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方向機柱上的點火開關,低沈、渾厚卻不顯笨重的引擎聲淡淡的傳入車室之中,經過調校的排氣管,讓 VQ35 發散出與房車不同的調性。這就是 G35 Coupe,在睜開眼的第一瞬間,就宣示了其身為跑車的不凡之處。
精準 確實 流暢的油門控制
沿著堤岸的小道,一連串的 G35 飛奔向前。線傳控制的節氣閥,讓油門的回饋微乎其微,對於習於鋼纜傳導的我而言,並不十分的習慣。由於是經由電腦訊號控制的油門,讓過度的補油幾乎變成不可能。隨著彎道的開闊,性急的我把油門大力一踩,並不會出現傳統油門般爆衝式的加速,而是穩定地以最適當的供油量,迅速地讓車速上升。我發現,G35 的引擎管理系統,正在教導我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精準的油門控制,彷彿對我說著,看吧,急躁是沒有用的,要記得精確、穩定、確實,才是加速最有效率的方式。
![]() |
相對於性能,G35 Coupe 在彎道中的表現,一開始是讓試車組略感失望的。扭轉著方向盤,G35 Coupe 的車尾出現了慢半拍的現象。車頭幾乎同時的轉向了車手所設想的方向,但是車身卻總要等個 0.5 秒左右,才會擺正到正確的位置,讓 G35 Coupe 來到車手所設定的軌跡之上。對於房車而言,這種反應稀鬆平常,可是面對著一輛 200 萬等級的跑車有這樣的反應,難道就是 Infiniti 所要給我們的?
接近感覺不到的遲滯
按耐著不耐的個性,繼續仔細的觀察著 G35 Coupe 的反應。試車組發現,G35 Coupe 對著車手下達轉向指令,十分忠誠的執行著。雖然有著慢了半拍的現象,但是 G35 Coupe 總是能夠及時地在車手要進行剎車或是補油之前,來到該走的路線,而較 G35 4 門車型硬調的懸載,讓車身的重心十分快速的恢復平衡,完全不會干擾到車手後續的動作。退一步想,若不是對於駕駛反應有著極度要求的車手,G35 Coupe 那稍稍的遲滯,說不定完全沒有感覺。從這樣的標準來看,G35 Coupe 是一輛極為舒適、操控良好的車輛。
![]() |
對著 G35 Coupe 在彎道上的反應熟悉之後的試車組,在山道上的速度自然也就越來越快。G35 Coupe 乖巧地隨著方向盤柔順地依著山勢前進,十分的舒適。但是當車速繼續上升之時,G35 Coupe 反而出現了不自然的違和感,在彎點之前車尾的滑動不在平順,出現了間斷的停歇,檔位指示檔之下,不時出現 SLIP 的打滑警示訊號。Infiniti 招牌的主動安全系統 VDC 介入了我們與 G35 Coupe 之間。透過電子油門與剎車的介入控制,Infiniti 利用 VDC 確保了駕駛與乘員的安全,在彎道上利用操控樂趣的些許折扣,換來了 200 萬財產的安全。
而對於試車組而言,碰到這樣的狀況,自然而然地,伸出了左手,把方向機柱左側下方的 VDC 開關關上,盡情地試駕。
協調 均衡的彎道動態
將 VDC 關上之後,我們讓 G35 Coupe 在緊接而來的彎道之中,盡情的發揮。在此,一種熟悉的感覺浮現,一種熟悉的動態出現了。少了電子的隔閡,G35 Coupe 的路感變得更為直接。沒有了 VDC 的反向控制,G35 Coupe 的後軸流暢地在彎道中輕輕地滑過,完全順從著車手的意志,沒有絲毫的抵抗或是不足,相當的愉快。而試車組當然不會就此而滿足。在基本的駕駛操作之後,我們試著在彎道之中加入了剎車,配合著車速,來挑戰 G35 在彎道之中的變化。
令人稱許的是,Infiniti 的工程師對於 G35 整體調性的掌握,全面的一致,即便是在彎道中帶著剎車過彎,車輛的平衡與穩定依舊,讓駕駛十分容易掌握。帶著剎車的 G35,讓後軸多了滑動的本錢,隨著方向盤的扭轉,車身在彎道之中的變化更為靈活,甚至連原本的慢半拍的現象都不見了,車隨意轉,輕盈十分。而當在彎道之中刻意地將剎車釋放,G35 恢復抓地力的方式,依舊十分的柔和順暢,讓車身的重心平順依舊,完全不會出現因為抓地力恢復而帶來的扭動,剎車在哪裡放開,後軸就在哪裡搭上了過彎的軸跡,繼續穩定的過彎,令人印象深刻。

不若剃刀
在彎道的表現上,G35 Coupe 與近親 350Z 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雖然有著同樣的底盤與懸載系統,G35 Coupe 美式的風格仍舊十分的明顯。的確,比起 G35 4 門車型的軟調,G35 Coupe 在路感以及側傾上,都有著明顯的提升,的確有著雙門跑車的風範,但是比起 350Z 如剃刀般犀利而精準的過彎方式,G35 Coupe 還有著一段的距離。但是從彎道風格及油門風格來看,G35 Coupe 清楚地表現出他們與 350Z 不同的訴求。相對於性能取向的消費者,G35 Coupe 的訴求的是頂級客層日常的實用與使用的舒適,以及偶爾的性能快感。而 Infiniti 的工程師所精心調校的底盤,切實地滿足了這樣的設定,可說是工程上的完全傑作。

這樣的訴求,亦可以在人車的駕駛介面上清楚感覺出來。G35 Coupe 的方向盤極大,從試車組的觀點來看,正是另一個加分。許多人或許認為在跑車上,就是應該要安裝小到不能再小的方向盤才顯帥氣,但事實上小尺寸的方向盤對於操控而言並不是好處。駕駛人手部操控的動作,精確度有其一定的極限,而方向盤的半徑越大,是具有放大精確度的效果,是讓駕駛人能夠更精準控制車輛轉向的設計。在山道的激駕之中,G35 Coupe 略大的方向盤,讓駕駛的操控更為精確,而對駕駛產生的失誤亦有更大的容錯範圍,讓駕駛能更輕鬆地掌握 G35 的動態。這對於偶爾享受性能樂趣的頂級客層而言,再適切不過。
都會新貴的遊伴
![]() |
對於不容許一分一毫遲疑的性能取向消費者而言,G35 Coupe 並不是你最好的選擇,或許近親 350Z 剃刀般鋒利的性格,正是你尋尋覓覓的伴侶。而若你是悠遊於都會區的新貴族群,需要一輛兼具有個人風格又滿足日常實用需求,更能在午夜的公道上,滿足在夜闌人靜偶爾湧出速度渴求的好車,G35 Coupe,值得你細細品嚐。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