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 Audi 於義大利威尼斯 (Venice) 所舉辦的新世代 A4 全球媒體試駕活動中,原廠其實很完整地替大家準備了 1.4 TFSI、2.0 TFSI、2.0 TFSI quattro、2.0 TDI 與 3.0 TDI/3.0 TDI quattro 共 6 款車型,但是由於活動時間僅有半天多,加上原本試車組鎖定試駕的入門 A4 1.4 TFSI 車型,搭載的是國內無緣得見之 6 速手排變速箱 (國內只會引進 7 速自手排車型),所以筆者遂把試駕的目標、更改為引進國內後將以 A4 45 TFSI quattro 命名的 A4 2.0 TFSI quattro 頂級汽油引擎車型 (編按:原 50 TFSI 現已改為 45 TFSI)。
進化版 MLB 模組化底盤進駐,剛性與輕量化兼得
儘管新世代 A4 的外觀改變並沒有特別令人驚豔之處,依舊延續著家族風格的設計,但是在這次筆者試駕的 A4 2.0 TFSI quattro 上,不僅內裝質感大幅升級,全新 MLB evo (MLB 2) 模組化縱置引擎矩陣底盤 (德文原文為 Modularer Längsbaukasten,英文為 Modular Longitudinal Matrix) 輕快的回饋反應,以及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的重新調校,也一樣擁有令人刮目相看的實力。
底盤模組化的好處很多,除了能夠透過一套標準化的底盤平台,彈性變化供多種車型使用,藉以降低開發和製造成本外,也能獲得更有效率的生產流程,還可將所降低之成本轉投入在讓底盤導入更多高剛性/輕量化材質的運用上,而這一向是 Volkswagen Group 的強項。
所以在換搭更大量採用鋁合金材質所打造的進化版 MLB evo 模組化底盤後,雖然新世代 A4 的車長、車寬都較前代車型略增,並加裝多項配備,然而其車身重量視車種不同卻能持平或減輕達 120 公斤之多;再加上新世代 A4 的前懸吊雖然仍為 5 連桿設計,但是重量減輕了 6 公斤,後懸吊則已由前代的獨立梯形多連桿改為靈活之 5 連桿規劃,所以整體行路性明顯較 B8 世代的 A4 來得輕快、轉向也更加精準,且輕快中仍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它的紮實度,給人十足的信心。
至於這次試駕的 A4 2.0 TFSI quattro,引擎室內雖然仍為一具沿用自前代 A4 45 TFSI quattro 的 2.0 升直列 4 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實際排氣量 1,984c.c.),但在重新調校後,不僅可在引擎轉速 5,000~6,000 轉間、爆發 252 匹的最大馬力,37.7 公斤米的最大扭力,也能夠在極低之 1,600~4,500 轉間穩定供輸,而且全陣線的輸出均較前代對應車型有所提升。
附表一:新/舊世代 A4 汽油引擎車款性能比較表 | |||||
車型 | 引擎/傳動配置 | 動力輸出 (匹/公斤米) |
變速箱 | 0~100km/h (秒) |
極速 (公里) |
A4 30 TFSI (B9) | 1.4 升渦輪增壓/前驅 | 150/25.5 | 7 速自手排 | 8.7 (-1.8) | 210 (+10) |
A4 25 TFSI Urban (B8.5) | 1.8 升渦輪增壓/前驅 | 120/23.5 | CVT 模擬 8 速手自排 | 10.5 | 200 |
A4 40 TFSI (B9) | 2.0 升渦輪增壓/前驅 | 190/32.6 | 7 速自手排 | 7.3 (-1.0) | 240 (+15) |
A4 35 TFSI (B8.5) | 1.8 升渦輪增壓/前驅 | 170/32.6 | CVT 模擬 8 速手自排 | 8.3 | 225 |
A4 45 TFSI quattro (B9) | 2.0 升渦輪增壓/四驅 | 252/37.7 | 7 速自手排 | 5.8 (-0.6) | 250 (限速) |
A4 45 TFSI quattro (B8.5) | 2.0 升渦輪增壓/四驅 | 225/35.7 | 7 速自手排 | 6.4 | 250 (限速) |
所以搭配 quattro 四輪驅動系統與 7 速 S-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下,A4 2.0 TFSI quattro 由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只消 5.8 秒便能完成,極速則是封印在 250 公里,表現相當出色,為屆時國內德籍 4 缸對手中、性能表現最亮眼的選手 (見附表二),令人迫不急待想要驅車上路。
附表二:A4 2.0 TFSI quattro 與 BMW 330i M Sport、C250 AMG Line 性能比較表 | |||||
車型 | 引擎/傳動配置 | 動力輸出 (匹/公斤米) |
變速箱 | 0~100km/h (秒) |
極速 (公里) |
A4 2.0 TFSI quattr | 2.0 升渦輪增壓/四驅 | 252/37.7 | 7 速自手排 | 5.8 | 250 (限速) |
330i M Sport | 2.0 升渦輪增壓/後驅 | 252/35.7 | 8 速手自排 | 5.8 | 250 (限速) |
C250 AMG Line | 2.0 升渦輪增壓/後驅 | 211/35.7 | 7 速手自排 | 6.6 | 250 (限速) |
輸出飽滿不勉強,轉向輕快準確度高
活動的地點雖然位於義大利威尼斯,但是這次新世代 A4 的試駕路線規劃,全長五段、來回共約 200 公里,多是在駛離威尼斯的郊區蜿蜒山路上,且得經過一段高速公路,剛好可以感受 A4 2.0 TFSI quattro 在不同路況下的反應。
由於這次試駕的 A4 2.0 TFSI quattro,擁有高達 252 匹的馬力和 37.7 公斤米扭力,並搭配 7 速 S Tronic 自手排變速箱,車重則為 1,585 公斤的水準;所以與筆者日常通勤、進行過「一階」動力升級 (210 匹/32.7 公斤米) 的 A4 Avant 1.8 TFSI (B8 世代) 相比,不只油門反應更加即時和輕快,轉速的攀升也更為線性、順暢,幾乎感覺不到的渦輪遲滯,大約只會短暫於引擎轉速 1,300~1,400 轉之間快閃出現,然後飽滿的力量就會宛如沒有明天般地湧現,一直到引擎轉速逼近 5,000 轉才會穩定地放慢腳步,一點也不像只有 42 匹/5 公斤米的差距,相當過癮。
此外,A4 2.0 TFSI quattro 不只渾厚之加速力道讓人傾心,這具引擎的低轉速運轉精緻度非常出色、變速箱檔位銜接柔順,再加上其 MLB evo 模組化底盤回饋輕快、方向盤轉向輔助力道輕重適中,所以市區緩步行駛的行路性相當舒適。
而且 A4 2.0 TFSI quattro 亦搭載有 Audi drive select 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能提供節能 (efficiency)、舒適 (comfort)、自動 (auto)、動力 (dynamic) 與個性化 (individual) 共 5 種模式,在節能與舒適模式下,引擎輸出反應會較平順,變速箱亦較早升檔,方向盤輔助力道也較大,若是想使壞,也只需切換至動力模式,就可獲得更快的油門反應,變速箱升檔時機也會延遲,個性化模式則能隨個人喜好、分別針對引擎/變速箱、懸吊與轉向等加以設定。
至於操控動態方面,A4 2.0 TFSI quattro 的 252 匹馬力/37.7 公斤米扭力,當然得交由 quattro 智慧型恆時四輪驅動系統把關,並透過前/後 5 連桿設計的懸吊與 245/40R18 的胎圈組合 (S-Line 車型配備) 與地面接觸,不僅可在穩定中慢慢陪著你嘗試極限,側傾幅度也較前代小,指向精準好掌握,轉向不足的現象則只有在玩過頭後才會不好意思地出現,但是很快地電子循跡系統便會不經意讓警報解除,或許樂趣上不如後輪驅動的 BMW 3 Series 和 Mercedes-Benz C-Class,但是它就是有一種穩定、好上手,輕快且均衡的 Audi 專屬特色。
確實,單就外型來看,維持家族一貫內斂作風的 B9 世代新 A4,的確可能較不容易讓人一見鍾情,但是平心而論、新世代 A4 不僅內裝質感大幅躍進,而且底盤反應和動力表現均已同步提升,配備等級更是全面向上看齊;所以這次的改款能否讓它重登豪華中型主管轎車的前排地位,應該就是看 Audi Taiwan 所訂的價格與配備夠不夠吸引力了……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