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的行程再次跨越了太平洋,這次來到曾經熟悉的灣區,從金門大橋旁的舊金山市區,一路沿著海岸南行,目標是 250 公里外的著名賽道─Laguna Seca。

會大費周章選擇這條高難度的賽道,試駕的車輛自非等閒,也不難看出主辦單位對於這款產品的深切期許。活動的主人,是德國豪華品牌大廠 Mercedes-Benz;而活動的主角,則是該集團首輛以性能副品牌 Mercedes-AMG 發表的純種跑車─Mercedes-AMG GT。

2014 年 9 月 9 日,Mercedes-Benz 在總部所在的 Stuttgart 司徒加特,發表了 Mercedes-AMG 性能副品牌與首款純種跑車產品 GT,向全球宣誓其進軍跑車市場的決心。

這款產品對於 Mercedes-Benz 而言,具有重要的指標意思,因為,純種跑車市場,對於 Mercedes-Benz 而言,並不算是熟悉的級距。而其設定的價格帶與性能表現,更是直指車壇經典、在部份人士心中甚至已達到傳奇等級的 Porsche 911。承載著開創全新副品牌的任務,又直接挑戰市場的長青車款,Mercedes-Benz 對於 GT 以至於 Mercedes-AMG 品牌規劃的深遠、企圖的雄大,都不容小覷。

20 世紀中退出賽道超過 30 年,Mercedes-Benz 缺乏純種跑車產品線

仔細想想,身為全球最資深的汽車品牌,長期耕耘豪華品牌市場,從創始之初便積極參與賽車活動,Mercedes-Benz 旗下缺乏純種跑車產品線,著實令人意外。然而這一切,卻是要回溯至 20 世紀的中期。

最早的 Benz Patent Motor Car No.1,就曾參與賽車活動,Mercedes-Benz 在 20 世紀前半積極的參與賽事,留下亮眼的成績,更留下著名的「Silver Arrow 銀箭」名號。

在 20 世紀的前半,Mercedes-Benz 在賽場上有著極為輝煌的成績,當時亦有多款以性能著稱於世的經點產品。在 1950 年代,Mercedes-Benz 更曾是 F1 賽道上的常勝軍,經典的 300 SL 純種跑車,亦是在賽場上獲得絕佳成績的車輛所轉化而來的量產產品。然而在 1955 年的 Le Mans 利曼賽事中,由於 Mercedes-Benz 旗下賽車發生的意外,造成重大的傷亡,讓 Mercedes-Benz 離開賽場數十年,集中全力在豪華轎車產品的開發。其時,對於安全科技的投資,比起性能與操駕樂趣,更獲得品牌的重視。大戰略的改變,讓純種跑車產品,從這個有著輝煌賽車歷史的品牌,缺席了好長的一段時間。其間 Mercedes-Benz 雖然仍有跑車意念的產品推出,多是轎車產品衍生的雙門轎跑車及雙門敞篷車,以滿足豪華車款買家的個性化需求,並非以性能與樂趣為主要導向的產品。

經典的 300 SL,是 Mercedes-Benz 歷史上少有的純種跑車。在 300 SL Racing Sport Coupé於賽道上取得亮眼成績後,其獨特的鷗翼車門設計,吸引了市場的目光,因而才有市售版 300 SL 以及 300 SL Roadster 的出現。然而因為利曼賽事的意外,Mercedes-Benz 退出賽事,專注於豪華乘用車市場的經營,純種跑車產品亦自其產品線中消失了數十年之久。僅留下由轎車衍生的雙門轎車,經典的 SL-Class,亦轉以敞篷車為主要訴求。

在離開賽道 30 多年後,Mercedes-Benz 在 1980 年代後期,逐步重回賽場,以轎車產品所衍生的房車賽,是其投注最多心力的部份,而過去表現亮眼的 F1 賽事,則是以引擎供應商的角色投入。自 1960 年代便以 Mercedes-Benz 量產車款為基礎,進行改裝並投入比賽的 AMG,成了 Mercedes-Benz 在房車賽中重要的合作夥伴。

Mercedes-Benz 重回賽道,仍以轎車產品衍生的房車賽為主,曾經有亮眼表現的 F1 則以引擎供應商的角色參與,直到 2010 年買下 Brown GP 車隊,正式以 Mercedes AMG 車隊重回 F1 賽場。

併購 AMG,性能產品仍為乘用產品強化版

在 20 世紀的末期,隨著汽車市場的膨脹,性能化與年輕化成為汽車公司重要的課題。Mercedes-Benz 亦於 1999 年併購了長期合作的改裝廠 AMG,改組為 Mercedes-AMG GmbH 子公司,專事旗下車款的性能套件開發與性能車型研發,Mercedes-Benz 旗下的所有車系,亦全面推出了 AMG 的性能車型,讓 Mercedes-Benz 在性能車的市場上,有許多與其他競爭品牌一較高下的產品。

AMG 最早以改裝 Mercedes-Benz 300 SEL 的 6.3 升引擎至 6.8 升拿下房車賽冠軍打響名號,並成為 Mercedes-Benz 長期的合作夥伴。最終於 1999 年被 Mercedes-Benz 所併購,成為旗下的性能車款子公司,專事乘用車種的性能車型開發。

然而,即便有著滿滿的 AMG 車型,仍均是以豪華乘用車量產產品為基礎所衍生的性能車型,差異主要在底盤的調校與引擎的改造,Mercedes-Benz 旗下依舊缺乏純粹的跑車產品,自然亦沒有純種跑車產品整車開發的經驗。

借重合作夥伴資源,以 SLR McLaren 初探跑車世界

透過 F1 引擎供應的合作關係,Mercedes-Benz 與 F1 賽場上的勁旅 McLaren 於 1994 年起展開了長期的合作,並於 1998 年與 1999 年 2 度拿下 F1 的車手冠軍頭銜與 1998 年的車隊冠軍。良好的合作關係,加上 McLaren 於 1990 年代曾成功打造車壇經典的 McLaren F1 超級跑車,Mercedes-Benz 尋求 McLaren 的合作,一起開發市售版的超級跑車,其便是於 2003 年發表 SLR McLaren,成為 Mercedes-Benz 近半世紀以來首度進軍純種跑車市場的嚐試作品。

為了進軍純種跑車市場,Mercedes-Benz 於 2003 年先與 F1 賽場的合作夥伴 McLaren Automotive 合作,開發全新的 SLR McLaren 超級跑車。

這款超級跑車,雖然掛著 Mercedes-Benz 的品牌進行銷售,但是一如其 Mercedes-Benz 與 McLaren 在 F1 賽道上的合作,車輛的研發與碳纖維車體的打造,均是由英國的 McLaren Automotive 所主導,所採用的 V8 5.5 升機械增壓引擎則是由 Mercedes-AMG 所負責。

SLR McLaren 的計劃在 2008 年隨著 McLaren 車隊與 Mercedes-Benz 合作的結束而宣布停止。但 Mercedes-Benz 進軍純種跑車市場的計劃並未中止。

獨立開發首款作品─SLS AMG

事實上在 SLR McLaren 發表之後,沒多久,Mercedes-Benz 便已展開新一代超級跑車的研發計劃,採用了經典車款 SLS 的名號與鷗翼式車門,2009 年的法蘭克福車展,Mercedes-Benz 公布了這款由 Mercedes-AMG 公司獨力開發的跑車產品─SLS AMG。

在 2009 年,Mercedes-Benz 發表首款由 Mercedes-AMG 自行研發的跑車產品 SLS AMG,以鷗翼式車門的設計,向 300 SL 致敬,亦提醒世人這純正跑車血統的傳承。

而在 2014 年,Mercedes-Benz 在純種跑車產品的開發上踏出了第 2 步,其成果,正是這次試駕的主角─Mercedes-AMG GT。

從 3 款產品的推出,可以看出 Mercedes-Benz 對於跑車市場摸索的軌跡,從 3,000 萬元等級、碳纖維車體的 SLR McLaren,接續以 1,300 萬元等級、全鋁合金車體的 SLS AMG,以至於報價 796 萬元的 Mercedes-AMG GT S,Mercedes-Benz 以一定的步調,探索著不熟悉的純種跑車市場,嚐試著不同的價位與產品設定,期能從中找到最適合 Mercedes-Benz 的成功方程式。而這次的越洋飛行,就是為了深入了解這輛全新產品的實力表現。

承續 SLS AMG 外型元素,與 Mercedes-Benz 品牌做出區隔

試駕的當天早上,各式各樣的 GT S,在舊金山市區的飯店門口擺開陣仗,吸引眾多路人的目光,自然,也給了與會媒體第 1 次與 GT 車系親近的機會。

座落在舊金山市區的飯店門口,羅列著媒體試駕用的全新 GT,顏色鮮豔而多元。為能清楚呈現 GT 車系的強大實力,試駕活動清一色安排輸出 510 匹的 GT S 車型。

雖然已是新世代的產品,但是 GT 的設計風格,並未依循著 A-Class 以降由設計總監 Gordon Wagner 所主導的新世代設計風格,沒有與水箱護罩融合的頭燈組、沒有側面高低兩道斜向帶來躍動感的腰線設計,長長的車頭,與隨著輪拱高起的葉子鈑,加上圓融的線條走勢,讓人想起 SLS AMG,更讓人喚起對於 20 世紀前半段那段銀箭賽車主宰賽道輝煌歷史的記憶。

全新開發的 GT,在設計元素上並未導入 Mercedes-Benz 新任設計總監 Gordon Wagner 自 A-Class 起所採用的新世代設計,而是清楚延續了 SLS AMG 的設計風格。長車頭的設計,亦讓人想起銀箭時代眾多經典賽車獨特的車身比例。

這樣的設計,其實是合情合理的。為滿足高階客層對於性能車產品個人化、運動化的風格,讓性能車產品與豪華轎車系列產品的設計上有所區隔,對於跑車市場客層的經營而言,是理所當然的。而對於高價的純種跑車而言,除了科技、性能、操控、樂趣等技術面的因素,歷史傳承、血統、故事等元素,亦是營造高階跑車產品中所不可或缺的,而從車頭造型來看,Mercedes-AMG 在 GT 的造型設計上有著絕佳的起頭。

高高突起葉子板的走勢,並未隨著 A 柱介入而結束,而是將帶著飽滿肌肉感的隆起,延伸至車體的側面、打造出厚實的肩部,並一路延伸至車尾,為 GT 帶來豐滿的側面起伏。葉子板上照例打上了透氣孔,並打造出 2 道平行折線,延續設計上的傳承風格,彰顯 GT 車系與 300 SL 及 SLS AMG 之間一脈相傳的純種跑車血統。而僅有一半大的透氣孔,亦透露出 GT 居於 SLS AMG 之下的產品定位。

GT 車系的車側,線條亦與 SLS AMG 的設計風格相似,唯鷗翼車門與斜背車尾的設計,讓車頂的曲面設計有所不同。而就像是說明 GT S 較具親和力的市場定位,GT S 側面的通風孔,尺寸僅有約莫 SLS AMG 的一半大小。

斜背式設計,增添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車尾的設計則是 GT 上所首見的全新設計元素。沒有鷗翼車門的設計,讓 Mercedes-AMG 的設計師在 GT 的車頂部份有著更大的自由度,不需為了轉軸的安裝而屈就了線條,打造出更為立體圓滑的車頂,並一路延伸至車尾,打造出 GT 獨有的斜背車車尾設計,高達 180 公分的尾門開啟高度,讓 GT 350 公升容量的行李廂,在取用上十分便利而就手。

GT 車系的車尾採用斜背式設計,可以寬闊地打開,開口高達 183 公分,而置物空間則有 350 公升,實用性極佳。在座椅後方還有加後懸吊系統上拉桿,強化車身剛性。

坐進 GT 的車室之中,所有的介面清楚地告訴駕駛者,這是一輛來自 Affalterbach 的 AMG 產品,從三輻式方向盤、金屬的換檔撥片、精巧的金屬排檔桿與兩側的動態控制按鈕等,都是現行 AMG 車款上一致的風格,讓小亮與同行媒體都能輕易就手。然而在 GT 的車室中,Mercedes-AMG 以深淺不同色調的碳纖維編織而成的飾板,與高級真皮一起做為車室內裝的鋪陳,讓整體的質感與性能風格外顯而強烈,滿足跑車買家的需求。為了這輛首次使用 Mercedes-AMG 副品牌名稱的開創性產品,Mercedes-AMG 的設計師特別導入了航空飛行器的元素,包含一整排的圓形出風口、仿戰機上 NACA 進氣口設計的排檔座,都讓其散發出與眾不同的風味。

GT 車系的內裝清楚透出 AMG 的競技風格。然而為了這輛首次使用 Mercedes-AMG 副品牌名稱的開創性產品,Mercedes-AMG 的設計師特別導入了航空飛行器的元素,包含一整排的圓形出風口、仿戰機上 NACA 進氣口設計的排檔座,都讓其散發出與眾不同的風味。隨著內裝顏色不同,碳纖維編織飾板亦有所不同,更顯精緻。而 S-Class 開始導入的 Burmester 高級音響,亦在 GT S 的配備選擇清單之中。

站在 SLS AMG 的肩膀上,以全新 V8 引擎提供性能饗宴

在良好的設計與車室鋪陳之下的,則是 Mercedes-AMG 精心打造的全新車體與動力系統。以技術的觀點來看,GT 承襲了許多 SLS AMG 上所採用的技術,包含全鋁合金的車體,前置引擎、後置雙離合器變速箱、後輪驅動、碳纖維傳動軸等,讓 GT 的車體能進一步輕量化,並擁有 47:53 的前後配置,打造良好操控的基礎。

GT 車系的設計,可說大量承襲了 SLS AMG 所開發的技術,包含全鋁合金車體、後置式變速箱、碳纖維傳動軸等,運用 SLS AMG 所累積的經驗,進一步打造更強勁的性能。

而在碩大車室內所安裝的,則是 Mercedes-AMG 最新的 4.0 升 V8 渦輪增壓引擎。刻意將增壓組件安裝在 V 型引擎的中央谷區,讓引擎的效能可以有效提高,兼顧油耗與性能的表現,在 GT 車型上,輸出可達 462 匹,而頂級的 GT S 車型,輸出更可高達 510 匹之多,媲美 M156 6.2 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輸出表現。

代號 M178 的全新雙渦輪增壓 4.0 升 V8 引擎,將渦輪系統置於 V 型引擎的中央谷區,讓其有排放更好、油門反應更佳、熱效率更好等優勢。而為讓引擎的重心進一步降低,M178 引擎更採用乾式油底殼設計,以取得最佳的操控。

上路見真章

良好的前後配重、卓越的動力表現、輕量化的車體配置,讓 GT S 擁有極為漂亮的測試數據,包含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僅需 3.8 秒、極速可達每小時 310 公里。但是一如前面所說,一輛純種的跑車,除了性能,還包含有對於操駕與樂趣的追求,Mercedes-AMG 是否順利做到這點,就待加州的公路與刁鑽的 Laguna Seca 來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