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 2007 年 3 月日內瓦車展全球首演至今,GranTurismo 這款 Maserati 目前旗下唯一的雙門 GT 跑車,已經優雅地在車壇度過 11 年寒暑,但是拜依舊絕美的身形線條、雙門跑車少見的標準 4 座設定,以及 Ferrari 所奧援的 4.7 升 V8 自然進氣心臟所賜,GranTurismo 不但未曾減損過產品魅力,原廠甚至還在 2017 年的 6 月,又推出了這次總代理臺灣蒙地拿特別安排我們跨海來到澎湖進行環島壯遊、裡外又再次革新的小改款 GranTurismo MC,以及先前我們已經在海內外都試駕過的小改款 GranTurismo Sport,藉以延續它的產品生命週期。
不過,也由於確定將步入產品週期的下半場,所以 2017 年 6 月選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前亮相,並在接著舉行的 2017 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速度嘉年華」正式發表的現行 2018 年式小改款 GranTurismo 車系,直接捨去了原本搭載 4.2 升 V8 自然進氣引擎的入門車型,僅保留配置 4.7 升 V8 自然進氣引擎的 GranTurismo Sport,並將原本稱為 GranTurismo MC Stradale 的性能版本改名為 GranTurismo MC,簡化編成並分進夾擊這個成員越來越熱鬧的 GT 跑車市場。
所以雖然同屬 2018 年式小改款 GranTurismo 車系,但是眼前這輛風韻猶存、傳承 MC (MC 為 Maserati Corse 的縮寫,corse 則是義大利文:賽跑之意) 競技靈魂的 GranTurismo MC,在外觀、內裝的細節與懸吊的設定上,都與標準版 GranTurismo Sport 略有不同。
細節設定差異,驗明 MC 性能版正身
首先在外型部分,目前定位在車系性能車型的 GranTurismo MC,雖然依舊可見和標準版 GranTurismo Sport 共用、造型源自 Alfieri 概念車的大型鍍鉻水箱護罩,重新設計的前/後保險桿及 LED 頭燈組,但是車頭的引擎蓋已經換成中央附散熱進氣孔、與車身同色的碳纖維製品,前保險桿下方擾流底板也改為湛黑色配置,水箱護罩內的垂直格柵亦換上湛黑色直瀑式設計,三叉戟廠徽的下方則是保留了兩條原廠之前為旗下搭載 4.7 升 V8 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之車型所設計的專屬紅線點綴。
車側與車尾方面,GranTurismo MC 葉子鈑上的散熱鰭孔及車窗飾條,也都採用了湛黑色的式樣、呼應水箱護罩格柵的配色,C 柱上的三叉戟廠徽下方亦可見兩條紅線點綴,且搭載的是原廠型號 Trofeo 的 20 吋鋁圈與鈦銀烤漆卡鉗 (試駕車款已選配紅色卡鉗),與 GranTurismo Sport 標配型號為 Astro 的 20 吋鋁圈及黑色煞車卡鉗之標配設定皆有所不同,透過細節處的改變來加深其性能化車型設定。
此外,和小改款前名為 GranTurismo MC Stradale 的車型相比,小改款後車名更為簡潔直接的 GranTurismo MC,車身尺碼的長、寬與高,已分別由改款前的 4,933mm、1,915mm 與 1,343mm,調整成 4,920mm、1,915mm 及 1,353mm,軸距則是維持在 2,942mm 的設定,而且風阻係數還由 0.33Cd 進步至 0.32Cd,整體空力效應並提升了 10%。
維持標準 4 座規劃、導入新時代中控介面
熟悉且依舊維持標準 4 座規劃的跑車化座艙內,GranTurismo MC 不但沿用了首見於 2018 年式小改款 GranTurismo Sport 上的全新中控臺,並換上新樣式的石英鐘,且中控臺也嵌入了目前已是 Maserati 旗下全車系標配、螢幕為 8.4 吋的 MTC Plus (Maserati Touch Control Plus) 整合式資訊娛樂系統,不但可觸控操作影音、行車資訊、車輛設定、旅程與導航,還具備 Apple CarPlay 智慧手機相容系統,其下還有恆溫空調系統的設定旋鈕,而且附 10 支喇叭的 harman/kardon 頂級環繞音響亦已列為臺灣導入車型的標準配備。
由於中控臺上的螢幕加大,所以原本改款前設計於螢幕左側且垂直排列的 SPORT (運動模式)、ICE (Increased Control and Efficiency) 效能與控制提升模式,以及 PARK OFF 及循跡系統關閉等按鈕,在 2018 年式小改款 GranTurismo 與 GranCabrio 車系上,已經改為橫置於排檔鞍座的前方,使用上需要重新習慣;按鈕的後方則為排檔桿的位置,排檔桿右方則為現行 Maserati 量產車上均可見的人體工學旋轉鈕,可快速操作音源、座椅通風/加熱、導航與電台選擇等。
而且為了強化性能訴求,在 GranTurismo MC 上,車頂內襯、儀表板、中央扶手與後扶手等處,都已改為包覆 Alcantara 類麂皮材質,並標配由 Poltrona Frau 皮革及 Alcantara 類麂皮混搭的 8 向電調桶型賽車座椅,頭枕亦可見三叉戟浮雕,並配置同樣由 Alcantara 類麂皮與皮革搭配包覆的三輻式運動方向盤,以及專屬的 MC 式樣鋁合金腳踏板組。
至於空間表現方面,GranTurismo MC 不僅前座為兩張電調桶型賽車座椅的規劃,同樣由 Poltrona Frau 皮革及 Alcantara 類麂皮混搭包覆的兩張後座,也仍保有同級車最佳的頭部與膝部空間,就連身高 174 公分的筆者也可以相當舒適的乘坐,後排座椅中央也備有扶手、空調出風口、置杯架與 USB 插槽,並沒有因為較性能化的定位而犧牲壯遊必備之乘坐舒適性。
獨特且迷人的 NA 聲浪,直覺化的熱血操控
碳纖維引擎蓋下,GranTurismo MC 則是配置與 GranTurismo Sport 一樣、由 Ferrari 奧援的 4.7 升 V8 自然進氣汽油引擎 (實際排氣量 4,691c.c.),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也同樣是 460 匹與 53 公斤米,且均是搭載 6 速 ZF 手自排變速箱、維持後輪驅動設定。
不過,為了突顯性能版車型的定位,在不同的調校下,GranTurismo MC 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已由 GranTurismo Sport 的 4.8 秒縮短至 4.7 秒,極速亦由 GranTurismo Sport 的 299 公里增加至 301 公里,跨過了「300 公里大關」的準超跑門檻。
再加上 GranTurismo MC 可在引擎轉速 2,000 轉時、輸出高達 80%的扭力 (約 42 公斤米),而且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一向擁有線性的輸出,所以無論隨性漫步於狹窄古樸的澎湖老街,或是巡航於景色優美的環島縣道公路,你都不必擔心突然湧現的力量會讓車身過於活潑、動力釋放的調性非常受控。
而且 GranTurismo MC 一樣提供 SPORT (運動) 自排、NORMAL (標準) 自排、SPORT (運動) 手排,以及 NORMAL (標準) 手排和 ICE (增強型控制與節能) 共 5 種行駛模式,按下排檔鞍座前方的「SPORT (運動)」按鈕後,油門反應、換檔速度、MSP 介入控制、排氣閥門控制就會變成更即時、激進的設定,排氣系統亦會在引擎轉速超過 3,000 轉後、讓旁通閥門開啟,回應飽滿迷人、自然進氣引擎獨有的聲浪與性能。
因此若在壯遊途中遇到慢車擋道,只需切到 SPORT 模式,並透過方向盤後方的大型 Trofeo 換檔撥片進行檔位選擇,就可以強制介入車輛動力的控制權,讓它在任何你需要的時候補足所需轉速、全力釋放來自 Ferrari 的不羈與狂野,享受在安全極限下誘人不斷推進的吸引力。
另外,強調性能化訴求的 GranTurismo MC,採用的是單一阻尼設定且略為偏硬之運動化懸吊 (GranTurismo Sport 則是搭配 Skyhook 電子懸吊) 系統,並換上了較 GranTurismo Sport 標配之輪圈輕 10%的 5 輻 10 爪設計鋁圈,加上小改款後全車系都已改搭減重 15%的剎車卡鉗,所以整體簧下重量再次獲得了減輕。
因此 GranTurismo MC 不僅擁有比 GranTurismo Sport 更為直接、敏銳,極限也更高的操控反應和駕駛樂趣,在一般路面巡航時,也還是保有適當的行路品質、實用性和彈跳韌性,並不如想像中來得死硬沒彈性,巧妙地將舒適性與運動化重新拿捏得更符合其「MC」的車名定位。
或許、與目前市場上馬力動輒 500 匹的同級性能化 GT 跑車相比,GranTurismo MC 仍守著 460 匹/53 公斤米的帳面輸出數據,也沒有跟風般地導入後輪轉向、側滑控制與自動駕駛等新世代電子科技,但它絕對是小排量渦輪、Hybrid 油電混合動力,甚至純電動跑車世代全面來襲前,最後一款採標準 4 座設定、底盤與動力輸出已達完美平衡,且仍堅持配置大排氣量 V8 自然進氣心臟的正統 GT 跑車!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