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外觀篇報導之後,我們進入內裝篇,Volkswagen Transporter 6 不僅僅延續與 T 系列家族相似之處,其實由上一篇的外觀介紹,就可以感受到第 6 代 Transporter,其實在全車內外已蘊含新世代的大幅精進。
若要我簡單扼要地說,Transporter 6 是廣泛涵蓋外觀造型變動、先進科技配備強化、座艙質感提升與最重的傳動系統精進等。而本篇就以內裝乘用的視角,來看座艙質感的精進,以及座艙科技的提升。
車系旗艦 Multivan,完整展現精進幅度與質感
一如外觀篇所提,這次海外試駕行程,因時間有限,所以,臺灣媒體安排兩款車進行試駕,車型版本均是車系旗艦的 Multivan,但仍有細節的差異,一款是 Multivan Two Tone 雙色塗裝版本,另一款則是 Multivan 標準版本。
當然,藉由車系旗艦的 Multivan 車型,能完整掌握座艙中控設計的精進幅度,同時,原廠在質感也因著車型不同而有差異化,包括 Kombi 與 Caravelle 車型中控模組採用較多硬塑料組件,在 Multivan 車型則改為軟塑料組件,車門塑料材質也有所提升,加上,T 型中控模組與置物格覆蓋大量採用,更具質感的鋼琴烤漆處理,搭配銀霧飾板讓中控質感,明顯比起其他中低階車型更為出色。
可以這樣說,一如外觀水箱罩鍍鉻橫條與頭尾燈組的差異化設定,福斯商旅原廠為清楚區分 Transporter 6 車系車型等級,也在中控台的塑料、橫條飾板與手套箱飾板等部位,進行細節設計的差異化。
當然,不論哪個車型,整體來看第 6 代 Transporter 的中控台設計,主元素仍可視為承襲舊款第 5 代 Transporter 的大 T 型中控模組,包括中控台下方整合排檔座、小置物空間與空調介面的獨特設計,但我認為新世代 T6 的改重點,首推「在於更多層次與立體感的介面鋪陳」。藉由這細節的處理手法,成功讓中控介面跟上新世代潮流。
中控台的最下層外凸部分,仍以排檔座為主體,提供駕駛最就手的排檔操控區域,往上一層則保留給空調介面,最上層則是中控多媒體螢幕與操作介面為架構,同時,因應駕駛較高的坐姿與視野高度,最上層中控台也採合宜適當的傾斜角度,讓駕駛能輕易判讀多媒體螢幕的各類訊息。不僅如此,中控台模組外框的線條,也修正舊款的圓潤風格,改為更多轉折立體樣式。
中控數位多媒體系統為進化主軸,搭載 DYNAUDIO 音響系統
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也讓第 5 代與第 6 代產品世代相隔超過 10 年之久的 Transporter 車系,得以在第 6 代的中控台補齊最新的多媒體系統,尤其是試駕車型 Multivan 所搭載,採用 6.33 吋 TFT 彩色液晶螢幕的 Composition Media 原廠音響系統,得以讓 T6 車系在數位與多媒體系統跟上潮流。
在瑞典海外試駕時,可以清楚體驗到,這套系統完整涵蓋駕駛常用的導航、影音多媒體、數位音源播放、藍芽串接、數位廣播系統甚至也支援 Wifi 無線網路連結。當然,這次系統也主打 Volkswagen 集團共用的 App-Connect 系統,讓手機擁有的功能與 APP 程式透過同步顯示功能,讓駕駛在中控螢幕就可操作,這套系統最大的意義,是讓中控台系統能隨著手機與各類型 APP 功能的精進,達到持續進步與擴增功能,自此也不再受限於作業系統的更新與軟硬體侷限。
雖然緊湊的試駕行程,較難完整體驗這套系統的細節,但對比在台灣出發到機場時所搭載的 T5 世代 Transporter Caravelle,駕駛在中控台另行加裝的安裝琳瑯滿目的導航系統與影音娛樂系統,T6 世代的新世代中控影音系統,肯定能大量簡化中控台額外加裝相關系統的負擔,這是產品世代更新後,最明顯也最實用的加分。
除了中控台這套系統外,原廠在高階 Multivan 車型也提供丹麥音響品牌 Dynaudio,所規劃支援的車用音響系統,包括 8 顆 Dynaudio 喇叭系統,不僅讓座艙的實際聆聽環境更為出色,當然,良好的座艙聆聽效果也有賴於 T6 Multivan 很好的座艙靜肅性,尤其在瑞典高速公路與一般路面的級配料,是採用對應寒帶氣候的較粗顆粒配料,一般來說是較不利於車輛行駛時的滾動噪音與底盤靜肅性表現,但新一代 Multivan 仍有高水準的表現,讓移動的樂趣不僅僅在於靜肅舒適,也更能享受音響系統帶來的愉悅聆聽感。
訴求 7 人乘坐舒適性,座艙機能延續 T 系列創意
相信,對 Multivan 產品有一定程度了解的讀者,肯定會覺得新一代 Multivan 的座艙「很眼熟」,沒有錯,新款 Multivan 的座艙後半設計,一時間會讓你有 T5 與 T6 傻傻分不清的感覺,因為,新 Multivan 幾乎把上一代大受讚賞的創意設計與機能變化系統,完整沿用到新一代車型,讓 T 系列最受肯定的座艙機能設計能代代延續。當然,身為豪華休旅旗艦的 Multivan,座艙飾板與座椅皮革用料等細節,都是 Transporter 之最,也更能展現 T 系列在豪華舒適的另一個產品面。
就原廠尺碼來看,Multivan 標準版的尺碼達車長 4,904mm、座艙車寬 1,904mm 與車高 1,950mm,擁有便捷的左右兩側電動滑門設計,全車標準採用 2+2+3 的 7 人乘坐空間。當天 試駕車款也配有 Multivan 招牌的座艙系統,中間第 2 排左右獨立座椅,具備旋轉功能、前後滑移功能與可調整式獨立扶手等創意設計,達到能與第三排座對向開會與聊天的獨特巧思。
透過車室底板的滑軌,讓第二與第三排座椅能輕鬆滑移,並視乘坐與承載空間需求做彈性變化,這不僅是設計的巧思,也是日常相當實用的設計,同時,我覺得這套系統值得讚賞的,是不需要特別費力與拆卸座椅,就可以達到座艙機能的變化,對於運用座艙變化系統的實用性與操作意願,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不然,若一般系統,光想到費盡的拆卸與組裝,我想動力早涼掉一半。
最後,關於座艙舒適性的介紹,還有一個部分,我覺得蠻有意思的。
其實我對後向式座椅的舒適性是有所保留的,或者說心理障礙,因為一般狀態下是朝前的乘坐視野,若是較不熟悉的後向視野,仍擔心會不會較容易暈車。但若不趁機體驗 Multivan 的招牌後向乘坐,絕大多數的試駕體驗也沒有機會嘗試。
不管了,趁著由機場出發接上高速公路,前往中途試駕集合點的機會,我一人獨享 Multivan 後座空間,來段 Multivan 高速行駛下的長途乘坐體驗,隨著時間的流轉,我就更能察覺到,原廠在 Multivan 的座艙設計,真的是有下足功夫。
首先,解決是後向視野的問題,只要你環顧 Multivan 座艙,就可以清楚發現,它的玻璃面積相當大,幾乎可以用環艙視野來形容,尤其是新一代 T6 更加大尾窗玻璃面積,讓整體的視覺穿透感更為強烈,一方面,也透過大面積玻璃窗的設計,讓空間的壓迫感消失無蹤,我反而能放鬆地,一路欣賞沿途風景。不僅如此,大面積車窗所要顧慮的隱私權,Multivan 也考量在內,除了深色車窗之外,也可以手動拉起車窗遮陽簾,讓隱私更為提升,當然,國內的用車習慣,應該會增加玻璃隔熱紙,讓隔熱與隱私條件更好。
北歐田野風光,體驗 T6 新世代傳動系統
在陸續介紹第 6 代 Transporter 的外觀造型與座艙設計之後,兩款 Multivan 試駕車將展現傳動系統的進步,包括全新符合歐盟 6 期排放法規的 2.0 TDI 柴油引擎,以及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搭配,而較為特別的,除了標準版的前驅 系統,其中一款 Multivan 更是採用 4Motion 四驅系統,實駕體驗我們將後續於動態篇進行報導。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