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世代的 Mercedes-Benz C-Class,在 2013 年年底原廠發表之時,一如在外觀設計篇中所說,原廠所公布的外觀設計,與 S-Class 極為相像,讓小亮在試車的過程之中極為掛心而難以理解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部份依舊是讓小亮同樣掛心,那就是全新 C-Class 的內裝設計。
不同的是,對於外觀的相似,小亮是以質疑的角度掛在心上,在經過 Gorden Wagener 的解說與實車的欣賞之後,這個質疑終於全然去除。但是對於原廠所公布的原廠照,小亮卻是驚豔到滿心期待,希望能早日打開車門,欣賞打破傳統框架所打造出來的全新產品。

現行的 204 世代 C-Class,雖然內裝上按鍵及中控臺的編成,仍是以傳統的黑色塑料為主。雖然在 2010 年的小改款工程中,導入了 221 世代 S-Class 的部份設計元素、儀錶組與中控臺螢幕外蓋的造型整合、改成 3 筒式儀錶、加入較大的儀錶組液晶螢幕等,但是,在 A-Class 承接成為品牌入門主流選擇,以及市場口味對細緻質感的要求的提升,黑色塑料的入門風格已略為顯舊,對這個級距的買家以及新世代 C-Class 的定位,在競爭對手持續翻新之下,內裝設計的吸引力更是明顯下滑。

然而,在全新 C-Class 的內裝設計上,我們看到了一次大躍進。
原木飾板打造視覺與觸覺的饗宴
與外觀不同,也與 2010 年的小改款工程不同,全新 C-Class 的內裝,並不會看到品牌旗艦 S-Class 的影子。雖然說圓型霧銀橫柵式冷氣出風口、隔間週圍的細緻鍍鉻邊框、原木紋路飾板等元素與 S-Class 相同。但是整體的設計風格,與 S-Class 截然不同,甚至是就某些角度來看,C-Class 表現出來的質感更好。

超大面積的原木飾板,包覆住整個中控臺的表面。由於音響系與空調系統的資訊,都透過 COMAND 系統在中控臺上方的螢幕中顯示,所以中控臺上按鍵佔得空間較小,讓木紋飾板的面板更大,在車室內營造更為溫暖舒適的質感。
在原廠的照片中,精心打磨的木質飾板,加上了極佳的亮光漆,彰顯木材中來自年輪紋路,讓機械性的汽車車室中,有著自然的奧妙之美與生命的活力,讓整個視線焦點,從難從高級傢俱般的中控臺上移開。而在小亮所試駕的車輛中,採用的則是原木霧面深色飾板。雖然,對於視覺上的衝擊不若亮面處理的效果來得大,但是沒有透明漆隔絕的直接接觸,讓人能夠指尖感受到木紋的起伏,沒有金屬的冷冽,為車室內多了幾分溫暖。所試駕車型所配置的指針式時鐘,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讓復古的氣息與木質飾板的溫潤相呼應,整體質感均衡而舒適。
而若將視野更往外拉,左右車門上的木質飾板,正與中控臺上的面板相互呼應,搭配精心車縫的皮革內裝,整個質感,超過所有同級競爭對手,甚至具有越級挑戰的實力。

空間寬闊,軸距加長 8 公分
而除了內裝精緻的質感令人激賞之外,全新世代 C-Class 的乘坐感受,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坐進近一代 C-Class 的車室之中,乘員都會不自覺得把背拉直一下、把腳伸直後,再任自己放鬆而舒適的坐下。因為,新一代 C-Class 的車室,較前一代產品明顯變大。

Mercedes-Benz 表示,隨著消費者身高的成長,車室亦做了調整,讓乘員的頭部空間更為寬裕,這在乘坐在車室中,的確能夠感到差異。而更重要的是,隨著世代的交替,205 世代的 C-Class 軸距加長至 2,840mm 之多,立時站在同級競爭對手的最高峰,對後座乘員的膝部空間與腿部空間,亦有極大的幫助。在試坐時,後座膝部與前座椅背仍 1 顆拳頭左右的距離,讓後座乘員享有較 204 世代產品更為優渥的舒適空間。

Mercedes-Benz 自己亦表示,1995 年首度採用 4 圓燈的 W210 E-Class,是品牌歷史上的經典之作,其雍容氣度,一向是同級產品的標桿。然而同為標準板的 W205 C-Class,在各項空間指標上,均已較 W210 的 E-Class 來得大,包含軸距、輪距、車寬、車高、肘部空間等,都是全面勝出,清楚顯示出 Mercedes-Benz 對於新一代 C-Class 的期待。
C-Class 規格尺寸比較表 ( 單位:毫米 ) | |||
全新標準版 W205 C-Class | W210 E-Class | 現行 W204 C-Class | |
軸距 | 2,840 ( +7, +80 ) | 2,833 | 2,760 |
前輪輪距 | 1,588 ( +46, +41 ) | 1,542 | 1,547 |
後輪輪距 | 1,570 ( +34, +23 ) | 1,536 | 1,547 |
前座肘部空間 | 1,454 ( +2, +14 ) | 1,452 | 1,440 |
後座肘部空間 | 1,462 ( -10, +0 ) | 1,472 | 1,462 |
車長 | 4,686 ( -109, +95 ) | 4,795 | 4,591 |
車寬 | 1,810 ( +11, +40 ) | 1,799 | 1,770 |
車高 | 1,442 ( +20, -5 ) | 1,422 | 1,447 |
而更讓乘員感到舒適的,是全新 C-Class 在車室隔音的處理。隨著車門的關上,小亮感受到的是類似開上了氣密門般的靜謐效果,立時將車外各國媒體在車外討論閒聊的聲音隔絕,保持車室內聲音的私密性。而隨後的試駕行程之中,不論車速如何加快,或是路面磨擦狀況的滾動噪音等,都能保持車室內的寧靜感。駕駛人與乘員之間的對話,均可以保持在一般室內對話的音量,甚至是輕聲細語也不會造成影響,無需為了行車而提高音量,讓乘車體驗極為輕鬆而不感勞累。
與華麗裝潢匹配的豐富配備
新一代 C-Class 的內裝設計,以華麗來稱呼並不為過,然而在這原本屬於入門產品的車系上,明顯感受到原廠對其定位提升的規劃,整體配備極為豐富。
7 吋或 8 吋的高彩度液晶螢幕,高高樹立在中控臺的上方,提供完整的資訊,不論是空調或是音響系統,都能清楚地從精密設計的大字體介面上,掌握全車的狀況,進行最適當的調整,當然,在海外試駕完全不容缺席的衛星導航系統,亦全程在這大尺吋的高彩度液晶螢幕上出現,帶領試車媒體在陌生的馬賽及普羅旺斯地區,體驗 C-Class 的產品實力。

全新的 COMAND 系統中,多語文的選項自然已是標準配置,因此即便在馬賽地區,小亮仍可選擇使用中文化系統。而空調、車輛設定等多項功能,亦依循 S-Class 以來的圖形化介面,讓使用極為簡便。
最有趣的部份當屬 COMAND 系統的介面導入了現有智慧型手機的概念,多種功能的圖示選單中,還可以自行搬移圖示的順序,讓整個操控的介面更能符合車主個人的習慣。

超越 S-Class 的全新觸控板系統
而為了方便駕駛人完整控制 COMAND 系統強大的功能,C-Class 除了原本的旋鈕控制介面之外,還在其上架構了 1 組具多點觸控的電容式觸控板,這是車系中的首創,即便是旗艦 S-Class 亦沒有這項配置。使用者只需與使用智慧型手機相同的滑動手勢,便可以控制系統中游標以及選擇的切換,輕按則可進行選取確認,讓使用為順心。而這塊觸控板上,更支援了文數字手寫輸入辨識的功能,讓衛星導航系統與行動通訊系統的使用,更得心應手。
Mercedes-Benz 的工程師表示,全新的觸控系統與旋鈕系統可操作的功能完全相同,以重覆提供的架構,讓使用者能隨心所欲,選擇自己最順手的使用體驗,讓 Mercedes-Benz 的車主能延續原有的使用經驗,亦能把日常生活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習慣,無縫轉移過來,融合成全新而良好的體驗。

比照旗艦的豐富選配
新世代 C-Class 的豐富選配,亦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小亮打開手套箱,想要尋找試車資料時,映入眼簾的,赫然是輔於 S-Class 上所開發出來,為了提供更舒適車室氛圍而設計的 AIR BALANCE 香氛套件,使用者可以依個人喜好,購買 Freeside、Downtown、Sports 以及 Nightlife 等風味的精油,在車室內就可以享受芳療。而 AIR BALANCE 系統亦提供負離子功能,有助清除車內細菌及過敏源,讓車室內的空氣更為清新怡人。
除此之外,C-Class 出廠便配置有 Front Bass 重低音喇叭,讓音樂的震憾力,直達人心,而對於希望能更細緻品味每一個音韻轉折的聆聽者,同樣在 S-Class 上才推出的 Burmester 音響,亦在 C-Class 的選購配備中,提供原音重現的精緻體驗。當然,3D 立體環繞音響系統,還是留在 S-Class 那般具有寬闊空間的車型,才能有最好的音場效果。

完善的駕駛輔助介面
不僅是中控臺系統的介面更為親和好用,方向盤後駕駛者專屬的空間內,各儀錶以及輔助功能的呈現,也同樣的全面翻新。雙環儀錶中間,亦換上了高彩度的 TFT 液晶面板,讓多樣化的駕駛輔助資訊,都能清楚顯示。搭配儀錶下方的 2 塊液晶螢幕,多變組合,讓駕駛無需轉向中控臺,便能透過多功能方向盤,調整多樣化的設定。
而在儀錶組的後方,C-Class 更配置有大尺寸的彩色擡頭顯示器投影系統,豐富多樣的資訊,直接以高彩度的呈現方式,投射在駕駛者視射的下方,連低頭的動作都省了,在仔細觀看路況的同時,掌握行駛時所需要的所有資訊,讓駕駛的安全更上層樓。


精緻打造,越級挑戰
在原廠發表之時,C-Class 的照片早已引起業界的譁然,因為 Mercedes-Benz 似乎一口氣把中型房車的競爭標準,飛躍式地拉高,甚至眾多較高級距的產品,亦有所不如。而在實際接觸之後,其精緻的做工與均衡的設計,所提供的乘坐體驗,卻又超過了預期,很明顯地,全新的內裝設計,將會成為 C-Class 與眾多競爭品牌爭逐時的一大利器。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