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湛藍的「Power」按鈕,引擎室一片出奇的沉靜;再次確認有踩住煞車,按下啟動按鈕再試一次,預期的引擎運轉聲仍絲毫未見。正當我滿腦疑惑之時,儀錶板中央綠色的「READY」字樣則讓我恍然大悟、不禁會心一笑。單以電動馬達支援起步,捨棄內燃機動力的廢氣排放和噪音震動,這就是 Lexus Hybrid Drive 的獨特魅力之一。

在全球 Hybrid 油電混合車壇中,Toyota / Lexus 集團可謂執牛耳之地位。發展多年的技術涵量,造就出廣泛而多元的 Hybrid 產品陣容;單以 Lexus 品牌而言,由上至下已廣含 LS 600hL、GS 450h、RX 450h、HS 250h 等 Hybrid 產品;2010 年日內瓦車展面世的全新 CT 200h,則是 Lexus 旗下最新的 Hybrid 代表作品。CT 200h 不僅將 Lexus 的 Hybrid 產品線向下延伸,品牌首見的五門掀背身段,也肩負著引領年輕消費者入門的重責大任。

L-finesse 融入年輕掀背身段

瞄準年輕客層而來,全新 CT 200h 的外觀設計明顯傾向動感風格。CT 200h 將 Lexus L-finesse 設計語彙持續發揚光大,銳利的頭燈造型比照家族作風,設計師也刻意將其高度壓縮,展現出更扁平修長的精鍊眼神。LED 元素近年來亦成為 Lexus 所慣用的手法之一,耀眼的 LED 日間行車燈劃過頭燈下緣,即便在日光下也無損其高度的辨識效果;而所試的頂級 Navi 版車型更配有 LED 頭燈,照明亮度與使用壽命皆無庸至疑。

以品牌入門產品的身份入市,掀背設定的 CT 200h 擁有 4,320 x 1,765 x 1,440 mm 的緊湊尺碼,外型設計也以流線、運動化線條為主。

自水箱護罩內嵌的 Lexus 廠徽,可清楚辨別 CT 200h 的 Hybrid 身份。湛藍色彩細細地在廠徽內暈開,此乃 Lexus Hybrid 車系獨有的節能標章。自水箱護罩上緣,宛如箭簇般的細輻鍍鉻飾條,也再次加深 L-finesse 設計語彙的形象。

一如現今高級車壇的主流作法,CT 200h 同樣在頭燈內加入 LED 日間行車燈組,所試的頂級 Navi 版車型更配有 LED 頭燈。自保桿觀眾,豐富的鈑件線條運用,也為 CT 200h 營造出動感化的車頭面貌。

進一步型塑 CT 200h 的年輕動感特質,設計師在引擎蓋上拉出兩道摺線,並朝水箱護罩兩側延展下切;保桿上也多所運用線條勾勒摺痕,使 CT 200h 的樣貌更顯活潑生動。

自車側欣賞,CT 200h 在五門掀背的基調下,採用短促的車尾造型來營造有如短跑健將般的精實身材。一如 IS250,設計師將窗框線條向上急攀,順勢削減了車窗高度;雖然犧牲一些後座乘員的車外視野,然而卻可呈現更為低扁的車側視覺,為 CT 200h 的動感特質再行加分。

短促緊實的車尾為 CT 200h 勾勒出向前衝刺的運動車格,特殊的窗框線條設計也賦予有如 Coupe 般的味道,唯對後座乘員的視野有所犧牲。

考量到節能環保訴求,CT 200h 原廠配胎尺寸為 205/55 R16,輪圈選用造型簡約的 10 輻樣式。不過對於年輕客層而言,16 吋的胎圈組合在視覺上似乎不甚動感霸氣;換裝大尺碼輪圈或低扁平跑胎能為 CT 200h 帶來更強烈的性能態勢,然而節能成效上的妥協,則要由車主自行取捨了。

狹長的尾燈線條呼應了頭燈的設計準則,保桿下緣 CT 200h 則未以排氣尾段作為主要焦點,僅以具整流效果的底部鰭板來提升運動跑格。

同樣扁平修長的尾燈造型,成為 CT 200h 車尾的視覺焦點所在。在 L-finesse 的筆觸下,狹長銳利的尾燈分列兩側,形成彷彿挑眉般的獨特神情。就保桿設計上,CT 200h 則未採用尾管外露的性能樣式,而以具整流效果的底部鰭板代之,略添其運動性格。

廣  告

座艙鋪陳講求科技感

首度嘗試掀背級距,全新 CT 200h 的外觀設計頗能抓住年輕客層的味口和喜好。接著坐進車室,CT 200h 的內裝鋪陳也頗能看出年輕化的思維:首先吸引人目光的,即是 CT 200h 的方向盤設計。有別於 Lexus 家族的其它成員,CT 200h 方向盤以真皮和金屬質感飾板組成,頗有師法 Lexus 當家超跑 LFA 的意味;雖然質感和用料上無法比擬 LFA 所使用的碳纖維和金屬材質,但視覺上確實已營造出幾分的動感效果。

CT 200h 的座艙風格兼具運動和豪華質感,年輕族群喜好的科技氛圍也未有缺席;其中,方向盤的設計更是聚焦所在,頗有師法 Lexus 當家超跑 LFA 的意味。

自中控台設計上,CT 200h 則流露出一派科技感。斜傾的中央鞍部區域,已難和傳統汽車劃上等號:不見聳立的排檔桿和手煞車拉柄,鞍部佔最大面積的,乃為 Lexus 新一代的整合操作介面 Remote Touch 資訊操控裝置,供乘員以類似滑鼠的方式操作 EMV 多功能資訊系統。而靠近方向盤立面的晶亮握柄,則是用來控制 CT 200h 的變速箱檔位;一如先前曾試駕的 Toyota Prius,動力配置相同的 CT 200h 僅提供 P、N、D 等傳統等位,B 檔位則用作下坡減速檔之用。

斜傾的中控台造型各項功能一目瞭然,而傳統的排檔桿、手煞車拉柄也已不復見,呈現出簡約的操作介面。

位居鞍部正中央的,則是一組金屬圓形旋鈕與 EV Mode 純電動模式按鍵。金屬旋鈕乃 CT 200h 的獨門秘技,駕駛藉此可控制智能多重駕馭模式,選擇以節能的 ECO 模式或講求動態的 SPORT 模式,分別體驗 CT 200h 的兩種不同面向。而中央鞍部區塊也備有雙前座加熱功能、AUX-In、USB 和 12V 插座,展現多元的配備豐富程度。

靠近方向盤立面的晶亮握柄,即為 CT 200h 的排檔桿,檔位安排與尋常熟悉的自排排檔桿有些許出入;而音響系統、電子手煞車、智能多重駕馭模式旋鈕等也羅列一旁,使用相當就手。

工程師將 EMV 系統的 7 吋 LED 螢幕,隱藏在中控台的上緣。當車輛啟動後,螢幕便會緩緩上掀至定位;駕駛也能透過鞍座上的按鈕調節螢幕傾角,以依現場光線、駕駛視野高度等變因作出調整。EMV 系統的操作方式,與 Audi MMI 系列或 BMW iDrive 系統有著顯著差異:Lexus 並未選擇以旋鈕的方式作為主要操作介面,反以 Remote Touch 裝置,以滑鼠指標選取衛星導航、電話通訊、車輛設定、空調和音響系統等功能。

EMV 系統的 7 吋 LED 螢幕隱身在中控台上緣內部,並藉由類似滑鼠的 Remote Touch 裝置進行控制;不過現今 3C 產品皆以朝觸碰控制靠攏的情形下,Remote Touch 反倒顯得有些復古。

然而在 3C 產品逐漸邁入全觸控操作的時代,Remote Touch 裝置雖然能夠提供微微的回饋力道,營造出更準確的控制手感,但實際使用時,一邊駕駛車輛、一邊操作 Remote Touch 裝置,欲精確地將滑鼠指標移至定位、點選各項功能按鈕,仍需花費一些心力。對於已習慣觸控手機、平板電腦的消費者而言,要在行進間快速操作 EMV 系統還需一段時間琢磨、熟悉。

後座空間略顯不足

接著來檢視 CT 200h 的車室空間表現。身為 Lexus 品牌的入門級距產品,CT 200h 的軸距長度為 2,600 mm,短於同品牌的 IS250,也較 Toyota 品牌的 Hybrid 車款 Prius 小上幾許;而與 Volkswagen Golf、Peugeot 308、Ford Focus 等歐規主流掀背車型相比,CT 200h 的軸距長度則在伯仲之間。

前座還是 CT 200h 車室中較舒適的位置,兩組座椅設計不過份浮誇,造型屬中規中矩。所試的頂級 NAVI 版車型標配真皮座椅材質,表面並採用細小的鑽孔處理,以提升透氣通風效果,來避免夏日乘坐時的襖熱不適。座椅並未特別強調軀幹兩側支撐性,不過椅墊、椅背中的填充材質算是厚實,對於乘坐舒適性有著一定程度的加分效果。

在 2,600 mm 的軸距長度下,前座不難找出舒適合宜的乘坐姿勢;但後座空間部份,以 177 公分的身高入坐,膝部和頭部空間則不免有些壓迫。

移坐至後座空間,CT 200h 對於後座乘客而言就不免顯得有些侷促。以 177 公分的身高實際乘入,膝蓋與前座椅背間的距離已所剩不多;頭部空間方面,也受到下滑的車頂線條而有幾分的壓迫感。然而,由於 CT 200h 為前輪驅動設定,因此後座地板中央並未受傳動軸的影響,讓雙腳獲得更自在的舒展。

CT 200h 具備 375 公升的基礎行李廂容積,底板下尚有額外的置物空間,並可將行李廂隔板收納至此。在後座椅背完全傾倒後,行李廂裝載機能也可擴大至 985 公升。

打開尾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平整的置物空間:CT 200h 具備 375 公升的基礎行李廂容積,而在車室底板之下,也額外備有零星空間,提供隱蔽的置物機能。同時,底板下緣也經過巧妙設計,在行李廂隔板未使用時,即可穩固收納在車室底板之下,不會佔用行李廂多餘的空間。欲進一步擴大裝載機能,則可利用 6/4 分離設計的後座椅背完全傾倒,藉此可創造出 985 公升的最大容量。

1.8 升汽油引擎+電動馬達,綜效輸出 134 匹

除了年輕化的車格設定,CT 200h 另一項賣點便在於 Hybrid 動力系統。身為 Lexus 品牌的入們級距產品,CT 200h 搭載 Lexus 家族中最小排氣量的 1.8 升 Atkinson 循環引擎,輔以 VVT-i 進排氣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使其得以輸出 99 匹最大馬力以及 14.5 公斤米最大扭力。另一方面,永磁電動馬達則從旁輔助,以額外的 80 匹馬力、21.1 公斤米扭力,為 CT 200h 達成約合 134 匹馬力的綜效輸出。

CT 200h 搭載 Lexus 家族中最小排氣量的 1.8 升 Atkinson 循環引擎,輸出 99 匹最大馬力以及 14.5 公斤米最大扭力;另一方面,永磁電動馬達則從旁輔助,以額外的 80 匹馬力、21.1 公斤米扭力,為 CT 200h 達成約合 134 匹馬力的綜效輸出。

與先前體驗過的 Prius 相仿,CT 200h 同樣透過 PCU 動力控制模組 (Power Control Unit) ,視路況和駕駛意圖,來控制分配汽油引擎和電動馬達間的動力輸出,以達到動力效能的最佳化。駕駛完全不需操心,PCU 會完全自主控制汽油引擎和電動馬達間的切換問題,而駕駛也能自中控台螢幕,以圖象方式即時瞭解汽油引擎、電動馬達和電池模組間的協同運作情形。

Hybrid 油電混合系統以節能作為號召,CT 200h 車主可利用中控台上的 EMV 螢幕,察看完整的油耗統計數據,以及 Hybrid 系統間的動力分配情形。

在一般市區駕馭,駕駛將有大部份的時間能夠享有安逸靜謐的純電動運轉。初起步後的市區低速區域,CT 200h 均以電動馬達作為應對;純電動運轉下的靜肅性無可比擬,單就市區駕馭已屬輕快敷用。駕駛也能以中控台上的「EV Mode」按鈕,限定僅由電動馬達作為動力來源,以同步享有低油耗和 0 排放的獨特駕馭體驗。

市區路段屬於 CT 200h 所較為擅長的環境,一般在時速 50 km/h 以下、電池電力充足的情況下,CT 200h 均能以純電模式駕駛,提供安逸靜謐的乘駕體驗。

性能效能自選,智能多重駕馭模式

Hybrid 動力的環保效能,乃 CT 200h 所擅長之處;但另一方面,頗富動感的年輕化設計,也讓人對其動態表現帶有幾分期待。為了滿足節能與性能兩端的需求,CT 200h 便提供「智能多重駕馭模式」,以為駕駛營造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面向。智能多重駕馭模式以紅色和藍色的氣氛燈和儀錶背光作為主要區格,在 Normal、EV 和 Eco 等模式下,儀錶板會顯現藍色背光,同時左側儀錶也會用以顯示目前的動力狀態,指示駕駛目前的動力輸出,是否屬於 Eco 節能範圍。

CT 200h 搭載獨特的智能多重駕馭模式,在 Normal、EV 和 Eco 等模式下,儀錶板會顯現藍色背光,左側儀錶則用以顯示目前 Hybrid 系統的輸出狀態,在油門踩踏過深時,指針便會標示在 Power 範圍,警示駕駛目前的駕馭方式將造成較高的燃油耗損。

以溫和的方式踩踏油門起步,欲將動力輸出控制在 Eco 範圍內,車速的拉抬難免會顯得有些遲鈍。加深油門幅度,汽油引擎介入與電動馬達同步運作下,車速拉高的節奏開始明快,儀錶指針也會緩緩上揚,逐漸逼近 Power 範圍。在油門大力踩踏下,車速追高的更為迅速,但指針也會跳進 Power 範圍內,警示駕駛目前的駕馭方式將造成較高的燃油耗損。

在切換為 Sport 模式後,儀錶背光轉為紅色營造出熱血氛圍,左側儀錶也改以轉速錶顯示,讓駕駛清楚掌握引擎轉速資訊。

將智能多重駕馭模式切換為 Sport 模式,此時氣氛燈、儀錶背光轉為紅色,座艙的戰鬥氣息也瞬時間到位。Sport 模式不僅以紅色氣氛燈突顯動感駕馭,左側儀錶也自原本的動力輸出顯示,改為一般內燃機車款慣用的轉速儀錶,讓駕駛更清楚目前的引擎轉速資訊。

性能表現不甚突出,著重節能油耗

在 Sport 模式下,油門和變速箱的反應更顯迅捷,在不用顧慮燃油效能的前提下,放膽加深油門的幅度,汽油引擎和電動馬達同步運作,車身提速的腳步也略顯增快。唯獨在引擎轉速漸高、突破 4,000 rpm 後,衝刺力道的衰退較為明顯;而引擎聲噪也愈顯擴大,對於車室的乘坐靜肅性有著不小的影響。

面對山區路段,即使將智能多重駕馭模式切換為 Sport 模式,動力輸出仍不算是十足勁猛,僅能稱小增激情。

若以性能、運動化的角度來看,CT 200h 所搭載的 Lexus Hybrid Drive 動力系統,動力輸出與其動感外型確實有著一些出入。在單人乘載下,動力系統的表現還稱得上堪用;但在多人乘載下,即便是以 Sport 模式駕駛,動力的表現則離充沛還有些距離。整體而言,Lexus Hybrid Drive 動力系統的設定可感覺出仍是偏重節能取向,性能的成份還是不甚突出。

底盤表現偏向歐風,頗具操控水準

對比起稍嫌平淡的動力輸出,CT 200h 的底盤表現反而比較令人感到有趣。粗壯厚實的方向盤不僅視覺效果一流,操舵起來亦是手感十足。略粗的手把對女性駕駛來說可能會有些吃力,不那麼容易完整掌握;但對於男性駕駛而言,扎扎實實的握感、有點沉手的轉向輔助,確實營造出性能車款的感官氛圍。

粗壯厚實的方向盤不僅視覺效果一流,操舵起來亦是手感十足,扎扎實實的握感、有點沉手的轉向輔助,確實營造出性能車款的感官氛圍。

就底盤設定方面,CT 200h 則與 IS 250 有著幾分相似之處。整體調性偏向歐系口味,懸吊系統行程偏短,對於坑洞起伏的反應相當明快確實,不會拖泥帶水;相對在市區駕馭下,車體的彈跳會顯得略多一些,阻尼韌度可再提升,讓乘坐舒適性更均衡一點。

CT 200h 的懸吊系統行程偏短,對於坑洞起伏的反應相當明快確實,不會拖泥帶水;彎道內,較硬朗的懸吊系統則給足車體支撐效果,以較快的速度殺入彎道,車體的重心偏移幅度不甚巨,也能帶給駕駛者更多的信心。

相對在彎道內,較硬朗的懸吊系統則給足車體支撐效果,以較快的速度殺入彎道,車體的重心偏移幅度不甚巨,連帶著輪胎受側向力影響所造成的抓地力流失也可被接受,循跡表現仍給駕駛信心,再拉高個人的信心門檻。轉向系統在彎內也不見過多的轉向不足,讓車身能夠依循駕駛的意圖路線前進。唯獨在動力系統上,略顯清淡的輸出表現,往往在劃過彎點後無法即時作扭力銜接,出彎的速度也就無法即時提升。

以一款全新推出的品牌入門車款而言,CT 200h 確實達到引人注目的目標。年輕、動感化的五門掀背車格,兼具科技化與配備豐富度的座艙鋪陳,加上迎合節能環保話題性的 Hybrid 動力系統,CT 200h 不僅讓 Lexus 品牌的產品廣度更顯豐富,也確實帶來不俗的銷售表現。期望未來原廠能為此一掀背車系導入倍具性能特質的動力系統,相信也能吸引到喜好操控表現的消費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