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如輕煙,鴻飛冥冥。

武俠大師金庸筆下對於輕功高手的描述,相信對於許多喜愛武俠世界的讀者而言,是再嚮往不過的武學境界。「輕」給人的印象無非就是快以及靈活,因此近年來綜觀國際車壇,各家車廠追求輕量化的腳步已經可謂之無所不用其極,哪怕是 1 公斤的進步、也是錙銖必較。

「輕」給人的印象無非就是快以及靈活,因此近年來綜觀國際車壇,各家車廠追求輕量化的腳步已經可謂之無所不用其極,哪怕是 1 公斤的進步、也是錙銖必較。

而身為車壇龍頭大老的 BMW,自然對於「練輕功」有著相當深入的刻劃,不僅僅是針對 M Power 性能部隊、抑或是 MPA(M Performance Automobiles)車型,乃至於一般車型,在面臨世代更迭時,都會被視為最重要的進步之一。而本次要介紹的豪華中型房車 5 Series,其第 7 代產品可謂練功有成,其輕量化的成果,從踩下油門那一刻起即展露無遺。

廣  告

採用大量鋁合金,輕功之道始於斯

因此在分享動態操控前,筆者想先讓讀者們些了解 5 Series 到底練了哪些「功」?又是如何透過輕量化鋁合金和高強度鋼材的交互運用,達到(與上代相比)減輕 100 公斤的最終成果。

5 Series 在主結構部份皆採用高強度鋼材打造,以顧及車室剛性以及受撞擊時的結構完整性。除此之外,包括引擎蓋、車門、車頂以及後行李箱蓋版,已經全部換用鋁合金材質,以大幅減輕車重,其中單片車門重量僅重 6 公斤;並採用深拉鋼(冷軋鋼材)沿著 A 柱往車門頂端延伸,最後與車尾侧方的鈑件結合,再次加強車身剛性。

透過汎德產品解說的簡單結構圖可以看到,5 Series 在主結構部份皆採用高強度鋼材打造,以顧及車室剛性以及受撞擊時的結構完整性:除此之外,包括引擎蓋、車門、車頂以及後行李箱蓋版,已經全部換用鋁合金材質,最多減輕車重達 100 公斤。

按下啟動鈕,5 Series 也能靈巧奔走

實際按下 Engine Start 引擎啟動鈕之後,首先感受到的,並非咆哮怒吼的引擎聲浪,取而代之的是靜謐無聲的安靜車室,其代號 B48 的動力心臟,雖然擁有在 5,200 轉時即可輸出 252 匹最大馬力、以及於 1,450 轉時爆發 35.7 公斤米的豪放扭力,但是卻絲毫沒有半分張牙舞爪的高調姿態,反而,就像許多已屆不惑之年、會喜歡 5 Series 的消費者一樣,有實力、卻已沒有年輕時的張揚。

BMW 530i M Sport 搭載代號 B48 的動力心臟,擁有在 5,200 轉時即可輸出 252 匹最大馬力、以及於 1,450 轉時爆發 35.7 公斤米的豪放扭力。

接著打入檔位、並踩下油門,立刻就可以感受到輕量化所造就的成果,雖然 5 Series 擁有 4,936mm、也就是將近 5 公尺的身長,但是其輕快的油門反應,就像練了上乘輕功一般,讓筆者彷彿脫離了中大型房車的先天劣勢、並置身於緊湊型轎車的車室當中。而身處群山環繞的臺灣,蜿蜒的山路是國內駕駛避免不了的道路環境,此時輕量化所帶來的靈動優勢就會特別放大。

雖然 5 Series 擁有 4,936mm、也就是將近 5 公尺的身長,但是其輕快的油門反應,就像練了上乘輕功一般,讓筆者彷彿脫離了中大型房車的先天劣勢、並置身於緊湊型轎車的車室當中。

M 款跑車懸吊反應直接,過彎支撐性佳

因此筆者這次來到銜接南港到深坑的南深路,體驗其輕量化搭配高剛性車體,對應臺灣山路的實際情形,一路上順著道路轉動方向盤,帶動車身的左右擺動相當靈活,除此之外,本次試駕的車款為 530i M Sport,與 Luxury 版本最大的不同,除了外觀套件的風格之外,就是標配了 M 款的跑車化懸吊、以及煞車系統,不但車身降低 10mm、其路感的反應亦相當直接,面對高速彎道時的支撐性也相當足夠,其 2,975mm 的長軸距絲毫沒有變成轉向時的累贅,反之,會讓駕駛在過彎時保有非常穩定的安心感。

530i M Sport 標配了 M 款的跑車化懸吊、以及煞車系統,不但車身降低 10mm、其路感的反應亦相當直接,其 2,975mm 的長軸距絲毫沒有變成轉向時的累贅,反之,會讓駕駛在過彎時保有非常穩定的安心感。

然而,平心而論,筆者認為這樣的路感搭配 3 Series 相當合適,但是套在 5 Series 這類的中大型房車身上,雖然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由於臺灣的路面環境有時不甚理想,或許在設定上再偏軟 Q 一點,更能符合有家庭需求的買家。

530i M Sport 標配跑車化煞車套件,卡鉗改為藍色,並嵌入了 M 款字樣;此外,本次試駕總代理汎德將腳下足蹬換上前 245/40 R19 搭配後 275/35 R19 的胎圈配置,一改原廠前後 18 吋的設定。其帶來的偏硬路感對影台灣的崎嶇路面,有時會顯得過於硬朗。

3 種行車模式,個性迥異

第 7 代 5 Series 同樣承襲 BMW 當前一貫的 3 種動態行車模式,依序為 Eco Pro 節能模式、Comfort 舒適模式、以及 Sport 運動化模式。

當切換 3 種不同模式時,全車的調性即刻變得全然不同,按下位於排檔桿座旁邊的 Eco pro 模式按鈕,5 Series 標配的 12.3 吋液晶儀表板會立刻變成藍色,左右雙環分別顯示當前時速以及節能狀態,同時會計算出節省里程的多寡,供駕駛者參考。

第 7 代 5 Series 同樣承襲 BMW 當前一貫的 3 種動態行車模式,依序為 Eco Pro 節能模式、Comfort 舒適模式、以及 Sport 運動化模式,可於排檔桿座旁邊的按鍵進行切換。

此時的油門反應明顯變得較為溫吞、同時方向盤也變得輕柔,彷彿深怕駕駛者多踩了一段油門、或是多轉了半分方向盤一般,造成無謂的燃油浪費,在此模式下不能說沒有駕駛樂趣;把愛護地球當做首要目標,精進自己的駕駛技術,筆者倒也樂在其中。

接著切換到 Comfort 舒適模式,當然在此模式下對於油耗表現就沒有 Eco Pro 模式來的那麼錙銖必較,油門、煞車和方向盤的的控制變得更為敏感,但是應付臺北多變化的道路環境,筆者認為 Comfort 模式算是相當夠用。無論是臨時要超掉突然靠邊接客的計程車、或是要快速閃避路中的障礙物,Comfort 模式下的油門、煞車、方向盤搭配都可以應付得當。

530i M Sport 標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並可透過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進行檔位切換,8 個檔位的銜接相當順暢,不但能夠讓加速表現更好,對於油耗的提升亦是相當成功。

然而轉到應付激烈操駕而生的 Sport 運動模式,立刻可以感受到車輛變得非常敏感纖細,用力踩下油門踏板,其 8 速自排變速箱的換檔頓挫亦非常輕微,順暢的加速所帶來的貼背感,讓筆者的腎上線素陡增,並且會讓人不自覺的聚精會神、希望儘快攻克每一個彎角。就像許多人常說,開 BMW 常常會不自覺的愈開愈快,我想,在豪華中大型房車級距的 5 Series 亦如是。

切換到應付激烈操駕而生的 Sport 運動模式,可以感受到車輛變得非常敏感纖細,更可透過分別種轉向、引擎以及變速箱,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駕駛模式。

第 7 代 5 Series 伴隨大幅的輕量化優勢,其實已經稱得上大幅的進步,但是除此之外,包括更為完善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例如主動車道維持、自動跟車、自動停車等等,再加上搭載最新的 iDrive 6.0 中央資訊娛樂系統,使得此代 5 Series 擁有更多的科技亮點;而這些亮點以及內外觀的設計改變,將會於下一回中細細分享,敬請持續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