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趨勢,除了在時尚或科技界,汽車市場也有著自己的風潮,近幾年來休旅車當道,轎車產品停滯甚或凋零,其中,小型 SUV 運動休旅的成長力驚人,有品牌旗下甚至推出不只一款來滿足市場需求。隸屬韓國的 Hyundai 在 2018 年 11 月,於臺灣市場推出 Kona 進軍小休旅級距,當時的腳步遲了點;不過這次,Hyundai 則是領先其他品牌,在一般小型 SUV 市場中、導入新能源選項的 Kona Hybrid,搶占新能源市場的份額。

熱門趨勢? 小型 SUV 和新能源議題一次給你

如同電影《食神》的經典臺詞,小型 SUV 和新能源摻在一起,應該會有新的火花,而 Kona Hybrid 剛好搭上小型 SUV、新能源車的大趨勢,藉此擴大打擊面,迎合更多消費者需求。事實上,臺灣市場對於新能源車的接受度已經愈來愈高,排除純電動車(BEV)之外,Hybrid 動力也不能小覷,觀察 Toyota RAV4 與 Corolla Altis 車系的 Hybrid 銷售比,便可略知一二。

Kona Hybrid 一次滿足小型 SUV 和新能源議題。

回到主角 Hyundai Kona,在國外市場,Kona 車系擁有傳統燃油引擎動力、Hybrid 混合動力、純電動動力 3 種版本,是目前極少數擁有如此設定的車款,而未來,臺灣市場也將會導入純電的 Kona Electric,用以滿足消費者對於零排放的期待。

外觀與一般 Kona 無太大差異,Two-Tone 雙色車色加價 1 萬元

Kona Hybrid 的外觀和一般內燃機動力版本的 Kona 沒有太大的差異,除了車尾的 Hybrid 銘牌之外,幾乎沒有變動。Kona Hybrid 的車頭水箱護罩依然採用家族化設計,燈組則分成 3 層,最上層是流線銳利的晝行燈與方向燈,接著是遠近大燈與轉向輔助燈,最下方則是前霧燈,以分層、層次化的設計,達到年輕化與運動化的訴求。

Kona Hybrid 的外觀和一般內燃機動力版本的 Kona 沒有太大的差異,車頭與車尾均採用明顯分層的線條,搭配家族化識別。
前後燈組為鹵素燈,晝行燈則維持 LED 光源。

另外,Kona Hybrid 也提供 Two Tone 雙色車色選購,需加價 1 萬元;至於車頂的行李直桿同樣保留,輪胎部分則換成 205/60 R16 規格的 Michelin Saver Plus 花紋,此胎款的強項是節能低滾動阻力,對於訴求新能源的 Kona Hybrid 來說,節能效果可說是如虎添翼。

輪胎換成 205/60 R16 規格的 Michelin Saver Plus 花紋,此胎款的強項是節能低滾動阻力,對 Kona Hybrid 來說節能效果可說是如虎添翼。

內裝配備差異

在先前的 Kona 試車中,已經體驗過其車室空間,就一般小型休旅的標準來說,算是相當舒適,而 Kona Hybrid 的大部分配備內容,主要承接 1.6T 競智版,另外像是 Hyundai SmartSense 系統、6 具氣囊、光感應頭燈、Red-Line 車室套件等,Kona Hybrid 都有涵蓋在內。此外,Kona Hybrid 將手煞車改為電子式、新增 Auto Hold 自動駐車系統、換檔撥片,最重要的,是增加了 SCC 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含 Stop & Go)以及 LVDA 前車駛離提醒系統,這是本次 SmartSense 新增的項目。

Kona Hybrid 的大部分配備內容,主要承接 1.6T 競智版,並擁有 Red-Line 車室套件;多媒體主機支援 Apple Carplay 與 Android Auto 功能。
Kona Hybrid 新增 Auto Hold 自動駐車系統、換檔撥片、以及最重要的 SCC 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含 Stop & Go)。
Red-Line 車室套件,帶來紅色運動感的內裝風格。

搭載 1.6 升缸內直噴引擎、綜效馬力輸出 141 匹

Kona Hybrid 的動力單元,由內燃機版本的 1.6 升 T-GDi 渦輪增壓引擎,轉為 1.6 升缸內直噴引擎搭配 1 具 43.5 匹馬力的電動馬達,Hybrid 綜效馬力輸出 141 匹,較內燃機版本的 177 匹為低,不過,Hybrid 版本訴求的是節能效益,兩者各有差異。

Kona Hybrid 搭載 1.6 升缸內直噴引擎搭配 1 具 43.5 匹馬力的電動馬達,Hybrid 綜效馬力輸出 141 匹,較內燃機版本的 177 匹為低,不過,Hybrid 版本訴求的是節能效益,兩者各有差異。

與 Hybrid 動力系統搭配的,是一具 6 速 DCT 雙離合器變速箱,根據南陽實業公布的資訊,Kona Hybrid 平均油耗來到每公升 24.8 公里,而 Hybrid 電池組容量為 1.56 kWh,和國內現行販售的 Toyota Prius 的 1.6kWh 電池組容量差不多。

搭配 6 速 DCT 雙離合器變速箱,根據南陽實業公布的資訊,Kona Hybrid 平均油耗來到每公升 24.8 公里。
廣  告

Hybrid 節能科技

關於 Kona Hybrid 的科技部分,首先,其搭配的 1.6 升缸內直噴引擎採用 Atkinson 循環,有助提升節能效益;其次,Kona Hybrid 配備有 AAF 主動進氣調節系統,在水箱進氣罩的位置有啟閉機構,能在引擎尚未達到最佳工作溫度之前關閉、在需要散熱時開啟,達到最佳工作溫度的效果。

Kona Hybrid 配備有 AAF 主動進氣調節系統,在水箱進氣罩的位置有啟閉機構,能在引擎尚未達到最佳工作溫度之前關閉、在需要散熱時開啟,達到最佳工作溫度的效果。

針對空調部分,Kona Hybrid 有特別設計一個 Driver only 駕駛獨立空調系統,當車內只有駕駛 1 個人的時候,開啟該功能可將空調集中至駕駛位置,間接減低其他無謂的空調能源,達到節能效果。此外,Kona Hybrid 配置有 BRS 按鍵式喚醒鋰電瓶的功能,此功能可允許駕駛人當 12 伏特小電瓶沒電時,將 1.56kWh 大電池的電能充至小電瓶讓引擎能夠發動。

Driver only 駕駛獨立空調系統,當車內只有駕駛 1 個人的時候,開啟該功能可將空調集中至駕駛位置,間接減低其他無謂的空調能源,達到節能效果。BRS 按鍵式喚醒鋰電瓶的功能,此功能可允許駕駛人當 12 伏特小電瓶沒電時,將 1.56kWh 大電池的電能充至小電瓶讓引擎能夠發動。

實際上路:運動感依舊、節能風格更明顯

進入車室,按下發動鍵,如同一般的 Hybrid 車款,是安靜無聲的,透過儀表顯示的狀態確認已經可以上路,踩下油門之後,如同近來 Hyundai 的歐風設定,屬於較為硬式的回饋,也就是油門要踩的深一點,不似日系車較為輕柔的設定;而隨著車速提高,可以感受到引擎的介入、以及雙離合器變速箱的運作,整體來說,駕駛回饋是扎實的、沉穩的。

Kona Hybrid 的歐風設定,屬於較為硬式的回饋,也就是油門要踩的深一點,不似日系車較為輕柔的設定;另外,透過儀表監控,可以觀看到動能系統的方向,不過顯示內容和其他品牌相比,較為少一些。

而在行駛過坑洞時,Kona Hybrid 對於震動的處理也屬於較為運動風格,懸吊收斂得相當迅速,不會有多餘的晃動,這點對於有基本操控要求的駕駛人來說相當重要,不過 Kona Hybrid 在運動化之中,還兼容部分的舒適感,當然,以這個級距的車款來說,符合大眾日常的需求也是相當重要的。

Kona Hybrid 對於震動的處理屬於較為運動風格,懸吊收斂得相當迅速,不會有多餘的晃動,這點對於有基本操控要求的駕駛人來說相當重要。

隨著車速提升,加深油門,Kona Hybrid 的加速感較一般 Kona 更弱些,當然,Kona Hybrid 本來就不是訴求馬力,節能才是重點,而就普通的道路環境來說,其實也足敷使用,但搭配體質有一定水準的底盤表現,不免還是稍許懷念起燃油版的 Kona,然而在看到儀表上傑出的油耗數字後,心裡也就有所釋懷了。

隨著車速提升,加深油門,Kona Hybrid 的加速感較一般 Kona 更弱些,當然,Kona Hybrid 本來就不是訴求馬力,節能才是重點。

在彎道上,Kona Hybrid 的底盤實力相當明顯,根據南陽實業的說法,Kona Hybrid 的底盤調校、設定以及結構,和 Kona 是不一樣的,有經過特別優化;實際駕駛上,Kona Hybrid 的底盤回饋是歐系風格、路感明顯;此外,電池組在靠近車底的位置,也有助提重心的降低,讓操控感提升。

Kona Hybrid 的底盤回饋是歐系風格、路感明顯;此外,電池組在靠近車底的位置,也有助提重心的降低,讓操控感提升。

新增加的 SCC 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功能,在車速 30 公里時即可設定,並且可以跟車到靜止,靜止之後並不會解除,前車起步之後,踩下油門即可回復跟車設定,使用起來相當直覺。

SCC 智慧型主動車距維持系統功能,在車速 30 公里時即可設定,並且可以跟車到靜止,靜止之後並不會解除,前車起步之後,踩下油門即可回復跟車設定,使用起來相當直覺。

結語:操控感依舊、節能加持

如同文章開頭所述,新能源、小型 SUV 議題已經是各大車廠的戰略方針,而 Kona Hybrid 在既有的 Kona 車系上,提供更多能源動力選項,看來也是主流路線,未來只會更多而不會更少;在 Kona 車系中,如果排除品牌與外型等條件,扎實且沉穩的操控感是 Kona 和日系車款最大的差異,而轉進 Kona Hybrid 後,又新增了節能與新能源加持,讓整體競爭力又往上升。

不過,消費者購車時,還是會以包括品牌因素在內的全面性考量,而恰巧的是,韓國也是電池技術與生產的國際重鎮,包含 LG 化學、Samsung SDI、SK 等等業者的所在地;未來,在新能源車市場中,Hyundai 喊出要在 2025 年成為全球前 3 大新能源車廠,而藉由產品質量的提升,能否真的實現市場轉變,就有待銷售實績來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