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選擇,駕駛座會是體驗 Outlander 的最佳位置。
真的要退而求其次的話,那我也要擠上副駕駛座。
一定要讓我挪移身體,到後座乖乖坐好,那肯定要有充足的理由,不然,無法說服被剝奪操控樂趣的我。
因為,深度體驗國產 Outlander 2.4 這款 SUV 運動休旅車後,發覺,愛上駕駛座,其實是很自然的。
2.4 MIVEC+CVT,平面路段順暢出色
如果汽車評比較量有主場優勢的話,那麼,國產 Outlander 2.4 的優勢主場,肯定是都會平面路段。
別無他因,都會平面路段所求,不外乎輕踩油門時,車子要有靈敏的加速反應,如果再加上順暢的提速節奏,以及靜肅的座艙那就更好。而這些表現,在移動的 Outlander 2.4 身上,我看得到。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31.jpg)
國產 Outlander 2.4 引擎蓋下的,是原廠代號 4B12 的新世代 2.4 升 MIVEC 鋁合金引擎,具備 172ps/6,000rpm 與 24kgm/4,100rpm 的動力輸出,這樣的帳面數據,讓 Outlander 在同級 SUV 車款擁有相當的優勢,現在,就看這樣的動力數據,在搭配能模擬 6 速檔位 INVECS III 無段變速手自排變速箱上,表現如何?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33.jpg)
![]() |
2.4 升 MIVEC 引擎搭配無段變速設定,最大優勢就在中低速域平順的加速特性,而這個區塊,也正是都會用車時,最常使用的動力需求帶。在停停走走的市區平面路段,Outlander 2.4 的起步,只要輕踩油門,不需刻意拉高轉速,轉速指針即使穩定落在兩千轉以內,車身仍能輕盈起步,身體不會感受到移動過程的笨重感。這股 172 匹的最大馬力,要推動 Outlander 在平面道路巡航,明顯是游刃有餘。再者,無段變速系統,讓 Outlander 的起步、加速與中低速巡航的連續動作,一氣喝成,沒有傳統變速箱在不同檔位齒輪銜接時,較易察覺的換檔頓挫感。
低轉速,無須全力而為的加速,也帶來在都會乘駕 Outlander 時,相當關鍵的優勢-引擎運轉的靜肅性。就以往試駕的經驗,Mitsubishi 設計的 MIVEC 系列引擎,在動力擁有不錯的輸出表現,不過在拉高轉速時,引擎的運轉聲浪略大。而 Outlander 2.4 能很充足運用起步與市區巡航擁有的低轉速優勢,讓座艙乘坐靜肅質感大幅提升。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38.jpg)
同時,我也注意到 Outlander 這顆 2.4 MIVEC 引擎,在拉升引擎轉速時的引擎聲浪放大幅度,感覺也比 Lancer Fortis 2.0 那顆 MIVEC 更趨線性,不至於有過於突兀的引擎聲浪放大。關於這點,據瞭解是中華特別針對這顆 MIVEC 引擎的可變進氣程式進行微調,讓整個運轉聲浪更為細膩。
再加速平緩,輪胎路噪與座艙靜肅性良好
有了上次前往北海道試駕日規 Outlander 2.4 的經驗,讓此次國產 Outlander 的許多動態體驗,在熟悉感中,也發覺到略微不同的差異,甚至是國產 Outlander 勝過日規版的特殊體驗。
相較於 Outlander 在中低速域的輕盈動態,搭載無段變速箱的 Outlander,在高速巡航時的再加速反應,其實是比較平緩柔和的。跟一般自排變速箱在全油門時,較明顯的降檔反應不同,Outlander 的實際反應相當特別,貼切地說,就是油門沒有明確的 Kick Down 反應。當我以 110Km/h 在高速公路巡航時,即是全力踩下油門後,瞬間並沒有明確的衝刺力道,而是感受到這顆 CVT 變速箱在收到全油門指令後,不急不徐地調整兩組錐面帶輪與變速鋼帶接觸面,逐漸將車速平順地拉升,而且會有加速力道越來越明顯的特殊感受。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45.jpg)
在實際測試時,利用車流稀少的路段,自 110Km/h 高速巡航時,全油門下達再加速指令後,雖然加速節奏平緩,但是 Outlander 仍能逐步車速拉升至 170-180km/h 左右,雖然在安全考量下未再催升,但這樣的加速表現,也以足敷日常超車時使用。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47.jpg)
講到路噪抑制與路面彈跳的處理,國產 Outlander 整體表現是比上次接觸的日規 Outlander 更為提升。雖然一方面是受到日規版 Outlander 搭載的 Yokohama Geolandar i/T 冬季胎所影響,上次有報導有提及,輪胎滾動路面噪音相當明顯,多少影響到座艙靜肅的表現。相較之下,國產 Outlander 2.4 旗艦版搭載 225/55 R18 的 Bridegstone Dueler H/T 684,路面噪音傳遞較上次體驗的冬季胎大幅降低,即使在高速公路疾駛,減少的路噪傳遞與良好的座艙隔絕工程,讓 Outlander 擁有舒適的巡航反應。
運動化底盤設定,行路感沉穩乾脆
先前體驗 Outlander 時,那股硬朗中略帶 Q 勁的懸吊設定,此次在國產 Outlander 身上依舊能捕捉得到。這套前麥弗遜附防傾桿與後多連桿附防傾桿的懸吊設計,在行駛過路面坑洞時,反應相當沉穩乾脆,在 RISE 高剛性車體、引擎室拉桿與車頂強化橫樑與前後防傾桿的協助下,Outlander 良好的車體剛性搭配懸吊系統後,更能突顯出來。
行駛於一般道路時,不管是路面略微不平路段,底盤均能迅速地消弭上下的彈跳,而不輕易影響到行駛動態的穩定性。而在此次前往武界水庫路途中,即使在林道與隧道內遭遇較大的坑洞時,Outlander 的表現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在車身瞬間一個起伏後,良好的車體剛性與底盤懸吊,便迅速讓車身回穩,沒有出現持續的不安晃動現象。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54.jpg)
不過,先前在日本試駕時,後座較為明顯彈跳感,在國產 Outlander 也有近似的反應,由於前座離前懸吊結構較遠與引擎一定的重量,讓前懸的上下振動幅度感覺較後座小,雖然輪胎、懸吊與座椅已經消弭絕大部分彈跳力道,但是受到接近後懸吊結構與較輕的車體配重,雖然平面道路差異性不大,但在行駛於路面較差的崎嶇路段時,後懸吊在處理路面起伏時,傳遞到後座的彈跳感確實較前座明顯,對於偏好柔軟乘坐調性的人,多少會對後座較偏硬朗的行路反應感到不習慣。其實就後座略偏明顯的彈跳反應這點,國產 Outlander 與先前 U-CAR 試駕的 CR-V,是有類似的底盤行路反應。
彎道循跡佳 2WD/4WD 差異不大,手排換檔具實用性
此次試駕的旗艦車型,除擁有 A-AECS 4WD 電子四輪傳動系統外,跟車系其他車型最大的不同,是搭載方向盤換檔撥片,整個操控設定更為強調操控樂趣的設定。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58.jpg)
擁有 1,720mm 的車高,Outlander 如同其他 SUV 車款一樣,高車頂的先天設計,在重心轉移頻繁與車身側傾明顯的彎道路段,SUV 並不利於彎道操控的表現。不過,在整天行駛於南投境內豐富的彎道路段後,Outlander 已經透過實際的表現,來證明在 SUV 產品光譜中,Outlander 是座落在具操控樂趣與運動調性的那一區塊。
不同於先前在直線路段採用的 2WD 模式,進入山區彎道路段後,透過切換中央扶手前方的驅動模式旋鈕,來體驗 A-AECS 4WD 這套電子四驅動系統與 Outlander 底盤設定的實際表現。這套系統不需要降低車速甚至靜止,來進行 2WD、4WD Auto 與 4WD Lock 三驅動模式,只要直接行駛中切換旋鈕後,除了儀表板顯示驅動模式外,駕駛是不會有任何驅動模式切換的明顯感覺,這點也提高 A-AECS 4WD 系統操作的便利性。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61.jpg)
選定彎道路段,入彎前的煞車動作,在偏硬朗的懸吊回饋下,避免車頭的明顯下沉,讓接著到來的車頭轉向性,更為流暢。此時,轉動方向盤進彎時,設定略為重手的方向盤輔助力道,在彎道進行轉向動作時,回饋力道頗為適中,讓轉向動作更具穩定性。而在 Outlander 行駛於彎道路線時,雖然車身側傾逐漸出現,但是透過懸吊所傳遞出,是明確的側傾抑制、穩定的彎道循跡路線與 18 吋胎提高的輪胎抓地力,讓駕駛在彎道操控過更具信心。此時,透過切換 2WD 與 4WD Auto 模式,可以發覺其實以約 60-70km/h 的正常車速,通過一般彎道時,Outlander 不管在 2WD 與 4WD Auto 模式下的轉向性都相當中性。
只有在挑戰角度刁鑽的彎道時,若將車速拉高至 80Km/h 入彎時,2WD 模式將較 4WD 模式,更早出現輪胎略為打滑的現象,不過,略降車速即可回復平穩動態,此類輕微的打滑,ASC 並不會過度介入干擾駕駛節奏,只有轉向偏移幅度加大時才會介入,跟手排模式下的斷油不升檔設定一樣,算是 Mitsubishi 提供頗高操控空間給駕駛的設計思維。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65.jpg)
而在由埔里行駛至清境農場路段時,途中遭遇長距離陡坡時,即使全油門,無段變速系統在提速的反應還是慢半拍,此時,只要轉速仍停留在 3,000 轉以內,不論是 2WD 或 4WD 模式反應都差不多,Outlander 並不會湧現明顯的爬坡力道,這點會讓人覺得對 Outlander 爬坡頗為無力。其實,這點問題可以透過方向盤換檔撥片進行降檔,將轉速往上拉升超過 4,000 轉以上,才能完全發揮 24 公斤米扭力峰值的衝刺力道,其實,不僅僅是旗艦版配備的方向盤換檔撥片,其他版本也可透過將排檔桿切換入手排模,改善 Outlander 的爬坡性能表現。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67.jpg)
總結 Outlander 的操控體驗,有兩點體驗頗為有趣。首先,在一般的山區道路,Outlander 良好的底盤極限性,讓切換 2WD 與 4WD 的實際行路差異性並不大,這點,也讓試車組對於接下來將安排試駕的 2WD 版,在取消後驅結構後,在車身配重與操控性能的改變,抱以高度興趣。另外,原先認為實際功用不大的方向盤換檔撥片,實際的操控狀況,清楚驗證方向盤換檔撥片,在山道爬坡路段衝刺時,進行降檔拉轉速時相當實用,這點頗出乎原先的預期。
操控樂趣與休旅機能兼具
輕鬆平順的加速性、靈活的操控反應結合良好的底盤極限性,讓人一坐進駕駛座實際上路體驗後,會發現 Outlander 其實是一台相當容易上手的 SUV,不管是都會路段的輕快舒適性,還是山區彎道路段的快意操駕,Outlander 平穩的表現,都展現出產品均衡的設定。
至於面對爬坡路段的挑戰,駕駛得去適應 Outlander 無段變速箱的運作特性,適時透過方向盤換檔撥片與手排模式,進行降檔拉轉速的動作,以避免轉速過低而無法充份釋放動力的現象。整體來說,在接連體驗乘用與動態表現後,對想在前座享受操控樂趣,又無法割捨座艙休旅機能人,國產 Outlander 多面的產品設定,將會有相當的吸引力。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258479.jpg)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