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門房車造型並加上翹實車尾線條,BMW 的 Gran Turismo 車款擁有優雅與空間的優勢,然而,對所有品牌都同樣的困難點,就在於如何能堅守自家品牌特色,BMW 強化了空間表現,但如何能將 3 Series 既有的操駕樂趣延續,當然是試駕這款 3 Series GT 時最重要的關鍵。5 Series GT 是首款品牌 GT 作品,更為翹聳的車尾線條,帶來的卻是稍稍影響到激烈操控時之動態穩定性,畢竟車尾重量與一般 5 Series Sedan 有所差異,但卻又不若旅行車款因為重量而能有更優異的慣性演出;試駕這部 320i GT 的感受,一改先前對 BMW GT 車型的既定印象,仍舊擁有著靈巧、均衡的樂趣表現。
低轉速域的適足樂趣
如果有人用雄渾來型容 3 Series,那麼很可能這只是誇大其辭,現今在追求高效能低污染的潮流方針影響下,多數品牌進行了 Downsize 的設計,透過小排氣量與渦輪增壓力統的組合,讓引擎得以在相同排氣量的設定下榨出更高動力;雖然駕馭時仍就會感覺到力量的飽足,但卻很難感受到「飽滿」的回饋,從整個轉速好球帶與力量的延展中即可輕易感受到。不過這並不代表駕駛樂趣的減少,沒有大排氣量的設定,引擎本體的重量也得以降低,進而帶來輕巧靈便卻又不師力道的感受。這正是 320i GT 所展現的第一印象。
由於試駕時間只有半天,再加上扣除拍照所需之工作時間,能與 320i GT 相處的時光不算長,因此試駕路線只能設定在近郊;拍照工作完成後,當然要先帶著 320i GT 爬上高架道路,伸展一下蜷縮許久的身手。320i GT 搭載的是一具 2.0 升排氣量、直列 4 缸的 TwinPower Turbo 雙渦流引擎,這具廣泛運用在家族中的動力心臟,透過雙渦流增壓技術,得以供輸 184 匹的最大馬力,對駕駛人來說,感受最深刻的,則是在引擎轉速 1,250 轉時,就開始將 27.55 公斤米的扭力釋出,換成實際面的表現,就是輕踩油門就可以感受到充裕的力道。
坦白說,小排量大動力的動力系統設定,帶來了節能與效能之優勢,但原本需要以大排量來滿足動力需求的厚實感,卻只能在高階型、性能座駕中體會,或許是選擇入門車型時較可離之處,但相對應的,卻擁有輕快的反應,每每心中都會聯想到低音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分別,低音大提琴聲音渾厚繞樑,小提琴卻是清亮而優揚,各有其特長也各有擁護族群。進入高架道路後,只需要稍加油門深度,BMW 慣有的紮實操控表現,還有力道適足的回饋,在 320i GT 身上依然清晰可辨。
Sport+模式下同樣表現精采
還記得數年前試駕 5 Series GT 時,雖然對 BMW 在底盤調校功力的誇讚,但在彎道中還是會感覺到車尾不若 5 Series Sedan 的靈活性,似乎多了點壓抑感,但在 320i GT 上卻大幅降低了這樣的感受,在內湖環東大道往南港方向,幾個小幅度的連續彎道中,雖然車速不算快,但 320i GT 以輕快順暢的靈活表現完成,與 3 Series Sedan 儘有少許差異,不由得與副駕駛座上的同事說,BMW 終於打造出完整的 GT 座駕,而不再是一部結合兩者特質的實驗品。
精進不同駕駛模式需求,BMW 3 Series GT 配置的動態行車模式,共計有 Eco Pro、Comfort、Sport、Sport+等不同選擇,老實說在試駕 BMW 時,Eco Pro 模式算是最無趣的模式選擇,踩踏油門的反應總是感覺慢半拍,動力的延展效果也有如牛步,總是和緩而慢理斯調的將力道徐徐釋出。但如果是要跑長里程,兼顧油耗表現的狀況下,Eco Pro 就變得相當有用,試駕過程中在市區行駛時,也都以 Eco Pro 模式行進反而輕鬆。
切換成 Sport 模式後,懸吊系統反應明顯變硬,在彎道中的表現差異更為明顯,Comfort 模式下 320i GT 有點慵懶的行走其中,而 Sport 模式則是硬朗些許,後輪推進的勢道馬上從座椅與椅背傳遞而來,路感回饋也清晰許多。這樣的對比如果可以奔馳在山道中來體驗,應當會有更明顯的感受,可惜時間不允許的狀態下,也只能淺嚐即止;Sport+模式的懸吊反應又比 Sport 模式更多了點顆粒感,而 DSC 動態穩定系統的介入程度也會是最晚,不過本次試駕過程中並沒有適當機會更深入體驗其中差異。
整體表現來說,320i GT 的動力雖然稱不上搶眼,但在低轉速時扭力的輸出表現卻相當優異,對多數消費者來說,包含了日常生活、國內泰半用車環境而言,是相當充裕適足的,而 GT 車型在空間上的表現,才是 3 Series GT 的最大賣點,符合 BMW 品牌在操控樂趣上的成就,則是讓這部 GT 車款加分之處,擁有房車優雅、空間運用優勢,想要靈巧奔馳時也能適度滿足渴望,相信想要比房車多一點特質,卻又不愛 5 門車型的消費者,3 Series GT 會是不錯的選擇。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