Škoda Taiwan 規劃導入 Enyaq 與 Enyaq Coupé早已不是新聞,早在 2023 年第三季末時,Škoda Taiwan 就已經先行在國內市場進行展演,但在諸多因素影響下,Enyaq 家族國內上市計畫持續延宕;一直到 2024 年 8 月初,Škoda Taiwan 才以預售的名義,在國內揭露了完整 Enyaq、Enyaq Coupé規格配備以及編成,根據了解,交車時機約莫會落在 10 月份。
Škoda Taiwan 對應整個 Enyaq 與 Enyaq Coupé的上市規劃,也特別先行空運數輛 Enyaq 以及 Enyaq Coupé抵臺,除進行相關上市前送測動作之外,也提供作為此次試駕活動的車款,而這也是此次 Enyaq 試駕活動清一色僅有 Enyaq Coupé RS 的主因,Enyaq 85 與 Enyaq Coupé 85 後續才會再國內市場現蹤。

對於 Enyaq 系列的試駕同樣是讓人備感期待,同時這期待的原因又與一般試車有些許不同,有點像是瞄準最後一塊拼圖的那種期盼;隨著台灣福斯集團正式宣布麾下 4 個品牌,在 2024 年會陸續導入純電新作,意味著包含已經有著 e-tron GT、Q8 e-tron 在市場進行販售的 Audi 之外,Škoda、Volkswagen、VWCV 也將先後邁入純電市場領域。而這些規劃導入的品牌與產品,都是 Volkswagen 集團 MEB 平臺作品。
在試駕過了 Audi Q4 e-tron、Volkswagen ID.4 與 ID.5、以及因緣際會下的 ID.Buzz 後,可以說是差不多要齊集了國內市場的 MEB 平臺作品,這種就缺臨門一腳的期待感受,在實際試駕到 Enyaq Coupé RS 後獲得了緩解。

其實,也算是一種重逢啊!
確實此次試駕 Enyaq Coupé RS 是第一次的親密、長時間相處,但卻並不是首次與其接觸,在 2023 年底時,Škoda Taiwan 藉由舉辦 RS 家族試駕活動時,就曾經在封閉場地中將 Enyaq Coupé RS 展示出來,只是當時的 Enyaq Coupé RS 是「舊版」,與現行國內推出的版本在外觀內裝上略有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動力架構以及充電規格。
故事呢,當然還是要從頭說起,Volkswagen 在 2023 年 4 月中旬時,發表了全新的 EDU (Electric Drive Unit) 電能驅動單元:APP550,其特點就是透過定子部分增加線圈數,同時轉子的磁鐵部分同樣有所強化,因此動力數據增加不少,扭力數據更是大幅提升;當時 Volkswagen 就透露應當會運用在即將發表的 ID.7 車系上,自然這具全新 EDU 也會在集團上大量運用。

在 2024 年底時,Škoda 則是公布 Enyaq 家族進行升級工程,升級內容主要就是性能與效能提升,以國內市場導入的大電池版本來說,在升級前車名為 80,在升級後則是改以 85 為名,四驅版本同樣也是從 80x 變成 85x;RS 車型雖然名稱上沒什麼好變化的,但動力數據、加速表現、充電功率等也都有所提升。

至於外觀內裝部分,其實 2023 年底升級版本的變化並不大,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外觀車尾門右下角原本有著「iV」銘牌,在升級後逕行取消,這一點主要是反應了原廠在電能產品規劃上的調整,原先Škoda 有意將電能產品 (純電與 PHEV) 冠上 iV 副車名,但最後則是將 iV 副車名保留給插電式油電的 PHEV 車型。

除了取消 iV 銘牌之外,車尾門中間車廠名稱的「Š」,也換上了品牌最新識別版本,其實造型上則並沒有做出調整,銳利線條勾勒的 Matrix LED 頭燈組、RS 專屬前保桿與進氣閘口,RS 車型還搭專屬黑色水箱護罩外框以及名喚 Cystal Face 的白水晶光車頭造型。

Coupé車型在車長部分 (4,653mm) 較 SUV 車型 (4,649mm) 多出了一點點,藉由 B 柱開始明顯斜削而下的線條修飾,賦予了 Enyaq Coupé跨界與運動氣息,也使得 Enyaq 家族在產品選擇上更添豐富感,車尾燈組一樣也是當代家族風格展現,銳利線條的組合,內裡則是有著類似玻璃加工工藝的稜角線條,同樣也是Škoda 近年來更加積極地營造自我風格的具體化成果。

從油轉電可以輕鬆切換
在行進過程中,副駕駛座的同事問了一個問題:「這儀表好小喔,現在電動車都是這樣」,因為進入駕駛座艙後會熟悉的發現,方向盤後方的數位儀表小小的 (5.3 吋),頗有「貴精不貴多」的感覺,這個全彩數位儀表沒有太複雜的功能,而是將所有行車資訊完整顯示,包含了車速、電量、ADAS 系統、駕駛模式、導航等資訊顯示,而 RS 車型上也標配有抬頭顯示器,在資訊的閱讀與豐富度上完全無虞。

值得注意的是 13 吋中控螢幕,採用了 ME4 車載系統,搭配在中央出風口下緣的功能選擇列,可以直接切換進入駕駛模式、停車、空調、駕駛輔助等功能的主畫面進行設定操作,操作系統還提供有一定程度個性化設定,可以自行設定畫面最上層的快捷列,將個人最常使用的功能加入。不過目前尚未支援中文化界面,如果後續中文化推出後,現行車主可以線上更新,應當會是更具魅力的一件事。

包含了中央出風口下方的功能選擇列、車載系統操作介面在內,相信對於許多傳統油車車主來說,都是熟悉的操作模式,就連中央鞍座的排檔桿,相信對許多消費者而言,也是容易上手的「傳統」設計模式;比較需要時間習慣的,大概就是沒有「P」檔設計,駕駛人要下車時只要拉一下電子手煞車的按鈕即可,解開安全帶扣後車輛同樣也會「熄火」。

除了數位化科技配置,最為車系頂規代表的 RS 車型當然也有著專屬風格呈現,專屬真皮桶型跑車座椅有著專屬灰色縫線,頭枕處也有 RS 徽飾,碳纖維樣式的儀表臺飾板,方向盤也是專屬的三輻式跑車平把多功能版本,並且有著專屬灰色縫線,下緣也一樣有彩色的 RS 徽飾。

多功能方向盤在盤輻上的按鈕、滾輪等設計,使用上都相當輕易就能上手,比較大的「不習慣」之處,反而是主動定速跟車的設定、車速調整等,操作介面還是位於方向盤左下方的播桿,反而不是在方向盤盤輻上直接以按鈕來操作,如此設計對於初次使用的消費者來說,還是要多花點時間習慣其使用方式。
空間運用與加速表現都是「既有」優勢
Coupé造型在外觀上擁有更為動感的氣息,而空間運用自然相比於 SUV 造型的 Enyaq 會有所不如,但這其實並不影響實際運用上的便利性,電動車架構優勢所在,因此後排乘員在腿部空間寬敞度不用多說,透過全景玻璃天窗的設計,也讓頭部空間不會有太大壓迫感,車尾行李廂容積基本版就有 570 公升,傾倒後排座椅椅背則可擴充到 1,610 公升。

而講到電動車的「先天優勢」,自然不得不提到動力表現,前面有提到原廠藉由升級工程,換上了動力輸出更出色的電能驅動單元 APP550,在數據資料上顯示,Enyaq Coupé RS 在升級前從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的時間為 6.5 秒,升級後則是提升到 5.5 秒,然而在一般道路行駛時,駕駛人則是輕易就會感覺到電動車加速力道都很磅礡。

雙馬達的 Enyaq Coupé RS 以及後驅單馬達 85 車型,後軸都是搭配相同驅動單元,而 RS 車型則是前軸多了一具馬達提供輔助,因此 85 車型的動力數字為 210kW (286ps),而 RS 則是 250kW (340ps),扭力輸出則都是 55.6 公斤米,極速都設定在時速 180 公里。另一項 RS 與一般車型的差異,就是 RS 車型支援最大快充功率來到 175kW,85 車型則僅支援到 135kW。


MEB 平臺作品的另一項特點,就是採用了前碟後鼓的煞車系統設定,單從規格資料來看,給人一種懷念、許久沒看到鼓煞系統的想法,但實際在駕馭過程中並沒有太大感覺,甚至於煞車使用幅度相比傳統油車也較少,因為為了能夠更有效運用每一分能源,可以將檔位切換成 B 檔,或者是在 D 檔狀態下透過「方向盤撥片」調整再生煞車等級。


包含再生煞車等級 (D1 到 D3 共 3 個等級) 以及 B 檔模式,都是類似於「One Pedal」單踏板駕駛的設計,最大差異就是鬆開加速踏板時,動能回收系統介入多寡,在 Enyaq 車系上並沒有 One Pedal 設計,B 檔模式就是最大的動能回收設定。不過在高速時其實鬆開油門後的減速幅度並不會太大,反而是在市區走走停停時會比較有感,另外要注意的,是車輛並不會減速到停,在低速時會持續滑行,駕駛人仍舊需要控制好煞車。

另外一項值得誇讚的,是雖然目前 MEB 平臺都是 400V 架構,因此能支援的快充功率並不會太過驚豔,其 82kWh 總容量電池組 (實際可用 77kWh),從 10%到 80%的補電都設定在 28 分鐘左右,不過在過了 80%之後並不會馬上就成為涓流,實際從 67%開始充電,最高功率超過 90kW,在 85%之後仍保有超過 30kW 功率。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