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在拂著微涼秋風早晨中,來到了臺灣的門戶──桃園國際機場。不過,手中沒有機票、護照,我們不是要出國離開臺灣,而是應 Audi Taiwan 之邀,前往桃園機場華航園區內的 Novotel,在斗大的 A6 立牌與一字排開的新世代 Audi A6 迎接之下,準備由桃園機場的華航園區出發,與甫於 9 月初在臺上市發表的 A6 展開一日的相處。

選在機場內的 Novotel 作為新世代 A6 試駕的集合地,看著一旁頻繁起降的班機,讓人不禁聯想起 Audi 自豪的鋁合金輕量化科技,在 A6 身上 Audi 選擇以揉合鋁合金與傳統鋼材的鋁合金複合車體技術打造新世代 A6 的車體,創造出輕量化但兼顧車體剛性的結構。而飛機所帶給人的高科技印象,或許也正與主被動安全科技齊備的新世代 A6 相映成趣。
洗滌沉穩,率性有型
回首過往的 A6 車系,若自 1968 年登場、原廠底盤代號 C1 的 Audi 100 算起,歷經 1976 年改以底盤代號 C2 的 Audi 100 接替,並在 1982、1991 年演進至 C3、C4 兩個世代;而隨著 C4 世代於 1994 年小改款時改以 A6 為名、正式為 A6 車系定名。而在改披 A6 之名後,在 2010 年年底 C7 世代現身前,各分別於 1997、2004 年歷經 C5、C6 世代的演化,至今也有約莫 43 年的歷史。

然而,回顧 Audi 100 以及歷代 A6 車系後,不難發現 C7 世代的 A6 開始與前輩們有了不同。過往的 A6 車系,外表上總帶給人氣派且不失優雅的氣息,莊重而沉著往往是腦中浮現的第一印象。然而,在 C7 世代的 A6 身上,卻看見更多與家族中年輕成員 A1 類似的元素,為定位為中型主管房車的 A6 車系帶來幾分年輕的個性。

環視眼前的 A6,其實不難在其身上看見許多 Audi 正開始採用的新世代設計語言。車頭正面的水箱護罩,雖然維持著醒目的大面積單體式設計,不過在原先的倒梯形輪廓的左右上端各削去一角,畫下六邊形般的線條。搭配兩側以不規則鋸齒狀設計勾勒的頭燈燈組,在車頭正面的造型設計而言,A6 就像是放大之後的 A1 一般,在 A6 中型主管房車的車格上,Audi 大膽地採用了更為年輕的設計手法。

隨著目光轉移到車側,漸漸地讓人找回 A6 原有的氣息,4,915mm 的車長,搭配著流線的 A 柱,以及經過 B 柱便開始微微下切、帶點圓弧線條下切的車頂線條,讓 A6 維持著修長、優雅的體態,儘管 C7 世代車長較先前 C6 世代的 4,916mm 要略為短截,但靠著放大 69mm、來到 2,912mm 的軸距、流線的上方線條,以及車側兩道鈑件折線的幫助下,C7 世代的 A6 依然有著優雅的氣息。

而車尾則是看見更多家族旗艦 A8 的影子,緊抓目光、成為視覺焦點的 LED 尾燈組,不禁讓然聯想起 A8 的車尾,儘管 A6 將其輪廓壓薄打平、修飾得更具年輕氣息,但依然讓人與 A8 搭上連結。就連牌照上方切齊尾燈底部的橫向線條,以及無牌照框的車尾設計,都取法自家族旗艦車系身上。

綜觀 C7 世代 A6 的造型設計,已由 C6 世代那種圓潤、優雅,走向更為剛冽的年輕、率性,當目光接觸的剎那,更為年輕的氣息,是腦中的第一印象。然而,環步 A6 一圈後,不難發現,其實 Audi 在 A6 身上巧妙地將年輕、優雅與氣派融合於一。從車頭走向車尾,可以讓視覺感受漸次由年輕、率性,轉化成為優雅、氣派。
豪華遊艇鋪陳,向旗艦看齊
從現行 A8 車系發表以來,一直到 A7 Sportback 車系,在 Audi 家族的中高階產品中,更具質感的豪華氛圍,成為了主要的內裝設計概念。進入車室內部,環抱座艙的圓弧線條,直接讓人與 A7 Sportback 搭起連結,就連車門飾板的剪裁,也效法 A7 Sportback 的式樣,讓 A6 座艙內部延續自 A8 車系以降,Audi 家族中高階產品所使用、靈感來自豪華遊艇的車室鋪陳。


而身處其中,覆蓋車門飾板、中控台、手套箱與中控台排檔座鞍部的細紋梣木紋飾板直接攫取了目光,僅就表面進行拋光,保留了原木天然的紋路以及觸感,不以富有光澤的亮面吸引視線。低調的霧面、以及實地觸摸後保留在手上的天然紋路,這樣的質感,來自於木材的自然與溫暖,在靜謐之中散發出一絲奢華。

而在這樣的內裝鋪陳中,Audi 同時為 A6 帶來齊全的配備搭配。中控台頂端的 6.5 吋升降式 MMI 顯示螢幕,以及儀表板內部的 7 吋 DIS 彩色顯示器皆為臺灣市場 A6 車系的標準配備。在本次試駕的 2.8 Quattro 車型上,同時標配彩色 HUD 抬頭顯示器,能夠將彩色圖像虛擬投射至車頭前方約 2.3 米的位置,提供包括車速、定速巡航、車道偏離系統等相關資訊。在實際道路的使用上,全彩投射的資訊不僅辨識度良好,同時位置也不會干擾到駕駛的視線,反而能夠讓駕駛不必移動視線便能讀取 HUD 所提供的資訊。不過,較為可惜的是,由於目前仍未有臺灣地區圖資與原廠繁體中文衛星導航系統,這套 HUD 內整合的衛星導航資訊仍無法在引進臺灣的 A6 車上使用。


同時,國內所販售之 A6 車系亦將 Audi Pre Sense Rear 後方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Audi Active Lane Assist 主動式車道偏離警示系統,以及 Audi Side Assist 車道變換輔助系統等主動安全配備列為標準配備,讓 A6 擁有齊全的配備清單。不僅是內裝鋪陳的設計概念,科技配備陣容也向家族旗艦看齊。

透過以上配備的幫助,對於時常行走於高速公路的駕駛而言其實相當受用,不僅能夠藉由 HUD 迅速閱讀車速資訊,透過 Audi Active Lane Assist 主動式車道偏離警示系統,能夠運用攝影機與方向盤角度感知器感測車道,若系統發現車輛開始偏移,便會透過方向盤的震動警告駕駛,若駕駛仍未採取動作,系統則會介入修正讓車輛維持在車道之中。而能夠偵測車側盲點的 Audi Side Assist 車道變換輔助系統,則能在其他車輛進入車側危險區域、駕駛人打方向燈採取變換車道動作的當下,以車側後視鏡內側的 LED 警示燈組快速閃爍,警告駕駛後方有車輛接近。

實際於高速公路巡航時,若將 Audi Active Lane Assist 主動式車道偏離警示系統設定調整為 Early,當車輛開始往車道線靠近的時候,便會明顯感覺到方向盤拉扯的力道,顯示著系統正提醒著駕駛車輛開始偏離車道,那股力道相當清晰明確,甚至會有種系統與駕駛爭搶方向盤主控權的意味。而能夠偵測車側盲點的 Audi Side Assist 車道變換輔助系統,雖然將警示燈整合於車側後視鏡內側,但無論是亮度或是燈組大小,在駕駛準備變換車道、關注後視鏡的當下便能清楚的辨識,並且於撥打方向燈準備採取變換車道動作時運用快速閃爍警示,也能達到明確提醒的效果,對於需要長時間利用高速公路的駕駛來說,其實能夠提供相當的幫助。
寧靜舒適讓人印象深刻
在本次的試駕行程中,Audi Taiwan 總計提供 3.0 TFSI Quattro 與 2.8 FSI Quattro 兩款車型作為媒體試駕的陣容。其中,U-CAR 挑選了 Audi Taiwan 視作臺灣市場銷售主力的 A6 2.8 FSI Quattro 作為一天相處的夥伴。
打開引擎蓋,2.8 升 FSI V6 缸內直噴汽油引擎直接映入眼簾,排氣量 2,773c.c.、能夠於 5,250rpm 至 6,500rpm 之間輸出 204 匹的最大馬力,並在 3,000rpm 至 5,000rpm 間提供 28.6 公斤米的扭力峰值。搭配 7 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變速箱與 Quattro 四輪驅動系統以及 A6 全車系標配的 Start/Stop 怠速熄火系統,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車型耗能證明資料,能夠繳出市區 9.35km/l、高速 15.38km/l、平均 12.5km/l 的成績,同時還有能源效率等級 1 級的表現。

輕輕踏下油門踏板,引擎蓋下的 2.8 FSI 引擎寧靜地驅策 A6 前進,隔著防火牆的車室除了細微的運轉聲響,幾乎聽不見引擎室內的引擎聲響。離開機場飯店、直接轉入國道二號機場聯絡道,在路面剛經過重新鋪設的國道二號上往南前進,A6 的静肅性在試車組心中留下了第一個深刻的印象。隔音效果扎實的防火牆,有效的阻絕引擎室中引擎運轉的聲響;同時,優異的底盤隔音性,也能對路面滾動噪音做出有效隔離。在高速公路的巡航之中,A6 以出色的靜肅性在我們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記。

在寧靜的車室之中,透過 Audi Drive Select 可程式化車身動態系統設定為 Comfort 舒適模式,體驗 A6 在高速公路巡航時所帶來的感受。在 Comfort 模式下,首先發現的是輔助力道增強、相對輕手的方向盤手感,讓人得以不需費力便能轉動方向盤操作車輛,而引擎的運轉與變速箱的反應,也明顯以舒適取向為主,柔和而平順的反應,是 Comfort 模式下 A6 所提供的回饋。不僅如此,即使在 Comfort 模式之下,方向盤轉向輔助力道明顯增強顯得較為輕手,但在變換車道時,A6 依然能夠精準、聽話的迅速完成車道切換,一點兒也不拖泥帶水。在高速公路的巡航狀態下,A6 有著水準之上的表現。

在往集合點苗栗鯉魚潭水庫前進的路段中,經過的幾個收費站,也成為一探 2.8 FSI 引擎與 7 速 S tronic 變速箱組合的機會。趁著通過收費窗口的時刻,盡情地大腳踩下油門踏板,看著引擎轉速逐漸升高,伴隨著傳入車室內部漸為高亢的引擎聲浪,以及隨之而來的些微貼背感,即使選在 Comfort 模式之下,在大腳油門狀態之下,A6 仍是以平順、舒適為主要的考量,7 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變速箱綿密且順暢的換檔反應,讓 2.8 FSI 引擎的動力穩健的透過 Quattro 四輪驅動系統傳向四個輪子,以沉穩卻迅捷的態勢推動車輛加速前進。而肅靜性卻未連帶受到影響,寧靜仍是座艙內部令人讚賞的部分,唯一增大的只有 2.8 FSI 引擎悅耳的聲浪。
邁開穩健的步伐
然而,在寧靜、舒適之外,A6 還能給予些甚麼?下了高速公路,往苗栗鯉魚潭水庫附近集合點邁進時一段沿著河谷所闢建的道路,成了小試 A6 身手的場合。將 Audi Drive Select 可程式化車身動態系統調整為 Dynamic 運動模式,體驗 A6 面對彎道時所帶來的表現。

轉入 Dynamic 運動模式後,與 Comfort 模式相比之下明顯輕快的油門反應,搭配上延後換檔的時機,即使還沒進入多彎的路段便已點燃心中的熱血因子,讓人迫不及待想要與 A6 有著更深一層的接觸。而輔助力道減弱、變得更為重手的方向盤手感,更是讓人得以明確掌握車頭的動向,也能在方向盤上尋得更加清晰的路感回饋。調整為 Dynamic 運動模式之後,人與車有了更深一層的結合。

不過,即使是面對多彎的路段,A6 仍然維持著與高速巡航時相同的個性。透過 Quattro 四輪驅動系統的幫助,A6 擁有著優異的循跡性,在猶如壁虎般四輪緊抓路面的態勢下,面對彎角 A6 提供的是較為中性的反應,沒有轉向過度的躁進,也少有轉向不足的推頭狀態;即使是出彎時不經意的大腳油門,四輪仍然緊緊的抓著地面,順著心中所設想的路線前進,在 Quattro 系統的幫助下,A6 其實是輛對駕駛失誤容許度相當寬限的車,即便是油門操作不夠細膩,出彎時車輛仍然可以緊抓行車路線,穩健地帶著車輛通過彎角。

無論是巡航、或者是彎路的操控,A6 所散發的是如同其體態般的氣息,沉著而穩健。無論是高速公路巡航時的肅靜性與舒適度,或者是面對彎道時的沉著穩健,都帶給人相當的安定感,就動態反應而言,帶給駕駛的是種值得信賴的沉著。
配備齊全的中堅之作
即使 A6 有著更具年輕氣息的面容,讓人想起 Audi 家族中最具青春氣息的 A1,然而打開車門後,直接展現在眼前的,是與 A8 與 A7 等高階產品相仿的豪華氣息,科技配備清單更是一應俱全。在產品設定上 A6 顯然採取能夠討好多數消費者胃口的方向,既年輕且不失氣派,豪華舒適之中擁有週全的配備,在沉著穩重的動態反應中也能滿足車主的率性,無怪乎 A6 會是 Audi 家族產品中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同時也被 Audi Taiwan 視為臺灣市場的銷售主力。

從 A6 發表以來,有不少人將其視為小一號的家族旗艦 A8。然而,或許我們可以將 A6 做這樣的詮釋,這是一款融匯 Audi 家族產品精華的中堅之作,兼容 A1 年輕動感與 A8 豪華氣派的外觀設計;仿效 A7、A8 的內裝鋪陳,讓 A6 擁有年輕卻不失氣派的外表,以及舒適豪華的內在,恰如在車系中的定位一般,既氣派卻搶不走老大哥 A8 的尊榮,既年輕卻比小老弟 A1 多了分成熟。而舒適、頗具質感的內在,同時整合了家族中的各項科技配備,匯集品牌精華於一身。
![]() |
圖片集
莊重穩健卻率性─Audi A6 2.8 Quattro 試駕精選圖集
2011/10/05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