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 Mazda Mazda3 經過日規車型曝光到偽裝車試駕,從預售價露出到規配表公佈,如今,我們終於可以實際接觸到日本進口、臺灣規格的新世代 Mazda3。

經過日規車型曝光、品牌大會師、NBA 球星活動,還有偽裝車試駕體驗,幾番波折後,這一次我們終於實際接觸到未來將於國內推出的新世代 Mazda3,本次試駕車款為四門頂級型 ( 預售價 88.8 萬元) ,在脫下偽裝後,獨特線條雕塑的動感身軀,赤裸裸呈現在我們眼前,而這一個角度,是我認為 Mazda3 最帥氣的角度。

雖然許多心懷期待的消費者,想必已對車身外觀設計了然於心,不過為讓臺灣消費者更加了解新世代 Mazda3 造型特色,本次活動台灣馬自達特別邀請遠從日本母廠來的 Mazda3 副設計師吉田光宏 (Mitsuhiro Yoshida) ,講解新世代 Mazda3 的造型設計概念。

雖然日規車型和導入國內車型外觀設計如出一轍,但是台灣馬自達還是特別邀請 Mazda3 設計師吉田光宏先生前來,向大家溝通 Mazda3 的設計概念。

魂動精神,並非一成不變

Mazda 以 Shinari 概念車呈現全新的設計邏輯-「Kodo 魂動」,以動物狩獵時緊盯獵物的專注神情為靈感,讓一輛車也能夠擁有豐富表情,儘管 CX-5、Mazda6、Mazda3 和 Mazda2,全數都使用相同設計邏輯,但其實原廠已針對不同車型設定,而賦予不同線條。

「Kodo 魂動」,是 Mazda 以動物狩獵時緊盯獵物的專注神情、以及動態肌理線條為靈感,創造出的全新設計語彙,讓車輛即使在靜態也能展現動態美,或許很多人認為採用 Kodo 魂動設計的車款設計都一樣,但其實可以觀察到其在車側鈑金線條已針對不同車型而修改,右下角圖中所示,就是 Mazda6 和 Mazda3 的設計模型,上方為 Mazda6 下方為 Mazda3。

也許很多人在第一次見到 Mazda3 時,會認為跟 Mazda6 相當相似,但其實設計師透過車側線條的變化,為整體視覺帶來不同的感受,如果將兩輛車的側影相比,可以觀察到在前後輪拱車側鈑金線條部分,Mazda6 以柔美的緩降弧線塑造出房車優雅姿態。不過 Mazda3 則是鈑金折線與窗框的上揚,突顯運動本質,精準地傳達品牌人馬一體的運動個性,同時又不會顯得太過矯情造作,自然流暢線條所賦予的型格,展露品牌走出自己道路後的革新氣魄。

採用 Koda 魂動概念的車頭設計基本上都大致相同,透過大面積橫柵 6 點式水箱護罩搭配魂動之翼鍍鉻飾條,組合出充滿動感氣勢的車頭面容,而且設計師特別還讓水箱護罩搭配引擎蓋弧線往下延伸,塑造出俯衝的視覺感受,即使靜靜擺著遠觀,也可以感受到它隨時可以蓄勢待發的魄力。

而要說個人最傾心的部分,當屬車頭上獨特的 6 點式水箱護罩,還有從旁延伸至頭燈的飛翼鍍鉻飾條,都是過往 Mazda 車款所不曾見的大膽筆法,傳神地彰顯 Kodo 仿效動物獵殺動物的神情,甚至全新的頭燈組也已 LED 晝行燈與燈環,為帥氣的臉孔加分。

儘管本次試駕車型為房車版本,但是透過相當豐富且柔順的鈑金折線,仍然可以感後到濃濃的 Kodo 精神,特別值得一另外提的是,由於試乘車採用需加價 1 萬元的特殊車色魂動紅,結合全車豐富的折線之後,當筆者緩慢環繞 Mazda3 走動時,原車散發出相當吸引注意且豐富的光影變化。

本次試乘車清一色為四門頂級車型 (預售價 88.8 萬元) ,因此有著比尊貴型還要豐富的配備,包含了 LED 晝行燈、尾燈與 HID 頭燈,車側則是升級 18 吋鋁圈,均為頂級車型外觀上可見的特徵,而且其頭燈以及雨刷均有自動感應的功能,對於許多消費者而言,都是相當便利的配備,但相對的上述頂級車型外觀配備,加上內裝如方向盤換檔撥片、天窗、抬頭顯示器等等,得需要多出 10 萬元的代價。

本次試乘車清一色為四門頂級車型,因此有著比尊貴型還要豐富的配備,包含 LED 晝行燈、尾燈與 HID 頭燈,並升級 18 吋鋁圈以及運動擾流尾翼,儘管頂級型較尊貴型預售價高出 10 萬元,但上述配備加上車室內其餘科技配備,預算比較充足的消費者其實值得擁有。

當新世代 Mazda3 首次在全球舞台曝光時,還沒接觸到實車前,車室設計革新就已深深吸引著我,而如今接觸到實車,那份吸引力仍然沒有改變,在質感表現部分,論組裝品質與用料,日本進口讓人沒有太多的挑剔,儀表中控總成或是部分門板,特別以軟質塑料包覆,讓塑料為質感表現帶來的影響降至最小,而設計師還在多處細節以高光澤黑色鋼琴烤漆飾板和霧銀飾條,一步步地提升豪華氛圍。

簡約化的駕駛導向設計概念,加上日式細膩作風,在還沒有碰觸實車前,車室內裝就是最吸引筆者之處,實際接觸後也並沒有讓人失望。而由於是採日本進口販售,因此在組裝品質和質感表現上,並沒有甚麼可以讓人挑剔之處,而且儀表中控總成或是部分門板,特別以軟質塑料包覆,讓塑料為質感帶來的影響降至最小。

細膩的作風本是日系車強項,而最討筆者喜愛、也是最重要的革新,其實是全新簡化的中控介面。筆者在試駕活動與原廠人員討論時,好奇著頗具德系簡約風格的新式座艙靈感從何而來,原廠人員直率地表示,Mazda 原廠在開拓 Skyactiv 這條全新道路時,設計師發現部分歐式人因設計思維,其實和 Mazda 強調的人馬一體相呼應,因此在設計開發時也向德系車款借鏡,造就出如今融合日式細膩思維與德系人因概念的全新座艙。

廣  告

日式細膩揉合德式簡約,打造駕駛導向全新座艙

Mazda3 的車室設計邏輯,採用被原廠稱為「平視化設計」的駕駛導向概念,整體中控儀表其實可以簡單拆成「行車訊息區」和「便利舒適訊息區」兩大部分。

首先是 Mazda 十分注重的「行車訊息區」,也就是駕駛座的區塊,其主要設計向駕駛的中心靠攏,並且透過運動化塑型的 3 輻多功能方向盤、頂級車型標配的抬頭顯示器和全新的儀表板,讓駕駛人在相當輕鬆、直覺的環境下駕駛。

Mazda3 的車室設計邏輯,採用被原廠稱為「平視化設計」的駕駛導向概念,整體中控儀表其實可以簡單拆成「行車訊息區」和「便利舒適訊息區」兩大部分。

在方向盤部分,不論是整體塑型和左右快捷鍵位置,操作起來都相當便利就手,且方向盤擁有四向調整設計,儀錶板部分,第一次見到這套儀表板時,其飛翼狀的造型不僅造型搶眼,實際使用上也帶來了相當不俗的實用表現,而由於本次試駕為頂級車型,因此特別採用轉速表置中設計,時速表則在右下角,左右兩側翼狀區塊,則為顯示檔位以及旅程電腦/油表/車外溫度等資訊的液晶螢幕,實際面積看似大,但駕駛途中其實可以清楚辨識當中資訊。

新世代 Mazda 車款使用的三幅多功能方向盤,不論是所包覆的皮革或是兩側的類碳纖維飾紋設計,都擁有相當不錯的觸感與質感表現,而兩側的音響/通訊、以及定速系統快截鍵,面積大小和位置也都讓駕駛於行車途中擁有良好的操作感受。

或許轉速表置中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不是那麼習慣,但別擔心,因為頂級車型還標配著全新的自動升降抬頭顯示器,設計師特別將反射面雕塑為戰鬥機上使用的造型,呼應整體運動風格,而當中可顯示出時速行車資訊,未來還可搭配導航系統顯示路線導引,實際使用上雖然不如豪華車款般使用的投射技巧,讓人產生資訊懸浮於車頭的錯覺,但整體表現已超越配有抬頭顯示器的國產車款或同級進口車款。

全新的飛翼式儀表板在頂級車型之上,採用一班市售車款少見的轉速表中置設計,更加突顯了運動性格,至於左右兩側的液晶螢幕,則分別負責檔位以及旅程電腦/油表/車外溫度等資訊的顯示,雖然面積看似不大,但在駕駛途中其實可以清楚辨識當中資訊。
如果行車途中擔心因為中置轉速表找不到當下時速、而不小心接了超速罰單,別著急,頂級車型上標配的抬頭顯示系就在此刻派上用場,當中清楚顯示出時速行車資訊,未來還可搭配導航系統顯示路線導引,而抬頭顯示器資訊內容的亮度與高度,都可以在 MZD Connect 當中調整,唯一可惜的是沒有調整抬頭顯示器的快捷鍵。

接著另一區塊、也就是中控台至副駕駛座的區域,被原廠稱之為「便利舒適訊息區」,這部分可以很感受到一股簡約德式風格,因為整體其實就是由中控台獨立於外的 7 吋螢幕,和整齊排列的空調出風口、空調介面組成,並再透過橫向中央霧銀飾條,為副駕駛帶來開闊視覺感受。至於中央鞍座上的排檔桿座和 MZD Connect 控制旋紐,設計排列中規中矩,讓人一目了然。

中控台區域被原廠稱之為「便利舒適訊息區」,整體其實就是由中控台上獨立於外的 7 吋螢幕,和整齊排列的空調出風口、空調介面組成,簡單明朗的排序讓人一目了然,透過簡約設計搭配豐富用料來頗具德系風格。

貼近現代人使用習慣,MZD Connect 系統操作直覺輕鬆

而在這區塊的最大重點,當屬第一次導入國內 Mazda 車款上的 MZD Connect 系統,這套系統主要透過 7 吋液晶觸控螢幕和中央鞍座上的旋鈕組,讓駕駛輕鬆操作衛星導航、音響、通訊系統,以及設定車輛如抬頭顯示器、主動安全輔助、照明/門鎖/雨刷、音效與無線網路等功能,透過四向旋鈕可以輕易使用當中功能,系統整體介面設計的美觀性與邏輯性,都符合現代人慣用智慧型載具的邏輯,系統反應速度也屬順暢,加上支援繁體中文介面,因此不用花什麼時間就可以上手,更貼心的是不僅可用四向旋鈕,亦可直接觸控螢幕操作,對於副駕駛來說更加輕鬆。

第一次導入國內 Mazda 車款上的 MZD Connect 系統,這套系統主要透過 7 吋液晶觸控螢幕和中央鞍座上的旋鈕組,讓駕駛輕鬆操作衛星導航、音響、通訊系統,以及設定車輛如抬頭顯示器、主動安全輔助、照明/門鎖/雨刷、音效與無線網路等功能,系統整體介面設計的美觀性與邏輯性,都符合現代人慣用智慧型載具的邏輯,系統反應速度也屬順暢,只不過衛星導航系統約莫要到 2015 年 6 月才會導入國內販售車型。

在車上實際把玩了一番後,其實可以察覺這種使用多向旋鈕的概念,和 BMW iDrive 系統相類似,而對於筆者來說,相較於觸控螢幕還需要將手伸長,四向旋鈕對於駕駛來說更輕鬆、直覺的,輕鬆對於現代消費者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空間顧及基本盤,強調自然舒適乘座

空間與乘坐舒適度方面,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座椅,Mazda3 設計師吉田光宏在講解產品時,也提到其座椅是特別針對 Mazda3 開發,而非將其它車款座椅直接套用,因此可以見到它如跑車般的座椅塑型。

實際乘坐於上時,其回饋或許會讓部分消費者,改變過去日系車款座椅柔軟舒適的印象,仔細探究其中,其座椅填充物並不算硬,會有較硬的感覺原因在於採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薄型化座椅,因此大部分椅面能夠緊貼駕駛背部與腰部,因而帶來更出色的包覆與支撐性,帶給人如歐系車款那種「坐進椅子裡」,而非「坐在椅子上」的感受。

由於採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薄型化座椅,而不是使用又厚又軟的填充物,因此 Mazda3 的駕駛座帶來如部分德系車款的包覆性與支撐性,並透過運動化風格剪裁突顯整車年輕動感風格。

然而對於 180 公分高的筆者來說,駕駛座頭部或腿部空間都有一定水準,後座空間雖然有所改善,但相較於同級距對手表現還是稍顯薄弱一些,當筆者乘坐於後座時,膝部與前座椅背尚有足以舒緩一下筋骨的空間,頭部空間部分,雖然頂蓬特別有挖空設計,但對我來說壓迫感還是重了一點。

後座對於 180 公分高的筆者來說,膝部與前座椅背尚有足以舒緩一下筋骨的空間,頭部空間部分,雖然頂蓬特別有挖空設計,但對我來說壓迫感還是重了一點。

置物空間部分,Mazda3 房車版門板上和中央鞍座都設有背架,排檔桿前也有一小塊平坦的區域可以用來置放停車卡或零碎物品,而掀開中央扶手之後,除了有整合 USB/AUX-IN 輸入孔的置物盒,上方置物托盤大小就剛好可以容納一支 iPhone 6 (4.7 吋) ,由於車上有藍芽聲控通訊系統,因此擔心手機刮傷或是碰撞的消費者,恭喜你,你為它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棲身之所。

Mazda3 房車版門板上和中央鞍座都設有背架,掀開中央扶手後,上方置物托盤大小就剛好可以容納一支 iPhone 6,由於車上有藍芽聲控通訊系統,因此擔心手機刮傷或是碰撞的消費者,恭喜你,你為它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棲身之所。
外觀上看去十分短截的尾廂設計,打開之後其實擁有 419 公升的行李廂空間,試車組置放 19 吋與 20 吋登機箱後都還綽綽有餘,足敷一般日常使用,兩側還有分離式座椅的快速傾倒拉桿,更加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

由於從裡到外的根本進化,在我眼中,它已經可以說是一輛全新車種,只是恰巧掛上 Mazda3 的銘牌而已,當然其進化幅度不光只是這部分,在墾丁的道路上,Mazda3 也精準地傳遞人馬一體的操駕精神,實際表現 U-CAR 將於下篇當中帶來完整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