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車輛的設計成果標榜著跨界、多功能,融合著各項概念形為一體,欲打造成一輛廣納市場川河的產品;另外有些車輛,定位極為明確,在產品發展時即鎖定主打客戶,以該客群之需要,亦步亦趨的形塑成最終成果,客群數量不見得可觀,但明顯的設計特徵卻可馬上引人注目。
在這類為鎖定主打客戶而發展的產品中,通常有其特別之處,以白話一點的說法,這輛車可能不是特別小,就是特別大;或是特別便宜、特別貴、跑得特別快、造型特別怪異等等,關鍵字就在於「特別」,就像 2002 年 Smart 汽車剛進入台灣那樣的特別與引人注目,小巧的車身在一般停車格中近乎可塞進兩輛 Smart Fortwo,摩登的造型總是於道路之上引起側目。
而在 8 年後的今天 U-CAR 試車組手中握著一輛更為特別的小車,不叫做 Smart,而是日本汽車大廠 Toyota 所生產的 iQ。
打破框架的 iQ 理念
以 iQ Concept 為量產實踐品之 Toyota iQ,世界首發於 2008 年日內瓦車展之上。由法國 Nice 尼斯 Toyota Europe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ED2) 歐洲設計研發中心設計的 iQ,產地源自日本,車系命名由來以頭文字「i」代表著「individuality 個人」、「innovation 創新」與「intelligence 智慧」;「Q」字母則簡單的代表著「quality 品質」。Toyota 希望透過 iQ 車系的發表,來傳遞廠方對於因應新世代移動方式的想法與做法。
Toyota iQ 總工程師 Hiroki Nakajima 在車系發展過程中講到,他所著迷的是打造一輛小巧但精緻無比;結實卻又飽含性能的作品。打散腦子裡面所有傳統車輛框架,提供一個全新價值與理念,讓車輛本身散發出強烈印象,最終順應發展出車用生活新方式與新娛樂,Toyota iQ 應然而生,成為 A 級距的迷你車,動態展現超越 B 級距同時內外觀質感達到 C 級距水準。
iQ 導入台灣的曙光!?
在試車組手中的這輛 iQ 乃為 Toyota 總代理和泰汽車於 2010 年台北車展上之展車,在經過逐車認證手續後,合法掛牌上路。讓和泰汽車展現強烈導入意願的 iQ,自 2008 年起便與日本原廠規劃導入作業,直至目前售價談判仍是最終關鍵, 這也是國內消費者仍不見 iQ 上市身影的主要原因,將來和泰若有機會將 iQ 售價壓低至 80 萬元以下,那麼市場競爭力始有可為。
短小精悍,iQ 不顯單薄
以車身造型來看,傳承 Toyota 「J-Factor」日式設計概念的 iQ,渾然散發的和風濃烈,短捷的車身以軸距達到 2,000mm,同時車長僅有 2,985mm 之譜,比起現行 Toyota Yaris 掀背小車縮短 80 公分之多;然在車體比例上相形寬闊的 iQ,車寬達 1,680mm,比起 Yaris 僅減少 15mm。Toyota 利用車身規格的把戲,讓迷你的 iQ 不顯單薄與勢弱,反而帶點短小精悍的霸氣,而這股霸氣更可延伸到車頭的造型設計,尤其在車燈與鈑件的運用上。
Toyota iQ | Toyota Yaris | Smart Fortwo mdh | |
車長 (mm) | 2985 | 3785 | 2695 |
車寬 (mm) | 1680 | 1695 | 1559 |
車高 (mm) | 1500 | 1520 | 1542 |
軸距 (mm) | 2000 | 2460 | 1867 |
車重 (kg) | 860 | 1045~1110 | 750 |
乘客數 (人) | 3+1 | 5 | 2 |
動力原件 | 直列 4 缸 1.3 升引擎 | 直列 4 缸 1.5 升引擎 | 直列 3 缸 1.0 升引擎 |
油箱容量 (L) | 32 | 42 | 33 |
平均油耗 (km/L) | 23 | 16.6 | 23.2 |
蟬翼形車頭燈,在 iQ 車前成為主要視覺重點,利用引擎蓋邊緣與微幅的鈑件折痕,帶出銳利眼神與類似子彈列車般的弧形車鼻,水箱護欄的設計上,iQ 僅留以一道長條開口,保持車頭線條的完整性,梯形下氣壩左右,兩道前凸的輪拱肌理,點明了 iQ 的動感意味,同時更顯車體的寬扁低矮以及四輪的擴張性。
視線來到 iQ 的車側,珠光白的車色與輪弧,半圓形圈住 16 吋鋁圈,顯現了短前後懸設計,較為圓潤的車頭線條,來到側面則改寫方正,肩線平整且銳利劃入車尾。車側窗面積與車門比例相較,較為收斂。至於車後 C 柱部位的「S」形線條搭配側後窗,些許點綴了 iQ 車側生動氣息。平面下切的車尾部分,仍以兩道輪拱肌理最為明顯,而上窄下寬的的梯形重心車體設計,在視覺上於車尾最為明顯。圓潤與稜角並成的尾燈組,燈殼以紅白紅三色相間,唯置於左側尾燈組內的倒車燈,讓右燈殼以紅白相間呈現,並打造左右不對稱設計。
著眼小處,打造大理念
小而精緻從來就是身在島國且寸土寸金的日本人之專長,不管食衣住行育樂,小處從洋果子零嘴,大處到建築、車輛等,都是日本人巧思的發想所在,那麼 iQ 則可算是日本精神的延伸、「J-Factor」的實踐。在理念上 Hiroki Nakajima 認為,設計 iQ 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將這輛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工程作品,達到盡善盡美。iQ 的革命角色是 Toyota 將來所有小型車的發展雛形,著眼於小細節會是前景的大事件。
的確!坐入車室之內,所見所及的安排讓 iQ 擁有不同於一般尺寸車輛之設計,車室空間乃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形體,iQ 無形中成為工程團隊展現規劃與設計的畫紙。主要變革第一項,iQ 前座左右座位採不對稱設計,在副駕駛座取消手套箱空間,爭取出一塊座椅前挪區塊,一來增加了副駕駛前方腿部空間,二來延伸至左側二排座位也將擁有較大的膝部空間,相對的缺點則是因手套箱的取消造成置物空間減少。第二項變革,中控台完全取消多媒體音響娛樂介面,僅留存單片 CD 吸入開口,然音響的操作大權完全掌握在駕駛手中的方向盤音響控制。
空間魔術師的高 IQ
「Kakushin」是 TMC 總裁 Katsuaki Watanabe 對 iQ 室內設計的評論,代表著革新、革命性的變革或是基礎的轉變。Katsuaki Watanabe 表示要讓消費者了解,iQ 在所有可能之處,進行了徹底、根本的完全進化。
但就美感設計而言,試車組認為 iQ 的內裝引人注目、帶點新奇的鮮度,但或許稱不上質感別具與亮麗動人。中控台的懸浮式 V 形配置,主要功能為衡溫空調系統的設定輸入,與儀表板、車門把手呼應的波浪設計,源自於 Manta ray fish 魟魚的啟發,是車內較為鮮明的設計感受,表面頗富質感的金屬烤漆,在豔陽下卻會造成中控台的反光,影響行車視線。皮革與絨布雙拼車椅,在頭枕部分採一體式相連,也是車內較為特殊的運用。然這輛歐規的 iQ 車內裝載了許多貼心小配備,例如車室後視鏡防眩、座椅加熱、投射式 LED 閱讀燈等功能。
雖以 3+1 後座空間安排,然在實際體驗過 iQ 的左後方座椅後,以筆者 170 公分的身高為參考,已無膝部空間可言,但再回想 iQ 的身體尺碼,僅比 Smart Fortwo 加長 290mm,加上前置引擎的安排,這樣的表示可說是可圈可點,完全是空間魔術的展現,至於右後方座椅,則僅能提供孩童乘坐。當然可傾倒打平的後排椅背,在 iQ 之上則是不可缺少基本功能。
在車內隨處可見的 SRS AIRBAG 標記,待試車組一路數完,iQ 全車共擁有 9 具安全輔助氣囊,包括兩具車前氣囊、一具駕駛座膝部氣囊、一具副駕駛坐墊氣囊、兩具車側氣囊、兩排車側氣簾、與車後擋風玻璃釋出的尾窗氣囊,提供乘客如同包圍在氣球內部的保護。軟硬兼施的 iQ,提供車體剛性保護,以 GOA 可潰縮車體結構及高強度座艙,達到 Euro NCAP 安全性標準,同時主動性安全配備則包含有 S-VSC 車輛穩定控制系統、ABS、EBD 與 BAS 等制動系統加持。
Toyota 操駕風格,原汁原味
動力搭載 1.3 升直列 4 缸汽油引擎的 iQ,擁有最大馬力 99 匹,同時峰值扭力於引擎轉速 4,400rpm 時提供 12.5kgm 輸出,令人欽佩的是 Toyota 將 iQ 這樣迷你小車的行駛動態,如行路感受、油門反應、車身穩定性等,調校得如同旗下其它級距產品一般,如此的平易近人與輕易上手。iQ 油門反應輕快適中,減去了 Yaris 車系偶有的突進輕浮感受,方向盤的輔助力道明顯,在操駕上省力許多,可不假思索地遛達於城市巷弄之間,相對的,行路感受則經過幾分修飾,駕駛較難從方向盤感受路面狀況。
iQ 所搭配的 CVT 無段變速系統,提供綿密且柔順的檔位轉換過程,在小排氣量引擎的輸出下,提供線性加速反應,沒有檔位落差來阻斷動力的接續性,這也讓 iQ 輕動力先天因素,得以順暢發揮,提供舒適的行路感受。而系統所提供的 S 運動檔位,在拉高轉速達 1,000rpm 左右的戰備待命,適時保持引擎輸出於 3,000rpm 以上,在扭力峰值區段恭候駕駛差遣。多數山區爬坡路段,不曾見得 iQ 展露疲態,依舊沉穩的攻上山頭。
然於試車組動態操駕的過程中,發現了幾點需要適應的部分。第一,如果車內僅有駕駛與副駕駛兩名人員時,iQ 所提供的車室空間絕對寬敞,但配合整體造型設計的窗幅開口較小,在視覺上形成空間侷促的感受,車室內的視覺穿透性與採光為弱勢。第二,後排座椅在有乘客的情況下,施加壓力於椅背之上,此時可倒式座椅的椅背扣環與 C 柱上的固定扣形成摩擦,並發出持續性摩擦聲響,有礙後座乘客乘用舒適性。
是創新或是折衷的藝術?
對台灣市場而言,iQ 若有機會導入上市,不知是否會如歐陸一般造成共鳴,形成賣點?最終 iQ 所標定的客群是哪一區塊的消費者?在市場行銷與產品定位一向在行的 Toyota 以總工程師 Hiroki Nakajima 表示,iQ 的誕生經過廠方仔細思量,那些有活力、有個性的消費者,過著獨立自主的生活,時時刻刻展現自我價值,這群顧客明白自己想要甚麼,並且以此彰顯品味與風格,iQ 對他們而言,將搭載著其自信出發。
對 Toyota 而言,iQ 的發表、上市、市場表現以及先前的研發設計過程,在產品意義上的確占有著一席之地,這輛車本身就是一個挑戰、一個創新,或者說是一個折衷,並於這些元素內融入廠方一貫的技術與品質加持,然而這種無法單一定義的創新或折衷,佔了多大的理想或實用,或許台灣的消費者將來有機會自行做出評斷。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