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著地球環境變化、能源即將短缺的因素,替代能源車款是近十年來的媒體寵兒,也是各大車廠兵家必爭之地,除了 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車款外,多數代表著「光輝未來」的替代能源作品,即便因市場規模而無法真正投入量產,卻也成為各品牌科技實力與未來接軌的重要證明。如同唱機跳針、DJ 特別 Re-Mix 的重複混音一般,電動車在環保、產品上的優勢不斷被宣傳、重複,但電動車款真的已經能與汽柴油車款相比?足以應付生活中多元之使用目的?透過一天的純電動 Toyota RAV4 EV 駕駛體驗,未來似乎有了更明確的指標。

雖然電動車款要在國內販售還是相當遠大的目標,但許多品牌紛紛透過與政府單位合作,以「試運行」的方式,宣傳品牌在替代能源技術上的成果,而將在日月潭投入多款 EV 電動車、PHV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款的和泰汽車,在這送測 RAV4 EV 之前舉行媒體試駕駛驗,感受電動車的高完成度與未來性。

一般來說,試駕 Toyota 車款的行程,多半是在品牌展示中心取車,不過試駕 RAV4 EV 的邀請函上,卻特別載明了取車地點為總代理和泰汽車總公司地下室;來到取車地點後旋即理解原因,和泰汽車與台達電合作,在停車場內建置了簡易型與全功能型兩個充電座,根據原廠資料顯示,RAV4 EV 標準模式下,以 40 安培/240 伏特之電源充電,需時 5 個小時才能充飽。如果是使用 12 安培/120 伏特來充電,充到飽就需要 44 個小時之久。(編按:和泰汽車與台達電合作,由台達電施工的兩座充電座,乃是採用 220 伏特之電源,也就是與家用冷氣相同之電壓。原文中未及詳述,特此說明。)

一般家用電源雖然也能幫 EV 電動車充電,但因電壓較低之故,充電時間會常達數十小時之久。和泰汽車與台達電合作,特別在總公司地下室建置充電站,採用 220 伏特之電壓,來替 RAV4 EV、Prius PHV 進行充電,也完整示範電動車所需的硬體架構。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國內消費者購買 Toyota RAV4 EV,沒有修改家中或停車場的電源配置,接上一般電源插座來充電,充電兩天才能讓你行駛 160 公里;這突顯出電動車如欲普及化所將面臨的問題:續航力與充電時間,充電設備的硬體建設。在國家單位未有完整硬體建設配套之前,純電動與插電式 Plug-In Hybrid 車款僅能在高鐵站、風景區以小規模方式來「示範運行」,而本次試駕的 RAV4 EV,就是和泰汽車將送測、日後加入示範運行行伍的準備。

內外皆不同,EV 質感更增

RAV4 EV 雖然是以第 3 代 RAV4 為基礎所打造,但正確來說是屬於第 2 代 RAV4 EV,在 1997 年時 Toyota 就以初代 RAV4 的 5 門長軸版為基礎,打造純電驅動的 RAV4 EV,搭載 NiMH 鎳氫電池系統的第 1 代 RAV4 EV,在 2002 年時導入量產並於美國加州上市,不過總計僅生產了 1,484 輛而已。原廠在 2010 年底時發表了第 2 代 RAV4 EV,國內曾經在 2011 年底的臺北車展引進展出該款原型車,當時也搶先在 2011 年 11 月先行於總代理新莊廠區亮相,並提供媒體試乘體驗。至於本次試駕的量產版本 RAV4 EV,則是在 2012 年第 2 季中旬問世。

本次試駕的 RAV4 EV 雖然是在 2010 年問世,以 3 代 RAV4 為基礎所打造,不過從車系沿革來看,在 1997 年時 Toyota 曾少量打造了 1,484 輛的 RAV4 EV 為初代,現今於美國販售的實屬第 2 代 RAV4 EV。

從外觀來看,RAV4 EV 與一般版本的 3 代 RAV4,雖然整體輪廓維持既有之造型,不過造型卻不需再遷就於內燃機引擎所需的散熱、進排氣系統等裝置,而得以有著相當不同的面貌呈現;全新設計的前保險桿,兩側嵌入了 LED 日行燈條,原本水箱護罩位置以同色飾條覆蓋,僅在上下以簡單鍍鉻飾條修飾以突顯層次。車頭斗大的 Toyota EV 字樣,代表電動的 E 還秀以藍色,顯示了替代能源家族的一致性。

RAV4 EV 因不同於傳統引擎,車頭需要水箱護罩來兼顧散熱功能,改以完整同色飾條加上鍍鉻橫條,修飾出完整層次與質地。車頭 EV 字樣更提供了高度辨識。

取消車頂行李架與輪拱飾條,車尾的備胎組也取消,讓整體造型更為簡潔;車側下緣靠近前葉子板處,ELECTRIC 銘牌成為側面的視覺焦點,E 字同樣以藍色突顯,一如車尾豐田廠徽、EV 的顯眼藍色,右側 RAV4 銘牌則是藍色的 4,都是強調其替代能源血統的外觀特點。

車側 Electric 的 E 字,以及車尾 RAV4 的 4 字,都換上了品牌替代能源專屬的藍色塗裝。

車內陳設與外觀相同,雖然也是沿襲自 3 代 RAV4,但中控台、儀錶板等儀表總成卻有了較前衛的妝點,2010 年推出、共打造了 35 輛的原型車,中控台造型與一般版本相近,音響、恆溫空調等維持原狀,最大差異在於原本排檔座所在處,改以 P (停車)、R (倒車)、N (空檔)與 D 等按鈕來進行操作。量產版本的 RAV4 EV 則更進一步,中央出風口下緣的液晶螢幕為觸控設計,原本三顆環狀按鈕組的空調系統,同樣改以觸控式按鈕,讓整體中控台展現清爽視覺。

以原有的內裝格局為基礎,Toyota 為 RAV4 EV 導入科技與簡潔的設計元素,營造出同中求異的專屬氛圍,上圖為量產版的 RAV4 EV,下圖則為 2011 年底於國內亮相的原型車。
一改原型車時空調採旋鈕設計,檔位選擇以按鈕取代排檔桿,量產版本的 RAV4 EV 恆溫空調系統採觸控按鈕設計,排檔桿則使用與 Prius 相同的模組。

排檔「按鈕組」也改為排檔桿,與 Prius 相同的模組,除了 R、N、D 三個檔位之外,還有提供下坡時使用的 B 檔,能以類似檔煞方式減緩下坡速度的煞車充電行駛模式,停車用的 P 檔則設計在排檔座後方。儀表板組也與原型車的三環式指針不同,採用 LCD 液晶螢幕,中間為時速、里程、檔位等資訊,外環則以藍色及紅色襯托,會與中控台儀表背景色彩連動;左側則顯示續航力與動力輸出狀況,取代一般引擎轉速的顯示。右側則能切換二氧化碳排量、能源管理、行駛里程等各種行車資訊。

液晶儀表取代傳統三環式指針,中央環型表除顯示時速外,還會顯示檔位與里程,外環光圈會隨不同行駛模式而改變;在 Normal 行車模式下為藍色燈光,Sport 模式下則佐以戰鬥氣息濃厚的紅色。左側儀表顯示電量與動力輸出多寡,煞車時則會顯示回收動能;右側則是豐富的行車資訊,如節能效果、二氧化碳排量、能源管理等訊息。

沒有震動且沉默的前行

講說發動 RAV4 EV 其實是很奇怪的形容,倒不如用「啟動」來敘述比較貼切,按下藍色的 Power 按鈕後,儀表中央顯示了 Ready 字樣,沒有任何振動、聲浪,RAV4 EV 隨時能夠起航出發。雖然不是首次接觸電動車,但比照日常生活使用、目標數十公里外的拍照地點,已經被內燃機引擎制式化的內心,多少帶了點忐忑,看了看儀表左側的續航里程,踩下油門踏板,RAV4 EV 無聲無息的離開了地下停車場。

擠身在市區道路中,並沒有特別感覺到 RAV4 EV 的差異所在,只是感覺到腳下油門深淺會非常快速的反應在車輛行進速度上,會有如此落差感受,在於馬達傳輸力量較快,不若內燃機引擎力量輸出與引擎轉速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傳統引擎扭力輸出在 1250 轉左右開始供輸,但馬達啟動後旋即將力量傳遞至各自掌管的輪胎,比較像是不需要暖身就能隨時上場打擊的好手。

當週遭車輛較少以及在山區道路中,沒有引擎聲浪與車身震動的 RAV4 EV,安靜的車室反而放大了許多瑣碎異音,例如採踏油門、煞車踏板時,機械結構上下時的聲響,前擋玻璃與塑膠部件之間擠壓產生的聲音,有如夜深人靜時輕輕一咳也會引來左右鄰居關切。另外一項比較不易習慣的,是 RAV4 EV 的各項儀表與介面為美規式樣,因此里程、時速都是採用英制單位,再加上數位顯示沒有傳統指針的直接對照,行駛在高架道路時差點不小心就超速,心中不時在計算:「限速 50 公里,32 英里乘以 1.6 應該差不多吧?」

RAV4 EV 為美規車型,車內所有資訊未支援中文,在試駕途中比較讓人傷神的,就是時速顯是採為英里的 MPH,稍不留意就會速度過快。
廣  告

老實說,實際體驗 RAV4 EV 之前,心中預設的操控感覺是偏於軟調,因 SUV 本色而帶來的高重心,過彎應該要戰戰兢兢,然而一上路沒多久後,馬上就能感覺到 RAV4 EV 的操控其實相當不錯。方向盤輕盈不再,尤其取消了低速時前段慣有的空虛,偏於重手的感受在行進時帶來更穩定之操控,指向性也同步提升許多;同樣提升的,還有油門踏板的回饋力道,一樣減少了前段的空隙,力量多寡更容易駕駛人掌握。

出發前公關人員分享前些時日的感受,特別強調 Sport 模式下的動力表現令人滿意,因此在高架路段按下中控台下緣的 Sport 按鈕,儀表板中央時速表的外圈從藍色切換成紅色,中控台觸控螢幕與冷氣顯示幕也同步換成紅色背景,車艙頓時披上了戰鬥氛圍。腳下油門踏板反應也變得敏感許多,輕輕加深油門深度,RAV4 EV 反應快速的旋即向前躍出,有如被電到而加快腳步的大步前跨,全油門時的衝刺力道更是驚艷。

不同於原先預想「電動」車柔弱平順的刻板印象,RAV4 EV 的力量相當飽足,電動馬達力量隨傳隨到的特性,更讓加速表現超乎預期,在 Sport 模式下的力量更是讓人驚艷。

得利於配重,操控更均衡

細究之後可以發現,一般版本前置引擎的 RAV4 因重量皆集中於車頭,加上重心較高先天基因,在操控時很容易感覺到頭重腳輕,車尾不靈活且不易掌握;RAV4 EV 的動力系統乃是一具輸出功率達 115kW 的馬達,相當於 154 匹馬力。Normal 模式下,RAV4 EV 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需時 8.6 秒,不過切換成 Sport 模式後,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僅需 7 秒即可完成,以 1,829 公斤車重來看,力量的飽足可想而知。

RAV4 EV 乃是 Toyota 北美汽車工程與製造中心,與 Tesla 公司 (車載鋰電池及其他相關零部件供應) 共同研發,不過在量產車型上,電動馬達蓋以自家飾板,兩側還有多種冷卻液,讓電動馬達順暢運作。不過,現階段因未普及之故,對於電動車所需要的保養維修、日常使用注意事項等,廠商與消費端都還有待時間累積經驗。

供應馬達運作的電力系統,是由蓄電量 41.8kWh 的鋰電池組提供,原廠將電池組配置在後排座椅下緣,讓車頭與車尾配重更趨均衡,加上 Toyota 針對底盤以及懸吊系統重新設計調校,在 106 縣道奔馳時操控優化的特色立刻顯現。透過座椅傳遞而來的車尾動態,清楚可以感受到重心的穩定且低沉,一改原先 RAV4 高重心劣勢下車尾過於輕盈而難以掌控,RAV4 EV 提供駕駛人較為穩定、前後一致的表現。

一般版本 RAV4 重心較高,且重量多集中在車頭引擎所在處,RAV4 EV 則是將電池組配置在後排座椅下方,同時 Toyota 也重新調校懸吊系統,車輛重心更集中且低沉,受惠於此,在彎到中的表現遠較一般版本來得優異,大幅減少了側傾之狀況。

這樣的行車表現,就如拿菜刀處理青菜,如果不用一隻手將青菜輕輕按壓緊實,刀子劃落時就無法俐落的切菜,重心穩定且低沉就如同將之壓的緊實,順利而暢快的劃破彎道。從車身配重、底盤與動力表現,手中感受到的方向盤重量以及腳下油門回饋反應,RAV4 EV 與一般版本的 3 代 RAV4,表現只能用截然不同來形容,兩者差異就如同身材緊實健壯的運動員,以及長期坐辦公室不愛運動的中年男子,或許同樣都能在 15 秒內跑完百米,但前者輕鬆以對,後者則是竭盡所能而略顯疲態。

在近 80 公里的一日試駕,試車組還盡情的在山區奔馳,RAV4 EV 不但給人不同於一般版本 RAV4 的駕馭感受,其實用性與性能表現,都是遠超過試駕前的預期,也讓人感受到替代能源車款,車輛本身距離實用普及並不遙遠,不過對應的硬體建設、電池效能、充電時間等,才是難以跨越的鴻溝。

操控與動力表現的精彩,其實是超出這趟電動車試駕體驗的預期,而回歸到屬於連接未來與現在的電動車本質來看,不論是電動車或是 PHV 插入式混合動力的替代能源車款,想要達到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普及化到隨處可見,還有相當遙遠的道路要走。撇開電池原料稀土礦的供需狀況,價格高昂並非人人可及的荷包問題,最重要的硬體建設恐怕就會是一場噩夢,當中牽扯到的不僅有技術層面,更有政治議題、經濟面向等現實困阻。

RAV4 EV 的一日試駕體驗,讓試車組清楚了解到電動車款在實用性與駕馭樂趣等層面來看,都已經是完成度相當高的產品,只是週遭環境尚無法完整配合。或許漫畫小叮噹中所描繪的未來世界,其實並不遠,只是當中還有許多彎延以及障礙有待突破,零污染的遠方目標似遠實近、同時也似進實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