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 Audi A8 L 誕生至今 3 年之有,但那優雅挾長的身驅,與簡單的鈑金摺線仍然十分耐看,不過,這不是一年多後 U-CAR 再次與 Audi A8 L 相遇之目的,而是在於那一身優雅裝扮底下,那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的澎湃動力。

雖然身為 Audi 家族中的旗艦車種,A8 L 仍以一貫簡約的設計哲學呈現,優雅從容,但超過 5 米的車長、逼近 2 米的車寬,A8 L 仍難掩家族高階車款的氣派。

S 家族 4.0 V8 雙渦輪動力導入,420 匹最大馬力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光是這幾個中英文字組合,相信足以引發車迷心中對於性能的好奇。A8 L V8 4.0 TFSI quattro 乃是 Audi Taiwan 於 2013 台北車展中,正式發表的新成員,用以取代原本排氣量更大的 4.2 升 V8 FSI 車型。儘管新的 4.0 升引擎就排氣量層面上少了一截,但別忘了在這渦輪增壓當道的時代,少即是多的普遍存在。

新植入的 4.0 升 V8 引擎乃是與 S6/S7/S8 採用相同的引擎設計基礎,在雙渦輪增壓系統推送下,可將最大馬力催升 420 匹、最大扭力甚至來到 61.2 公斤米之譜,搭配 8 速 Tiptronic 手自排變速系統之後,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4.7 秒。

將動力數據攤開一看便可明白是多或是少。4.2 升 V8 FSI 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 372 匹、最大扭力 45.3 公斤米,而如今 4.0 升 V8 引擎在雙渦輪增壓系統推送下,最大馬力催升至 420 匹、最大扭力甚至來到 61.2 公斤米之譜,兩者之間相差甚遠。再與原本的 8 速 Tiptronic 手自排變速系統搭配之下,重達 1,945 公斤的 A8 L V8 4.0 TFSI quattro 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4.7 秒,而原來的 A8 L 4.2 FSI 卻要 5.7 秒。

優雅從容下、滿懷絕技

其實,光從踩下油門那一刻起,就可明顯感受到其渾厚實力,加速力道透過電動按摩座椅、一股股傳送至後背,這是不用一一比較數字,就可以清楚感受的。而此具排氣量 3,993c.c 的 V8 引擎、擁有雙渦輪增壓與缸內直噴技術之外,甚至還搭載了集團最先進的 COD 汽缸休止系統 (Cylinder on demand) ,以顧及當代要求的油耗水準,不過實際駕馭過程中,這樣的配置與規格是否些許眼熟,沒錯,這顆引擎設計基礎正是與 S6、S7、S8 的動力核心相同,現在,Audi 已將其下放至一般乘用車款,實力可想而知。

一上車踏下油門展開奔馳後,強勁的扭力輸出透過電動按摩座椅、一股股傳送至後背,其實不用特意一一端詳動力數據,就可以清楚感受其蘊含的豐沛實力。

A8 L V8 4.0 TFSI quattro 就好比一名劍術卓越的西洋劍士,靜置時由頭至尾散發著優雅氣質,但卻擁有不容小覷的實力。即便擁有身長逾 5 米、車寬逼近 2 米的傲人體態,但全車多處的輕量化鋁合金材質,以及一般模式下電子輔助轉向系統帶來的輕巧手感,使其能在市區車陣中邁開柔順步伐自在穿梭、不顯鈍拙,如劍士比劃時踏著流暢的攻守步伐。至於引擎蓋底下 V8 雙渦輪發出的隱隱聲浪,則是時時待命、尋找衝進突刺的空隙,以發出充滿力道的一擊。

雖然 A8 L V8 4.0 TFSI quattro 有著不小的車身尺碼,以及超過 3 米的軸距長,但在全車多處的輕量化鋁合金材質,和電子輔助轉向系統的搭配之下,即便是處於一般模式下,操控起來並沒有如想像中的綁手綁腳,不顯鈍拙。

右腳深踏油門下達衝刺指令後,起步反應雖不算特別靈敏,但只要將轉速提升近 2,000 轉時,高達 61.2 公斤米的扭力便宣洩而出,逼著身驅向後貼緊椅背,時速指針則一股腦地被帶往圓形儀表的右半部,轉速指針上上下下的跳動,這才察覺 8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綿密流暢的換檔反應,幾乎令人察覺不到有任何的頓挫猶豫,然而在將 Audi drive select 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切換至 Dynamic 以前,以上只可以說是劍士於暖身賽中的略試身手。

A8 L V8 4.0 TFSI quattro 雖然是以舒適取向為主,但透過 Audi drive select 以及主動式氣壓懸吊,讓駕駛可於各種不同駕駛模式之間調整,系統則會依循各模式設定而針對引擎輸出、變速箱程式以及懸吊系統等調整,以帶來不同的操駕反應,甚至也可視需求手動調整懸吊行程。

褪去優雅從容,出招絕不手軟

稍稍活動筋骨之後、轉著旋鈕讓駕駛模式進入 Dynamic,這位披著簡單華服的優雅劍士立刻繃緊神經,時時將轉速維持在 2,000 轉上下,以便隨時使出渾身解數,在此模式下,不單是油門反應更為敏捷,轉向亦以更重手的設定,因應激烈駕馭中需要的精確操控,確實帶來更直接、更具有樂趣的駕馭感受,與 Comfort 模式下的差異相當明顯,當然不同模式間的切換表現還不僅於此,劍士如果沒有穩定的下盤,那麼再優秀的防守技巧也會因重心失衡而不攻自破。

於 Dynamic 模式之下,A8 L V8 4.0 TFSI quattro 不論是油門、變速箱和轉向反應設定均激進許多,帶來更直接、更具有駕馭樂趣的操控表現,搭配那 4.0 V8 雙渦輪的澎拜動力,除非逼不得已,不然實在會令人捨不得提早鬆開油門、踏下煞車。

以舒適為主要取向的 A8 L V8 4.0 TFSI quattro,底盤表現自然穩如泰山。所搭載的氣壓式懸吊系統,在 Comfort 模式之下柔軟的反應穩固著舒適行路質感,即便是應對較深的坑洞也足以消弭劇烈彈跳帶來的不適,但卻也能夠傳遞足夠的地面資訊給駕駛,後座乘客則不受其影響;山林彎徑穿梭奔走時,巨大身驅和以舒適為主的設定,難免會有側傾、搖晃之反應,不過程度其實並沒有預期中來的大,還不致於破壞預設的攻彎軌跡。

以舒適為主要取向的 A8 L V8 4.0 TFSI quattro,氣壓式懸吊系統於 Comfort 模式下,以較為柔軟的設定弭除路面不平帶來的不適,雖然重心轉移時較明顯的側傾反應無可避免,不過仍有一定的支撐性,輔以 quattro 智慧型全時四輪傳動系統加持下,還不致於破壞預設的攻彎軌跡。

待進入備戰狀態的 Dynamic 模式後,除了針對引擎輸出、電動轉向系統輔助力道和變速箱程式調整之外,主動式氣壓懸吊亦會以加壓的方式強化阻尼強度,若是期望有更加精彩的攻彎表現,亦可手動降低懸吊行程,在此模式之下,動態反應雖然仍是以舒適取向為主要訴求,不過側傾幅度與懸吊反應速度已有所改善,讓駕駛可更有信心的加快過彎節奏。

劍士般優雅,能伸亦能屈

當然,穩定底盤表現不可缺乏的,是 Audi 自豪的 quattro 智慧型全時四輪傳動系統,可時時改變前後扭力輸出比例的能力,讓車重逼近 2 噸、軸距逾 3 米、扭力輸出高達 61.2 公斤米的 A8 L V8 4.0 TFSI quattro,在臺灣狹小的山路中的操控得心應手,尤其是準備出彎的那一剎那,不必太過於擔心前驅車的轉向不足或扭力轉向、或是後驅車的轉向過度,若是在運動模式底下,甚至還可以比預期更早的開始補些油門,發揮隱藏於華服底下的運動潛能,再加上 4.0 升 V8 雙渦輪的輸出魅力,駕駛不僅可以輕鬆自在奔馳,底盤極限值亦可應付熱情升溫的激駕操控。就如氣質優雅的劍士,能文能武、善攻亦善守。

即便車重逼近 2 噸、軸距逾 3 米、扭力輸出高達 61.2 公斤米,A8 L V8 4.0 TFSI quattro 在狹小山路中仍得心應手,那四只輪胎緊抓地面的能力,毋須太過擔心轉向過與不及的情況,quattro 智慧型全時四輪傳動系統,無愧是 Audi 自豪的當家操控科技。
廣  告

簡單華服,銳利目光

身為一名技術卓越的西洋劍士,一身專業行頭必不可少,大型單體水箱護罩好比雪亮的面罩,全 LED 頭燈組發出的耀眼鋒芒,則如劍士尋找攻擊空檔的專注目光,整體面容與車身線條雖然保持簡單,但是卻蘊含著不容小覻的華麗氣質。

A8 L 雖然誕生至今已約莫 3 年,不過全車沒有過於繁複的線條轉折,因此直到今日仍十分耐看,光是靠著全 LED 頭燈組與大型單體水箱護罩之組合,就已顯露出別於一般的豪華氣派,悠長的車身設定則是散發著有別於家族其餘車款的優雅氣息。

豐實內涵,旗艦之實

而鎖定後座層峰人士的 A8 L V8 4.0 TFSI quattro,車室內舖陳用料自然為家族上上之選,車室內大量運用皮革、核桃木飾板、刷紋鋁合金飾板、鋼琴烤漆飾板交織出豐富內涵,2 張舒適型雙前座椅可支援多達 22 向電動調整、通風/加熱與電動按摩功能,2 張舒適型獨立後座則亦擁有 12 向電動調整、通風/加熱、電動按摩等功能。

A8 L V8 4.0 TFSI quattro 車室舖陳用料自然為家族上上之選,運用相當多元的材質,如皮革、核桃木飾板、刷紋鋁合金飾板、鋼琴烤漆飾板等,交織出豐富內涵。

另外,A8 L V8 4.0 TFSI quattro 還搭載了導入 3G Plus 資訊硬體整合系統的中文化 MMI 多媒體操控介面,搭配後座獨立影音系統、後座獨立恆溫空調、B 柱出風口與足部出風口,打造出極為舒適完善的座艙,此外,在軸距超過 3 米的條件下,即便是未刻意調整前座位置,180 公分高的筆者仍然擁有相當充裕的乘座空間。無論動力、配備、舒適或是空間表現,A8 L V8 4.0 TFSI quattro 已無愧豪華旗艦之名。

鎖定後座層峰人士的 A8 L V8 4.0 TFSI quattro 完善的後座舒適與娛樂配備是必備條件,除了 2 張擁有 12 向電動調整、通風/加熱、電動按摩等功能的舒適型座椅,還搭配著獨立影音系統、獨立恆溫空調、B 柱出風口與足部出風口等。另外,在軸距超過 3 米的條件下,即便是未刻意調整前座位置,180 公分高的筆者仍然擁有相當充裕的乘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