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 Honda HR-V 的戰力規劃,乃是一輛導入跨界設計、同時引入多種特質的 SUV 作品,但實際上開起來,卻給人相當豐富的層次感受,因為在 Honda 應有的駕駛樂趣之外,HR-V 更有著 MPV 車款的內斂沉穩,在中高速奔馳、以及激烈操駕的山區蜿蜒路段中,清楚能感受到低重心的特色。整體而言,Honda HR-V 滿足都會族群的多元用車需求,也賦予了相當鮮明的性格,樂趣,比想像中更多了一些。

Honda 品牌一向給人樂趣設定的印象,在導入跨界設計元素的 HR-V 上,同樣有著 Honda 精神於其中。

台灣本田在這場發表會前的媒體試駕活動,安排的路程乃是從高雄左營營業中心,取車後往墾丁出發,也就是說,兩天總計能夠與 HR-V 相處超過 200 公里,而且全程包含了山路、高速路段、以及鄉縣道等;這樣的路程規劃,能夠更清楚體驗到 HR-V 在舒適性、操作介面,以及性能及操控等面相,完整的感受。

試駕路線從 Honda 高雄左營的展示中心出發,目的地為墾丁,行徑路線相當全面,除了高速路段之外,也包含有山區道路、鄉縣道等,完整體驗 HR-V 在不同狀態下的表現。圖片轉自 google map。

操作介面親民不艱深、頂規配備豐富

在先前設計乘用篇中,有介紹了 HR-V 的駕駛座艙,以及整個車室空間布局,不過實際駕馭 HR-V 上路時,會更進一步地發現,整個駕駛介面的「駕駛友善」性,從出發前設定中央觸控螢幕的導航系統,到從三環儀表最右側的液晶顯示幕,掌握車輛所有資訊,都相當輕鬆就能上手,沒有過於複雜的模組、或是讓人丈二金剛的操作方式,也因此從進入車艙內到出發,不過就短短三五分鐘之事。

觸控式的中控螢幕以及空調介面,在使用上並不複雜,而偏向駕駛人的角度,展現出駕駛導向的車格,同時也更方便操作。

真要說比較不習慣的,就是其導入了 EPB 電子式手煞車,或許是刻板印象的偏見所致,右手下意識的找尋傳統手煞車的握把,想要鬆開手煞車,相隔數秒後才低頭下去,找尋電子式手煞車的釋放按鈕,此外,全車系列為標配的免鑰匙系統、包含了 Smart Entry 以及 Push Start 在內,尤其是目前並非相當普及的 Smart Entry 功能,坦白說與原本預計較為平易近人的產品定位,有著些許印象的升級,改為突兀、卻較為高級化的便利感受。

Honda 為 HR-V 全車系標配有免鑰匙的 Smart Entry、以及 Push Start 等,而中央鞍座的手煞車改以電子式的 EPB,取代傳統手拉式手煞車設計,需要些許時間來習慣。

在配備上,HR-V 的頂規、也就是本次試駕的 S 版本,搭載了全車系最完整、總計 6 氣囊的被動安全防護,而且從中階的 VTi-S 開始,就有附方向盤換檔撥片,這一點可以說是符合了現行市場潮流,也就是消費者對安全防護的重視,而換檔撥片則更體現 Honda 在駕馭樂趣上的著墨,中控台觸控螢幕還可以切換,顯示更豐富的行車資訊,也更有運動化樂趣的輔助。

頂規 S 車型的中控台螢幕,同樣能夠顯示豐富資訊,包含與手機連結、衛星導航、倒車影像顯示等。

不過,再行程中趁著拍照的空檔,當然要來調整一下儀表板的自發光外環,讓其符合「個人化」的氛圍,透過方向盤右下角 i-MID 的操作介面,從三環儀表最右側的資訊顯示目中,找尋 Vehicle Setting 的選項,然後再切換到 Meter Mode,即可選擇不同顏色;當然,來個較為激昂的紅色或橘色,會是不錯也相當應景的選擇,反正行進過程間,如果動力系統呈現較為節能的狀態,他也會自己顯示成綠色。

從方向盤右下方的 i-MID 按鍵,即可選擇並設定多項車輛資訊,而在車輛設定選單中,還可以調整中央儀表的外環顏色。

1.8 自然進氣引擎,適足且帶點迷人

小排量卻能擁有往昔大排量的輸出,是現今車壇的課題,也幾乎是一般市售車款的主流方針,這一點 Honda 很早就有著出色演繹,不過,考量到臺灣市場喜好與需求,台灣本田目前導入國內的,仍舊是以 1.8、2.0 等動力單元為主,而 HR-V 所配置的動力心臟,乃是國內消費者相當熟悉 1.8 升排氣量 (實際排氣量 1,799 c.c.),SOHC 自然進氣引擎、搭配 i-VTEC 動力科技,變速系統則是模擬 7 速、地球夢科技 (Earth Dream Technology) 的 CVT 無段變速系統。

HR-V 搭載了 1.8 升排氣量 (實際排氣量 1,799 c.c.),SOHC 自然進氣引擎。

HR-V 搭載的 1.8 升自然進氣引擎,動力數據分別為 141 匹的最大馬力,以及 17.5 公斤米最大扭力,最大扭力值的輸出時機,要在引擎轉速 4,300 轉,而來到 6,500 轉時,則是最大馬力的輸出,仍舊是一貫的本田高轉速式樣。根據經濟部能源局所提供的數據來看,HR-V 的市區油耗為每公升 11.83 公里,高速時則來到每公升 16.71 公里,平均油耗為每公升 14.5 公里。

變速系統為 CVT 無段變速系統,可模擬 7 速手自排,提供順暢輕快的動力銜接。

單就數字來看,或許都沒有太令人驚豔之處,但駕馭時卻會感受到本田應有的輕快與準確,根據台灣本田的商品人員表示,雖然許多人都說,HR-V 採用與 Fit 相同的底盤,但正確來說,應該是 HR-V 採用了與 Fit 相同的架構,而並非百分之百相同的底盤架構。話雖如此,但相較於 Fit 的身形體態,尺碼為高壯的 HR-V,開起來卻給人與 Fit 相近的俐落反映,更正確的說法,是 HR-V 並沒有 SUV 過於沉穩、「重量級」的駕馭感。

重心前移,SUV 依然可以很靈活

一如 Honda 對於 HR-V 設計上所投注的不同元素,包含了 SUV 的產品定位,但導入了 Coupe 的造型線條,以及 MPV 的平易近人,舉例來說,Honda 賦予了 HR-V 名為 Hip Smart 的設計思維,Hip Smart 乃是著座點較一般轎車高出些許,也就是說進出車室時,不需要如同一般 SUV 車款,需要類似攀爬的方式進出,也不會如同轎車屈膝坐車室內,幾乎是與臀部相當的座椅高度,讓進出車室更為便利輕鬆。

Honda 為 HR-V 導入了 Hip Smart 的設計,也就是藉由較高的著座點,進出車室比轎車更為方便。

這樣的產品思維,其實與 MPV 較為相似,而 Honda 為了操控表現,也刻意在底盤設計上將重心往前集中,讓駕駛人得以有更緊緻、易於掌控的感受;Honda 將 HR-V 的油箱採用中置設計,同時也降低前滾動軸心,搭配前麥佛遜附防傾桿,後扭力桿的懸吊系統配置,駕駛人能更輕易的掌控 HR-V。這也讓人感覺到,或許這是一輛 SUV 的作品,但試駕感受卻更像駕馭一輛體形緊緻、身手敏捷的轎式作品,在彎道、下坡路段等,很清楚地從手中方向盤,感受到箇中魅力。

為求整體操控表現的緊緻與細膩,Honda HR-V 的底盤設定上,透過降低前滾動軸心的設計,讓整體重心更向前集中,並不因 SUV 車格而顯得笨重。

在高速的表現上,HR-V 的體型雖然較為壯碩,但卻四平八穩的沉著,尤其在風較大的高架國道路段,表現相當穩定,手中方向盤並不因風大而感受到強勢作用力,其平整化底盤當然也有所貢獻。比較有趣的,是在高速道路上要進行超車,將排檔桿再往後撥動一格進入 Sport 檔位,此時變速系統邏輯會改以較激昂的設定,撥動方向盤左後的退檔撥片,引擎聲浪隨之高亢與鼓譟,高轉速下的動力輸出更為飽足些許。

廣  告

價格與配備豐富性之間的衡量

Honda 品牌渴望給予駕駛人包含視覺、聽覺、觸覺等的動感,因此車室空間內會感受到,動力單元高亢聲響相當顯著,不過這乃是刻意呈現的「熱血」氛圍,車室空間內其實有著不錯的靜肅性,雖然在高速時,車輛前門側會有輕微的風切聲響,但整體而言並不影響車室內的寧靜與舒適。比較需要時間適應的,是由於試駕活動當天「艷陽高照」,後座的同行媒體在上車後,因為沒有後座出風口設計,無法第一時間享受到涼爽舒適,在約莫 10 多分鐘後,HR-V 新穎設計的中央出峰設計,才有效提升車室的冷房效果。

HR-V 的車室靜肅工程相當不錯,除了高速時會有些許風切聲之外,原廠也刻意讓傳動系統的聲浪,傳遞至車室中,展現其整體的熱血氛圍。

離開國道以及快速道路後,試駕場景改為濱海路段以及蜿蜒山道,有了高速路段的經驗,面對前方的爬坡路段,連降兩個檔位讓轉速拉高到 4,500 轉,油門反應立即顯得敏銳些許;別奢求,畢竟這乃是以日常生活為主訴的作品,配置 1.8 升自然進氣引擎,並不可能如同 Type-R 一般,會佐以厚實與狂猛的反應,不過,整體操控表現還是可以用驚艷來形容。

面對連續而僅奏的彎道,HR-V 的身手仍舊相當矯健,駕馭其中會感覺到,這並不像一輛 SUV 作品。

驚艷的理由其實前面已經提過,雖然這是一輛 SUV 格局的座駕,但在激烈操控時的轉向與底盤穩定性,卻絲毫不讓人感覺到這是一輛 SUV 作品;秉持對於 SUV 因為重量與高重心,在彎道時有著顯著側傾,以及往彎道外側的明顯反方向慣性,進入蜿蜒道路時有著較為謹慎的速度,但卻發現 HR-V 頗為輕描淡寫的處置。於是就想著再加把勁,將速度逐步提升,但 HR-V 仍舊輕快的回應,足下的 215/55 R17 輪胎鮮少發出聲響,僅以俐落卻不輕挑的節奏,準確沉穩的征服所有彎角。

台灣本田為 HR-V 全車系,標配 215/55 R17 的輪胎,而受惠於底盤的輕快設定,在激烈操駕過程中,也鮮少聽到輪胎的激昂聲響。

總結來說,以舒適便利為出發的 HR-V,所擁有的動力操控表現給人驚艷,或許該這樣說,這是一輛以家庭為出發的作品,但同時仍舊將 Honda 品牌的樂趣形象融入,在底盤、傳動系統等多面向的著墨,讓這輛跨界設計的 SUV,擁有出色的操控演出;整體操作介面陳列,使用上也相當容易上手且不過於艱澀,撇開價格不說的話,確實是很讓人心怡的產品。真要挑剔的話,後排座椅椅面較窄、椅背不能調整,長途里程時舒適性會較為不足,但以都會為舞台的話,這也許並不會帶來太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