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汽車市場上最重要的新產品之一,Vios,在上市發表的半個月之後,全國的專業媒體都來到風光明媚的花東縱谷,正好呼應 Vios 名稱取自拉丁文中「Travel」之意,透過 200 公里的試駕路程,對 Vios 做出最全面的了解。
在花東縱谷閃耀的日光下,在乾淨空氣中閃閃發亮的 Vios,看起來實在是和同廠版的 Altis 極為相似。但是 Vios 的比例比起 Altis,看來更為協調。Vios 有著 Toyota 一貫的高離地底盤,但適當的輪胎與輪圈設定,並不會像是 Altis 那般,露出空洞的輪拱,讓 Vios 的外觀更顯流線,更符合年輕族群對於優美汽車產品的要求。而 Toyota 的工程師在設計 Vios 的外型上亦花了許多的精神,讓 Vios 的外型更為流線,更不受空氣阻力的拖累。為了讓外型更為流暢,Vios 在引擎蓋及雨刷之處,加入了新設計的遮風板元件,讓引擎至前擋風玻璃之間的平面連續,不會出現空洞等造成阻力的凹陷。而這塊遮風板亦有局部的突起,導引氣流繞過雨刷,有效降低阻力。而車尾的造型,以圓潤突出的鈑件,一方面延續車身的流線,一方面擴展了行李廂的容積,更讓一向呆板的 Toyota 產品車尾,除了燈組的逞能之外,還多了立體線條的設計,增加美感,加上腰線的設計,Vios 算是近年來線條最優美的產品之一。
在簡短地欣賞 Vios 的造型,試車組依著 Toyota 所設定的行程上路,以真正了解 Vios 的實力如何。從花蓮市區的展示中心出發,沿著花東縱谷內筆直的省道,朝著臺東前進,恰好給了我們測試 Vios 在日常行駛範圍內的表現及舒適性。在半個小時的試駕之後,Vios 的表現讓我們覺得,不到 50 萬的 Vios 有這樣的行路表現,著實令人側目。Vios 在高速行駛時的風切噪音極小,靜止時的噪音表現有著 Toyota 新產品一向的表現,即使是以錶速 80 公里甚至 100 公里的速度迎風而行,車室內所感受到風切聲仍舊輕微,在這個層級中可說是超凡的水準。
在途中休息時的仔細研究,我們發現 Vios 的車門隔音膠條為車室空間建置起 3 道綿密的防線,因而能有效地隔絕車外的噪音,加上流線造型的車體,以及寧靜的引擎,還有引擎室內細心設置的隔音毯,因而能有著如此優良的表現。而在讚賞其車室的隔音效果後,我們仍可惜 Vios 在底盤的隔音上面還是與其兄弟產品一樣需要加強。在試駕的行程中,曾途經南橫東段長約 1 公里長的施工路面,地面上跳石敲打在輪拱及底盤上的聲響清晰可見,對車室內剛剛入睡的乘員造成不小的困擾。有時候還會出現一兩聲清脆的金屬敲擊聲,代表跳石的彈跳範圍內,還有些部份是沒有做隔音處理的。這對於三天兩頭在施工的臺灣道路品質而言,實在是不太好的表現。所幸,在有鋪面的道路上,Vios 的舒適性實在超乎同級車的水準。
Vios 的操控性,在平常的道路上,還是 Toyota 小型車一貫的悠閒控制風格。只要方向盤輕輕的旋轉,Vios 的車頭就能輕鬆地轉向車主想去的地方。而在彎道的表現呢?我們靠著 20 號省道的南橫公路東段為我們驗證。在進行山道路試之時的時候,原本的滿足感在轉瞬之間讓試車小組產生一絲絲的失落。連綿的山道,對於車輛懸載的調校及以轉向的設計是最嚴格的考驗。在高速切進彎道的時候,Vios 的轉向不足,完全明顯地顯露,因此駕駛總需要較原本的駕駛習慣提早進行方向盤的轉向動作,讓車身透過及早的作動,在適當的地方,切上它應行駛的路線。而當專心於方向盤的控制,車身的重心轉移又為駕駛的考量函式中,再加入額外的變數。
為了舒適的行路表現,Vios 的彈簧係數略小,當重心進行橫向的轉移時,車身會先傾斜至一定的角度,當車身行駛到該有的路線的時候,車身還會再斜一點,讓原本已經上了軌道的 Vios,在路線上出現擾動,讓駕駛還需要再進一步地調整,增加控制對於精細度上的高要求。而亦因為這種轉向不足的特性,因而讓 Vios 的駕駛在出彎的速度控制上,亦無法以性能型房車的方式進行,無法在看到彎道出口的時候,就大腳油門轉彎道外開去;總需要在等待車身完全修正之後,才能將方向盤完全回正,也才適合真正油門全開,放開轉速向前衝。彎道上的 Vios,就在我們不像是直路行駛那般滿意的情形下結束。持平而論,Vios 在彎道上的表現並不能像是性能取向的房車那般令試車組滿意,離競技車輛的反應距離更是遙遠,不過這輛不到 50 萬的房車,本來就不是定位於此。以其所專注的都會用車需求而言,其表現不可不算優異。而比起 Tercel 那模糊不清的路感,Vios 更是展現出世代交替的實力跳躍。
試駕了一整天的時間,我們終於來到目的地的臺東。在試駕之初,試車組一致認為前座座椅的大腿支撐性不佳,甚至讓前座的乘員有種前低後高的感覺。高度可調的座椅在這個價位的產品中是付之闕如的,所以除了換改裝品的賽車椅之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是在數百公里的長程行駛下來,坐在前座的試車組均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經過長里程的試駕之後,乘坐在前座的我們,依然保持神清氣爽,並沒有出現腰酸背痛、肌肉僵硬等座椅支撐不良的通病,著實讓試車組吃了一驚,Vios 的座椅表現,超乎試車組的預期。但是後座的座椅設計,卻是讓乘員有點微辭。Vios 後座座椅因為車室空間的大小問題,並沒有辦法做出太大起伏的輪廓,加上皮椅包覆的表面磨擦力不足,因此當試車組在彎道上努力測試 Vios 底盤之時,後座的原本熟睡的媒體先進突然發出驚叫,接著發出巨大的碰撞聲。原本在花東縱谷間筆直省道上輕鬆的行駛,後座乘客並未繫上安全帶,隨著彎道的曲率漸大,座椅磨擦加不足以提供足夠的向心力,讓後座乘客在不知不覺之間,自左側滑至右側,直到撞上車窗玻璃為止。
雖然後座椅設計不盡如人意,但在其所屬級距的競爭對手之間,Vios 的車室空間卻是讓所有對手稱臣的,而且比起前一代 Tercel 的空間更是有長足的進步。筆者在過去曾經與一群同學一同搭乘一輛 Tercel 回家,雖然只有筆者的身材較為「寬廣」,但是那段旅程仍是筆者最不想記得的一段經歷。在 Vios 放大的車體之下,現在如果一樣塞進 5 個人,雖然仍會顯得侷促,但應不會令人終生難忘。至於 Vios 上新設計的中置儀錶總成設計,雖然仍感到不習慣,但畢竟多年的駕駛習慣之下,很難對其做出堪稱公允的評價。但在試駕的行程中,低頭的機會的確變少,正常行駛視野的開闊的確與原廠宣稱相同。不過由於習慣未改變,因此常常因而忽略自己的超速行為,而視角的設定,也讓副駕駛及右後方乘員都無法看到時速的資訊,使得駕駛人必須對超速負起更大的責任,是 Vios 對一般駕駛而言所需要適應的地方。
整體而言,Vios 可說是產品定位清楚而且適當的新車,全方面地具有比 Tercel 更強的產品力,延續了 Toyota 近 3 年來產品力的提升,對於國內市場肯定又將造成一股旋風。而至於對於操控樂趣有講究的族群,試車組可以明確地說,Vios 的操控,在一般的水準,而比起 Tercel,實在好太多了。
討論區
成為第一個發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