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品牌主打都會跨界休旅的產品,Mazda CX-3 自 2016 年臺北車展在臺發表以來,以俐落的外型、高度的駕駛樂趣為主訴,在此級距之中塑造出獨樹一格的產品定位,也讓其廣受年輕消費者喜愛。
而 Mazda 原廠於 2018 年 3 月底的紐約車展。帶來 CX-3 車系的第 2 度小改款式樣,在外觀、內裝等處,相較前一波改款皆有更明顯的更動。在動力系統上最大的變革則以全新 1.8 升 Skyactiv-D 柴油引擎取代 1.5 升 Skyactiv-D 柴油動力。台灣馬自達也於 2018 年 4 月中旬,在臺發表小改款 CX-3 新車,並導入汽、柴油動力選擇。
而汽油動力的 Mazda 小改款 CX-3 新車,U-CAR 已於 4 月時進行試駕,並針對調整過之 2.0 升 Skyactiv-G 汽油引擎的動力表現,與全速域 MRCC 車距控制等項目有詳細的體驗。本篇則著重於全新 1.8 升 Skyactiv-D 柴油引擎的動力表現,以及帶來的駕駛乘坐感受。
水箱護罩、後尾燈組微幅變動提升質感
小改款 CX-3 Sky-D 的外觀與汽油版 Sky-G 的變動完全一樣,中央格柵由原本的細橫柵式、改為雙幅四橫柵式設計,其中細看可發現橫柵採用上細、下粗設計,整體造型顯得更立體。而在 Sky-D 與 Sky-G 旗艦型上,下氣壩延伸的黑色防刮材質則多了一道鍍鉻飾條,是識別以上車型最重要的特徵。
視線來到車側,下方黑色防刮材質處也同樣有著鍍鉻飾條點綴,Sky-D 旗艦型以新式樣的雙色切削 18 吋鋁圈組,作為小改款 CX-3 外觀上最明顯的變動。車尾部份,小改款 CX-3 延續先前設計,藉由車側與尾翼處的黑色飾板,創造出類懸浮式車頂效果。LED 燈組則改為以圓形與橫置式燈條交錯,接近 CX-5、CX-9 的家族化風格。
Sky-D 獨有換檔撥片、i-Stop 引擎自動啟閉
進入車室內部後,整體感受大致與小改款前車型相同,不過原廠透過細節的更動,讓整體視覺感受更簡潔,包括取消原先從中控臺中央到右側出風口的鍍鉻飾條,中央處橫式出風口的延伸範圍縮小,讓皮質包覆處的面積更大,也讓車室質感進一步提升。
中控臺上的 MZD Connect 觸控螢幕尺寸依舊為 7 吋設定,同樣搭配上彩色顯示的 HUD 抬頭顯示器、轉速置中儀表板,視覺效果上仍然亮眼。而原廠導航以及 Apple CarPlay 功能,則是各需加價 1 萬元選配。
小改款後的 EPB 電子手煞車控鍵則安置於 MZD Connect 旋鈕區左側,並提供相當實用的 Auto Hold 功能,讓駕駛停等紅燈時右腳可放掉煞車踏板稍作休息。而因 EPB 的導入所新增的置物空間,在柴油動力的 Sky-D 車型上也同樣少不了。此外,小改款的 Sky-D 車型也導入電子防眩後視鏡,可強化夜間行車的視野安全度。
而柴油動力的 Sky-D 車型與汽油車型在內裝最大的不同,則在於導入換檔撥片的設計,雖然並未搭載附「Sport」運動化模式的變速箱,不過仍可透過撥片升降檔,提高駕駛車輛的趣味。值得一提的是,Sky-D 車型也是小改款 CX-3 唯一具有 i-Stop 引擎自動啟閉功能的車型,並可透方向盤後方的按鍵啟閉。而搭載 7 具喇叭的 Bose 環繞音響系統,也同樣為 Sky-D 車型的獨家配備。
1.8 升 Skyactiv-D 柴油引擎,非追求動力增長
小改款 CX-3 Sky-D 的進化重點,莫過於捨棄原本 1.5 升機體,換上全新設計、排氣量放大的 1.8 升 Skyactiv-D 柴油引擎。由原廠資料來看,這具引擎擁有更大的渦輪增壓器,搭配改良後的可變幾何葉片機構,讓渦輪在同樣行駛狀況下,可送出更多空氣流量與更高壓力;同時,也換上反應速度更快的噴油嘴,並從原有的 3 段式噴射進化為 4 段,達到縮短燃燒時間、減低汽缸壁熱能流失的目標。
此外,廢氣再循環設備(EGR)的排氣量與性能也隨之調整,降低了氮氧化合物 NOx 的輸出,改良了整體的排污表現。
這樣的改變也表現在數據面,動力數據上 CX-3 Sky-D 由先前 1.5 升柴油引擎的 105 匹/4,000 轉微幅增長為 116 匹/4,000 轉、扭力則同為 27.5 公斤米,不過峰值從 1,600 至 2,500 轉,微幅增至 1,600 至 2,600 轉,而能源局平均油耗也從每公升 22.2 公里,降為 21.7 公里。
全地形試駕,山區、市區與高速路段全體驗
由動力的改變來看,小改款 CX-3 Sky-D 柴油版雖搭載全新 1.8 引擎,不過並非追求動力的增長,而是駕駛體驗的進化。當然,車廠對於新動力精進有許多論述,但老話一句,還是得回到實駕感受,才能驗證這具柴油新動力有幾分能耐。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本次就遵照 U-CAR 售後頻道全地形油耗測試路線,來進行小改款 CX-3 Sky-D 的試駕,試駕路線涵蓋北宜公路、北部濱海公路、基隆市區與國道,相信也符合多數駕駛情境混合的日常駕駛模式。
柴油低轉速高扭力優勢,新引擎反應更快
實際的動態表現上,拜自 1,600 轉即可全數湧現的扭力之賜,小改款 CX-3 Sky-D 延續小改款前車型的的輕快感受,在基礎的動力調性並未有差異之下,1.8 升新引擎令人最印象深刻的是更敏捷的油門反應。雖然車重達 1,401 公斤,但即是在坡道上行駛,也未有重拖的感覺,車輛起步或再加速時都可明顯感受到柴油動力的低轉高扭優勢。
不過說實在的,從低轉高扭的表現,進而到高轉速的動力延伸方面,此具柴油引擎表現則較為溫順。但這種反應並不是沒力的意思。事實上,在轉速越過 4,000 轉後仍可以隱約感受到它還有餘力奔刺向前。溫順,則是這具引擎與變速箱組合,所帶給駕駛乘客的行駛感受。
一般柴油引擎傳遞的感受,就像浪頭打在岩岸礁石上的猛力直接,而這具 1.8 升 Skyactiv-D 柴油引擎則像是海面下洋流與引力交互作用,綿密流暢、不間斷的持續提供力量,看似平靜但卻是醞釀駭浪的幕後推手。
當然,若是追求更直截的動力反應,隨時也可將排檔桿往左一撥,切換到手排功能,使用方向盤上的換檔撥片控制升降檔,駕駛起來也更富有樂趣。
動態表現柔韌有餘
而在操控部分,小改款 CX-3 在底盤結構尚未有大幅變動。雖然 CX-3 屬於跨界休旅車,底盤比轎車略高,不過實際駕馭起來,轉向感受其實相當近似轎車,指向精準度相當優異;在山區只要掌握好行駛路線,加上柴油引擎出彎再加速的低轉高扭優勢,要行雲流水般過彎並不難。此外,小改款新車也針對舒適性再進行調校,加上 GVC 系統的輔助,即使在山路行駛,也不會帶給乘客不適感。
柴油引擎運轉聲浪仍明顯,i-Stop 令筆者又愛又恨
此外,針對車輛隔音,小改款 CX-3 Sky-D 同樣對前後車門鈑件、車室頂棚、後座車窗玻璃等處加厚,胎噪和車室寧靜度皆有所提升。不過與汽油版相同,引擎擋火牆的隔音並沒有特別加強,柴油引擎的運轉聲浪會較明顯。
而讓筆者不得不提的,是 Sky-D 獨有的 i-Stop 引擎自動啟閉功能,雖然在市區停等長秒數紅綠燈時,i-Stop 作動可避免怠速震動與噪音;不過在引擎自動啟動時,所帶來的啟動震動與噪音則更大。此外,i-Stop 的作動時機較晚,仍須時間習慣,筆者在行經市區短秒數紅燈時,有幾次遇到引擎才剛自動關閉,便轉綠燈起步的狀況,短時間啟閉所帶來的不適感相當明顯。
1.8 升 Skyactiv-D 柴油新引擎油耗表現優異
而隨著全地形的各個路段相繼完成,筆者駕著 CX-3 Sky-D 繞了宜蘭 1 圈回到了出發點,發現在這次長度約 160 公里的試駕路線中,行車電腦顯示 CX-3 Sky-D 的平均油耗來到了每公升 25.6 公里,而作為輔助的 OBD-II 儀器則顯示每公升 24.4 公里。可見此具 1.8 升 Skyactiv-D 柴油新引擎,依舊有著優異的節能效益。
風味不同、Sky-D 與 Sky-G 選擇,並無標準答案
然而試駕結束後,不免讓人想到一個問題,到底小改款 CX-3 Sky-D 與 Sky-G 該如何做比較?
當然,配備在不同車型之間也是有等級的區隔,Sky-D 旗艦型相較於多了 Bose 音響、i-Stop 與換檔撥片,剩下的就是價格,以及汽、柴油動力的選擇。
換個角度來想,Sky-D 旗艦型多花的預算,除了配備以外,可說是之後可能省下的養車費用(油資、稅賦等),所以,在此情況下,筆者認為不用全以當下車價與配備多寡作比較。柴油版擁有節能、低轉高扭的動力等優勢;汽油版則擁有較大的馬力與輕快的輸出。兩款車型風味不同,取捨之間,端看消費者需求,並不會有標準答案。
由於小改款 CX-3 Sky-D 採用接單引進之方式,筆者建議若是對此車有興趣,可待經銷商有柴油車型實車提供試駕時,同一時間做比較會更實用。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