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品牌三排旗艦休旅的 X7 車系,最早是在 2017 年法蘭克福車展舞臺先以 X7 iPerformance Concept 概念車做為量產雛形,當時也是 BMW 先行揭示品牌新世代設計語彙、iDrive 7.0 等元素的重要前導作品。而後在 2018 年 10 月正式推出代號 G07 的量產版 X7,對手所瞄準的是 Mercedes-Benz GLS 等車。

BMW 品牌三排旗艦休旅的 X7 車系,最早是在 2017 年法蘭克福車展舞臺先以 X7 iPerformance Concept 概念車做為量產雛形。

時隔將近 4 年後,BMW 除在 2022 年 4 月推出大改款第 7 代 G70 7 Series,在同月底原廠也同步推出 X7 車系的小改款世代車型,X7 雖然名義上為「小」改款,但在各方面幾乎都向大改款 7 Series 看齊,舉凡分離式頭燈組、iDrive 8 系統、AR 導航科技、甚至還有採用 ISG 48V 輕油電系統的動力,基本上都與 7 Series 旗鼓相當,頗有旗艦轎車、旗艦休旅同步引領品牌變革的意味。

臺灣市場部分,則是在 2022 年 11 月引進 X7 xDrive40i 以及 M60i xDrive 兩車型,正式售價分別為 512 萬和 698 萬元。此次我們試駕銷售主力的 xDrive40i 車型,來看其在改款後的進化輻度。

臺灣市場在 2022 年 11 月引進 X7 xDrive40i 以及 M60i xDrive 兩車型,正式售價分別為 512 萬和 698 萬元。

改採分離式頭燈,導入飾光水箱護罩

首先從外觀來看,當初筆者在多年以前看到 X7 iPerformance Concept 概念車時,就對其大面積的相連雙腎水箱護罩印象深刻。時至今日的小改款 X7,雖然在水箱護罩面積,在衝擊視覺上已遠不如 iX、i4、4 Series 等車的超大型直立雙腎,但小改款 X7 依舊針對其雙腎水箱護罩做出變化,不僅材質由原先的鍍鉻亮銀、改為更為內斂的霧銀緞面處理,在水箱護罩邊框幾何造型也修飾的更為俐落、立體。

小改款 X7 依舊針對其雙腎水箱護罩做出變化,不僅材質由原先的鍍鉻亮銀、改為更為內斂的霧銀緞面處理,在水箱護罩邊框幾何造型也修飾的更為俐落。

小改款 X7 甚至還首度加入飾光水箱護罩。不過不像 7 Series 是以 Iconic Glow 的形式採用發光的水箱護罩邊框,小改款 X7 主要是點亮其水箱護罩內的直柵,夜間時呈現相當獨特的視覺效果。小改款 X7 也採用 7 Series 等品牌新世代旗艦車型獨有的分離式的頭燈組設計,分離式頭燈組的上方是方向燈與晝行燈條、採雙倒 L 形視覺,下方才是主要的光形變化智慧 LED 頭燈組,上面的方向燈更與 7 Series 看齊,亮起時具有像 7 Series 一樣的心跳律動 Hearbeat 動態視覺,2023 年 3 月開始生產的 X7 更可選配與 7 Series 相同的 Swarovski 水晶頭燈組,不過小改款後取消雷射頭燈組的選項。

小改款 X7 甚至還首度加入飾光水箱護罩,主要是會點亮其水箱護罩內的直柵,夜間時呈現相當獨特的視覺效果。
離式頭燈組的上方是方向燈與晝行燈條、採雙倒 L 形視覺,下方才是主要的光形變化智慧 LED 頭燈組,方向燈亮起時具有像 7 Series 一樣的心跳律動 Hearbeat 動態視覺。

前保桿處的造型在改款後也更為簡約,除兩側有導流氣口,下方氣壩中央的 ACC 雷達面積也更為放大,兩側則以霧銀ㄩ字型飾板點綴,前擋風玻璃的 5AU 偵測鏡頭,從小改款前的 3 眼式、改為單眼式,但改款後還加入 AR 擴增實境導航攝影鏡頭。

前擋風玻璃的 5AU 偵測鏡頭,從小改款前的 3 眼式、改為單眼式,但改款後還加入 AR 擴增實境導航攝影鏡頭。

車側部分在小改款並沒有太大變動,包含車身同色的前後輪拱,還有車門下方結合 Air Breather 導流鰭片的 L 型鍍鉻條、一路延伸至車尾的手法,皆與小改款前如出一轍,但 xDrive40i 等級在改款後換搭 22 吋 V 輻式 756 型輪圈,試駕車配胎為 Continental PremiumContact 6 SSR 失壓續跑胎。另外改款後也首度導入手機數位鑰匙 2.0 系統,具有 UWB 技術的 iPhone 等手機無須拿出來靠近車門把、而是只要放在包包內走近車身周圍就會自動解鎖。

小改款 X7 在車側依舊有採用下方結合 Air Breather 導流鰭片的 L 型鍍鉻條、一路延伸至車尾的手法,整體顯得相當精緻。
X7 xDrive40i 等級在改款後換搭 22 吋 V 輻式 756 型輪圈,試駕車配胎為 Continental PremiumContact 6 SSR 失壓續跑胎。

改款後在尾燈組部分,相較之下有較為明顯的變動,不僅方向燈從下方改為上方閃爍,整體更採用燻黑設計,並且為 3D 立體圖樣尾燈組,在夜間的視覺辨識度更為明顯,甚至燈組內設邊也加入如 7 Series 一般的菱形特殊圖騰點綴。其餘包含對開式電動尾門、橫置的鍍鉻飾條、以及下方雙邊單出排氣尾管皆如出一轍。

改款後在尾燈組部分,方向燈從下方改為上方閃爍,整體更採用燻黑設計,並且為 3D 立體圖樣尾燈組,甚至燈組內設邊也加入如 7 Series 一般的菱形特殊圖騰點綴。
其餘包含對開式電動尾門、橫置的鍍鉻飾條、以及下方雙邊單出排氣尾管皆與改款前如出一轍。

換搭 iDrive 8 座艙介面,旗艦氛圍與科技也向 7 Series 看齊

走進小改款 X7 的內裝,其在科技感上又比小改前又有更大幅度的躍進,最主要是從 iDrive 7 系統的分離式 12.3 吋儀表、中央 12.3 吋螢幕組合,改為由 12.3 吋儀表與 14.9 吋中控相連成形的一體式懸浮曲面螢幕,其內系統則改為最新世代的 iDrive 8,加上省去實體空調控制面板、甚至中央出風口改為黑色飾條結合發光 X7 字樣氣氛燈貫穿,整體科技感濃厚,設計上也比改款前更為簡潔。懸浮螢幕後方的 Individual Fine-Woold 淺色梣木紋飾板也觸感相當上乘。

小改款 X7 的內裝,改為由 12.3 吋儀表與 14.9 吋中控相連成形的一體式懸浮曲面螢幕,其內系統則改為最新世代的 iDrive 8。

儀表板在一般模式下有 3 種板型可切換,HUD 則能選擇顯示 3 車道道路虛擬實境等內容。而中央 iDrive 8 系統除整合無線 Apple CarPlay、無線 Android Auto,以及可顯示 xView 等動態水平與電子羅盤外,小改款也首度加入 AR 擴增實境導航,在使用原廠導航時,可於轉彎路口等狀態下在中央螢幕顯示車外即時畫面與 3D AR 導航指標。而改款後國內直接升級標配 1,475 瓦的 B&W 鑽石級音響、20 支喇叭,帶來相當細膩且具震撼的聽覺饗宴。

央 iDrive 8 系統除整合無線 Apple CarPlay、無線 Android Auto,Google Map 等導航資訊更可直接顯示在儀表中。
儀表板與抬頭顯示器,都有多種顯示模式與板型可切換。
小改款後國內 X7 直接升級標配 1,475 瓦的 B&W 鑽石級音響、20 支喇叭。

方向盤雖與改款前造型相同,但取消 ACC 車距的直接切換控制、需進入系統內調整。中央隱藏式的置杯架與手機無線充電如出一轍,但中央鞍座將原先的水晶線傳排檔桿、改為撥鍵式水晶排檔取代,其餘的中央鞍座控制面板皆與改款前相同,水晶套件包含 iDrive 旋鈕與啟動鍵,還提供 5 段懸吊高度的按鈕,控制模式更多的 xOffroad 越野套件則為選配。小改款後國內主要在前排座椅後方加入旅行便利套件,也就是在椅背上方可擴充 iPad 支架等配件的隱藏式固定孔、以及 USB-C 充電孔。

小改款 X7 將鑰匙也換為與 7 Series、iX 等相同的新世代造型。
方向盤雖與改款前造型相同,但取消 ACC 車距的直接切換控制鍵。
中央鞍座換搭撥鍵式排檔外,其餘中央鞍座控制面板皆與改款前相同,水晶套件包含 iDrive 旋鈕與啟動鍵,還提供 5 段懸吊高度的按鈕,控制模式更多的 xOffroad 越野套件則為選配。
中控 xView 中可顯示氣壓懸吊的高低,以及 xDrive 四驅動力分配等資訊。
小改款後國內主要在前排座椅後方加入旅行便利套件,也就是在椅背上方可擴充 iPad 支架等配件的隱藏式固定孔、USB-C 充電。全車配有 5 區恆溫空調控制。

座椅全車皆採用 Individual Merino 真皮包覆,甚至試駕車還選配中控臺的 Individual 真皮材質處理,加上選配全車門板的 Merino 真皮內裝、麂皮頂篷,觸感相當頂級,雙前座也標配 20 向的舒適型座椅附通風加熱功能,搭配上車門自動緊閉、第二排麂皮頭枕靠墊、電動後側遮陽簾等鋪陳,加上第三排也有不可開啟的玻璃天窗,讓旗艦氛圍點滿。車頂的遮陽簾除可由駕駛座控制,亦可由第二排兩側座位調整,第三排頂篷上方更有著獨立空調控制面板。

雙前座也標配 20 向的舒適型座椅附通風加熱功能,並採用 ndividual Merino 真皮包覆,還提供通風加熱功能。
第三排也有不可開啟的玻璃天窗,加上第三排頂篷上方更有著獨立空調控制面板。

xDrive40i 車型在國內標準採用 7 座配置,因此其座椅布局為 2+3+2,包含第二排與第三排的傾倒與升降,全數皆為電動調整。若將第二排座椅移置最前、身高 178 公分的筆者膝部還有一拳半、頭度空間為一拳。若在此時乘坐第三排,身高 178 公分的筆者膝部空間有 4 指,頭部空間大約只剩下 1 個指輻,第三排更有 2 組 ISOFIX 固定扣、USB-C 充電孔。X7 在第二排與第三排全數傾倒下,最大可擴充至 2,120 公升的置物容積,後廂底板下方更有收納遮物捲簾的空間。

將第二排座椅移置最前、身高 178 公分的筆者膝部還有一拳半、頭度空間為一拳。若在此時乘坐第三排,身高 178 公分的筆者膝部空間有 4 指,頭部空間大約只剩下 1 個指輻。
第三排兩側有 USB-C 充電孔配置。
圖為 X7 第三排未傾倒、第三排傾倒、第二與第三全數傾倒的示意。全數倒下最大可擴充至 2,120 公升的置物容積。
X7 在後廂左側有可傾倒後排二排與三排座椅的控制鍵,更可一鍵全數傾倒、或一鍵全數歸位。對開式電動尾門的下層亦有獨立控制鍵。
X7 後方底板下方有著額外的收納空間,可置放遮物捲簾。

寧靜強勁的 6 缸動力搭配 ISG 48V,底盤動態出色的旗艦風範

動力方面,小改款 X7 xDrive40i 維持搭載 B58 3.0 升直列 6 缸渦輪引擎,但是引擎本體、冷卻與燃油供應等系統都進行強化,使動力提升達 48 匹,來到 381 匹/5,200 轉、53 公斤米/1,850 轉,搭配的 48V 輕油電從改款前的 BSG(皮帶式啟動馬達),改為 ISG、也就是與變速箱整合的 48V 輕油電系統,可額外增添 12 匹馬力與 20.4 公斤米扭力輸出。採用 Steptronic 8 速手自排的 xDrive40i 可於 5.8 秒完成靜止至時速 100 公里加速。除 xDrive 四驅系統外,X7 xDrive40i 也標配電子懸吊系統、前後軸自動水平氣壓式懸吊、陡坡緩降系統

小改款 X7 xDrive40i 維持搭載 B58 3.0 升直列 6 缸渦輪引擎,但換搭 ISG 48V,引擎本體最大馬力提升達 48 匹,來到 381 匹/5,200 轉、53 公斤米/1,850 轉。搭配的變速箱同樣為 Steptronic 8 速手自排,但換為撥鍵式排檔。引擎室的紫色線則是 48V 電壓的電源走線。
48V 電池置放於引擎室左後側,容量為 0.44kWh。

行車模式部分,則有 Eco Pro、Eco Pro Individual、Comfort、Sport、Sport Individual 等模式可切換。其中 Eco Individual、Sport Individual 中可針對避震與轉向進行 Comfort/Sport 兩段切換,Sport Individual 更可針對動力進行 Comfort/Sport 兩段切換。

Eco Pro Individual 中可針對避震與轉向,進行 Comfort/Sport 兩段切換。
圖為 Comfort 模式。
Sport Individual 中除可針對避震與轉向進行 Comfort/Sport 兩段切換,動力反應也能進行 Comfort/Sport 兩段調整。
切換到 Sport 等模式時,「自動調整內容」選單中可顯示即時的馬力輸出等資訊。

小改款前筆者就對 X7 車系的氣壓懸吊,在拿捏舒適與動態樂趣的權衡,有著相當良好的印象,即便是車長超過 5.1 公尺的旗艦三排休旅,X7 卻不會有著過軟的懸吊支撐,在各方面的動態反應,依舊很有 BMW 品牌車款一貫的操控調性。

即便是車長超過 5.1 公尺的旗艦三排休旅,X7 卻不會有著過軟的懸吊支撐。

而 X7 此次在小改款後的感受依然是如此,氣壓懸吊面對路面坑洞的消弭處理出色,在 Comfort 模式下懸吊阻尼會有較為和緩的收縮,但當然會多出些許的晃動。而將懸吊模式改為 Sport 模式時,X7 卻有著明顯不少的路感回饋,側傾的支撐仍有一定的韌性,相比起同級距其他品牌的旗艦休旅而言,X7 在底盤設定方面仍舊是佼佼者。

X7 的氣壓懸吊,在 Comfort 模式下懸吊阻尼會有較為和緩的收縮;但將懸吊模式改為 Sport 模式時,X7 卻有著明顯不少的路感回饋。

X7 在轉向方面的設定,一樣是新世代 BMW 品牌車款一貫的調校,Comfort 模式下相當輕盈,方便駕駛人在都會相弄間穿梭時,更能夠輕鬆地操控這款 5.1 公尺的龐然大物,高速切換車道時的轉向反應也相當迅速、俐落。而 Sport 模式之下的轉向會變得更為緊緻,但還不到重手的程度,方向盤在山路彎道轉打起來,對於幫助駕駛控制車身有著更扎實的回饋,車頭指向性以旗艦休旅來看已相當出色。

X7 在轉向方面的設定,一樣是新世代 BMW 品牌車款一貫的調校,Comfort 模式下相當輕盈;Sport 模式之下的轉向會變得更為緊緻,指向性也相當出色。

小改款 X7 xDrive40i 較為可惜的細節,乃是沒有將俗稱後輪轉向的整合式主動轉向列為標配,僅有在性能旗艦 M60i 標配,xDrive40i 車型則是需以 10.5 萬元額外選配,筆者相當建議購入時加選,可將迴轉半徑從現行的 6.5 公尺、縮短為 6.2 公尺,對於市區迴轉或動態操駕將有更明顯的挹注。

小改款 X7 xDrive40i 較為可惜的細節,乃是沒有將俗稱後輪轉向的整合式主動轉向列為標配,選配價為 10.5 萬元。

小改款 X7 xDrive40i 讓筆者驚豔的特色,還有這套動力系統的寧靜度、以及 ISG 48V 系統的流暢度。先前在大改款 7 Series 740i 車型上,筆者就對這套 ISG 48V 輕油電系統的運作印象深刻,不論是在動能回收、回充電池的階段,甚至是引擎變為滑行、最後後進入怠速熄火,這套系統的切換幾乎難以察覺。急加速時,48V 介入動力的儀表輔助提示,則從改款前的「eBoost」、改為「ePower」字樣。

回充電池的階段,甚至是引擎變為滑行等階段,車內的中控螢幕皆可即時進行顯示。

搭配運轉精緻度極佳的直列 6 缸引擎、出色的防火牆 NVH 工程,在車內也不會感受到明顯的震動與引擎噪音,尤其 6 缸引擎中後段帶來厚實聲浪,在車內帶來相當悅耳的聽覺感受。6 缸引擎 381 匹強勁的輸出,可說是「底氣」足,任何時候提速都有相當的「餘裕」,這也是旗艦車款應當有的從容表現。而全車的雙層隔音玻璃也是標配,加上出色的底盤濾噪處理,帶來寧靜的乘車氛圍。

6 缸引擎中後段帶來厚實聲浪,在車內帶來相當悅耳的聽覺感受。6 缸引擎 381 匹強勁的輸出,可說是「底氣」足,任何時候提速都有相當的「餘裕」。

讓這套動力總成表現出色的要角,還有這具 8 速手自排,一般 Eco Pro 模式、Comfort 模式下的自排換檔都升降檔迅速,切換到 Sport 模式或 S 檔則有更積極的變速箱反應,但基本上需要用到換檔撥片手動升降檔的機率微乎其微,一般自排模式下這具 8 速變速箱的換檔邏輯已讓人相當滿意。

X7 搭載的這具 8 速手自排,一般 Eco Pro 模式、Comfort 模式下的自排換檔都升降檔迅速,切換到 Sport 模式或 S 檔則有更積極的變速箱反應。
X7 這具變速箱真的太聰明了,基本上需要用到換檔撥片手動升降檔的機率微乎其微。

而 xDrive40i 在四驅系統的動力分配上也相當出色,輸出上可透過中控螢幕的 xView 選單觀察到主要仍是以後輪驅動為主,整輛車在加速上相當線性,搭配設定均衡的懸吊,並不會讓乘坐者有過為前傾後仰的不適感產生。煞車制動表現也相當線性,讓駕駛控制這輛旗艦都能細膩的平穩煞停。

X7 xDrive40i 整輛車在加速上相當線性,搭配設定均衡的懸吊,並不會讓乘坐者有過為前傾後仰的不適感產生。

導入自動變換車道功能,並提供 200 公尺記憶路徑停車、手機遙控停車

駕駛輔助與安全科技部分,小改款 X7 其實也有不小幅度的進化。全速域 ACC 與車道置中維持的控制表現依舊細膩,而且方向盤同樣維持改款前的電容式感應設定,手只要觸摸就能偵測的到、無須扭動方向盤,可以顯示小型車、大型車、摩托車等障礙物的道路虛擬實境顯示也能幫助掌握周遭車流。但小改後取消方向盤直接的 ACC 車距控制,要調整需跟 iX 一樣、進入選單進行遠/中/近共 3 段切換,不過有趣的是 X7 方向盤還是跟 iX、7 Series 不同,按鍵大抵仍是維持品牌前一世代的布局。

雖然小改款 X7 在方向盤取消可直接調整 ACC 車距的控制鍵,必須進入選單才能控制,車距切換也從 4 段、縮減為 3 段,但車輛的 ACC 車距系統其實控制得宜,基本上選定想要的車距,就沒有太多需要切換的情境,改款後 ACC 也加入禁止右側超車功能、但臺灣市場並不實用。
BMW 的車道置中控制相當得宜、細膩,方向盤同樣維持改款前的電容式感應設定,手只要觸摸就能偵測的到、無須扭動方向盤,道路虛擬實境顯示也方便掌握周遭車流,只不過車道置中系統遇到較大彎道時會較早解除、算是比較保守。

比較特別的是,小改款 X7 也跟隨 7 Series 同樣首度在國內搭載「變換車道輔助功能」,達成打方向燈自動切換車道的便利性,這項功能早在海外的 5AT 系統時代就有,國內則是在 X7、7 Series 此波才導入。使用上只要輕撥方向燈(不需用撥到底),車輛就會判別是否有後方來車,安全無虞下就會自動轉動方向盤變換車道,HUD 與儀表道路虛擬實境都會顯示切換的方向,切換車道的轉向動作細膩、甚至切換過程有時還比人更為迅速,但並不會帶來不適,主要是運作時系統需要隔壁車道的安全空間較大,因此有時系統判定距離過近就不會切換。

小改款 X7 也跟隨大改款 7 Series 同樣首度在國內搭載「變換車道輔助功能」。
「變換車道輔助功能」,使用上只要輕撥方向燈(不需用撥到底),車輛就會判別是否有後方來車,安全無虞下就會自動轉動方向盤變換車道。整個轉向動作相當迅速,卻不會過於不適。

而監視與停車輔助部分,除有著 3D 環景顯影(含洗車模式)等功能外,小改款 X7 也標配 360 度環景碰撞錄影,在撞擊的前後各 20 秒進行自動錄製車輛周遭畫面。小改款 X7 導入「200 公尺路徑自動停車記憶」,記憶路徑停車輔助單次最高為 200 公尺,最多可記憶 10 組曾停過的車位與路徑(同一 GPS 地點可記錄至多 4 組),未來軟體更新後也能透過手機遙控停車。

X7 依然擁有相當清晰的 3D 環景顯影(含洗車模式)等功能。
小改款 X7 也標配 360 度環景碰撞錄影,在撞擊的前後各 20 秒進行自動錄製車輛周遭畫面。
小改款 X7 導入「200 公尺路徑自動停車記憶」,記憶路徑停車輔助單次最高為 200 公尺,未來軟體更新後也能透過手機遙控停車。

總結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小改款 X7 在內外變革的輻度,堪稱已接近大改款等級,進化格局所帶來的雍容氣度,讓這輛三排休旅有著與 7 Series 看齊的科技含金量,同時有擁有能乘載 7 人的大空間、加上多樣化的空間變化,不論是商務需求或家庭使用,X7 都是能展現層峰人士氣勢的休旅產品,機能性若換個角度來看更勝轎車,價格上卻比 7 Series 更低。

當然若 BMW 品牌能像 i7 一般,推出 X7 這樣等級的層峰電動三排休旅車,對於許多企業或企業主未來走向環境永續性發展的需求,結合 X7 上看到的前瞻科技,相信也會有一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