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全球獨立運動的興起後,現在的英國、早已不再是 19 世紀那個永遠有領土處於白晝的日不落帝國;但是為了回應對手的指名挑戰,在賽車與超跑世界的版圖中,總部位於沃金 (Woking) 的 McLaren,不僅經銷體系已遍及全球,還是目前唯一同時投入 Formula 1、IndyCar、Formula E、Extreme E 與 GT 的品牌,更已在 2024 年 6 月 15 日、重返法國 Le Mans 24 小時耐久賽,又一次向世人展現了大不列顛民族在造車工藝與賽車傳統上的驕傲。

因此,McLaren 特別在 2024 年 Formula 1 摩納哥 (Monaco) 大獎賽剛結束、Le Mans 24 小時耐久賽即將起跑的空檔,邀請包括 U-CAR 等的全球媒體,在摩納哥與法國尼斯 (Nice) 交界、著名的 WRC 蒙地卡羅拉力賽 (Rallye Automobile Monte-Carlo) 路段上,揭開 Artura Spider 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迷人面紗……

筆者在 2024 年 Formula 1 摩納哥大獎賽剛結束、Le Mans 24 小時耐久賽即將起跑的空檔,應 McLaren 之邀、前往摩納哥與法國尼斯 (Nice) 的交界,準備揭開 Artura Spider 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迷人面紗……

不只是 Artura 的敞篷版本

儘管在原廠的車型定位中,車身尺碼的長、寬與高,分別為 4,539mm、1,913mm 和 1,193mm 的 Artura Spider,確實就是 Artura 車系的電動硬頂敞篷車型,也與 Artura、750S、750S Spider 一樣,同樣隸屬自家「Supercars」系列,但是 Artura Spider 除了是品牌第二款非限量插電式油電超跑 (第一款為 Artura) 外,也是 McLaren 的第一款插電式油電敞篷超跑,合理地延續了傳奇 P1、Speedtail 與 Artura 的油電基因。

Artura Spider 是 Artura 車系的電動硬頂敞篷車型,也是 McLaren 第一款插電式油電敞篷超跑,合理地延續了傳奇 P1、Speedtail 與 Artura 的油電基因。

所以外觀設計上,Artura Spider 自然是以 Artura 為基礎來進行開發,並重新設計了車身的中段及上半部,不只換上了一片由碳纖維所製作、可在時速 50 公里以下行進間操作的電動單片收折式硬頂車頂,且這片車頂除了只需 11 秒就能完成開篷或關篷外,還能選配電控變色玻璃面板,可透過按壓前擋風玻璃中央上方的按鈕,切換玻璃的顏色、阻擋超過 99%的紫外線。

Artura Spider 能選配電控變色玻璃面板,可透過按壓前擋風玻璃中央上方的按鈕,切換玻璃的顏色、阻擋超過 99%的紫外線。

而且為了打造更舒適的開篷駕馭感受,McLaren 的工程師們不僅在 Artura Spider 座艙後方、兩張座椅的中央,加裝了可電動升降的後窗,還在前擋風玻璃外框的兩側外緣,設計了可將氣流向上引導的凹槽 (原廠稱為 Header Gurney),減少氣流捲入車內。

為了打造更舒適的開篷駕馭感受,McLaren 在 Artura Spider 前擋風玻璃外框的兩側外緣,設計了可將氣流向上引導的凹槽 (原廠稱為 Header Gurney),減少氣流捲入車內。

此外,十分善於「玩弄」空氣的 McLaren,不只為 Artura Spider 保留了 Artura 誇張的前/後保險桿、前/後下擾流、分流器,以及挖了鰓狀散熱孔和矩形進氣孔的前/後葉子鈑,為了提升動力進化後的進氣與散熱效果,還在車身的後段和引擎蓋上方,增加了 4 個獨立的空氣孔道。

為了提升動力進化後的進氣與散熱效果,McLaren 在 Artura Spider 的車身後段和引擎蓋上方,增加了 4 個獨立的空氣孔道 (圖下為 Artura)。

更實用也更舒適的乘坐體驗

至於座艙設計部分,與 Artura 共用 MCLA (McLaren Carbon Lightweight Architecture) McLaren 碳纖維輕量化底盤的 Artura Spider,依舊採用已成品牌招牌的上掀式車門,且配置兩張電動可調跑車座椅 (或豪華舒適座椅),並在駕駛人的前方、換上了附動力 (P) 與操控 (H) 模式切換鈕的全數位儀表板,且於中控台嵌有可觸控操作空調 (風量/溫度)、Apple CarPlay 與 VDC (Variable Drift Control) 甩尾控制等系統的 8 吋螢幕。

Artura Spider 搭載附動力 (P) 與操控 (H) 模式切換鈕的全數位儀表板,且於中控台嵌有 8 吋螢幕。
Artura Spider 的全數位儀表板,左/右兩側的上緣,分別為動力 (P) 與操控 (H) 模式的切換鈕。

此外,Artura Spider 不僅在中控台的最下方,「藏」有手機無線充電座,中央排檔鞍座亦整齊地排列著改為橘色的引擎啟動、D 檔、N 檔、R 檔和警示燈號的按鈕。

Artura Spider 中央排檔鞍座,整齊地排列著改為橘色的引擎啟動、D 檔、N 檔、R 檔和警示燈號的按鈕。

附換檔撥片、三輻式設計的方向盤上,依舊沒有任何功能按鈕,因為在 McLaren 工程師的設計邏輯裡,他們希望駕駛人在操駕時,能夠只專注在控制方向盤的轉向角度這件事上,所以音響、空調等系統的操作,都已內建在中控台的螢幕之中。

特別的是,McLaren 產品規畫總監 (Director of Product Planning) Jamie Corstorphine 在為我們進行產品介紹時還表示,為了讓駕駛 Artura Spider 開篷巡航成為一種愜意的享受,他們還特別替它重設了車內的音場與喇叭安裝位置,並配備上附 12 支喇叭的 Bowers & Wilkins 頂級音響系統,可在開放座艙提供更好的音樂饗宴。

為了讓駕駛 Artura Spider 開篷巡航成為一種愜意享受,McLaren 還特別重設了車內的音場與喇叭安裝位置,並配備附 12 支喇叭的 Bowers & Wilkins 頂級音響系統。
廣  告

動力微增、反應速度更快

性能表現方面,以 2025 年式車款登場的 Artura Spider,儘管一樣搭載的是原廠代號 M630、夾角 120 度的 3.0 升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實際排氣量 2,993c.c.),但是這具引擎現在不僅能在引擎轉速 7,500 轉時、提供增加 20 匹 (PS) 的 605 匹 (PS) 最大馬力,還能在引擎轉速 2,250~7,000 轉間、持續提供 59.7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且搭配能夠帶來 95 匹 (PS) 馬力和 22.9 公斤米扭力的插電式油電系統後,提供 700 匹 (PS) 的最大綜效馬力與 73.4 公斤米最大扭力。

Artura Spider 平時不能打開的引擎室內,搭載的是原廠代號 M630 的 3.0 升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提供 700 匹 (PS) 最大綜效馬力與 73.4 公斤米最大扭力。
Artura Spider 與 Artura 共用 MCLA (McLaren 碳纖維輕量化底盤),是同級最輕敞篷超跑,車重僅有 1,457 公斤。

於是,Artura Spider 在升級配置換檔速度提升 25%的 8 速 SSG 自手排變速箱後,即使加了電動敞篷機構、車重較 Artura 多了 62 公斤 (1,457 公斤),但它依舊可與 Artura 一樣、短短 3 秒就可由靜止衝刺至時速 100 公里,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200 公里也只要 8.4 秒 (Artura 只需 8.3 秒),且擁有高達時速 330 公里的極速表現,不但與原廠鎖定的同級直接對手:Maserati MC20 Cielo 相當,甚至碰上售價再高一截的 750S Spider 或 296 GTS 時,Artura Spider 也都能緊咬不放。

Artura Spider 與同級/越級對手性能比較
車型 McLaren
Artura Spider
Maserati
MC20 Cielo
McLaren
750S Spider
Ferrari
296 GTS
國內售價
(萬元)
1,528 1,580 1,868 1,822
動力布局 3.0 V6 雙渦輪
插電式油電
3.0 V6 雙渦輪
汽油
4.0 V8 雙渦輪
汽油
3.0 V6 雙渦輪
插電式油電
變速箱 8 速自手排 8 速自手排 7 速自手排 8 速自手排
驅動方式 中置 / 後驅
動力輸出
(匹/公斤米)
綜效 700/73.4 630/74.4 750/81.6 綜效 830/-
車重 (kg) 1,457 1,540 1,326 1,540
0~100km/h (秒) 3 3 2.8 2.9
極速 (km/h) 330 320 332 330
純電里程 (km) 33 - - 19

此外,不僅在輕量工程上佔有優勢,為了在操控表現上也能夠壓制較晚發表的對手,McLaren 的工程師還加快了 90% Artura Spider 主動式懸吊系統的反應時間,且替其標配 VDC (Variable Drift Control) 甩尾控制系統與彈射起跑控制系統,可同時大幅提升駕駛樂趣與操控極限。

而且與 2025 年式的 Artura 一樣,Artura Spider 的動力模式依舊有 Electric (純電)、Comfort (舒適)、Sport (運動) 及 Track (賽道) 共 4 種可選,懸吊模式則有 Comfort (舒適)、Sport (運動) 與 Track (賽道) 共 3 種能夠切換,純電模式下的行駛里程還由舊年式的 30 公里微幅小增至 33 公里 (NEDC),藉由 AC 慢充、2.5 小時可將底盤中央的 7.4kWh 鋰電池充電到 80%。

Artura Spider 和 Artura 一樣,都是將容量 7.4kWh 的電池組設計在車身中段,透過 AC 慢充、2.5 小時可充到 80%。

瑕不掩瑜的出色動態

由於抵達尼斯前,筆者才剛參加完總代理永三汽車屏東大鵬灣國際賽道舉辦的「2024 McLaren Track Day」活動,並和 Artura 在賽道上共處了半節的美好時光,所以坐進 Artura Spider 後,熟悉的感覺馬上就回來了。

加上之前我們在國內曾經執行過「Artura 平均油耗測試」,完整體驗過 Artura 車上這套插電式油電系統在純電模式時的感受 (還測出了一個相當不錯的 9.2km/L 平均油耗),所以筆者這次並沒有打算去關心 Artura Spider 的節能表現,第一時間就喚醒了「躲」在收折式硬頂敞篷下的 3.0 V6 心臟。

U-CAR 試車組曾經在 2023 年 11 月,以 Artura 來實測 160 公里定型化「平均油耗測試」,並跑出令人吃驚的 9.2km/L 平均油耗。

雖然與舊年式 Artura 相比,Artura Spider 在性能表現方面,只有帳面數據多出 20 匹 (PS) 的最大馬力而已,但是因為所搭配的 8 速 SSG 自手排變速箱,換檔速度與邏輯均已經過提升,所以 Artura Spider 不僅在自排模式行駛時會更早進檔,換得更順暢的行路表現,也讓油耗表現更佳,手動換檔的速度也明顯較舊年式的 Artura 快了許多,是對駕駛人很「有感」的進化。

由於 Artura Spider 所搭配的 8 速 SSG 自手排變速箱,換檔速度與邏輯均已經過提升,所以不僅自排模式行駛有更順暢的行路表現,手動換檔的速度也較舊年式 Artura 快了許多。

而且因為引擎轉速 2,250 轉時,Artura Spider 便能為你帶來 73.4 公斤米之最大扭力,加上新世代 McLaren 都有將行車與操控模式間的差異加大,所以在市區道路以 Comfort 模式低速行駛時,Artura Spider 會給人有種在駕駛 GT 跑車的錯覺,甚至遇到法國鄉村道路特有的梯狀減速丘,也只需減速、確認前下擾流與後分流器不會磨到即可通過。

然而,如果只是行路感變舒適、那 McLaren 當然不用千里迢迢地邀請大家飛來法國,會在尼斯舉辦全球媒體的試駕,最重要的原因,當然還是因為這裡不僅與 Formula 1 摩納哥大獎賽的賽道相鄰,且約 1 個小時車程的市郊,就是 WRC 蒙地卡羅拉力賽最著名的 SS 賽段之一,同時也就是曾經拍攝過《007:黃金眼 (GoldenEye)》裡 Aston Martin DB5 大戰 Ferrari 355 的山路。

Artura Spider 在市區道路以 Comfort 模式中低速行駛時,會給人有種在駕駛 GT 跑車的錯覺,行路感在同級超跑中算相當舒適。

由於尼斯市郊這段許多愛車人士甚至會專程前來「朝聖」的山路,彎角很急、路幅狹窄,勉強只能讓兩輛車相會,且路面鋪裝非常的「拉力」,所以一開始筆者並不太敢讓 Artura Spider 躁進。

不過,逐漸熟悉車輛的動態節奏後就會發現,其實這裡完全就是它的主場,恰好可以用來測試 Sport 與 Track 模式之間的差異。因為短軸距 (2,640mm) 且重心集中於駕駛室的 Artura Spider,在動力模式與懸吊設定依序切換到 Sport 與 Track 模式後,不僅怠速馬上就會多給你約 250 轉來待命,轉速的提升也比 Comfort 模式更快,並會善解人意地延後換檔和循跡系統介入的時機,且搭配的亦是較硬之懸吊,讓你可以擁有更高的自主權,享受宛如操駕拉力鋼砲的快感。

法國的山路非常狹窄,路面的鋪裝也不是很好,所以很多時後我們都是將動力模式切到 Sport、搭配懸吊模式在 Comfort 模式的狀態。

難怪,好友也是專業賽車教練的林沅滸 (沅仔) 在「2024 McLaren Track Day」活動中會對我說:Artura 在山路上非常強,甚至比動力更大、操控更賽道設定的 750S 還令他愛不釋手。然而,由於這段山路的路面狀況實在不好,所以我覺得將動力模式切到 Sport、搭配懸吊模式在 Comfort 模式的狀態,才是這個時刻最有趣也最適合的組合。

駕駛人的笑容是騙不了人的,短軸距且重心集中的 Artura Spider,在動力模式與懸吊設定切換到 Sport 模式後,不僅加速的反應馬上判若兩車,還會善解人意地延後換檔和循跡系統介入的時機。

需要跟 Jamie Corstorphine 抱歉的是,雖然他們為 Artura Spider 配置的是高檔 Bowers & Wilkins 頂級音響,且重新調校了音場,但是因為他們也為 Artura Spider 和 2025 年式 Artura 換上了全新排氣系統、聲浪渾厚且飽滿,所以全程我們都是開著篷、關閉音響,沉浸在從 Artura Spider 車尾傳來的 6 缸交響樂之中……

不過,回程在法國的高速公路上,由於中控螢幕位置低了一些、儀表上的箭頭指示也小了一點,導致我們在車輛即將沒油時,錯過了導航地圖上的一個交流道,幸好 Artura Spider 可在純電模式時,提供 30 公里左右的行駛里程,我們才免去了找加油站的工作;還有一點就是,即使 McLaren 的工程師們已為 Artura Spider 開發了許多能減少空氣跑進車內的導流設計,但在高架設計、到處都可見橫風警告的這段高速公路上,大約開到時速 150 公里左右時,你還是會感覺到有些氣流開始竄入車內;但…說真的,除了螢幕位置偏低 (可加裝新世代 HUD 抬頭顯示器)、導風效果可以更好一些外,你真的已經挑不太到 Artura Spider 的缺點了。

雖然 McLaren 為 Artura Spider 配置高檔 Bowers & Wilkins 頂級音響,但是因為他們也為其換上全新排氣系統、聲浪渾厚且飽滿,尤其在經過隧道的時候……,所以全程我們都是開著篷並關閉音響。

反擊的號角已響起

儘管 Artura 在 2021 年 4 月全球首演時,確實是當時同級距超跑中、動力輸出 (綜效 680 匹/73.4 公斤米) 數據最亮眼的車款,但是隨著 Maserati MC20、Ferrari 296 等定位相近之車型陸續登場、Artura 的性能優勢已不復存在,加上同樣來自義大利的 Lamborghini,也馬上就要推出搭載 4.0 升 V8 雙渦輪油電動力的 Huracán 後繼車型,所以獲得 Mumtalakat (巴林王國主權財富基金) 資金挹注後、終於可以拋開包袱的 McLaren,選在這個時候推出動力升級、操控反應大幅提升的 Artura Spider 和 2025 年式 Artura,絕對是合理且不得不的決定!

而我也相信,只要真實感受過 McLaren 工程師們在 Artura Spider 所投注的用心,你就會知道、他們為什麼敢在這個時候向這些對手們吹起反擊的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