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 On 與 Off,可不是在說電燈開關或是電子器材,而是一般道路的 On-Road 以及越野體驗之 Off-Road,台灣賓士刻意在 2019 年 7 月底時,假台中速邑賽車場舉辦了一場內容豐富度十足的體驗活動,包含了 AMG 的 43、53 家族戰力駕乘體驗,以及囊括有 G-Class 與 GLE 車系在內的 Off-Road 體驗等,同時也有室內課程,介紹即將於國內登場的新世代 CLA 車系。
誠如前面所提到的,這是一場內容相當豐富的產品體驗活動,也正因為內容品項多元,包含了動感性能的 AMG 區塊,以及休旅戰力的 GL 家族兩大成員,因此博而不精的規劃下,可以說各車系都屬於淺嘗即止,故此而稱之為短暫試駕體驗。
事實上,這場在台中速邑賽車場所舉行、台灣賓士稱之為「震。撼。教育 Mercedes-Benz SUV, AMG & The new CLA 媒體試駕暨產品說明會」的活動,並非針對媒體而舉行的活動,乃是先行針對 Mercedes-Benz 第一線銷售業代進行教育訓練使用,活動最後才舉辦媒體場次,以進行產品的資訊溝通。除了新世代 CLA 在產品上市前的產品資訊之外,GL 家族即將推出的新成員:小改款 GLC,同樣也搶先進行了產品介紹,不過上市時間則尚未公布。
針對 GL 家族的駕乘體驗,台灣賓士在活動中共計推出有 GLE 300d 4Matic、GLE 350 d 4Matic 的道路試駕體驗,現行 GLE 車系頂規車型的 GLE 450 4Matic 則僅用來示範展演,展現 E-Active Body Control 的功能與魅力所在;除此之外,也有安排 GLE 的輕度越野體驗活動,以及品牌經典 SUV 戰力 G-Class、而且還是採用性能最強版本的 G 63,來進行重度越野體驗。不過,由於 G-Class 上市已好些時日,因此這趟體驗活動的優先選擇,自然就是新世代 GLE 的產品體驗了。
再次與 4 代 GLE 相逢,國內產品設定仔細觀察
與新世代 GLE 並非第一次親密接觸,在 2018 年底時,就已經搶先在美國德州試駕了新世代 GLE,不過,雖然試駕的都是新世代 GLE,但在國內試駕還是有著不同的感受,除了臺灣不若美國的地大物博,道路與兩側風景也多半幅員寬廣,些許配備在國內市場也無法導入,或者是列為選配項目,因此在感受上還是有著不同的體悟。
隸屬於第 4 代的 GLE,外觀造型有著當代家族化的濃厚特徵,包含前掠式的車頭造型,搭配六角形水箱護罩樣式,下方氣壩也近似於骨頭輪廓的左右串聯,線條則更顯流暢並帶點圓潤,車頭燈組佐以兩道式的 LED 晝行燈條;車尾部分則同樣換上全新家族風格,尤其是尾燈造型更能清楚辨識,採用兩片式的設計,能夠不犧牲車尾廂空間與車門方正造型,LED 燈條同樣也以兩片式呈現,這同樣是當代家族化的設計元素,在 GLE 車型上則是尾門處以三角型呈現,是重要的車系辨識特點。
車室空間則再次令人感到熟悉,之所以用「再次」來敘述,不外乎就是家族化所帶來的影響,現行 Mercedes-Benz 麾下車款車室前臺總成設計,大致都是相同的元素組合而成,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與盤輻上的按鈕組,搭配大吋數觸控螢幕的中控檯造型設計,中央鞍座的操作介面鋪陳與配置等,所不同之處僅在於中大型以上之車格,會搭配 12.3 吋螢幕,中型以下則是搭載 10.25 吋的版本,此外,GLE 與 GLS 也是現行少數,空調出風口為方形設計的車款。
中大型級距,成為 Mercedes-Benz 重要科技試金石
除卻外觀與內裝造型在新世代的改變之外,4 代 GLE 最大的改變其實在於科技含量,例如支援語音操控的 MBUX 車載系統搭載,雖然在約莫 1 個鐘頭的一般道路繞行體驗過程中,持續跟 MBUX 的對話並不算太成功,但 MBUX 仍舊代表著新世代車載平臺的普及化;此外,動力科技的革新,也是新世代 GLE 產品特點所在,48 Volts 輕油電系統的加入,讓 GLE 擁有更多的可能性。不過,目前導入國內的車型中,僅有 GLE 450 搭載有原廠稱之為 EQ Boost 的輕油電科技。
而在這場略帶淺嚐意味的體驗活動中,包含了一般道路繞行與 Off-Road 輕越野體驗,都是以 GLE 300 d、GLE 350 d 為主,選配有 E-Active Body Control 的 GLE 450 僅由台灣賓士工作人員操作示範。
先來說說 GLE 300 d 以及 GLE 350 d 好了,在一般道路上的試駕體驗部分,由於為了要讓所有與會媒體都能試駕到各個車型,因此活動安排特別以 4 個換手點來進行駕駛體驗,而車隊行進則是安排了各兩輛的 GLE 300 d 以及 GLE 350 d;GLE 300 d 搭載的柴油動力單元,乃是代號 OM 654 的 2.0 升直列 4 缸柴油引擎,雖然僅是 4 缸的柴油動力單元,但動力數據為 245 匹最大馬力,以及 51 公斤米最大扭力。
如此動力數據在一般道路上行駛,可以說是相當夠用且充裕,將駕駛模式選擇在 Sport 模式時,扭力的飽足性更為明顯,只是在市區道路中無法太過盡情的奔馳,可說是小試身手而已,由於不算長的體驗路程中共計有 4 個換手點,因此只能在市區淺嚐 GLE 300 d 的動力表現;所幸在更換到動力更大的 GLE 350 d 時,體驗路程來到了前往鯉魚潭的山區路段。
GLE 350 d 搭載的動力單元,乃是代號 OM 656 的 3.0 升直列 6 缸柴油引擎,最大馬力數據雖然較 300 d 僅多出 27 匹馬力,但扭力數據卻來到 61.2 公斤米,且扭力輸出時機也提早到引擎轉速 1,200 轉時即開始釋出 (300 d 為 1,600 轉開始供輸),甫體驗過 300 d 後的比較感受更為明顯;再加上爬坡的山區路段,以及 Sport 模式下力道的延伸,即便因應車身重心較高,不能非常俐落的征服彎道,但還是讓 GLE 350 d 帶來頗豐富的性能樂趣感受。
藉由市區道路不算長的駕乘體驗,可以感受到 GLE 300 d 以及 GLE 350 d 在動力上的出色設定,其中又以 300 d 的動力表現最讓人印象深刻,畢竟以其 2.0 升的排氣量,但扭馬力卻不會與 350 d 遜色太多;更重要的,是在隨後的 Off-Road 輕越野體驗中,將駕駛模式切換到 Off-Road 模式後,無論是水坑或是枕木路段的關卡,駕駛人只需要控制好油門與方向盤,GLE 都是輕鬆俐落的征服;箇中關鍵不僅是扭力輸出的豐沛,4Matic 四輪驅動系統的優勢同等重要。
Off-Road 能力不可少,豪華休旅必備選項?
現今車壇潮流趨勢來看,SUV 毫無疑問是最顯強勢、且備受期待的車型,各大品牌無不積極在 SUV 產品上著墨,然而,許多 SUV 業已與原本的「多功能」方針漸行漸遠,許多消費者需求的 SUV 車款乃是都會用車,但擁有休旅車款空間優勢的作品而已,因此四輪驅動的 SUV 稱不上大宗;然而,GLE 全車系皆標配 4Matic,Mercedes-Benz 麾下許多車款其實都搭載了四輪驅動系統,主因在於動力強悍需要四輪驅動系統來協助。
但這並不是 GLE 標配四輪驅動系統的唯一因素,而是更能延續 M-Class 開啟的傳統 SUV 傳承,同步也展現 GLE 車系多功能的產品定位,這也是台灣賓士此次活動特別安排一般道路試駕體驗,同時也安排輕度越野體驗的原因;雖然真正的「Off-Road」場域,還是交給經典代表的 G-Class、而且是動力及其強悍的 Mercedes-AMG G 63 來演繹,但藉由「小打小鬧」的輕度越野體驗,也是闡述著 GLE 絕非只是光鮮亮麗的存在,而是擁有一定實力的強勢練家子。
由於活動時間內,能與 GLE 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即便包含了數十公里的一般道路駕乘體驗,繞行臺中速邑賽車場外環道路數圈,但持續換車換手的設定下,與 GLE 300 d 以及 GLE 350 d 相處的時間都不算長,因此對於新世代 GLE 可說是淺嚐即止的體驗而已,不過,仍然能夠感受到 GLE 得以滿足多種用車需求的產品優勢。
雖然新世代 GLE 在產品科技面、動力、配備等項目上,都讓人耳目一新且提供適足的感受,但新世代 MBUX 車載平台的聲控功能,仍然需要更多學習時間,多少給人雞同鴨講的感覺,但這一點相信只要與之相處久了就能解決。此外,隨著節能趨勢而推出的 48V 輕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乃是車壇一大潮流,而有了 48V 電池的輔助下,在科技與系統的運用上,都能夠更靈活與毫無顧忌的導入,各只懸吊系統接搭載一具電動馬達來驅動的 E-Active Body Control,就是最好的例證,也讓 Mercedes-Benz 能夠朝向打造「全功能」、文武全才的目標前進,可以確定,未來勢必會有更多功能與運用,會在三芒星家族中一一呈現。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