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 10%的差異就會決定最終的選擇與結果。
如同這款 Viano 一樣,它有著三星標誌該具備的硬底子,可是卻少了 10%的細膩。
僅僅就是這 10%的的差異,卻決定了我們對 Viano 不同的看法。
先談談市場定位…..
相信你一定跟我一樣好奇,原廠為什麼要引進這款車來台銷售?
說穿了,即是著眼於國內高價休旅車的市場,除了有擴充產品線的考量之外,從長遠來看,也是替未來引進台灣的 R-class 與 B-class 先行搶灘,建立完整的休旅形象,從而建構消費者對於高級休旅車市場的強烈印象與購買意願。
另外,雖然原廠目前不願證實,但是我們透過消息來源推敲的結果,未來引進台灣的 Viano 將會將價格壓低在 280 萬以內,直接的競爭對手則是以 VW 新 Multivan 為主,可以看出原廠亟欲先行卡位的決心。
就消費者層面而言,初期的目標客層則以現行的 Mercedes-Benz 車主為主要推銷對象,並針對那些注重休旅生活的多人家庭提供多人座+寬敞空間雙重優勢的休旅產品;另一方面,行動商務的需求也是 Viano 欲跨入的市場之一。
簡單的說,高實用性優先的多人座設定,配合一貫強勢的品牌形象,是未來 Viano 的致勝之道。
碩「大」的外型
如果「大」是形容一個具體的物品,通常這樣的語氣裡包含一些驚訝、或是讚嘆的意涵(如果諷刺的話則另當別論),並且會經由言語進一步表示加深腦海中的印象。
當我們實際看到 Viano 時,那種「大」印象之強烈,是在我試車的生涯裡面少有的體驗。
到底 Viano 有多大?這樣說好了,如果我們用蘋果來比喻 Mazda MPV 的大小,那 Viano 大概就如同西瓜一般,兩相比較,差異即現;在試車的經驗中,實在很難得看到比 MPV 更大的車款,而這也是我頭一次路上駕駛時緊貼公車旁,而不覺驚恐的一次。
就原廠的產品定位而言,Viano 是屬於商旅用途的車種,因此基於車室空間最大化的原則之下,不可免俗採用了方正的設計;雖然在外型上未有現今休旅車流行圓弧形設計,問題是就實用層面來考量,Viano 在空間上的優勢絕對是無庸置疑。
另外,如果你仔細觀察 Viano 許多的小細節,就可看出即使是小至車身的燈組、配件等,都刻意設計的比較大,除了有提高辨識度的安全考量之外,也道出 Viano 粗獷的一面。
所以,從外觀上來看,如果說現在休旅車流行的設計是要把車子打扮成一個穿著入時的時尚嬌客的話,Viano 給人的感覺則就像是一個身穿西裝、綁上蝴蝶結、且勤勞的忠實老管家,他/它可能不甚吸引人,但你絕對不會忽略他/它的存在。
「大」而化之的內裝
同樣的,Viano 的內裝也具備該有的樣子,整體設計的風格確實是很有 Mercedes-Benz 該有的貴氣與豪華,各項配備的位置設定與操作都很就手;可當我們仔細推敲細節部分時,不免讓人覺得可惜。
用料與質感是我們第一個要提出來的部分。過往 Mercedes-Benz 車系享有高評價的原因之一即是對於細節的注重,雖然 Viano 組裝的堅固程度一等一,可是不甚高檔的用料與細部處理卻讓我們產生質疑,觸感也不是太好,感覺上就像是一個有錢購買名牌、但是品味不佳的暴發戶…..我實在很懷疑的是,習慣轎車與休旅車精良組裝與質感的 Mercedes-Benz 車主,會對 Viano 有什麼樣的評價?尤其是當原廠設定的銷售對象以擁有 Mercedes-Benz 汽車的消費者為主的狀況下。
另外,我們試駕的 Viano 採用了六人座獨立式座椅的設定,其中第二、三排座椅可以獨立拆卸;當後排座椅全數拆除時,空間之大相當令人驚訝,而如果「車床」是一部休旅車最重要的功能的話,我相信 Viano 的便利性絕對無人能比。
只是,當我們將座椅收折時,竟然看到椅墊底部的泡棉居然外露……大剌剌的樣子真是令人不快,實在很難跟印象中的 Mercedes-Benz 連接起來;或許我們可以因為 Viano 最初的定位為商用車的角色而不必給予太多的批評,但是設身處地的想,當你付出將近 280 萬左右的金錢(這是目前原廠的預設價格),但卻似乎無法享有同樣高級質感的情形下,是否值得?則就見仁見智了。
「大」而化之的操控
不過,雖然 Viano 掛的是 Mercedes-Benz 的品牌,品質也有一定的保證,但是仍有讓我們覺得需要強化的部分。
就行路質感來講,我們試駕的 Viano 搭載了 3.7 升的 V6 引擎,變速箱為五速設定;不管是在換檔頓挫、低速扭力的表現上都符合休旅車講究低轉速高扭力輸出的期待,車身剛性與懸吊的反應的快速,也讓我們對於 Viano 有了基本的高標肯定。
但是在舒適性的表現上,則明顯缺乏細緻的感覺。
所謂的細緻感,就像是你喝到一流的紅酒,不僅有果香、有橡木桶香,更有回味無窮的感覺,是一種從舌尖到喉嚨的暢快感,並且會讓你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同樣的,當我有機會試駕 Mercedes-Benz 的轎車時,所帶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
另外一種就是靈活感。
舉新款 E-class 為例子,雖然是因應對手 5 系列於操控方面的極度優勢而做出相對應的調整;但是我認為 Mercedes-Benz 的利害之處在於可以在舒適的基礎上給你靈活韌實的操控,會讓你深深感覺:「這麼大的車,怎會如此好開」的讚嘆,這是一種沒有壓力的駕駛感覺,不只是房車產品,就連 M-class、G-class 我覺得都有相同的行路質感。
但是,Viano 在這一方面卻是落後的。
我偏執的以為,一部舒適優先的休旅車或許不必講究多麼精確的路感,但是乘坐舒適度則必須要有優質表現,可是當駕駛這款車時,我卻明顯覺得舒適度方面有所不足,而且很直接感受到明顯的因道路品質不佳所帶來的震動;這樣的不適來自於懸吊與輪胎無法精細的處理路面與懸吊的相對回饋反應,彈跳有些許明顯、空洞的感覺,就像是你明明聽到有聲音,但卻找不到來源的狀況。
再者,Viano 的靈活度也不夠,當然先天的車格設定有所影響,可是我幾乎感受不到那種 M-BENZ 車系慣有的輕快;駕駛位置與視野雖高,可是當你決定要扭轉方向時,會發覺車身反應遲緩的現象,雖然後懸吊的設定已經盡量將後車廂帶來的慣性影響降到最低,但就是不甚俐落。
我個人覺得,如同前文所說,Viano 有三星標誌基本的紮實底子,但是火候顯然還不夠,舒適性的表現還有改進的空間。
結論:立場決定想法
你看到這篇稿子時,距離 12 月 11 日投票日的到來只剩下不到 7 個小時,我相信你應該在為選舉日當天要投給哪個候選人傷腦筋,因為你的立場很有可能會決定家中是否會發生革命事件。
但是,當你告訴大家你要選擇 Mercedes-Benz 的車子時,相信沒有人會對你有任何意見,就算是酸葡萄的話語,其實也只是另類的贊同,基本上沒有人會質疑你的選擇。
剩下的,就得看你自己採用什麼樣的立場,是車迷?還是消費者?不同的角度將會決定你購買 Viano 的意願。
如果我是車迷,我會有許多車輛本質面的考慮;而如果我是消費者,則只會考慮品牌形象與 C/P 值的部分。
那你呢?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