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 Rover Defender 的名號,在越野車界是如雷貫耳的。不論是在電影中的露出,或是在國外媒體的試駕介紹之中,其強大的越野能力,是全球汽車界無從置疑的。而在柴油車元年的 2004 年臺北車展之中,Land Rover 更是搶先引進了 G4 特仕的 5 門亮橘色 Defender 110 車型進行展示。其霸氣的外觀,加上精心設計由上而下的雄踞之姿,讓參觀者單從旁觀時便可以感受到其雄厚的實力。試車組在當時亦為其所著迷,深刻期待在正 2004 年式車型到港後,可以在第一時間測試這輛全球越野車的傳奇。而這一天終於到了。

2004 年臺北車展中,Land Rover 搶先引進了 G4 特仕的 5 門亮橘色 Defender 110 車型進行展示。由上而下的雄踞之姿,讓參觀者單從旁觀時便可以感受到其雄厚的實力。

最原始的內裝基調

今天所試駕的是三門的 Defender 90 車型。少了展示臺的間隔,讓我們得以更仔細地觀賞這輛從英國來的傳奇車種。方正的外型、古樸的風格,讓我們對於 Defender 的第一印象留下了好感。而在車尾及側面上明顯的點焊痕跡,更讓我們覺得 Defender 的率性,更對其加深了點好感。

在車尾及側面上明顯的點焊痕跡,讓我們覺得 Defender 的率性。

可是這些好感,在我們打開車門的那一瞬間,立刻幻滅。原來 Defender 的點焊痕跡並不是刻意表現的率性,而是跟本是在小地方完全不進行修飾。從乘用車的角度來看,這種施工後沒有修飾的狀況,跟本是不能忍受的,可是 Defender 卻是毫不遮掩地直接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像是門框的焊縫、鈑件的點焊等等,除了上漆之外,跟本完全沒有任何的裝飾,原封不動的表現在乘員的面前。

整個車室內,除了吸入式單片 CD 主機與前雙門電動窗之外,與近 10 年汽車市場銷售的產品,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圖右─對外空氣循環,更是直接用機構,以車室內的連桿將車外的通風蓋打開,而乘員從機構的縫隙之中,就可以看到車外。

圖左─車室後方彷若是貨車貨艙的空間,有著一個廣大的平臺,兩側則各有兩張折疊式的小板凳,以供其他的乘員搭乘時使用。

而除了鈑件的處理之外,更讓人難以想像的,是 Defender 的內裝設定。平常在國內市場汽車產品之中所出現的內裝配色風格、高質感中控臺與座椅、整合式儀錶總成等等,在 Defender 上,完全付之闕如。黑烏烏的中控臺上,有著幾片金屬扭製而成的撥桿,套上著幾個模具粗糙的塑膠套,就成了冷氣控制開關。在方向盤前面的,散置著幾個傳統式單一功能的圓錶,告訴著油量、水溫、時速等基本資訊,連引擎轉速都付之闕如,更諻論整合式儀錶總成了。對外空氣循環,更是直接用機構,以車室內的連桿將車外的通風蓋打開,而乘員從機構的縫隙之中,就可以看到車外。而車室前排就僅有兩張座椅,當然是絨布包覆的;在後方彷若是貨車貨艙的空間,有著一個廣大的平臺,兩側則各有兩張折疊式的小板凳,以供其他的乘員搭乘時使用。整體的配置,就像是在墾丁可以看到代訓新加坡軍隊所使用的運兵卡車一樣。整個車室內,除了吸入式單片 CD 主機與前雙門電動窗之外,與近 10 年汽車市場銷售的產品,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這種車室的內裝,這樣的座椅安排,對試車組而言,彷若是童年時隨著長輩送貨的卡車的內裝,即便是後方的座椅,亦像是貨車上的克難座椅,僅是多了安全帶的配置,讓人著實有著時光錯置的感覺。而若就現在國內所熱賣的貨車堅達而言,其內裝的質感與空間的安排,更是遠遠勝過這輛 Defender。這麼一輛連卡車內裝都不如的產品,真的是讓我們掛念半年之久的產品嗎?

高強的越野能力

心中的猶疑,仍不能解除。但是看在 Land Rover 在越野界的盛名,我們還是將其開到真正屬於越野的環境之中好好一試,再來下定論吧。在討論之後,試車組決定,將 Defender 開到抓地力不良的沙灘上試試,看看這輛享譽全球的產品,是否具有名符其實的實力。

將巨大的身軀擠進那宛若卡車的駕駛座內,帶著 Defender 往北海岸開。源自 1948 年的設計,真的讓人忘了世界上還有人體工學這檔子事。理應寬廣好伸展的腳部空間,受限於巨大的變速箱排擠,讓駕駛腳踏才全都歪向左側,使得駕駛必須要略為側著身體,才能讓方向盤與踏板發揮正常的功能。靜止時良好的靜肅性,在柴油引擎發動後立刻消失,加上陽春而曲折式的排檔桿,我們彷彿在試駕一輛卡車一般,開往了北海岸。在北海岸散置的民宅之間,隨便挑了一條用油漆標示著往海岸的小路,試駕的行程就此開始。

一般而言,沙灘對於越野車輛傳動系統的設定是最為挑剔的,因為所有輪子所接觸的,是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連結的沙礫,如果傳動系統沒有辦法提供四個輪子均衡的動力輸出,很容易造成特定車輪的空轉,讓車輛進退不得。而除了四輪驅動系統的差異之外,車重亦是讓沙灘成為許多越野車殺手的地方。因為在沙地上,車輛與其說是行駛於其上,還不如說是漂浮在沙面之上。太重的車身、太小的車胎,都可能造成輪胎的深陷,讓加諸於車輪的動力,轉換為一陣又一陣的沙噴泉,而車輛則再次向下深挖,陷於更為悲慘的情境。有著多次 Discovery 與 Range Rover 的試駕經驗,對於 Land Rover 產品在攀越落差地型及溯溪等越野活動之中的表現著實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在地基不牢靠的沙地上,車體紮實、重量驚人的 Land Rover 產品,我們一向不敢輕易的嚐試。Defender 真的具備有挑戰沙地的實力嗎?抱著忐忑的心情,硬著頭皮,鎖定了中央差速器,沙地,我們來了。

小路的路底就先出現了一條小水溝。說深不深,可是有著深陷泥淖的經驗,試車組還是先請攝影的同仁下車探探溝底的狀況。以路旁的枯枝探底,水深大約 20~30 公分,問題不大,溝底的泥沙亦算紮實,相信沒什麼問題。可是聽著強烈的海風,一腳踏下盡是鬆軟的沙地,攝影同仁猶不能放心地頻頻送來關心的眼神。既來之則安之,上了!

試車組讓車子輕輕地滑進了水漥,以接近怠速的方式向前行駛。沒有打滑,沒有任何的爭扎,感覺就像是過了街道上的一個小坑洞一樣,坐在車室內的人,僅覺得沈了一沈,便已過來了,甚至連搖晃都算不上。

硬著頭皮的試車組,輕輕地放開 Defender 的離合器,讓車子輕輕地滑進了水漥,輕開油門,讓 Defender 以接近怠速的方式向前行駛。只覺得輕輕的一晃,試車組已到達了水溝的對面,沒有打滑,沒有任何的爭扎,感覺就像是過了街道上的一個小坑洞一樣,輕輕鬆鬆,坐在車室內的人,僅覺得沈了一沈,我們便已過來了,甚至連搖晃都算不上。這種優異的越野能力,讓車室內的試車組爆出一陣的叫好,而在車外擔心的攝影同仁則是摸不著頭腦。

沙地上直行的速度有接近線性的表現

而令人感動的還不僅如此,在越過水溝之後,來到的是被海風吹得極為鬆軟的沙灘,但是駕駛著 Defender 的試車組,感覺就像是開著房車行駛在柏油路面般的輕鬆愜意。這樣的表現,讓試車組終於見證了 Defender 名滿越野車界的終極實力。回憶過去的試車經驗之中,在沙地上行駛拍照的經驗已有一二十次的記錄了。在還是菜鳥的時候,為了取景,曾經將前輪驅動的國產房車開到沙灘上,卻是落得呼叫道路救援的下場,在那時候起,試車組體認了四輪驅動系統的重要。

隨著油門的開啟,Defender 在沙地上直行的速度便呈現接近線性地增加,完全不會感受到車輪在沙地上空轉的現象。

而國產的 SUV 產品,除了沙灘越野最常見的 Escudo 之外,各種四輪驅動產品,我們亦均曾駛到沙灘上。雖然在黏性耦合四驅系統或是電子離合器四驅系統的輔助之下,車輛均能在沙灘上順利地前進。但是在前進之時,駕駛亦均能感受到車輪是在不斷的打滑之中前進,行進間亦不免帶起陣陣的沙浪,而當車輛載物過重時,其前進的速度與打滑的程度亦均隨之增大。而即便是同屬國際名牌的越野產品,在沙地上的表現,雖然的確有著極高的水準,但仍不免出現些許打滑的現象。但是這些現象,在駕駛 Defender 的時候均不曾出現。就駕駛的感覺,隨著油門的開啟,Defender 在沙地上直行的速度便呈現接近線性地增加,完全不會感受到車輪在沙地上空轉的現象。而在沙地上轉動著方向盤,亦能有著車隨意轉的自在,不會感到阻滯,就像是在都會區行車般的悠遊自得。

最嚴苛的條件過關斬將

不信邪的試車組,在解開了心防之後,除了對 Defender 良好的越野能力讚賞不已,好強的心態自然浮現,放開手腳、大操惡操,希望以超越 Defender 越野能力的極限,來證明人勝於車的專業試車能力。試車組先在鬆軟的沙地上急剎,讓車輪略為陷入沙地之中,再輕踩油門,希望能製造點沙噴泉的效果,讓 Defender 陷入沙中。無奈柴油引擎在低轉速強大的動力輸出,輕輕鬆鬆地爬出了沙坑,克服了試車組的陷阱。

由於試車組粗暴地全油門到底,為避免情況的惡化,TCS 系統透過 ABS 系統亦以重手段加以制衡。而就在這一陣陣的人車對抗之中,Defender 又開始前後蠕行,再次順利脫困。

試車組自然不會輕鬆放過。再選一個更鬆軟的沙坑,這次將排檔掛入一檔,全油門到底,這次總該身陷沙中無法自拔了。沒想到頑強的 Defender 仍然不肯就範。車輪在一開始大腳油門的動力輸出之下,的確噴起了一點沙浪,但是此時 TCS 系統硬是介入了傳動系統的運作,在輪軸上可以明顯感覺到強大的振動,那是 TCS 系統透過 ABS 系統的作動,針對打滑的車輪以剎車系統強行壓制動力的輸出,回復其抓地力。而由於試車組是粗暴地全油門到底,為避免情況的惡化,系統亦以重手段加以制衡。而就在這一陣陣的人車對抗之中,Defender 又開始前後蠕行,再次順利脫困。在學習越野車的駕駛之中,對於油門輕盈處理的原則,看來在 Defender 身上是無須使用的。

試車組還是不死心,轉而向沙灘旁一塊高聳的沙丘駛去。這個約 30 度的沙坡,一般的越野玩家都是以高速衝上。而鬼迷心竅的試車組決定在沙坡上慢慢地起步,看看 Defender 的能耐如何。在一開始較為和緩的部份,Defender 自然是輕鬆應付。但是當坡度慢慢增加之時,TCS 做動的振動再次出現,可是這次油門不管再怎麼加重,Defender 仍然無法上爬,開始出現試車組所期待的沙噴泉現象,車子停滯不前。只好打入 R 檔,退下來後重新再試,但是結果仍然相同。這樣的結果,對試車組而言並不意外,試車組亦不覺得這是戰勝 Defender 越野能力。因為這一切都源自於打不破的物理限制─重力。雖然 Defender 90 的外型比起 Discovery 小上一號,可是在工字型大樑分離式車體的設計以及力求耐用與堅固的前提之下,車格小一號的 Defender 90,車重仍有 2.55 噸之多,雖然 Defender 柴油引擎在低轉速的動力輸出足以讓其攀上 45 度的山坡,但是在支撐力不佳的沙坡上,動力的輸出加上車身的重量,只是不斷地使輪下的沙坡崩潰,在沙坡上留下深深的胎跡。

略帶著速度的上衝,加上檔位變換的順暢,讓 Defender 能在鬆軟的沙坡上適時獲得推進的力道,2.55 噸重的車身,就像是不到 1 噸的 Escudo 般地,這麼上去了。

退下了山坡,試車組決定效法 Escudo 玩家的方式,以速度輔助,力克這個沙坡。以坡下短短的平地上開始加速,並在沙坡上衝力將失的時候換上二檔。久未試駕手排車型的試車手,差點讓車輛熄火,因而雖然衝上多爬了幾公尺,但是仍然功敗垂成,再次退下山來。在平地上小繞了兩圈,熟練了檔位的變換及離合器的接合,試車組再試了一次。略帶著速度的上衝,加上檔位變換的順暢,讓 Defender 能在鬆軟的沙坡上適時獲得推進的力道,2.55 噸重的車身,就像是不到 1 噸的 Escudo 般地,這麼上去了。

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全油門前進,以及舉重若輕地沙坡攻頂成功,試車組對於其傳動系統的效率已無存疑,很顯然地,在這塊沙灘上,我們並沒有可以打敗 Defender 的環境。放下了對抗的心情,試車組開著 Defender 開始往附近的沙丘上橫衝直撞,而 Defender 強大的越野能力,亦讓試車組僅需注意路線地選擇即可,將抓地力的問題全部抛在腦後,享受從未試過的盡興。甚至在一次錯誤的路線選擇之下,以高速衝上沙丘的側面,有著 30 度左右的側傾,Defender 依舊平穩地將試車組帶下沙丘,繼續享受沙灘的狂飆。

只應越野而生

隨著太陽的西斜,試車組亦只能收起了玩心,拍完報導所需要的照片,再次回到柏油路面,打道高速公路回到臺北市。比起沙地上的暢快,在柏油路上的 Defender 再次提醒駕駛其卡車般的試駕感受。高重心的車體隨著彎道側傾搖晃,著重低速輸出的柴油引擎,在 4000 轉之後,不再提供駕駛所需要加速力道,僅剩惱人的運轉聲響。不太舒服的坐姿加上轟然作響的引擎以及全油門不到時速 150 公里的時速,讓歸途的路程顯得格外的累人,亦耗去了試車組僅存的體力。

在回想整天的試駕過程,試車組的確見識到了 Defender 超乎想像的越野能力。若僅想以一般主打乘用市場的 SUV 車來推想 Defender 在越野環境下的表現,可說是以管窺天。國人所喜歡的豪華內裝、氛圍云云,對於越野而言都是長物,都是增加重量、浪費資源的小東西,成就越野霸業的 Defender 不拘這些小節,只帶給大家精純粹煉後的越野能力。就越野的角度來看,Defender 的確是實至名歸。而若是想要開著 Defender 在柏油路面上行駛,聽試車組一句勸─放棄吧!因為實在是相當累人的一件事。

後記:優異的柴油引擎油耗經濟性

必須一提的是,試車組當天的試駕,從內湖提車後,前往五股三重一帶,再從八里過關渡橋,在沙灘上試駕了兩小時後,走金山、萬里上國道三號回到內湖,數百公里的路程,所花油資不到 300 元,柴油引擎的油耗經濟性果然表現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