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Fiat Panda,其實就是一款簡簡單單的車,在新車款發表之前,舊款 Panda 在歐洲賣了幾十年還在賣,看不到太多花俏的「科技設計」,當然也別寄望這部車會帶你率先衝過方格旗,就算新車換了摩登行頭,卻仍然沒有違背這個車系一貫的傳統:小!

但是,小又如何?2004 年歐洲年度風雲車的桂冠就是戴在這部車頭上的,而在 Fiat 集團衰運連連的時候,Panda 車系的任務就是擔任延續公司聲譽的重要產品,所以新車儘管仍然小不啦幾,不過別忘了 VW Golf V、Mazda 3、BMW 5 系列及 Toyota Avensis 都曾經被它踩在腳下。所以,試駕這等都會小車,倒也不需要用以往試車者最愛賣弄的「操控為先」思想對待,三小時,當個普通人,融入車流。

差點改名?

在舊款 Panda 的那個年代,還沒有 SUV 這個名詞,而當全新 Panda 問世時,小型車融入休旅車機能概念已經是個趨勢,因此,當整個產品構型出現如此劇變,曾經一度讓 Fiat 高層想要將 Panda 的名字一併拋棄。這個想法幾乎成真,當新車滑下生產線時,Gingo 這個新名字早已等在那裡了,在當時,印刷完成的型錄中,Panda 這個名字幾乎完全匿跡,眼看就要成為定局,這時候,法國 Renault 出聲了。

也許是有點牽強的理由,Renault 認為 Gingo 與該公司旗下的 Twingo 發音過於接近,而在訴諸法律途徑之後,Fiat 敗訴,Panda 才被再次正名。在看似不太順利的問世過程中,其實舊名冠在新車上倒也未必是件壞事,因為據說有 90%的義大利人對 Panda 這個名字印象較為深刻,也就是說,Fiat 大費周章的換名行動,到最後只是白忙一場。

微小的媚惑

新舊之間的 Panda,除了「小」是共同特徵外,「方正」也是其中一個,只不過舊車比較像是牛奶盒,新車則像是樂高積木,倒是融入 SUV 概念讓方正變得有意思多了,新款 Panda 最有趣的外觀造型,乃在於光看它的窗框設計就知道它想表達的是什麼,車窗上緣從 A 柱開始刻意以弧線表現,直到尾廂階段嘎然停住,再由線條方正的後小窗繞過尾燈,以玻璃材質將整個後車廂包住,兼顧了頭部空間及車艙採光,義大利人對於設計終究還是有一套!

Panda 實在很小,但小歸小,車體設計仍然相當具有意涵,從車線線條的表達,其產品定位便已相當明確;後座椅採 5/5 分離設計,雖無法擴增太多置物空間,但總是寥勝於無。

在既小又方正的雙重不利因素下,Panda 其實可以發揮的空間相當有限,不過 Fiat 還是竭盡所能,試圖在最小的空間中,拉出最大的乘坐感受,配備在這部車上的全景式雙天窗,如果解釋成是一個噱頭,筆者倒寧願相信這是個創造開闊感的「必要手段」,事實上,Panda 坐起來的確是有點擁擠,不過就視覺角度來說,侷促,只是肉體的感覺罷了。因為 SUV 概念所致,Panda 的前座擁有較一般房車更高的視野角度,座椅配色以黃、藍色為主,材質為透氣絲織品,所有的調整開關都是手動設計,十足的歐洲小車風格;而同樣的概念也在儀表控台上徹底實踐,懸空的中置式排檔座設計,雖仍不致讓控台下緣多出一個空間,不過對駕駛者而言,卻相對增加了操作的流暢性。

全景式天窗以及車頂置物架等在這部車上算是相當值回票價的配備,不過事實上 Fiat Panda 卻連後座電動窗都沒有。

底子不錯,鞋子壞事

Panda 小歸小,安全防護可不含糊。不但側邊氣囊為標準配備,連前乘客座氣囊關閉的功能,也都一應俱全。

雖然只是一款迷你車,不過 Panda 的方向盤卻擁有還不錯的握感,控台材質主要以塑膠為主,紋路、毛邊的處理還不算太差,各項控鍵伸手可及,方便性猶勝過傳統控台設計。Panda 的動力配置為 1.3 升的 Fire 引擎,這具行之有年的小型引擎,最大動力輸出不過 60 hp/5000 rpm 及 10.4 kgm/2500 rpm,以這樣微小的引擎出力,Panda 顯然不是拿來在路上和人比快的,話雖如此,配備在這部車上的變速系統倒是相當先進,在 1.3 升車款上,其五速 Dualogic 自手排變速箱,在自動排檔的模式下,檔位切換相當平順,不過時間差的問題仍然存在,這對於原本動力就不大的車款來說,這種以平順度換來的引擎反應實在讓人有點難受,不過,換成手排模式後,則是另一個光景;此套變速系統與傳統自手排的差別甚為明顯,以往那種降檔反應好過升檔反應的問題大幅改進,而雖然手排模式能夠稍稍補救動力輸出上的缺憾,但相對而來的引擎噪音卻無法避免,小車終究只是小車。

中控台設計很具有休旅車概念,懸空的排檔座非但兼顧了造型,實際操作也很就手。

以乘坐感受來說,Panda 的行路調性明顯偏柔,它的前懸吊為獨立式麥弗遜式,後懸吊為扭力樑設計,雖然車輛本質不以操控為主訴,不過很快的您就會發現歐洲車的特長,即便是這樣一款又小又舒適的車,偏軟的懸吊仍不致讓車輛的極限輕易暴露,這麼說好了,日系小車的操控像吊在半空中,既無助,又得擔心亂流;而歐系小車卻像是腳底綁了鉛塊,即使身體輕盈,卻還是有踏在地面的感覺,Panda 的直路的穩定性極佳,彎道表現則容易受制於偏高的車身,轉向不足情況明顯,但循跡性仍維持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說到這裡,Panda 唯一讓我們頭痛的是它的輪胎,155/80 R13 的原廠車胎,非但尺寸相當難找,而且也嫌小,加上抓地力不足,以稍高的速度過彎難免讓人心驚,雖不致失控,但換組大一點的輪胎似乎是個必要的投資。

但是我想,輪胎升級對於沒有太多野心的車主來說,這大概是唯一一筆比較大的花費了吧,因為以一部小車來說,Panda 的配備已經算是相當傲人了,光是隨車配備的六具氣囊、附 EBD 功能的 ABS 防鎖剎車系統、全景式雙天窗、雙模式動力方向盤、倒車雷達、車頂置物架以及多功能行車電腦就夠讓人忌妒了,加上市區 13.9km/L,高速公路 20.8km/L 的油耗水準,Panda 幾乎可以算是目前市場上 C/P 值最佳的車款之一了!

車高及懸吊阻尼雙重不利因素讓 Panda 的過彎動態顯得不甚穩定,加上原廠不太高明的輪胎選擇,使得這部車只適合慢慢享受,因此,我們建議讀者們駕駛這款車時,多多注意腳下力道。

Fiat 的救世主

走過風光的八 O 年代,Fiat 似乎就再也沒接受過市場掌聲了,儘管在近二十年來,這個品牌在國內幾乎已經漸漸被人遺忘,但在法雅國際接手代理權後,首部引進的產品便是這部擁有光榮歷史的超級小車,不只是在義大利,即使是臺灣市場,Panda 依然是肩負挽回品牌聲譽的重要車款。

除了初期導入的 1.1/1.3 2WD 車型外,Panda 最著名的 4WD 車款也預計在之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以總代理的市場策略來看,Panda 除了將直接打擊進口小型車的市場區塊外,國產 1.3 升級距的區間亦將跟著波動,重返陌生的臺灣市場,Fiat 要面臨的是消費者長時間累積的負面觀感,這或許是一場硬仗的開端,但是如果您問我對 Panda 的看法如何?我只覺得,Panda 的確改變了筆者對義大利車的一些認知,遺憾的是今天試駕只有短短 86 里路,對我來說,將車歸還是這一天最心不甘、情不願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