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揉眼睛,i-Drive 整合式控制系統,8 速 Steptronic 手自排變速箱,Harman/Kardon 音響系統,雙區恆溫空調,Lane Departure Warning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Collision Warning 車距警示系統,這些看似 5 系列以上才有的高檔配備,可是此時筆者卻是身在原廠代號 F20 的全新世代 1 系列車款之上。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468.jpg)
回顧 2004 年,BMW 推出代號 E87 的第一代 1 系列掀背車系;彼時 BMW 在既有的 3、5、7 房車家族架構下,首度嘗試切入掀背市場,揭開 1 系列掀背車系的歷史。1 系列在五門掀背的基礎下,逐漸發展出三門掀背 (代號 E81) 、雙門轎跑 (E82) 、甚至是敞篷車型 (E88) 等多元陣容。而獨步同級的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也使 1 系列保有 BMW 所一貫強調的操駕特性。
然而,BMW 家族老么的位子,1 系列並沒有坐久。時至 2010 年,BMW 董事會主席 Norbert Reithofer 博士對外證實,BMW 將著手開發前輪驅動的小型車款,此也代表後輪驅動的 1 系列將不再擔綱 BMW 品牌入門的角色。2011 年中,BMW 正式發表第二代 1 系列五門掀背車款,果不其然,第二代 1 系列不僅尺碼放大,配備水平亦有相當程度的提升,顯見 1 系列在 BMW 產品光譜中的定位已有所不同。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472.jpg)
此趟應 BMW 總代理汎德公司的邀請,筆者來到素有歐洲新藝術之都稱號的德國首都柏林,為的即是全新問世的第二代 1 系列五門掀背車型。BMW 原廠特別備齊採用 Sport Line 套件的 118i 汽油車型,以及搭載 Urban Line 套件的 120d 柴油車型,讓與會媒體試駕新一代 1 系列的同時,也能深入瞭解 BMW 全新 Sport Line 與 Urban Line 的車型雙線策略。
身形抽長,容貌也有全新變化
新一代 1 系列的成長,要自車身尺碼開始說起。新一代 1 系列的軸距長度自前代的 2,660 mm,成長 30 mm 來到 2,690 mm。車身則大幅拉長 85 mm,現已來到 4,324 mm 之譜;加上車寬增加 17 mm 至 1,765 mm,新一代 1 系列的外觀氣勢已有顯著的提升。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477.jpg)
車身尺碼成長的同時,新一代 1 系列也在設計語彙上作出全新宣示。原本略呈四邊形、帶有圓融線條修邊的頭燈組,在新一代 1 系列身上有了極大改變。頭燈被賦予分明的線條轉折,沿著拱起的雙腎形水箱護罩,向兩側劃開的銳角線條,為新一代 1 系列帶來犀利無比的眼神。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481.jpg)
仔細觀察還能發現,現行 BMW 家族高辨識度的四圓「天使環」日行燈,在新一代 1 系列身上也進行改幟。設計師採用略呈橢圓形的線條,用以取代目前正圓形的 LED 光環。這也讓年輕取向的新一代 1 系列,外型更具有獨特性格。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485.jpg)
轉過身來,新一代 1 系列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視覺重心主要落在尾燈造型,前代 1 系列帶點收斂的尾燈線條,在新一代 1 系列上顯得更為外放;尾燈向車身兩側撐開了水平寬度,燈組內也運用更多的光條設計,嘗試透露多變的線條美感。在此同時,前代 1 系列略顯平板的保桿造型,在新一代 1 系列則以豐富的線條雕砌,不僅營造出立體層次感,也強化新一代 1 系列的動感風格。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489.jpg)
雙線戰略,Sport Line 動感,Urban Line 風尚
新一代 1 系列不僅設計線條大革命,BMW 也首度引入 Sport Line 和 Urban Line 的分線概念。從字面意義可以清楚看出,Sport Line 訴求的乃運動風格,而 Urban Line 則以都會樣貌示人。在外觀上,Sport Line 與 Urban Line 能以黑、白兩色作區分,Sport Line 以黑色烤漆作為主要手法,舉凡水箱護罩肋條、前翼、保桿兩側的進氣壩,均施以亮面的黑色烤漆處理,襯托出神秘與速度感。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494.jpg)
「Sport」字樣的金屬銘牌低調地鑲嵌在前葉子板上,藉以點出 Sport Line 的運動化身份。而兩側後視鏡外殼也同樣採取黑色烤漆,呼應 Sport Line 全車的用色準則。此外,新一代 1 系列也成為 BMW 家族中,首款後視鏡內嵌轉向指示燈的產品。
Urban Line 身上,白色烤漆則是型塑都會風格的關鍵。Urban Line 的水箱護罩肋條與 Sport Line 呈現明顯對比,水箱護罩的視覺比重更加放大;保桿則將兩側進氣壩保留車身同色處理,僅對前翼採取了亮眼的白色烤漆塗裝,以適度傳遞 Urban Line 所訴求的都會洗練風範。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499.jpg)
車側除了「Urban」字樣銘牌外,白色烤漆的後視鏡外殼同樣是 Urban Line 的視覺亮點之一。此外不同於 Sport Line,Urban Line 在輪圈上亦能大作文章。Sport Line 輪圈保留金屬原色,但 Urban Line 卻大膽地加入白色烤漆元素;17 吋五幅雙肋輪圈雖然造型不算是突出,不過藉由白色烤漆的高對比組合,反倒成為 Urban Line 車身造型上的重要特色。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02.jpg)
座艙質感躍進,配備水平扶搖直上
坐進車艙,新一代 1 系列的成熟精進在此更顯強烈。不論是更具設計感的中控台線條,功能完整的 iDrive 整合式控制系統,不再陽春單薄的多功能方向盤,或是質感機能俱佳的空調和音響介面,均能感覺到新一代 1 系列不再僅以 BMW 入門產品自居。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06.jpg)
比照 5 系列和新一代 X3,全新 1 系列換上新款的三幅式方向盤,並嵌入金屬飾板加以點綴;功能性方面,也以按鍵和旋鈕組合,藉以操作定速巡航、音響系統和通訊等功能。儀錶板採用簡明的雙環樣式,由於備有 Auto Start/Stop 怠速熄火系統,轉速錶特別劃有「READY」和「OFF」兩個獨特位置,來標明引擎自動熄火功能。此外在儀錶板下緣,新一代 1 系列亦導入 Black Panel 技術,警示燈組、多功能行車電腦及 EfficientDynamics 即時耗能等資訊均可顯示於此。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09.jpg)
新一代 1 系列的中控台水平高度略有提高,在使用就手度上顯得更為便利。8.8 吋的 iDrive 控制螢幕獨立在中控台上緣,尺寸雖大,但在白天太陽背光下,閱讀起來不免有些困難。依序而下,音響系統和空調系統則水平排列。全新按鍵面板使車室更加高級化,適度運用金屬飾板點綴,整體的精緻質感也愈顯完美。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12.jpg)
在排檔鞍座處,前方空間可用來容納兩組罐裝飲料,或是置入原廠套件,改用作淺碟以及安插 Keyless 鑰匙之用。排檔座一旁 DSC 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riving Experience Switch 動態駕馭控制系統和停車偵距雷達等按鍵則隨侍在側。最終,iDrive 整合控制系統的旋鈕按鍵組則緊貼在排檔右方,方便駕駛隨手取用操控。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15.jpg)
即時耗能顯示及 Sport Display 運動化儀錶
新一代 1 系列所搭載的 iDrive 整合控系統也值得特別一書。除了大家已熟悉的衛星導航、多媒體娛樂系統、藍芽通訊、無線上網、車輛資訊和車輛設定等功能外,這套 iDrive 系統更加入多項新穎的資訊顯示:駕駛能以分割畫面的方式,同時監看 EfficientDynamcis 節能科技的即時狀況,空調系統、煞車動能回收系統等資訊,均能自 8.8 吋的螢幕上清楚盡覽。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19.jpg)
同時,Sport Line 車型,以及選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或是 Variable Sport Steering 運動化可變轉向齒比的車型,在將 Driving Experience Switch 動態駕馭控制系統切換至 S+模式下,螢幕也能用來顯示「Sport Display」運動化儀錶;Sport Display 運動化儀錶能即時顯示的馬力與扭力數據,讓駕駛可清楚掌握目前引擎輸出的狀態;雖然說平時駕駛的實際作用不大,但仍可營造出更富趣味的操駕感官。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23.jpg)
Sport Line 紅色熱情,Urban Line 白色高雅
Sport Line 與 Urban Line 兩種風格取向,在新一代 1 系列的座艙中也有清楚分野。講究運動氛圍,Sport Line 座艙選用大面積的刷紋鋁質飾板,嵌合在中控台、排檔座鞍部和車門手把等處。一道紅色飾條也緊貼於中控台的鋁質飾板下緣,搭配方向盤上的紅色縫線,暗示著 Sport Line 的熱血性格。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26.jpg)
在 Urban Line 的車室中,舉目所見則均是白色基調。中控台、排檔座鞍部與車門手把飾板皆是一片雪白,試駕車款也採用帶點灰白色的真皮座椅,使整體座艙散發出更為高雅的時尚氣息。此外,Sport Line 與 Urban Line 的用色美學也漫延至鎖匙之上,一紅一白的飾邊點綴,明確彰顯車主的個人品味。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29.jpg)
後座空間解放,乘坐舒適明顯增進
比起前代車型增加的車長 (85 mm) 與軸距長度 (30 mm) ,讓人不禁對新一代 1 系列的乘坐空間有所期待。所試車型選配原廠運動化座椅,軀幹兩側支撐塊的可依駕駛身形調節,而椅墊前緣也能向前延伸,調整出適當的乘坐位置;同時前座也能加選兩組記憶功能,省去每次乘用都要再次調整座椅的困擾。
試乘過第一代 1 系列後座空間的消費者,可能很難否認這是一台適合雙人乘用或小家庭乘用的掀背車款;然而此一情況,在新一代 1 系列身上則獲得明顯改善。根據原廠數據所示,受惠於軸距增加,新一代 1 系列的後座膝部空間同步提升 21 mm;雖然數據看似平平,不過以筆者 177 公分的身高實際乘入,確實能感受膝部空間的寬裕。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35.jpg)
以往在第一代 1 系列的後座,筆者乘入後膝蓋幾乎是直挺挺地貼在前座椅背,加上中央貫穿的傳動軸,整體腿部空間表現並不是相當舒適,比較適合嬌小的女性乘員或孩童乘用。而乘入新一代 1 系列的後座,筆者膝部則足以保有近一個拳頭的寬裕程度,比起前代車型進步不少,在長途乘坐下的舒適度也更為優異。
加大的車身尺碼,同樣也對行李廂空間帶來助益。新一代 1 系列的行李廂空間已較前代車型增長 30 公升,在後座椅背豎直的情況下,可提供 360 公升的裝載容積。基礎模式下,可擺放兩組標準尺碼的登機箱,或橫置一組大型行李廂,一旁約莫還能擺放一組軟式旅行袋。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38.jpg)
新一代 1 系列的後座椅背採用 4:2:4 的傾倒比例,可依乘坐和裝載用途自由分配。在後座完全傾倒折收後,行李廂空間可達到 1,200 公升的最大容積;利用所附的緊束帶、勾環和固定網等套件,也能妥善將裝載物品、行李固定。
空間令人印象深刻,整體定位提升顯而易見
綜觀新一代 1 系列的設計與乘用面向,筆者感受最深刻的不外乎是後座空間的提升,大大改善前代車型後座舒適度不足的窘境,使 1 系列能夠迎合單身貴族或頂客族以外的客層需求。另一方面,既有的年輕個性客層,也在 Sport Line 和 Urban Line 兩種不同包裝下,找到最足以代表個人風格的坐駕。
另一方面,更顯豐富的配備水平,愈趨精緻化的內裝質感,亦是 BMW 原廠在新一代 1 系列身上所欲傳達的全新意象,使 1 系列逐漸擺脫 BMW 家族入門產品的稚嫩身份,轉化為裡外兼顧的雅痞世代。下一篇試車報導,筆者將就新一代 1 系列的動態乘駕作論述,看看新世代的直列四缸 TwinPower Turbo 動力,以及同級僅見的 8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動態表現。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74545.jpg)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