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最早於 2017 年法蘭克福車展推出 i Vision Dynamics 概念車,當時外界就推測其會成為繼 i3 與 i8 後,BMW i 電動子品牌的第 3 款作品。而後原廠在 2020 日內瓦車展推出 Concept i4 概念車,正式確立其品牌首款的市售四門純電轎車就是稱為 i4。

圖上為 i Vision Dynamics 概念車、圖下為 Concept i4 概念車。

不過有趣的是,繼 BMW 原廠於 2021 年 3 月正式發表量產版純電轎車 i4 後,消費者可明顯看出 i4 其實是大量共用 4 Series 家族的元素而來,形態上比較接近「油改電」、並非早先外界想像 i4 是以純電平臺打造。甚至在 2021 年 6 月原廠進一步發表第 2 代 4 Series Gran Coupé後,更加確立這樣的血緣關係,因為 4 Series Gran Coupé與 i4 內外最大的差異,除動力系統一個是純油、一個是純電外,差異也僅在 i4 是採用最新的 iDrive 8 一體式曲面懸浮式螢幕,4 Series Gran Coupé停留在較傳統的 iDrive 7.0 雙螢幕介面。

BMW 原廠於 2021 年 3 月正式發表量產版純電轎車 i4 後,消費者可明顯看出 i4 其實是大量共用 4 Series 家族的元素而來,形態上比較接近「油改電」。

甚至更明顯的是,原廠代號也可看出端倪,第 2 代 4 Series Gran Coupé的代號為 G26,而 i4 在原廠內部文件僅標示為 G26 BEV、代表為純電動力版本的意思。這就很像海外 X3 與 iX3 兩者之間的關係,只不過 iX3 礙於中國製身分臺灣無緣得見。

i4 與 4 Series Gran Coupé之間,很像海外 X3 與 iX3 兩者之間的關係,只不過 iX3 礙於中國製身分臺灣無緣得見。

新世代 4 Series Gran Coupé在 2021 年 11 月於國內發表後,開出 240 萬 420i M Sport、289 萬 430i M Sport 雙車型,M440i 動力版本反倒未導入。據了解最主要的權衡就是原廠留給國內操作 i4 車系的空間,因此我們可以看到 i4 提供 250 萬 eDrive40 與 305 萬 M50 雙車型。

對比起雙車系在國內的頂規,430i 僅有 245 匹的輸出、靜止加速破百需 6.2 秒;反而 i4 M50 在雙馬達驅動下有最高 544 匹的輸出、靜止加速破百 3.9 秒,帳面數據不僅比 430i 高,甚至也比 M3 的最大馬力 510 匹多、靜止加速破百成績一模一樣,但 i4 M50 售價卻僅比 430i 高出 16 萬。所以究竟該選擇擁抱純電 i4、還是把握享受純油 4 Series Gran Coupé的時光,成為筆者試駕 430i Gran Coupé時腦中揮之不去的疑問…。

430i Gran Coupé M Sport 試駕車選配項目

  1. 19 吋 M 雙輻式 860M 型輪圈:0 元
  2. 智慧雷射頭燈與遠光燈輔助系統:9.5 萬元
  3. M 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3.8 萬元
  4. M Sport 進階套件:6 萬元
  5. 手機無線充電:3.1 萬元
  6. M 雙前座跑車座椅與雙前座電動腰靠:6.3 萬元
  7. Vernasca 真皮內裝:8.2 萬元

維持四門斜背加上超大型雙腎,4GC 仍有傳統進氣口與排氣管

上述也不僅僅是筆者自身的疑問,因為據了解許多 i4 潛在消費者是先看到新世代 4 Series Gran Coupé實車後做為參考,然後決定在兩者間抉擇。外觀方面,兩者有著相當的相似度,只是在 4 Series Gran Coupé其超大型雙腎中擁有實際散熱效果、並具有主動式進氣調節設計。

外觀方面,i4 與 4 Series Gran Coupé兩者有著相當的相似度,只是在 4 Series Gran Coupé其超大型雙腎中擁有實際散熱效果、並具有主動式進氣調節設計。
試駕車選配了 9.5 萬元的智慧雷射頭燈組,並且也選配包含燻黑造型頭燈、M 煞車套件、黑色高光澤窗框、M 擾流尾翼、BMW Individual 黑色高光澤外觀套件、M 縫線安全帶與 Sprint 衝刺功能的「M Sport 進階套件」。

車身尺碼部分,4 Series Gran Coupé為 4,783x1,852x1,442mm、軸距則達到 2,856mm,相比於純電版的 i4 僅是車高降低 6mm,但若與前代 4 Series Gran Coupé比較,其車長可說是增加 143mm、車寬加寬 27mm、車高也增高 53mm,2,856mm 的軸距也比前代放大 46mm,前後輪距分別放大到 1,595mm(+50mm)與 1,623(+29mm),BMW 原廠也強調其風阻係數降低至 0.26、比起前代也降低了 0.02mm,前後車身配重仍維持 50:50 的配置。

4 Series Gran Coupé尺碼為 4,783x1,852x1,442mm、軸距則達到 2,856mm,相比於純電版的 i4 僅是車高降低 6mm,但若與前代 4 Series Gran Coupé比較,其車長可說是增加 143mm、車寬加寬 27mm、車高也增高 53mm,足下的紅色煞車、M 款 Y 輻式 859M 型輪圈則是選配「M Sport 進階套件」一併加入。

而國內 4 Series Gran Coupé全車系標配 M Sport 與 M 款空力套件,不過像筆者試駕的高階 430 動力車型,還全數追加 M 款擾流尾翼與電動天窗配置。430i 動力則是升級為 19 吋 M 款 Y 輻式 859M 型輪圈組、並配有藍色 M 款煞車套件與 M 款跑車化懸吊。4 Series Gran Coupé車側維持前代備受好評的 Gran Coupé斜背轎跑造型,不過在車門改採不同於 4 Series Coupé的平整化車門把手,相比雙門車型也多了 Air Breather 車側導流孔,並藉由 L 型飾條一路延伸至後車門下方。並搭配無窗框車門。試駕車還另外選配包含燻黑頭燈、車身多處黑色飾條的 M Sport 進階套件。

尾燈組則為品牌近期慣用的 L 型 LED 尾燈組元素,430i 等級更多出 M 款擾流尾翼,尾門則與前代同樣維持整片上掀式的斜背設計。而不同於純電版的 i4,4 Series Gran Coupé仍舊擁有傳統外放的排氣管。

不同於純電版的 i4,4 Series Gran Coupé仍舊擁有傳統外放的排氣管。黑色的 M 款擾流尾翼也是選配「M Sport 進階套件」後加入。

內裝維持 iDrive 7.0 介面,科技鋪陳與現行燃油車款相同

內裝方面,誠如前述所提,不同於電動的 i4 採用大面積曲面螢幕、iDrive 8.0 系統,4 Series Gran Coupé仍舊是與其餘 4 Series 家族共用相同的中控臺架構,採用既有的 iDrive 7.0 系統,並搭載 12.3 吋數位儀表、搭配 10.25 吋中央觸控螢幕,試駕的 430i 還標配 HUD 車況抬頭顯示器、464 瓦 Harman/Kardon 音響與 16 支喇叭。不過手機無線充電則皆需加價選配。全車系也標配完整 BMW Personal CoPilot 智慧駕駛輔助科技,支援全速域 ACC、主動車道維持輔助、壅塞交通輔助系統,並配有道路虛擬實境顯示,紀錄 50 公尺軌跡的自動倒車輔助。

不同於電動的 i4 採用大面積曲面螢幕、iDrive 8.0 系統,4 Series Gran Coupé仍舊是與其餘 4 Series 家族共用相同的中控臺架構,採用既有的 iDrive 7.0 系統,並搭載 12.3 吋數位儀表、搭配 10.25 吋中央觸控螢幕。
430i 還標配 HUD 車況抬頭顯示器。不過手機無線充電則皆需加價選配。
4GC 全車系也標配完整 BMW Personal CoPilot 智慧駕駛輔助科技。

4 Series Gran Coupé標準車型採用 Sensatec 透氣皮質座椅,並搭配雙前座跑車座椅剪裁,試駕車上則改搭載 Vernasca 真皮座椅、以及包覆性更佳的 M 雙前座跑車座椅。而過去前代為人詬病的後座空間部份,以筆者 178 公分的身材實際乘坐之下,若坐正頭部較容易觸碰到車頂,後座膝部則是有 1 拳又 3 指,好在以背的角度未若想像直挺,再加上椅墊延伸度夠,長時間乘坐應當不會太過疲累、只是頭部較為侷促,相信 i4 也有差不多的表現,只不過後座頭枕若立起很容易遮擋駕駛的後擋風玻璃視線。行李廂全車系標配支援 4/2/4 分離傾倒功能,在後座椅背未傾倒的情況下即可擁有 470 公升的收納容積,原廠強調可直接放置至少兩組高爾夫球具,後座打平後則可擴充至 1,290 公升,相對而言是比起後座乘坐空間更具優勢。

前座是駕車選配雙 M 跑車化座椅。後座以筆者 178 公分的身材實際乘坐之下,若坐正頭部較容易觸碰到車頂,後座膝部則是有 1 拳又 3 指,好在以背的角度未若想像直挺,再加上椅墊延伸度夠,長時間乘坐應當不會太過疲累、只是頭部較為侷促。
行李廂全車系標配支援 4/2/4 分離傾倒功能,在後座椅背未傾倒的情況下即可擁有 470 公升的收納容積,原廠強調可直接放置至少兩組高爾夫球具,後座打平後則可擴充至 1,290 公升。

430i 動力已相當實用,展現燃油車的重量與操控優勢

430i 搭載代號 B48 的 2.0 升 BMW TwinPower Turbo 直列 4 缸渦輪汽油引擎,採用雙渦流單渦輪增壓,並將排氣歧管結合在汽缸蓋中,大幅提升排氣冷卻系統的效能,430i 最大馬力 245 匹/4,500 轉,最大扭力則為 40.8 公斤米/1,600 轉,搭配 Steptronic 運動化 8 速手自排變速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6.2 秒即可完成,極速則為 250 公里。不過其並沒有加入 48V 輕油電輔助,4 Series Gran Coupé在海外市場也僅有 M440i、420d 搭載 48V,但上述動力國內皆未導入。

430i 搭載代號 B48 的 2.0 升 BMW TwinPower Turbo 直列 4 缸渦輪汽油引擎,搭配 Steptronic 運動化 8 速手自排變速箱,最大馬力 245 匹/4,500 轉,最大扭力則為 40.8 公斤米/1,600 轉。

而筆者實際上對 430i 採用的這具 B48 引擎,早在此代 G20 世代的 330i Sedan、330i Touring 上就已體驗過。當時 3 Series 的最大馬力輸出尚未因應歐盟排放法規等因素影響,因此輸出為 258 匹。但此次的 430i 則是對應歐盟法規,將最大馬力調降 13 匹。

430i 試駕車另外選配可調避震軟硬的 M 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因此行車模式多出 Adaptive 可選,在 Eco Pro Individul 與 Sport Individual 中都能針對懸吊調整 Comfort/Sport 兩種軟硬程度,多數情況下使用 Comfort 就能兼顧舒適與運動性。

不過實際駕馭起 430i,這 13 匹馬力的差距其實微乎其微,基本上仍較難察覺的到動力有明顯減損,畢竟這具 2.0 升引擎搭配 8 速手自排的組合,過去在 BMW 集團多款車型上都有出色表現,甚至因為 430i 是採綜置引擎後輪驅動配置,整體在配重與傳動上本身就有相當優異的基礎。其從後輪輸出動力的調性,確實讓筆者在駕馭時更容易指向彎心,而且 245 匹的動力已有相當不錯的水準,搭配 8 速手自排在各種模式下皆會以迅速節奏升降檔,不論是高速巡航、或是山道小試身手,處處自然都能替駕駛帶來滿意的微笑。

因為 430i 是採綜置引擎後輪驅動配置,整體在配重與傳動上本身就有相當優異的基礎。其從後輪輸出動力的調性,確實讓筆者在駕馭時更容易指向彎心。

當然,對比起先前試駕過的 4 Series Coupé M440i 動力車型,430i 的直列 4 缸動力、相比於 M440i 的直列 6 缸引擎,自然在引擎聲浪與動力輸出的飽滿程度,有著不小的差異,但對日常駕駛而言,最大差異也僅是體現在高速動力的延展性,若其實就國內的道路速限而言,430i 達 245 匹的動力已相當實用,M440i 達 374 匹的動力,多半是能在更高的速域帶來駕駛樂趣。而且 430i 車型上因為未配有 48V,反倒在低速滑行少了 48V 引擎關閉熄火介入的不適感。

430i 的直列 4 缸動力、相比於 M440i 的直列 6 缸引擎,自然在引擎聲浪與動力輸出的飽滿程度,有著不小的差異,但對日常駕駛而言,最大差異也僅是體現在高速動力的延展性。

430i 也提供所謂的 Sprint 衝刺功能、不過需要選配 6 萬元的「M Sport 進階套件」才能一併擁有,只要長按方向盤左側的換檔撥片,車輛電腦將立即切換至 Sport 模式,變速箱同時調整至目前轉速可容許的最低檔位,筆者實際體驗下,其大致都會比當下的檔位再迅速連降兩檔,對於超車或想迅速提速而言,都是相當實用且過癮的配備。只不過在手動模式下其降檔的自主權仍稍有限制,自然不像 M Performance 或 M Car 來的隨心所欲。

430i 同樣也提供所謂的 Sprint 衝刺功能、不過需要選配 6 萬元的「M Sport 進階套件」才能一併擁有,只要長按方向盤左側的換檔撥片,變速箱同時調整至目前轉速可容許的最低檔位,筆者實際體驗下,其大致都會比當下的檔位、再迅速連降兩檔。

在底盤表現部份,由於 430i 試駕車另外選配可調避震軟硬的 M 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因此對比起標配傳統的 M 款跑車化懸吊,筆者認為反倒不會有著過於死硬的路面回饋感受,不僅行車模式多出 Adaptive 可選,在 Eco Pro Individul 與 Sport Individual 中都能針對懸吊調整 Comfort/Sport 兩種軟硬程度,多數情況下使用 Comfort 就能兼顧舒適與運動性,而且 Comfort 模式對於路面震動的處理手法相當高明。當然切換到 Sport 其路面回饋資訊會更多,但激烈操駕時也帶來更多支撐性。而 Sport 模式下較為重手的轉向,確實讓激烈操駕時的回饋更為扎實,轉向零敏度與精準度不在話下,搭配配重均衡的底盤,依舊有絕佳的駕馭樂趣。M 款煞車的制動表現線性清晰,不過若是有更高的駕馭需求,筆者建議也還可再另行升級。

Sport 模式下較為重手的轉向,確實讓激烈操駕時的回饋更為扎實,轉向零敏度與精準度不在話下,搭配配重均衡的底盤,依舊有絕佳的駕馭樂趣。

燃油與純電的抉擇點,是兩難嗎?還有理由選油嗎?

總結而言,回到筆者開頭提及的思考,究竟在 4 Series Gran Coupé與 i4 同時存在之下,到底該選油、還是選電?由於此前筆者尚未接觸過 i4 實車,i4 也尚未在臺灣上市,目前較難評斷其實際的產品體驗與感受,只能從帳面上推估 i4 車身超過 2 噸的車重對於操控靈活度或許會略有影響,另外 i4 的 iDrive 8 介面也會在科技體驗上較為新穎。

i4 的 iDrive 8 介面,相信會在科技體驗上較為新穎。

就國內的售價與車型選擇來看,240 萬的 420i、馬力為 184 匹,i4 入門後驅單馬達 i4 eDrive40 售價 250 萬、但馬力達 340 匹;甚至高階車型 289 萬 430i 馬力 245 匹、對比 305 萬 i4 M50 達 544 匹,可能怎麼選看起來直接擁抱純電的 i4 都更為划算。不過試駕完 430i 後,筆者認為 4 Series Gran Coupé油車基礎較輕盈的體態與靈活駕馭,還有燃油車的聲浪體驗,仍舊是其獨特之處,在國內 DC 快充網仍在發展中的當下,4 Series Gran Coupé對於許多燃油車愛好者、或家中無法安裝充電樁的買家,仍有一定的吸引力。當然,若總代理日後能再調整一下 4 Series Gran Coupé的定價,讓其與 i4 拉開差距,或許定位上就不會這麼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