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它嗎?
2000 年接替 S70 車系,第一代 S60 車系的問世,擔任起瑞典 Volvo 品牌在中型房車級距的代表身份。彼時,第一代 S60 追隨老大哥 S80 的腳步,將圓潤線條徹底帶進 Volvo 品牌:線條、直角不再是 Volvo 車款上的唯一可能,鋼琴般的車尾造型設計更風靡一時,成為北歐設計潮流中的另一個當代經典。
經過 9 年漫長的產品生命週期,2008 年底特律車展上,Volvo 以平地一聲雷的氣勢,讓全新 S60 Concept 概念車,完全翻轉 S60 車系的設計軸線。前衛、大膽而又創新的線條風格,也在 2010 年初的日內瓦車展上,完整傳遞至全新第二代 S60 之上。
這款被原廠寄予厚望的全新中型房車級距作品,今年第二季已展開在歐陸市場的販售作業;台灣總代理 Volvo Cars Taiwan 也計劃在今年底,將新一代 S60 車系導入國內進行預售。在此之前,為了讓國內消費者及早瞭解新一代 S60 的產品魅力,Volvo Cars Taiwan 特別在 9 月份邀集台灣媒體,遠赴義大利北部的著名觀光城鎮 Verona,與新一代 S60 展開近距離的接觸體驗。而 U-CAR 首篇帶來的試駕報導,則將把重心擺在新一代 S60 在設計上的創新革命,以及車室座艙的實際體驗上。
事實上,此次負笈義大利 Verona 的試駕活動,乃 Volvo 原廠針對新一代 S60 的旅行車衍生版本-V60,所特別規劃舉行的。考量到台灣媒體尚未與新一代 S60 實際接觸,Volvo Cars Taiwan 特別情商原廠在 V60 國際試駕活動中,同步安排 S60 車系供台灣媒體體驗;因此本次試駕報導中,網友便可就 S60 和 V60 兩款全新車款一同領略並欣賞,一窺兩款新世代作品的獨特之處。
S60 Concept 概念完整移植,全新動感意念型塑而生
儘管讀者無法與筆者一般幸運,親炙義大利 Verona 與新一代 S60/V60 親密接觸;然而將時間拉回 2009、2010 年交接之際,2010 年台北國際新車大展上,Volvo Cars Taiwan 便曾將 S60 Concept 概念車商借展出,讓國內車迷跟上 Volvo 品牌的設計革新腳步。讀者若回想當時 S60 Concept 概念車的外觀造型,那麼即刻大致領略,筆者眼前兩款新一代 S60/V60 的造型美學。
自車頭望去,量產版 S60 可謂完整移植 S60 Concept 概念車的設計精髓:承接自 XC60 以降的 Volvo 設計語彙,大膽、無畏的線條運用,已徹底將方正直角逐出 Volvo 車款之上。鍍鉻六邊形水箱護罩已是 Volvo 家族共通的辨飾元素,內嵌的 Volvo 廠徽亦刻意予以放大,加深品牌的注目程度。
沿著水箱護罩兩側,見於 XC60 的 DNA Lamp 日間行車燈,同樣成為全新 S60 的耀眼焦點。運用 LED 照明元件,即使在一般日照白天下,DNA Lamp 仍可提供明亮搶眼的安全警示性。包角式設計的頭燈模組,雖不若 S60 Concept 概念車那般前衛延伸,然而銳利、圓潤兼具的線條運用,也為全新 S60 雕砌出炯炯有神的樣貌神態。
飽滿起伏的保桿設計,同為全新 S60 加深了動感意象。由車頭正視之,自 A 柱向前端延展,兩道線條匯聚至 DNA Lamp 處,再向下往左右兩側岔開,形成宛如「X」字樣般的視覺效果;此一設計,也讓保桿平添豐富鮮明的肌理線條。
四門轎跑概念上身,流線剪影若靜似動
在車壇四門轎跑風氣盛行之下,全新 S60/V60 的車側翦影,也加入這股濃濃的轎跑風格。當初 S60 Concept 概念車之上,原廠開宗明義即揭櫫四門轎跑的概念打造,創造出極其流線的身影。而同樣的筆法,也完整傳遞至量產版本的 S60/V60 身上。
儘管身形不若 S60 Concept 概念車那般低扁,然而自全新 S60 的車側觀察,仍可嗅出四門轎跑的味道:在 S60 身上已幾難找到一塊平直的車頂鈑件,A 柱與 C 柱似已連成一氣,劃出一道圓滑流線的美妙曲線;C 柱至車尾則與尾廂巧妙融合,創造出短促緊緻的線條收尾。此外,見於 S60 Concept 概念車的鈑件摺線設計,也悉數保留在量產版 S60 之上:自頭燈拉出的一道腰線,以波浪般的線條向車尾逐漸攀升,為 S60 營造出向前衝刺的動感態勢;而自車門下緣,另一道鈑件摺線也再次加重 S60 車側的光影變化。
場景轉換至全新 V60 之上,設計團隊師法轎跑的筆觸在此則愈趨明顯。在旅行車的基礎身段下,利用窗框設計上小施魔法,刻意向後壓縮的線條讓廂型車尾不再顯得累贅,反而更富有轎跑般的俐落身段;嵌入 D 柱的垂直尾燈組,自車側視之,亦展現勁道十足的線條轉折,讓旅行車款不再拘泥於方正框架。
V60 車尾設計彷若 XC60 翻版
全新 S60 的車尾設計,斗大的「Volvo」字樣銘牌已成為 Volvo 家族的共通特色,旨在加強 Volvo 品牌的辨識效果。其餘元素,則遵循 S60 Concept 概念車的基準,倒 L 形尾燈組再次強調曲線在全新 S60 車款上的重要性;飽滿的後保桿造型,也呈現出 U 字形的巨大弧線。所試的旗艦 T6 車型,更以小鴨尾及左右雙出尾管的手法,對性能意象予以著墨。
自 V60 身上,則彷彿看到同廠 XC60 的翻版。如出一轍的垂直尾燈設計,以耀眼的兩道光束作為主要的警示和辨識效果;後擋風玻璃與牌照框所共構的六角造型,也頗有呼應 C30 車尾設計的細膩巧思。
環視全新 S60 與 V60,始自 XC60 的新一代設計筆調,已完整傳承 Volvo 的最新作品之上。更加靈活自如的線條運用,跳脫窠臼的鈑件雕琢,S60/V60 再次為 Volvo 品牌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容貌。結束外觀的檢視,接下來筆者將帶領讀者探索 S60/V60 在座艙設計上的改變。
高對比年輕動感配色,極簡薄型化中控台導入
拉開車門,Volvo 欲藉由全新 S60/V60 傳達的年輕動感精神,在座艙中同樣表露無遺。原廠所提供的 S60 試乘車款,內裝採用黑色基調塑料,搭配搶眼度百分百的古銅色皮革,十足對應外觀所披上的 Vibrant Cooper 躍動銅烤漆用色。中控台部份,髮絲刷紋的鋁合金飾板則成為主要的視覺重心。此外,霧面金屬飾條亦大量用於方向盤、車門把手、中控台和空調出風口等處,討好年輕客層的意圖顯而易見。
跟隨大改款工程的腳步,全新 S60/V60 的中控台設計,從善如流的導入 Volvo 品牌經典的薄型化中控台。富涵斯堪地那維亞極簡哲學的薄型化中控台模組,除了展現北歐設計的獨到美學外,也為前座乘員保留額外的置物空間,可供個人隨身小物隱蔽收納。
雖然同為薄型化中控台設計,然而全新 S60/V60 的中控佈局,仍可明顯察覺與現行 Volvo 家族的異同。駕駛導向的設計思維,在全新 S60/V60 車內愈趨濃厚。除了薄型化中控台微微左傾外,中央空調出風口也首次出現不對稱設計,將中控台正中央的位置保留給 7 吋全彩螢幕。與儀錶板水平的位置安排,讓駕駛閱讀上也更為迅速和安全許多。
全新高度整合資訊娛樂系統
全新 S60/V60 中控台維持四組旋鈕與按鍵組的操作界面,不過細部安排上則又跨入另一個全新世代,設計質感精進不少。而 S60/V60 車載的資訊娛樂系統,也為 Volvo 品牌樹立全新標竿。全新設計的資訊娛樂系統,將導航系統、音響系統、藍牙通訊系統、車輛資訊、車輛細部設定、主動安全系統等功能高度整合,並輔以全彩圖像的方式顯示與操作。在初次接觸下,全新資訊娛樂系統的界面確實讓人感到新鮮,功能性也更加完整;然而較以往複雜的功能目錄,則需使用者再花一些時間方能更為上手。
車頭超廣角鏡頭,提供視覺盲點輔助
利用大尺寸的全彩螢幕,駕駛在倒車操作時,能夠清楚判讀車後障礙物之距離。除了攝影鏡頭實際攝得的影像及圖像式距離雷達外,系統也內建輔助標線,可隨方向盤操舵變換行進方向;同時,在障礙物距離接近下,系統更可以色塊動畫的方式,提示駕駛注意障礙物距離,可謂相當實用易懂的輔助配備。
倒車攝影之外,S60/V60 同樣貼心地為駕駛提供車頭死角的視覺輔助。在水箱護罩右側位置,原廠加裝一組攝影鏡頭,主要負責拍攝車頭兩側斜前方的死角位置。按下中控台上的「CAM」按鍵,中央螢幕即會以左右切割的方式,分別顯示兩端死角的影像。實際體驗下,車前鏡頭可攝得車頭近 180 度的左右兩側影象,特別就駕駛右前側而言,較為矮小的障礙物,或是 A 柱所遮蔽的視覺盲點,皆可由車前鏡頭提供視野輔助。對於一般市區駕駛,或是路邊停車等常見操作,車前鏡頭將會是十分討喜的輔助配備。
就駕駛界面上,S60/V60 主要更動在於全新設計的方向盤樣式。在年輕動感的車系定調下,設計師選以三幅式方向盤,搭配霧面金屬盤幅設計,嘗試賦予駕駛倍具性能的感官刺激。在快撥按鍵的安排上,原廠也在左右兩盤幅加入全新的滾輪設計,左側滾輪乃對應主動式巡航系統和車距控制系統的前車間距調整,右側滾輪則用以操作中控台的資訊娛樂系統,讓駕駛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進行其他的功能操作。
軸距增長 61mm,後座空間符合水平
再來談談空間上的表現。新一代 S60/V60 的底盤軸距為 2,776mm,與前代 S60 相較,軸距長度增加了 61mm。實際乘入前座,一如過往乘坐的經驗,Volvo 車款的座椅設計上並非特別強調軀體兩側的包覆性,而是講求人因工學和舒適性,以降低長途乘坐的疲勞感為首要考量。座墊填充材質則算適中,不會顯得過度柔軟而失去支撐性。
換乘入後座。依照原廠所示數據,新一代 S60 的膝部空間,以較前代車型成長 30mm。以約莫 180 公分的成人,乘坐於前駕駛座,177 公分身高的乘客在後座仍可保有大約一個拳頭寬的膝部空間,足以舒展腿部來消弭長途乘坐時的疲憊。就頭部空間方面,儘管 D 柱線條下修明顯,不過後座乘客還不致於感受過多的頭部壓迫感。
V60 具備 4/2/4 後座分離,1,241 公升最大裝載空間
就 V60 的部份,行李廂置納空間的機能性,相信會是消費者主要關注的焦點所在。掀起尾門,V60 的行李廂開口最寬可達到 1,095mm,距地高度則為 658mm,對男性成人而言,行李或物件的置放並不顯得過於吃力。行李廂底板採用平整設計,並具備上下兩層的夾層托盤,提供更具隱蔽性的收納保全機能。在後座椅背未傾倒的情況下,V60 備有 430 公升的行李廂裝載空間。
欲擴大行李廂的裝載機能,V60 椅背採用了 40/20/40 比例的分離傾倒設計。在寒帶地區欲載放雪蹺或雪板等長條狀物品時,車主可單獨傾倒中央椅背,即可創造出 1,749mm 的空間長度,並保留四座的乘載機能。將後座椅背完全打平後,V60 的行李廂裝載容積更可擴大至 1,241 公升之譜,創造出寬廣且平整的實用空間。
相較於 V60 的多變空間機能,S60 的行李廂設計則以因應日常生活需求為主。一般情況下,S60 的基礎行李廂空間為 380 公升;利用行李廂內頂側的把手設計,S60 後座仍可作 60/40 比例分離的傾倒操作,略為擴充行李裝載的能力。
第一印象強烈,北歐美學再上層樓
經過裡外一輪的仔細欣賞與檢視,相信讀者已和筆者一樣,對於全新 Volvo S60/V60 有了基礎的認識。旁人乍見全新 S60/V60 的瞬間,即能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動感無比的外觀線條,成功重新詮釋 Volvo 品牌的造型基調,也讓全新 S60/V60 足以滲入喜好性能操駕的年輕族群,吸引過往 Volvo 較少接觸到的消費客層。愈富成熟的座艙設計,也讓品牌一貫的斯堪地那維亞極簡風格再度昇華,展現獨步車壇的美學風華。
再體驗過全新 Volvo S60/V60 的設計與乘用層面後,下一篇試車報告,筆者將就全新 S60/V60 的動態操駕表現,以及 Volvo 首創的 Pedestrian Detection 行人偵測預警撞擊功能,帶來更深入的體驗報導。藉時讀者將能更加理解,Volvo 就主動安全防護上的再次精進,以及在操控性能領域上所從未體現的全新面貌。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