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kswagen 在 2019 年 9 月法蘭克福車展就發表純電中型掀背 ID.3,概念承襲 2016 年登場的 I.D. Concept,更是集團首款採用 MEB(Modular Electric Drive Matrix)模組化純電平臺的市售車。只不過國內台灣福斯一直受限原廠產能、充電配套等因素,所以遲遲未導入 ID 家族電動車,未來導入節奏原則上也會以 ID.4 休旅為先。
而在 ID.3 原廠發表近 3 年後,雖然原廠已預告 2023 第一季推出小改款,但國內有貿易商鎧騰汽車近期先行引進 1 輛小改款前的 ID.3 Pro Performance 版本來認證,是採用總容量 62kWh(可用容量 58kWh)、後驅單馬達 204 匹、WLTP 續航 427 公里的版本,U-CAR 試車組這次則向其借測,貿易商目前的報價約為 138 萬~158 萬,最終價格將視配備有所變動。我們此次除試駕報導外,也規畫臺中→南投埔里→臺北內湖的高速 300 公里續航與能耗實測。
若以貿易商目前的報價,國內同價位對上的對手有 Hyundai Kona(131.9 - 162.9 萬)、Ioniq 5 EV400(151.9 萬)、Kia EV6 Light(166.9 萬)、Mini Electric(155 萬)、Nissan Leaf(125 - 139 萬)、Opel Mokka-e(139.9 萬)、Peugeot e-2008(149.9 萬)。貿易商自己另有 2015 年 Volkswagen e-Golf 為 24.2kWh(報價 69.9 萬起),而 2019 年 35.8kWh 版的 e-Golf 售價為 128 萬。
比起 Golf 更短截、但更高,結合前衛視覺與品牌經典 C 柱元素
首先我們來看外觀尺碼的設定,ID.3 的長寬高為 4,261x1,809x1,552、軸距為 2,765mm,試駕時我們更與 Volkswagen 第 8 代對照,對比起第 8 代 Golf 的 4,284x1,789x1,491mm、以及 2,619mm 軸距,ID.3 在車長縮減 23mm、車寬增加 20mm、車高則顯著增加 61mm,軸距則多出 146mm。
Volkswagen ID.3 與尺碼相近燃油車/電動車 | ||||
車款 | Volkswagen ID.3 (對比 Golf 8) |
Volkswagen Golf 8 | Nissan Leaf | Hyundai Kona Electric |
車長 (mm) | 4,261(-23) | 4,284 | 4,490 | 4,205 |
車寬 (mm) | 1,809(+20) | 1,789 | 1,788 | 1,800 |
車高 (mm) | 1,552(+61) | 1,491 | 1,540 | 1,570 |
軸距 (mm) | 2,765(+146) | 2,619 | 2,700 | 2,600 |
ID.3 高階版本在外觀中央有貫穿式定位燈條,但我們試駕的等級較為入門並沒有搭載,而且 ID.3 相較 ID.4 也少了發光廠徽設定。車頭採用大面積封閉的造型,僅有最下方有整合式的散熱導流氣口,並在保桿處輔以點狀漸層設計來進行點綴。
而較高的車高設定,反而也讓 ID.3 有著類似跨界休旅或 MPV 的身形,輪廓上與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 或 Mercedes-Benz B-class 會很接近,尤其 ID.3 在車頭處採用 MPV 車款上常見的雙 A 柱三角窗,不僅讓視野更開闊,在視覺上也更有挑高的感受。
我們試駕的 ID.3 車款,採用黑色對比色車頂設計,車色則為 Moonstone Grey 這類水泥灰的色澤,相當特別。足下則並非歐規最入門的鐵圈版本,而是採 18 吋 Easy Derry 銀黑雙色切削輪圈組,不過這款試駕車並沒有搭載投射式的 IQ.Light LED 智慧燈組,而是採用反射式結構的頭燈。
而雖然 ID.3 是原廠稱為獨立的純電掀背車系,但厚實的 C 柱設計,仍不難看出其與過去燃油 Golf 採用同樣經典元素的連結,在擁抱未來時、呈現兼顧品牌傳承的意味。從車側看去 ID.3 的車頭相當短截,很明顯採取採用車艙前移的手法。車側前葉子版則有標示「Pro」字樣,代表其採用的電池容量等級為總容量 62kWh、可用容量 58kWh。
ID.3 在車尾則採用倒 L 型 LED 尾燈,這樣的設計語彙上也與小改款 Polo 類似,上方並有下切的尾翼設計。後尾門在延續車頂對比的黑色設定下、車尾門同樣也採黑色元素塗裝,中央廠徽是尾門開關、下方則有 ID.3 車系字樣驗明正身,後保桿則顯得相當厚實,牌照框跟 Golf 一樣置放在後保桿處。下方當然沒有了排氣管配置,最下方有著與牌照框呼應的梯型設計。試駕車在車身右後側配有單一充電孔,由於是歐規平行輸入車設定,DC 充電規格自然是採用歐規 CCS2、而非美規的 CCS1。
ID.Light 讓內裝科技感十足,觸控實用度見仁見智、後座空間出色
內裝方面,ID.3 採用與燃油車產品不一樣的介面,5.5 吋數位儀表與右方的排擋桿整合,而整個方向機柱調整高低時會一同與數位儀表連動,實際上相當符合人體工學。
中央採用 10 吋觸控螢幕設計,同時還有語音控制系統、只要說出「Hello ID.」就能直接喚醒,不過使用聲控時中控臺前方的 ID.Light LED 互動式燈條,能夠有動態燈光效果與駕駛互動,甚至更可在跳出自動警急煞車警示時顯示紅色等醒目色彩,但試駕車上僅有英文等語系可選。
海外高階車型還配有 AR 抬頭顯示器,Beats 音響系統、大型全景玻璃車頂,但我們此次試駕車等級較入門,因此都付之闕如。
原廠設計也將整體電動車輛操作化繁為簡,駕駛一上車透過座椅的重力感應器感知,車輛就會直接進入紅火,要發動僅要踩下煞車就能進檔、而無須透過傳統啟動鍵發動,但 ID.3 依舊在方向機柱保有傳統啟閉按鍵,但上方還寫著「 Start Engine Stop」,稍微有點不符電動車沒有引擎的身分。海外高階版本甚至在油門、煞車踏板上更分別有「撥放」與「暫停」符號,設計相當令人玩味,但不過我們此次的試駕車較為入門,並沒有看到這樣的設計。離開車輛時車內會有相當大聲的 Volkswagen 廣告音效,有著特別新潮的感受。
試駕車因等級較入門,方向盤甚至沒有皮質包覆、而是塑膠材質,但全車系都標配觸控式方向盤,可以透過按壓或滑動操作,筆者認為使用體驗不如傳統按鍵便利,而且試駕車僅有限速器、並沒有配置 ACC,所以前方 5.5 吋儀表沒有辦法顯示前方道路虛擬實境畫面,儀表板也僅會顯示車速、續航里程等簡單資訊,電量要低於 10%才會在儀表有%數顯示。
試駕車在 ADAS 系統僅有基礎的車道偏離警示與修正、AEB、駕駛疲勞警示等,也僅有前後停車雷達、沒有倒車顯影。不過歐規 ID.3 都有標配與當地 8 代 Golf 8 相同的 Car2X 科技,主要透過 Wi-Fi p 無線傳輸技術,車輛進入 800 公尺半徑的範圍內,支援 Car2X 的車輛可相互進行定位,並傳遞是否有遇到事故等資訊,若前方有事故後車能在 10 秒左右就能提前於儀表板中獲得警示。
中央 10 吋 Discover Pro 懸浮式觸控螢幕中,除了有內建原廠導航(試駕車圖資在台灣無法顯示),也支援相當便利的無線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甚至包含上下分隔的 10 色氛圍燈等都能在螢幕中操作。懸浮式螢幕下方則有包含 Touch Slide 數位觸控列,但行進間要操作仍不夠直接、晚上也沒有背光顯示。
而有關電能的資訊方面,在 Vehicle 選單中,可以顯示剩餘電量%數,在 50%~100%之間設定充電上限,並記錄充電地點,還能顯示自充電後、長期累計等小記里程的能耗等資訊。
下方快捷鍵則還有包含停車輔助、空調、駕駛輔助、行車模式等,一樣都是觸控操作,像燈光控制、甚至上方的閱讀燈也是如此,確實帶來一定的科技感受。只不過駕駛座旁的窗戶升降也有類似設計、而且駕駛座處取消獨立的後窗實體鍵,使用時必須要先點 Rear、才能以升降鍵控制後窗,筆者覺得不太直覺,就反而有點適得其反了。除了中控臺有部分軟質包覆外,其餘車內門板與中控臺多處為硬質塑料,質感確實還是會顯得廉價。
不過筆者認為 ID.3 在空間方面的表現反而讓人相當驚艷,受惠於平整化的純電底盤與懸浮式中控臺,讓車艙帶來開闊感受,中央也有多個便利的置杯架與收納空間,ID.3 雙前座更標配活動式的中央扶手,確實有著「類 MPV」的感受。入門等級雖然都是手動前座調整,但前座配有中央氣囊防護。
後座則是因為平整化底板,讓左右移動相當便利,坐墊高度夠高、椅墊角度也有上揚,並沒有許多電動車為容納電池底盤墊高、腳會因地板抬升而懸空的感受,身高 178 公分的筆者乘坐後座,膝部空間為 2 拳、頭部空間為 4 指,以中型掀背小車等級而言算是相當寬裕,而且膝部空間也比 Golf 8 更大,坐姿也比起 Nissan Leaf 後腳懸空的感受更為舒適。不過後椅背較為直挺,椅背傾角也不能調整。
後座沒有配置後座空調面板或後座出風口,入門等級沒有地圖袋與後座 USB-C 充電孔,歐洲甚至有較大電池版本是採用全車 4 座設計。ID.3 在後行李廂容積為 385 公升,對比 Golf 的 380 公升可說多出 5 公升,並擁有 6/4 分離傾倒機能,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1,267 公升。
不過 ID.3 與其他多個 ID 家族都沒有前行李廂設計,打開前電機蓋後,仍是有包含 12V 電瓶、雨刷水注入口、冷卻水等機構配置。傾倒後的容積也比 Golf 8 的 1,237 公升多出 30 公升。迴轉半徑為 5.1 公尺、比 Golf 8 的 5.45 公尺更小。
ID.3 搭配 MEB 平臺後軸仍有靈活度,後驅特性出乎意料帶來樂趣
歐陸目前在售的 ID.3 主要依序分為 Pure Performance、Pro、Pro Performance、Pro S 等動力等級,並統一採用後驅單馬達。Pro 與 Pro Performance 搭載總容量 62kWh(可用容量 58kWh)的鋰電池組,而此次試駕的 Pro Performance 版本動力為 204 匹/31 公斤米,從後行李廂底板下方也可看到標示輸出功率為 150kW。
車重為 1,812 公斤,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為 7.3 秒,是全車系目前加速最快的版本,但全車系極速則限制在 160 公里。WLTP 續航與馬力 145 匹的 Pro 版本同為 427 公里,原廠公布的最大充電功率為 125kW,宣稱可在 30 分鐘內完成 10%~80%充電。
ID.3 在行車模式分別有 Eco、Comfort、Sport 、Individual 等模式可選。其中在 Individual 模式中,可分別針對懸吊(Comfort/Sport 兩段)、轉向(Comfort/Sport 兩段)、動力(Comfort/Sport/Eco 三段)、空調(Comfort/Eco)等進行多段微調。只不過較為有趣的是 ID.3 標配並沒有搭載電子避震器,因此系統內懸吊 2 段段位的差異,筆者在試過後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底盤的組合則是前軸麥佛遜、後輪獨立懸吊多連桿配置。
實際駕駛起來 ID.3 有別於 ID.4 重心較重的感受,ID.3 明顯較為輕、坐姿也更低,但還是可感受到因為電池重量在中央的緣故,因此整體行車時感覺沒有像傳統燃油 Golf 靈巧,這也是目前電動車普遍在駕駛上的特性。
但撇除重量帶來的影響,其實 ID.3 的整體動態還是相當有操駕樂趣,短截的車身讓其在切換車道時,車身的跟進相當迅速;轉向則是有著穩定的回饋,方向盤低速時轉打就有一定重量,Sport 模式下的回饋會較為重手,指向性則算是中性,雖然沒有到特別精準,不過彎中需要修正轉向的次數並不多,部分路面資訊也會回饋至方向盤,塑造不錯的人車溝通感。車身剛性更彰顯 Volkswagen 車款一貫的傳統、有著扎實的行路質感。
而過去燃油 MQB 平臺車款在底盤設定上,往往在後軸會有向外帶的靈活滑移感。MEB 平臺有著電動車電池重量,加上 ID.3 的動力輸出集中在後軸,試駕前筆者確實會在意是否會對操控造成影響。
但令人意外的是,彎中 ID.3 仍然有類似燃油 MQB 車款後軸向外滑移的感受,簡單來說就是「後軸會幫忙帶入彎」!
加上 ID.3 採短前懸、後驅設定,前軸要同時負責動力輸出與轉向的壓力減輕,有著有別於以往前驅 Golf GTI 這類車款重心偏前軸、要靠限滑差速器來消弭轉向不足的感受;ID.3 後驅動力推著前軸入彎中,控制好荷重下就不太會有推頭的現象,足下的 Goodyear Efficient Grip Performance 電動胎即便胎寬僅 215mm、抓地表現卻也優異,前軸能相當一氣呵成的過彎,讓人體驗到過去不曾在 Volkswagen 小車產品見到的後驅掀背駕馭感受。
而即便車身較高、加上電池組帶來重量影響有一定的慣性,但 ID.3 在彎中的支撐性仍算向當不錯,幾個彎道穿梭下,並不會有懸吊明顯軟腳的情形產生,給予駕駛者高度的信心。行車時可感覺到電池帶來的低重心,讓 ID.3 依舊有著相當貼地的感受,雖然初段路感回饋偏硬調,但懸吊後段震動消弭控制處理不俗,並不會因為路面有大坑洞,就會將較大的震動直接傳遞至車內,整體舒適度與行路質感仍與傳統 Volkswagen 燃油車相近。
誠如前述,ID.3 最為有趣的是動力設定,其因為採用後置後驅單馬達,過彎時可感覺到明顯動力是由後方「推」著車頭走。不過不同於部分後驅電動車,往往有著會覺得前軸重量較輕的感受,ID.3 透過座艙前移等配重設計,前軸不會因後馬達瞬間動力推進,而有明顯車頭揚起、甚至前軸浮起抓不住的現象,操控上仍舊相當親民、好上手。隔音是電動車少了引擎下考驗車廠功力的一環,但 ID.3 隔音表現則算是出色,全車沒有用上雙層隔音玻璃,市區或高速行車都不會有太明顯的傳遞進車內,足下 Goodyear 電動胎在高速滾噪也小,雖不到全然寧靜、卻可確保長途行車仍能讓駕駛不因頻繁噪音而感到煩躁。
動力輸出部分,204 匹馬力設定搭配 1.8 噸車重,不是高性能導向,但電動車的輕快感與瞬間扭力的輔助,確實在 ID.3 上有著很好的呈現,高速的巡航更是輕鬆,甚至電動車以往較為弱勢的高速再加速表現,ID.3 Pro Performance 也不會有太明顯的衰竭。
而 ID.3 並沒有動能回收撥片、僅有 B 檔這個「類單踏板」功能,會說「類單踏板」是因為 ID.3 開啟 B 檔後、雖然會有比 D 檔更明顯的回充,但放開油門後滑行車輛不會自己靜止、最後一樣要踩下煞車。而且值得一提的是,ID.3 等採 MEB 平臺的 ID 家族在後軸普遍採用鼓式煞車設計,若 D 檔行車下,煞車的踏板行程較長,但腳感仍算線性好掌握,搭配 B 檔會有更明顯的減速制動反應,但最後段機械煞車的制動力,筆者認為還有提升的空間。
臺中>南投埔里>臺北 300 公里高速實測,電量剩 6%、實際電耗 5.4km/kWh
而 U-CAR 試車組在取車時也由小亮一人進行一段長里程的高速能耗測試,當天測試從 U-POWER 臺中安和站充滿 100%出發,儀表滿電顯示續航為 338 公里,先經由臺 74 轉國道 3 號、國道 6 號南下至南投埔里後,再經由國道 6 號北上於霧峰系統轉接國道 3 號,國道 3 號一路北上至新竹系統後,才轉由國道 1 號經五楊與汐五高架段,最終回到 U-POWER 內湖行忠站補滿電,進行實際的里程結算。
總計這趟測試累積 299 公里的里程,路線為由於這款 ID.3 未有定速,小亮沿路大致以 120 公里(國 3)、110 公里(國 1)、90 公里的車速在高速公路行駛,最終回到內湖站時剩下 6%電量/25 公里的續航,滿電推估續航里程約在 330 公里左右,儀表板顯示的能耗為 17kWh/100km、換算約為 5.88km/kWh,行車均速為 83 公里,尤其抵達埔里後沿路北上,北上的地勢更高與逆風情境,算上相當高速的測試環境。
在 6%~100%補電過程中,最大充電功率為 107kW、尚未企及原廠宣稱的 125kW,6%充至 80%的時間約在 33 分鐘左右,80%時功率為持 50kW 左右,補電超過 80%後曲線沒有斷崖式下降。最終補完 100%後車輛儀表顯示可續航 341 公里,補進的電量為 55.083kWh,換算後的實測能耗為 5.42km/kWh,以這樣 1.8 噸的電動小車而言僅算水準之上、並沒有太過出色。
車款 | Volkswagen ID.3 Pro Performance |
總行駛里程 (公里) | 299 |
儀表顯示剩餘電量與里程 | 6% / 25 公里 |
行車電腦顯示能耗 (km/kWh) | 5.88 |
充至 80%花費時間 (分鐘) | 33 |
充至 100%花費時(分鐘) | 56 |
快充峰值功率 (kW) | 107 |
平均充電功率 (kW) | 52 |
充電度數 (kWh) | 55.083 |
實測能耗 (km/kWh) | 5.42 |
最終還車至臺中的過程,小亮也再度進行臺北內湖至臺中南屯的高速續航與能耗觀察,不過因為借測時間已屆的關係,並沒有進行插槍補電計算能耗,主要是簡單以儀表中控數據做為紀錄。臺北內湖出發時電量為 80%,南下至臺中時全程走國道 1 號,行車速度大部分時間為儀表板 110 公里,一過臺中后里大安溪橋速限提高後、行車速度提高為 120 公里,但途中在新竹、臺中有遇到部分塞車路段。
最終抵達臺中南屯後,車輛顯示電量 39%,儀表顯示南下臺北至臺中的里程為 163 公里,行車均速為 74 公里、比起前述高速 300 公里來回時的 84 公里低,受惠於均速較低、加上非北上爬升與逆風路段,儀表顯示能耗值為 13.6kWh/100km、換算為 7.35km/kWh,比起前述 300 公里測試時出色不少。可見北上、加上全程國 1 均速較低都對 ID.3 的高速能耗更有利。
現行 MEB 平臺電氣性能中規中矩,但 ID.3 確實在其他環節魅力十足
ID.3 對國內許多期待 Volkswagen 電動車款的消費者而言,算是遲到 2 年、甚至 3 年的作品。以現今開始有 800V 電壓市售車的局面來看,採用 400V 電壓的 MEB 平臺,不論在能耗、續航、充電性能表現等電氣規格,都顯得較為中規中矩,並沒有太過亮眼的表現。
只不過 ID.3 在外觀與內裝足具趣味的設計,加上車內互動性的燈光效果、強調科技感的操作體驗,時至今日還是有些許前衛的新鮮感。而且最讓人訝異的是,MEB 平臺搭配電動後驅小車這樣的組合,不僅有著出乎意料地後軸靈活度,更帶來有別以往在 Volkswagen Golf 等前驅掀背車的動態感受,加上好上手的親民特性與行車舒適度,確實不難想見 ID.3 為何會受到歐洲電動車消費者歡迎。
藉由此次貿易商的引進,讓我們先行一窺遲到已久之 MEB 平臺的魅力,接下來原廠已預告 2023 年第一季將發表 ID.3 小改款,甚至 MEB 平臺將在未來升級為動力更佳、續航更長的 MEB+平臺,但臺灣何時能買到由台灣福斯正式導入的 ID 家族還是未知數,只能期望在貿易商刺激下引進腳步能夠再加快。而未來 Volkswagen 是否能透過新世代平臺 SSP 等讓 800V 電壓於集團內普及,在一般品牌級距帶來能與眾多對手一搏的電氣性能,也值得拭目以待。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