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道路品質、優美的風景、無人的曠野,讓開車變成一件心曠神怡的事,極為舒服。在盛夏時節,小亮有幸來到日本,在碧綠的山光水色之間試駕,而主角則是預計在年底之前可以在臺灣市場看到的全新一代 Mazda Mazda6。試車的舞臺,Mazda Taiwan 選在夏日的北海道,讓臺灣媒體能以右駕的方式,體驗原汁原味的全新日規版 Mazda6─Mazda Atenza。

在 Mazda Taiwan 的安排下,U-CAR 在盛夏來到日本的北海道,試駕即將在年底之前導入最新旗艦第 3 代 Mazda6 的日規版─Atenza。

這樣的規劃,對於 Mazda6 而言相當適合,因為從第 1 代 Mazda6 開始,Mazda Taiwan 就一直採用原裝進口的方式導入 Mazda6,以具競爭力的進口價格,挑戰眾多國產中大型房車。有樂趣的操控與年輕化的造型,一直是讓 Mazda6 與其他講究氣派大器的競爭對手不同之處。但也因為這樣,讓 Mazda6 在臺灣市場中,一直屬於小眾消費者的選擇。

關於這點,小亮有著深刻的感受。2003 年當家中的 Opel Omega 因引擎故障而必須換車時,甫上市的 Mazda6 所擁有的良好操控反應與年輕化的造型,極為誘人,成為小亮心中的偏好。然而,在一家 5 口搭載的空間需求與沈穩大器的外觀造型之下,國產 1 年的 Toyota Camry 成為家人的決選。雖然周邊仍有不少朋友選擇 Mazda6,但多是年輕的朋友,而非中大型房車的主流消費者,也突顯了前代 Mazda6 與主流市場之間路線的差異。

日本設計團隊精心之作

轉瞬,10 年時光已過,Mazda6 繼在 2007 年於法蘭克福車展發表第 2 代產品並導入國內販售後,第 3 代的 Mazda6 亦已打算在今年年底之前引進國內市場,繼續以純日本進口的產品,吸引熱愛日系商品與 Mazda 品牌形象的消費者。

對於第 3 代 Mazda6 的造形,小亮並不算陌生,因為在 2012 年的巴黎車展,便曾在現場看到全球發表的 Mazda6 Wagon 以及提早 1 個月於莫斯科車展亮相的 Mazda6 四門轎車。然而由於車展現場光源複雜,加上人潮擁擠,當時僅能看出新一代 Mazda6 的造型明顯有極大的不同,但卻無法端詳細部的設計。而在北海道的現場,在柔和的天光與 Atenza 設計主查玉谷聰的介紹之下,對於新一代 Atenza 的設計,有了完整的了解。

Mazda 在 2012 年下半年分別在莫斯科車展以及巴黎車展中,發表第 3 代 Mazda6 的房車版與旅行車版,U-CAR 編輯團隊亦曾在現場見證其發表。

新一代 Atenza 的設計風格對於 Mazda 而言是重要的,也是重回純粹日本風格的代表產品。

過去,由於 Ford 集團全球布局,Mazda 的設計總監自 2001 年起分別由來自英國的 Moray Callum 以及來自荷蘭的 Laurens van den Acker 所擔任。兩者聯手為當時的 Mazda 打造出全新的品牌形象與設計風格,並讓 Mazda 的產品帶有濃厚的歐洲氣息,甚至連品牌精神溝通的口號「Zoom-Zoom」亦是以歐美語系為主所設定的。

第 1 代 Mazda6 以及第 2 代 Mazda6,分別由 Ford 集團所指派的 Moray Callum 以及 Laurens van den Acker 所主導,以歐洲文化的背景,演繹 Mazda 的日本文化背景。

隨著 Mazda 自 Ford 集團中獨立出來,Mazda 的設計便由廣島的團隊所主導,以日本文化為中心的設計風格「魂動」便成了新世代 Mazda 的家族面貌。而繼 CX-5 之後,Mazda 再次將魂動的設計落實在 Atenza 之上,由旗艦產品,帶著全新面貌的家族,重新詮釋 Mazda 的品牌。

隨 Mazda 脫離 Ford 集團,設計的工作便由廣島的團隊所接手,並由 Mazda 所自行培育的玉谷聰接手設計主查的工作,開創出新一代魂動的設計風格。

大器重回主流戰場

第 1 眼看到全新 Atenza 的消費者,肯定不會忽略的就是其大器的設定。前 2 代以歐洲設計師觀點所打造的 Mazda6,其在尺碼上明顯較亞洲市場主流的競爭對手小上一號。當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均以 4.8 公尺甚至 4.9 公尺做為車長的基準,平均軸距並已經站上 2800mm 之時,第 2 代的 Mazda6 車長僅有 4,735mm,而軸距則為 2725mm,在車格上就失去了優勢。當然 Mazda6 流線動感的造型受到年輕族群的喜好,但以此級距亞洲主力消費者所講究的氣派大方而言,Mazda6 的競爭力就明顯的不足。

第 3 代 Mazda6/Atenza 的車身尺碼較前一代產品大幅放大,站上主流戰場,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氣勢。

而在日本團隊取回主導權後,全新一代 Atenza 的尺碼,很明顯向主流靠攏,車長一口氣加長了 13 公分,來到 4,865mm,在同級車中數一數二;而放大 10.5 公分達到 2,830mm 的軸距,同樣是名列前茅。基礎條件的放大,讓全新的 Atenza,展現出不同於以往的氣勢。

融合尊榮與流線的魂動風格

雖然車格向主流靠攏,但日本的設計團隊並沒有一味地向同級車略顯保守的設計風格靠攏。日本的設計團隊,在設計主查玉谷聰的帶領之下,將 CX-5 開始採用的「魂動」設計風格,更行精練,打造出全新 Atenza 的外型。

在魂動的設計語彙中,Mazda 招牌的廠徽與五邊形水箱罩被大幅強化,並以圓潤的曲線展現日本文化的基因。

從車頭看過去,魂動設計招牌的五邊形水箱罩,以及碩大的 Mazda 廠徽,而下緣再以鍍鉻飾條勾勒出飛翼形的線條,讓觀者無從錯認 Atenza 的廣島血緣。前燈組與前保險桿的線條,分別向下集中至廠徽以及水箱護罩下緣的尖點,讓碩大水箱罩的重量感降低,並讓視覺的重心集中在車體的下方,讓車頭的上方造型顯得輕盈,頗有高躍離去的動感。

這種以視覺讓觀者的靈魂產生躍動感的線條設計,延續至車身側面的設計。

保險桿的摺線與前後燈組的設計,亦與車體的線條設計相呼應,在細節處展現日本的精緻設計。頭燈組更經過重新的設計,以導光材料打造出環狀的特殊造型。

前蹲後踞的騰躍之姿

在前一世代的設計手法之中,荷蘭來的設計師 Laurens van den Acker 便擅長以鈑面的摺線,打造出流動的意念。但過小的起伏對於觀者的視覺刺激會隨時間而逐漸弱化,反而讓鈑件的曲面顯得單調。

多重線條的組合,讓新一代 Mazda6/Atenza 的鈑面不再若前輩般單調,展現多元的風味。

玉谷聰所主導的 Atenza 設計,對於側面的線條上極為重視。相對於一般車輛側面僅以腰線及肩線帶過的設計,玉谷聰主導的設計團隊在車側部份總共用了 4 組線條,來表現出腰線與肩線的概念。

來到北海道現場的玉谷聰,以其雙手順著翼形的鍍鉻飾條末端繼續延伸,越過了燈組,帶著媒體團的視線爬上了輪拱後緩緩下降,這是側面第 1 組線條,也是車側設計的主軸。這線條線,為觀者打造出前高後低、前蹲後踞、蟄伏般的視覺感受,並將視線引導至後輪的軸心,創造出飽蘊能量、隨時前躍而出的效果。玉谷聰說,這樣的姿勢,是 Atenza 設計最主要的骨架所在。

而其他鈑件與摺線的設計,在玉谷聰的眼中,就是骨架上的肌理,讓骨架的形態、氣勢更行強化,展現出 Atenza 應有的氣勢。

廣  告

以 4 組線條打造出光影舞臺

在肩線部份,玉谷聰擺脫俗套,從第 1 條線條的最高點處,就向後放射出 2 組線條,1 組在 A 柱之後就慢慢下降,與第 1 組線條一起以向前向上的角度,打造出躍動感。而另 1 組線條則沿著窗緣的下方,一路發展至車尾的燈組上方。

窗緣下方的肩線設計似乎傳統,但是對整體效果而言卻十分重要。玉谷聰表示,前方 2 組線條均展現靈巧與動感,第 3 組線條在 B 柱之後卻漸漸顯得厚實,但這就像是強打者在打擊的過程中扭動的腰部,支撐了力量的傳輸,而第 3 組線條讓 Atenza 的側面因此而有了重心,不會過於輕浮。

故事似乎至此已經結束,但其不然。在後燈組、後葉子鈑與後保桿交接處附近,玉谷聰再添加上 1 股淡淡的摺線,向前向下射往後輪。玉谷聰刻意讓這摺線引導的視線,在碰到輪拱之後,反彈與通過後視鏡的第 2 條線條連結,讓 Atenza 車身前後的視覺引導連結在一起;而另一道玉谷聰並沒有強調的摺線,從前輪拱下方微向後上延伸,讓 Atenza 的車身厚度瞬間變得輕盈、彷彿有了腰身一般,打造出完整兼顧靈動與穩定的造型。

獲得 2013 Red Dot 設計獎

在北海道的陽光之下觀看玉谷聰的作品,的確有著多不勝數的層次,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讓觀者都有不同的觀賞樂趣。隨著光影陰晴的變化,繞著 Atenza 轉了一圈又一圈,每一個角度的 Atenza,都有著不同的摺線,帶出不同的光影變化,而 Atenza 更採用 Mazda 最新的「匠塗」塗裝技術,在漆面上加上一層晶瑩剔透的亮光漆,讓漆色隨著光影的變化,展現出更多層次色階的轉換,讓視覺變化更為豐富,也讓繞著 Atenza,成為一場絕佳的視覺饗宴。即便是站在同一個角度進行拍攝,隨著偏光鏡旋轉,車身光影的流轉,都能讓 Atenza 展現不同的韻味,著實不同凡響。

精心設計的線條,加上全新的「匠塗」塗裝方式,讓全新的 Mazda6/Atenza 隨著周邊光影的變化,呈現不同的面貌。精彩的效果,更讓其拿下 2013 Red Dot 設計的汽車類第 3 名。

如此精緻的設計,也讓玉谷聰以 Atenza,一舉拿下 2013 年德國 Red Dot 紅點設計獎第 3 名的好成績,取得全球級的認同。

為美國、中國與澳洲市場所開發

在反覆端詳之後,小亮愈發覺得,雖然柔美曲線的 Atenza,展現出屬於日本風格的美感,但是車長與車頭、車室以及車高的比例,總有著美系房車的感覺,並不像是 Mazda 過去主打日本與歐洲市場所慣常使用的比例。

以此就教於玉谷聰先生,他表示,的確在車輛設計時,會因為預設的主力市場不同,而有所差異,而 Atenza 的四門房車版在設計時,的確是以美國、中國以及澳洲等大陸型國家的消費市場為藍本進行概念的發想,因此其車身設計的比例才會偏向美系房車的設定。而 5 門旅行車版本在設計時,自然是以全球最喜歡旅行車的歐洲市場為主,因此不僅在車身比例上與房車不同,展現出歐洲的風味,在軸距上更進一步縮短,以滿足歐洲消費者的需求。

整體而言,Atenza 的外觀雖針對大陸型國家所設計,但是其大器而不失流線的造型,讓整體的外型極具動感,不但能維續原有客層偏好的風格,對於主流消費者亦有相當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