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Mazda 在國內脫離福特六和掌控,以進口身分獨立發展這一年多的時間,不但展現出後發先至的雄心壯志、推出的商品也頗具競爭力,包含 KODO 魂動設計、人馬一體等。毫無疑問的,Mazda2 魂動的外觀如同自家兄弟般,已經擁有瘋迷群眾的魅力,至於外觀底下的內裝是否匹配的上呢?就讓我們開大門、進座艙,仔細審視一番!
戰鬥化駕駛座艙設定
在魂動外觀的設計下,Mazda2 車內的設計亦不遑多讓,只要進入車內,就能感受到濃烈的戰鬥氣息,儀表板採用高反差顯示設計,中央為單筒潛望式車速表,兩側銜接有如飛行機翼的行車資訊框,3 者外觀輔以霧銀烤漆點綴,駕駛艙的設計如同蓄勢待發的戰鬥機一般。左側為轉速表,右側為多功能資訊幕,資訊幕訊息可以透過方向盤訊息控制鍵做切換,包含行駛里程、可行駛里程、瞬間油耗、平均油耗等資訊。
在戰鬥化的儀表板之前,為一只運動化的多功能方向盤,除前面所述之行車資訊切換功能外,亦有音響控制按鍵、電話撥接等功能。至於中控台的材質、雖然是採用硬質塑膠設計,不過前緣仍以皮革材質包覆、並輔以紅色車縫線條點綴,並有類鋼琴烤漆以及碳纖維材質混搭,創造出頗為優異的車室質感。
中控台上方為 Mazda 獨家提供的 MZD Connect 7 吋觸控螢幕,其中的功能都可透過排檔桿後方的 MZD Connect 旋鈕按鍵作設定。至於入門款的豪華型,則無法享受這些優值配備,僅以簡易型液晶顯示之音響系統取代之,而紅色車縫線皮質包覆的中控台,也改採類碳纖維飾板裝飾,雖然造型與高規兩款相仿,不過質感卻明顯掉了一個檔次。
渦輪噴射葉片式出風口,隨時待命起飛
至於在 7 吋螢幕之下,首先出現的是 3 只渦輪噴射式葉片、以及一個小方形冷氣出風口,較為可惜的是,因為空間配置問題,僅能以左、中、右各一只的方式呈現,如果改採 4 只配置,視覺效果會更加協調。不過,這 3 只出風口的作工細膩,外圍以銀色飾條點綴,頗有歐系高檔小型車之質感,而且可調整的角度頗大,風量射程也很遠,冷房效果相當好,在大熱天試駕的過程中,甚至需要不斷的將風量調小,或者將溫度設定調高。
除入門款外,Mazda2 配備智慧型電子恆溫空調,至於空調的開關設計,不論入門款或高規款,開啟的模式均為手動式 3 環鈕設計,左側旋鈕為溫度設定、中央為風量設定、右側為出風口設定。3 個旋鈕都以大型化設定,以方便駕駛者使用。Mazda2 以 KODO 魂動外觀設計,搭配類戰鬥機的駕駛座艙,以及渦輪噴射葉片式出風口設定,整體搭配猶如隨時就要待命起飛的戰鬥機,令人熱血沸騰!
簡潔的中控台設計
至於影音系統因為整合於 MZD Connect 中,且 MZD Connect 使用開關均由排檔桿後方旋鈕控制,因此中控台下方多出了的置物空間,在置物空間裡,配置 SD 插槽、雙 USB、12V 電源、AUX 輸入端、及 CD 片吸入口,整體中控台的配置簡潔。
緊接著後方為 6 速排檔桿配置,排檔桿設計頗有造型,底下包覆皮套,還具有車縫線,顯示細節作工不因小車而馬虎。排檔桿順勢向內撥,可切換手動模式。往前降檔,向後升檔。排檔桿後方為駕駛模式選擇開關,包含 Normal 與 Sport 兩種模式。將駕駛模式切換開關設計在 MZD Connect 旋鈕的前方,其實相當符合 Mazda 設計的邏輯概念,不過有媒體表示不夠就手,親自使用之後,倒不覺得礙手,尤其小車設定,在沒有辦法配置大型旋鈕開關之際,只要透過指尖撥動,就能切換駕駛模式,亦不失為一巧妙設計。
犧牲駕駛扶手 換取便利資訊控制
而緊接後方為新一代 Mazda2 的大亮點 MZD Connect 旋鈕,Mazda 之所以要把這個掌握眾多重要資訊的旋鈕設置於此,主要是希望透過駕駛者的右手手指,經由簡單的旋轉、按壓,就可開啟或關閉影音娛樂等訊息,以降低與駕駛無關之干擾因素。不過也正因為 MZD Connect 旋鈕的置入,讓原本杯架或置物的間進一步擠壓至後方,導至 Mazda2 必須犧牲駕駛扶手。
右手掌握 MZD Connect 車用資訊
至於全新的 Mazda2 搭載的亮點 MZD Connect,整合最新的衛星導航系統、車內設定、影音系統、電話通訊系統等。在車內設定部分,可以顯示油耗統計圖表,及車輛保養行事曆紀錄。而影音系統、與電話通訊部分,也可經由多功能方向盤的按鍵、控制影音系統的啟閉與電話撥接。
至於 Mazda 車主最引頸期盼的衛星導航,Mazda Taiwan 表示,目前這具最新的衛星導航仍在測試階段,不過就實際使用上還算方便,衛星定位也相當精準。唯獨行經國 5 南下,車輛經過高架和平面道路重疊時,衛星導航會有不易判讀的問題,且沒有平面或高架道路的切換功能,稍微影響其便利性,相信有關軟體設定的問題,在還未正式上市之前,應該都還有調整的空間。
受限於造型設計,空間運用尚可
至於座椅部分,Mazda2 皮質座椅造型頗為美觀,不過皮質質感尚可,且座椅面長度略為不足,所幸,在中控台側邊、靠近膝蓋部分有皮質包覆襯墊,得以讓長時間駕駛的膝部獲得休憩,另外 Mazda2 前座椅背的對身體的包覆性也頗為優異,支撐性也不錯,在長時間的試駕的過程中,也不會感到腰酸背痛。椅面與椅背皮質縫接處,均輔以紅色車縫線縫製,以提升整體的視覺感受。至於前座空間部分,對 175 公分中等身材的駕駛來說,在經過適當調整之後,都可以找到合適的乘坐空間品質。在前座坐定位之後,後座的膝部空間,也約略有一個拳頭的距離,不過受限於車頂造型,肩部、頭部空間,會略為受到擠壓。
至於在後座車箱部分,若以小車的觀點來看,置物空間相當可觀,但是受制於小車後翹的保桿設定,讓行李箱開口離地面過高,以至於影響尾門開口大小,同時也會讓行李箱內部開口深度變得很深,幾乎達 600ml 寶特瓶高度,這樣的設計,多少會影響置物與取物的便利性。不過,在帥氣的 KODO 造型之前,這些都不會再是缺點了。
受限成本考量強化座艙設備,卻失去部分質感
至於質感部分,就眼前所見,這次試駕的 Mazda2 作工品質似乎高於 6 月初所公開亮相的展示車,以 75 萬以內等級的標準來看,質感已經相當不錯了。不過在頂棚部分,觸手可及即會感受到偏薄與偏軟的材質,也期待正式上市後能有所改善。
透過深入的試駕體驗,Mazda2 內在與外在的確能相互輝映、相互匹配,在設計師巧妙的塑造之下,Mazda2 猶如即將待命起飛的戰鬥機,至於 Mazda2 是否真能一飛衝天,也敬請期待 U-CAR 下回分曉!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