重 55 公斤後,即便已是史上最大的一代 3 Series,但其在彎中的負重較過往減輕,造就其車頭指向性相當聽話、精準。而這樣的特性,依然存在於 320i M Sport 的基因中。
或許有人會問,320i M Sport 不是沒有配備降低 10mm 車身的 M 款懸吊、以及 M 款煞車套件,這樣底盤樂趣會不會「差很大」?而試駕過後筆者認為即便沒有 M 款懸吊加持,320i M Sport 在彎中的懸吊支撐性仍十分充足,行經落差較低的彎道都能靈活通過、不會有過大的側傾,煞車系統則有著一定的水準,就算沒沒有搭載 M 款煞車,其標配的煞車就有不俗的制動力,再加上 50:50 的車身配重,急煞之下也幾乎沒有點頭情況,整體的駕馭樂趣仍讓人難以忘懷。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31.jpg)
筆者認為 320i M Sport 與 330i M Sport 底盤最大的差異之處,反而是底盤的舒適性。先前試駕的 330i M Sport 因為車高低、再加上懸吊增加約 20%彈簧磅數,在底盤回饋上較為硬派,如此設定或許很對重度操駕者的胃,但若要時常載著家人出遊,330i M Sport 硬派懸吊的碎震可能會乘客帶來不適。而 320i M Sport 一般款懸吊在兼具一定的運動性之餘,也藉由較柔韌的懸吊、吸收 18 吋 M 款鋁圈回傳的碎震,行路舒適性可謂更為出色,可說擁有一身 M Sport 勁裝、確保有對家人的體貼,整體動態反應更為均衡。
先進主動安全配備方面,320i M Sport 同樣也標配全套的 Level 2 智慧駕駛輔助科技,除了可在時速 0 至 210 公里間、透過 4 段的車距調整的主動跟車與車道維持系統,還有自動停車與自動倒車輔助。而 330i M Sport 標配的 360 度環景系統,同樣也搭載在 320i M Sport 上,可說在整體輔助科技比起 330i Luxury 更為豐富。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1090.jpg)
320i M Sport 兼顧熱血與舒適,但並非車系入門主力
經過一整天的試駕後,筆者認為 320i M Sport 整體的產品表現可說是相當均衡,既擁有近似於 330i M Sport 的動感外觀與豐富配備,卻也保有一般懸吊的舒適性,動力與底盤的運動性不會與 330i M Sport 差距太大,反倒相當適合想兼顧樂趣與家庭使用的豪華中型轎車買家,229 萬元的價格、亦比起 330i M Sport 的 275 萬元相差 46 萬。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32.jpg)
不過,從 320i M Sport 約 229 萬元的售價、再加上「大滿配」的陣容,可看出其主要的對手是 227 萬元之 Mercedes-Benz C 200 進化版,相較前一代 320i M Sport 豪華白金版 209 萬元的售價、也足足多出 20 萬。因此 G20 320i M Sport 的推出,並非是定位為車系最入門的戰力,而是藉此強化 G20 3 Series 的銷售氣勢。至於 G20 3 Series 最入門的銷售主戰力,仍會是搭載 3 缸動力、售價更為平易近人的 318i,但原廠目前尚未投產新一代 318i、出線時程尚不明朗,想要更親民 3 Series 的消費者,恐怕得再等等了。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902233.jpg)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