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MEB前驅平臺,Volkswagen公布ID.Every1,預計續航里程250公里起

U-CAR Editors(ucareditors)

2025/03/05 16:00:00

發文

#6207095 IP 127.0.*.* 無任何修改 檢舉這篇文章

Volkswagen 在一系列預告之後,在歐洲時間 3 月 5 日正式發表了 ID.Every1,這款預計在 2027 年投產上市的小型純電作品,與即將在 2026 年量產的 ID.2all 一樣,都肩負了 Volkswagen 將電動車戰局下探的重大責任;ID.Every1 除了預計 2 萬歐元售價之外,產品亮點還包含有全新的 MEB 前驅平臺、動力數據 95 匹、續航力至少 250 公里起等。

Volkswagen 執行長 Thomas Schäfer 表示:「ID.Every1 是純電乘用市場戰力的最後一塊拼圖,從平價市場到高階需求全數到位,滿足消費者更全面的用車需求;而 Volkswagen 目標在 2030 年時,成為量產車市場上的領先者。」

從車名不難看出,包含 ID.2all 與 ID.Every1,鎖定的就是平價市場需求,對 Volkswagen 而言是搶攻電動車市場的重要產品。

在先前設計圖樣、首演預告的內容中,其實 ID.Every1 大致外觀樣貌已經浮現,極具特色的頭燈造型,保桿下緣中央設計有一道弧線飾材,讓車頭看上去有如笑臉呈現,也更加符合都會小車的初衷,車尾燈組有如呼應頭燈樣式一般,包含後保桿兩側燈條設計,都與車頭樣貌有所對稱。

Volkswagen 預計在 2027 年會量產 ID.Every1,預計 2 萬歐元的價格設定,與 ID.2all 的 2.5 萬歐元,讓平價入門電動車產品有了更完整的布局。

在車身尺碼部分,ID.Every1 車長設定在 3,880mm、車寬 1,816mm,以及 1,490mm 車高,車身長度比 Polo 車系短了不少 (4,070mm),也比 ID.2all 的 4,050mm 更小,與 ID.2all 各自滿足不同消費族群需求;值得留意的,是電動車因為機械架構相對簡單,因此雖然尺碼不到 4 公尺,但內部空間卻不是傳統小型級距所能相提並論,車尾行李廂基礎容積設定在 305 公升。

ID.Every1 車長設定在 3,880mm、車寬 1,816mm,以及 1,490mm 車高。

從原廠公布的資訊來看,用概念車來說明 ID.Every1 並不正確,其更像是準量產的版本,這一點同樣也是電動車在架構上的優勢,內裝鋪陳設定並不讓人意外,方向盤後方的數位儀表仍舊是小吋數,主要是呈現行車所需資訊,而中控螢幕則是採用大吋數設定,其餘空間、飾材用料等主要以簡約風格為主,也符合當前 ID.家族的走勢。

ID.Every11 雖然車長僅在 3,880mm,但受惠於電動車架構相對簡單,在車室空間表現上也就相對出色。

因為距離 2027 年投產上市還有不少時間,意味著屆時量產版本仍有不少調整空間,最重要的、是 Volkswagen 對 ID.Every1 車載娛樂資訊系統的設定,原廠計畫屆時將會為 ID.Every1 搭載全新的系統版本;這也是當前電動車市場競爭的一大主題,同時也是許多傳統品牌在追趕電動潮流時,備感艱辛的一個環節。

ID.Every1 乃是以全新前驅 MEB 平台所打造,Volkswagen 預計會為其配置最大馬力 95 匹的電動馬達。

Volkswagen 尚未公布 ID.Every1 的詳細產品資訊,除了車身尺碼之外,動力架構設定原廠僅表示,ID.Every1 將配置最大馬力 95 匹 (70kW) 的電動馬達,極速設定在時速 130 公里,電池容量並未透露,但續航里程會落在 250 公里左右。

廣  告

ID.Every1 採用的乃是新一代 MEB 平臺,現行在集團不少量產電動車所採用的,乃是後驅為基礎的 MEB 平臺,ID.Every1 所使用的則是前驅為基礎之設定;Volkswagen 規劃在 2027 年時,累計將推出 9 款新車,其中 4 款則是會使用全新前驅 MEB 平臺的成果。

0

則留言

1
熱門新聞
為滿足準車主「客製化」需求,Maserati啟用全新Fuoriserie創作工坊,並推出客製化MC20 Cielo “Less is More…?”。
中華汽車召開線上法說會,預告ET35 8月上市,同時三菱新車也會在年底完成量產準備,預期這款新車會是XForce。

我們使用 Cookie 來確保您在網站上能獲得良好的體驗。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使用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