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 McLaren 設定 Sports Series 家族的用意,就是希望可以開發出能夠兼容超跑操控與日常實用性、甚至「Daily use (每天使用)」的入門超跑,但是與市場上價位、性能相近的 Audi R8 V10 Plus、Ferrari California T 和 Porsche 911 Turbo S 相比,雖然 Sports Series 針對舒適性做了不少的妥協,然而僅 150 公升的行李容量,確實讓家族首發的 540C Coupé及 570S Coupé,很難與「實用」產生聯想。
因此,為了找回讓「實用性」與「高性能」並存在超跑上的初衷,McLaren 於 2016 年 3 月日內瓦車展上、帶來了 Sports Series 家族的第三名成員、也就是本次總代理永三汽車提供試車組試駕的 570GT…
McLaren 570GT 與 540C / 570S Coupé及國內同級對手比較 | ||||||
車型 | McLaren 570GT | McLaren 540C Coupé | McLaren 570S Coupé | Audi R8 V10 Plus |
Ferrari California T | Porsche 911 Turbo S |
國內建議 售價 (萬元) |
1188 | 899 | 1088 | 1108 | 1190 | 1068 |
引擎形式 | 中置 3.8 升 V8 渦輪 | 中置 5.2 升 V10 自然 進氣 |
前置 3.9 升 V8 渦輪 | 後置 3.8 升水平 6 缸渦輪 |
||
變速箱 設計 |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 ||
傳動方式 | 後輪驅動 | 四輪驅動 | 後輪驅動 | 四輪驅動 | ||
最大馬力(匹) | 570 / 61.2 | 540 / 55.1 | 570 / 61.2 | 610 / 57.1 | 560 / 77 | 580 / 76.5 |
0~100km/h 加速 (秒) |
3.4 | 3.5 | 3.2 | 3.2 | 3.6 | 2.8 |
極速 (km/h) | 328 | 320 | 328 | 330 | 316 | 330 |
行李廂 容量 (L) |
前 150 / 車內 220 (共 370) | 前 150 | 前 112 / 車內 226(共 338) | 後 240 | 前 115 / 車內 260 (共 375) |
為增加實用性而改變,享受速度也享受陽光
與 540C/570S Coupé同屬 McLaren 旗下 Sports Series 家族的 570GT,是家族陣營裡的第三名成員 (最新成員為 2017 年 6 月才發表的570S Spider),也是採雙座、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設定,搭載第 2 代 MonoCell II 單體碳纖維底盤 (One-piece Carbon Fiber Monocell),且保留了家族傳統的上掀式車門,開口亦同樣往前延伸,並搭配有門檻弧傾前端的設計,可方便駕駛與乘客進出,甚至共用了相同的車頭造型。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7213.jpg)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7212.jpg)
但是車身中段以後,為了鋪陳更多「GT (Gran Touring)」的氛圍,McLaren 賦予了它一大片的藍天 (全景染色玻璃天窗),且兩張跑車座椅的後方,設計了一個獨特的側開式玻璃掀背尾窗,能夠額外提供 220 公升的行李容量,可方便駕駛人從車外或車內放置隨身行李於座艙內,而不用再把隨身行李放在車頭行李廂內。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6881.jpg)
570GT 的全景式玻璃車頂,使用的是與 P1 車頂相同的材質所打造,可透過 SSF (Sun & Solar Film) 覆膜技術,隔絕陽光與噪音;不過、由於玻璃面積相當大,所以 570GT 即使配備了強化版的雙區空調系統,但是面對入夏後臺灣毒辣的陽光、還是會讓人感到有點吃不消,且擔心起隨身行李是否能禁得起這樣的曝曬。
所幸、McLaren 原廠也發現了這樣的狀況,因此目前引進國內的 570GT,均標配有顏色更深的玻璃天窗,可在保有開闊感之餘,更有效地提高車內的冷房效率。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6885.jpg)
此外,570GT 的引擎散熱的網孔,係位於側開式玻璃掀背尾窗的後方,設計上也與 540C/570S Coupé的不同,且車尾的固定式鴨尾,還較 540C/570S Coupé高出 10mm 之多,以因應車身後半段改變設計後的下壓力需求。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6882.jpg)
至於 570GT 的儀表和控臺設計,則是很完整地移植了 540C/570S Coupé的布局,駕駛人的前方,一樣是支沒有其它附加功能按鈕的三輻式方向盤,因為原廠工程師不希望你在操駕方向盤時還分心撥弄上面的按鈕;方向盤的後方,則為右側負責升檔、左側可供降檔的 7 速 SSG (Seamless Shift Gearbox)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之換檔撥片,而且兩片換檔撥片和 F1 賽車一樣採連動式的設計,可以直接透過一隻手的扳動跟推送來升、降檔,大幅簡化手部動作。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7214.jpg)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6917.jpg)
方向盤的後方則為一只全液晶螢幕儀表板,能夠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提供不同的顯示模式,中控臺並嵌有一只 7 吋液晶螢幕,可以觸控方式操作空調設定、電話撥號、音源切換、廣播、聲控、網路與導航,下方排檔鞍座則依序為引擎啟動按鈕、引擎輸出 (P)/ESC 循跡系統關閉與操控反應 (H)/手排模式的切換選擇鈕、Active 按鍵 (引擎輸出與操控反應選擇的開關按鈕)、Launch 起跑模式與怠速熄火關閉的按鈕,以及 D (自排)、N (空檔)、R (倒檔) 與警示燈號的位置,簡單、清晰且很容易操作;僅有位在座椅內側下緣的座椅電動調整功能按鈕,需要多一點時間與技巧去熟悉而已。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6924.jpg)
慢一點點、軟一點點,卻更剛好一點點
傳動搭配方面,570GT 沒有傳統引擎蓋設計的引擎散熱網孔下,則是隱約裸露地躺著與 540C/570S Coupé相同、引擎型號 M838TE 的 3.8 升 V8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實際排氣量 3,799c.c.),能在引擎轉速 7,400 轉時、提供 570 匹最大馬力,並在引擎轉速 5,000~6,500 轉時、供應 61.2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與 570S Coupé完全相同,且依舊搭載 7 速 SSG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
不過,由於 1,495 公斤的車重,較同樣輸出的 570S Coupé多了 55 公斤,所以 570GT 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需時 3.4 秒、由靜止衝刺到時速 200 公里則為 9.8 秒,極速則一樣可達 328 公里,略遜 570S Coupé的 3.2 秒及 9.5 秒一籌。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6900.jpg)
而且為了拉開與 570S Coupé的差距,570GT 電子液壓轉向系統的轉向齒比,與 540C/570S Coupé有著 2%的差異,可讓操作更為線性、順暢,少點敏銳,懸吊系統的前軸還降低 15%彈簧剛性、後軸減少 10%,並委託 Pirelli 替它開發擁有獨家專利 PNCS 寧靜技術 (Pirelli Noise Cancelling System) 的 P Zero 高性能胎,使整體噪音減少 3 分貝,以符合更實用的 GT 超跑設定。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6896.jpg)
實際驅車上路、徜徉在濱海公路上的 570GT,儘管超低的駕駛坐姿,依舊讓人坐下去後、莫名地會產生想要「使壞」的念頭,而它也確實能透過強悍的加速與飽滿之再加速力道,以及精準的轉性與碳纖維底盤特有之回饋調性,回應你所有合理或無理的要求;但是,570GT 不只快起來時、同樣擁有令對手汗顏的表現,慢下步伐後、還多了幾分紳士的優雅,不僅可以讓你更從容的處理彈跳跟坑洞,市區行駛也更自在舒適。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6899.jpg)
不過,在非正統 GT 跑車的原始設定下,要將一輛中置引擎、後輪驅動,還配置碳纖維底盤的超級跑車,轉性成適合通勤代步、長途旅行的 GT 跑車,除了至少得增加行李容量到足夠兩人同行外,還應該要盡可能地降低會讓駕駛人容易疲累的「備戰」狀態,讓他們可以舒適、愜意的巡航,享受旅途中的浪漫。
而後面這幾點,雖然 McLaren 的工程師們已在 570GT 上,透過改變懸吊、轉向等的特性,找回了更接近原廠理想設定的初衷,但是與同級對手相比,它的「鬥性」確實還是相對較高、與真正稱職的「GT」仍有些微差距;然而、再換個角度來想,這種硬底本質的性格,不也正是你我之所以會鍾情 McLaren、這個擁有悠久賽車歷史之品牌的原因嗎?
![](http://image.cache.u-car.com.tw/articleimage_717215.jpg)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