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個大早,昨天的晴空萬里已換上了滿滿的雲,相當可惜。也好,少了火辣的太陽,試起車來輕鬆點,免得手心手背的顏色,總是相去甚遠。

走到主角 Tiida 的身邊,還是不太習慣錯覺帶來的違和感,明明看起來尺碼可愛,但是站到車旁,車頂就是在眼鏡前面,連要看另一側的同事都有點勉強,明明是輛轎車,怎麼車頂有那麼高呢?不過,也是因為這些空間上獨到的設計,才能讓 Tiida 擁有與眾不同的乘坐舒適。

不需要浪費時間尋找車輛的鑰匙,只要按一下門把上的開啟鈕,Tiida 會自動尋找身上 iKey 的訊號,確認無誤,中控鎖順利打開了,看來口袋裡的 iKey 是安然無事了。Tiida 用的 iKey 跟 Teana 卡片型的設計不同,而且與 Infiniti 及 Murano 等產品相同的設計,以果核的外型,黑色塑膠與金屬配件的搭配,與 Teana 的商場氣質不同,具有年輕的風采,而入手略沈的感覺,更添質感。

Tiida 用的 iKey 跟 Teana 卡片型的設計不同,像果核的外型,黑色塑膠與金屬配件的搭配,具有年輕的風采,而入手略沈的感覺,更添質感。

坐上與 Teana 等寬的座椅,對於 XL 尺碼的試車組成員而言,更顯舒適大方。習慣性的伸出左手調整座椅的角度,卻撲了個空,因為 Tiida 畢竟是中型車的設定,在車寬上有一定的限制,在越級使用了 Teana 等級的座椅之後,座椅與車門飾板間的空間有限,若強加電動座椅的調整裝置,只是徒增車主的困擾。Nissan 的設計師巧妙的將開關移到座椅的右側,與手剎車共用空間,讓空間的利用率達到最高,相當精巧。

扭轉方向機柱上的點火開關,引擎輕盈的轉動了起來。再次確定坐姿、後視鏡、安全帶都妥當之後,扭轉方向盤,咱們試車去。

電動輔助動力方向盤 運轉輕巧省能源

第一次扭轉 Tiida 的方向盤,就讓試車組捨不得踩下油門。因為在試駕過這麼多的產品之後,第一次在低速之下轉動方向盤,可以如此的輕盈輕鬆,讓試車組不由得停了下來,在明知道不適合的情形下,反覆轉動方向盤,體驗 Tiida 獨特的手感。

Tiida 率先導入的電動輔助動力方向盤系統,除了省油以外,還能依照速度提供不同的輔助動力,提高行車安全。

這樣獨特的手感,主要來自於 Tiida 率先導入的電動輔助動力方向盤系統。在傳統的動力方向盤設計,是採用液壓輔助的設計,利用引擎連動的液壓系統,減輕駕駛的負擔。但是由於液壓泵浦必須隨時與引擎連動,在不須轉向的情形之下,自然造成能量的浪費,在高油價的時代,成為眾多車廠極欲改善的關鍵。電動輔助動力方向盤便是最熱門的解決方案。在電機技術成熟、成本相對可行的情形下,車廠紛紛以電動馬達取代液壓系統。引擎上的負載可以下降,而方向機也只有在轉動時才會耗電,達到省油的目的。而電子控制技術,更讓其依速度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輔助動力,更能提高行車的安全。

在速度接近零的情形之下,Tiida 的方向盤轉動起來宛若電動玩具的方向盤,十分的輕盈,即便是女性朋友亦能輕鬆操作,對於都會區常見的停車、會車等狀況,無疑提供了最高的便利性,而電動輔助系統,除了在能量使用上有更高的效率,系統的重量比較液壓系統更是輕巧,進一步協助 Nissan 的工程師達到節能的目標,可說是一舉數得的設計,亦展現 Tiida 身為新世代車種的先進設計。

而實際在道路上試駕電動輔助轉向系統,又是另一種不同的體驗。由於系統設計的不同,Tiida 方向盤上所傳來路面的回饋感受,與傳統系統截然不同,路感非常的薄弱,路面拉扯的感覺亦不清楚,讓平常靠著手感開車的試車組同仁,一時抓不到感覺,不自覺的拘謹了起來。

由於系統設計的不同,Tiida 方向盤上所傳來路面的回饋感受,與傳統系統截然不同,感覺頗為特殊。

但是經過幾個轉彎之後,試車組對於電動輔助系統的表現已經非常熟悉。電動輔助系統只是會改變輔助的力道,並不會改變轉向比例的設定,因此只需將方向盤轉到應轉的角度,Tiida 仍會精確的轉到該轉的地方,不會有所偏差,但是適當的輔助力道,在低速時讓 Tiida 的操控顯得輕鬆,高速則顯得謹慎,對於消費者而言,可說是再適合不過的設定了。只是,方向盤回正的力道是來自於懸載及轉向機構角度的設定,並不會因為車速而改變,因此在高速與低速時,轉動及回正之間的力道差距頗大,即便經過一整天的行駛,仍不太適應。

方向盤的適應問題,在幾個彎道之後,便不再停留在試車組的腦海之中,因為 Tiida 靈活而穩定的操控表現,讓最近跟山道有點生疏的試車組,重拾年少山路玩車的樂趣。

廣  告

歐系基因 彎道表現出色

Tiida 是 Renault 與 Nissan 聯盟之後合作推出的產品,是 Megane 的雙生亞洲版,因此在底盤設定的功力上,導入了 Renault 的法式風格,使得 Tiida 擁有與所取代的 Sentra 截然不同的動態表現。

以中等的速度帶入彎道,Tiida 一派的悠閒輕鬆,車尾的穩定,與 Sentra 的不明確的滑動,成為極大的對比。扭轉著方向盤,車頭準確地朝著設定的方向前進,而後方的兩輪,亦循著同樣的軌跡,穩定前進。將車速不斷的提高,車尾的穩定依然。而當車速接近了極限,後輪的滑動加大,Tiida 的車尾緩緩的轉著彎外移動,適時的修正了車身的角度,讓駕駛仍舊能輕鬆的運用前輪的帶動,穩穩的保持在自己的路線上,讓駕駛能有充沛的信心,駕馭滑動,繼續面對著接連而來的彎道,輕鬆自在。即便在高速彎道中恣意地踩下了剎車,意圖造成的車尾失控亦宣告失敗,Tiida 的車尾動態僅略為放大,彷彿是表現對試車組幼稚的不耐煩般,扭了一下車身,車子便穩定的在彎道之中停了下來。

Tiida 動態表現沈穩,卻十分靈活。

如此紮實的表現,讓試車組更無忌憚地在彎道上任意的測試,不斷變化著入彎的路線,調整不同的剎車點與剎車力道,修正方向盤扭轉的模式,Tiida 總是穩定的按著試車組種種不合理的要求,平安而順暢的出入彎道,帶來一個愉快的下午。而在空地上拉起位置適中的手剎車,Tiida 的車尾漂亮的畫出一個圓弧,不多不少的停在 180 度的地方,沒有多一絲一毫的搖晃,宛若歐洲鋼炮的大將之風,要得。

基本功打造精緻引擎表現

同樣讓試車組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 Tiida 全新的引擎。Tiida 引擎的輸出並不特別突出,MR18 與 HR16 兩具全新全鋁合金引擎,分別輸出 126 匹與 109 匹的馬力,就目前同級車而言,並不算頂尖。但是引擎運轉的細緻,卻是清楚的表現出來。輕踩油門,沒有感覺到阻礙或遲滯,引擎轉速輕輕巧巧的向上提升,聲浪穩定而平順,顯見內部機件的精度極佳,在良好的平衡之下,將能量釋放出來,平順地帶著 Tiida 前進。而 Tiida 良好的車體剛性與隔音,更將車外的噪音隔絕於外,讓 Tiida 的車主,能夠享受中大型房車水準的寧靜。

Tiida 的 MR18 與 HR16 兩具全新全鋁合金引擎,輸出並不算頂尖。但是引擎運轉的細緻,卻清楚的表現出來。

而任意的將油門重踏,變速箱輕巧的降檔,引擎轉速同步向上躍升,此時的 Tiida 又有了另一個不同的氣象。全新 Tiida 的引擎系統,除了內部零件的加工精度提升之外,四個汽缸的進氣道更經過等長化、平滑化的設計,搭配前進後排反置汽缸頭的設計,使得吸進氣流的聲音,不同於一般引擎的沈悶,顯得較為清揚綿密,可以讓聽者可以清楚感受到新鮮空氣源源不絕湧入燃燒室,帶來紮實而充沛的動力。而在 Nissan 工程師的刻意設計之下,防火牆對於引擎高轉速清揚的進氣聲並不進行阻擋,讓大腳油門踏下的同時,同步傳來清亮的聲浪,搭配水準之上的加速力道,提供 Tiida 的駕駛從力道、聲浪及操控的全方位駕駛享受。

全方位享受的年輕產品

在經過一天的試駕活動,對於 Tiida 的訴求已是了然於心,全方位的享受,正是 Nissan 工程師所想要在 Tiida 身上所實現的。面對一輛針對都會使用的中型房車產品,如何在空間、油耗、實用性、舒適性與駕駛樂趣上取得平衡,是 Tiida 的工程團隊所想要達成的。為了追求實用的平衡,Tiida 並不像其他對手一味追求在不實用的馬力數字,而是在實用的轉速域內將能量進行最佳的利用,以在油耗與實用性上,取得最佳的平衡。而來自歐系的底盤基因,更加入了舒適性的考量,運用全新的避震器設計來縮小側傾,並精心調校了阻尼與彈簧,將路面的起伏完全隔絕,在操控樂趣與乘坐舒適性上,取得了平衡;而看小實大的車體設計與豐富的內裝配備,將人車的介面取得了最佳的平衡。性能與油耗,樂趣與舒適,甚至歐洲的底盤技術與日本的引擎科技,全面的均衡,成就了全新的 Nissan Tiida。

全面均衡的整體表現,成就了全新的 Nissan Ti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