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尾VS直接過彎?
如題.哪個方法所需的時間最少?像F1是直接過彎.而一些日系房車則是甩尾過彎.哪個比較快呢?..TKY
直接過彎.
~~~~~~~~~~~~~~~~~~~~~~~~~~~~~~~~~~
較快.長時間跑下來..輪胎負荷比較小
甩尾過彎.
~~~~~~~~~~~~~~~~~~~~~~~~~~~~~~~~~~
雖然也不慢..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後輪
胎的磨損和穩定性..
2者比較的話..假設下坡山路為30分鐘跑
完..直接過灣輪胎的穩定性一定比甩
尾過灣..來的好~~~
參考~~
~~~~~~~~~~~~~~~~~~~~~~~~~~~~~~~~~~
較快.長時間跑下來..輪胎負荷比較小
甩尾過彎.
~~~~~~~~~~~~~~~~~~~~~~~~~~~~~~~~~~
雖然也不慢..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後輪
胎的磨損和穩定性..
2者比較的話..假設下坡山路為30分鐘跑
完..直接過灣輪胎的穩定性一定比甩
尾過灣..來的好~~~
參考~~
直接過彎不一定比甩尾過彎快,因為過彎快慢是取決於在彎道中所花費的時間,在彎道中所費時間越長的,進入直線加速的狀態就越晚,入下個彎前的最高速就無法到達.如此一來,重點是過彎的方式必須針對彎道類型來決定.
F1賽道都不會設計低於F1賽車的迴轉半徑,所以F1賽車不需要特別使用甩尾過彎,F1頂多於高速彎道中利用甩尾來減少迴轉半徑,以便提早進入直線加速狀態.
公路賽道就沒有F1來的輕鬆,因為彎道不是針對賽車所設計,因此賽車必須利用後輪甩尾來減少迴轉半徑,也就是WRC拉力賽車的過彎方式.
F1賽道都不會設計低於F1賽車的迴轉半徑,所以F1賽車不需要特別使用甩尾過彎,F1頂多於高速彎道中利用甩尾來減少迴轉半徑,以便提早進入直線加速狀態.
公路賽道就沒有F1來的輕鬆,因為彎道不是針對賽車所設計,因此賽車必須利用後輪甩尾來減少迴轉半徑,也就是WRC拉力賽車的過彎方式.
能說一下摩托車的情況媽
motogp 有些彎道 也是用動力滑胎的方式 所以阿 每個彎道有不同的最快過彎方式 所以一場比賽下來 能活用這兩種過彎方式的車手 才是真正的賽車手
以上個人淺見 有錯請指教
motogp 有些彎道 也是用動力滑胎的方式 所以阿 每個彎道有不同的最快過彎方式 所以一場比賽下來 能活用這兩種過彎方式的車手 才是真正的賽車手
以上個人淺見 有錯請指教
機車過彎基本上有兩種方式,第一是前輪過彎,第二是後輪過彎.兩種方式使用取決於兩個因素,出彎的速度,另外是機車本身的架構.
前輪過彎也稱為高速過彎,是多半使用於低馬力輸出的機車上,如二行程125cc或四行程400cc等車種,這些機車因為動力不足,如果浪費太多時間在彎道中,最高時速的表現一定不佳.所以機車於彎道儘量保持最高過彎速度,當過了彎角後便可以開始加速前往下一個彎道,因為動力不足所以加速時的後輪擺動不明顯,並不會輕易發生high side現象,所以這類型機車都是這樣過彎.過彎時手把多半順著彎道內側轉向,有利於前輪轉向.
高速過彎的缺點,一是機車煞車時前輪的負荷也相當重,加上過彎時前輪也必須承擔負荷,前輪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當前輪失去抓地力時,機車就會low side轉倒.二是因為前輪是轉向的因素,當前輪無法回正時,後輪的加速性就無法進行.因此最高時速的表現通常無法完成.
高速過彎出名的車手如;Sito Pons, Max Biaggi, John Kocinski, Carl Fogarty.
後輪過彎也就是甩尾過彎,也稱為動力滑胎,當初是由美國機車手發明的.過彎時手把會與彎道內側逆向轉動,因為前後輪不成為一直線.這是使用於大馬力輸出的機車,如二行程500cc,四行程750cc以上的車種.這些機車多半比較重,但是可以在短時間提供相當大的動力輸出,所以使用最高時速過灣的前輪過彎方式,這些機車的重量反而會增加過灣的時間,另外在出彎時因為大馬力的輸出加上前輪仍呈現過彎狀態,一但馬上加速便可能發生轉倒意外.所以使用動力滑胎過彎時,機車可以入彎較深,利用動力滑胎開始修正出彎角度,滑胎的同時速度與引擎轉速也開始增加,且前輪是呈現最低負荷,此時機車的前進動力完全落於後輪上,機車的加速性就可以完全發揮,以最高的時速前往下一個彎道.
動力滑胎得有些缺點,一是後輪的磨損會相當快,機車一但失去後輪的抓地力,加速時便容易發生high side意外.二是駕駛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與體力,否則是無法抓住這些大馬力機車,動力滑胎對於車手的手婉控制相當重要,手婉一但受傷了可能就無法精確的掌控,所以能發揮的車手也不多.
動力滑胎出名車手如;Kenny Roberts, Freddie Spencer, Eddie Lawson, Wayne Gardner, Wayne Rainey, Kevin Schwantz.
動力滑胎的過彎技術是80年代才開始的,當初是因為美國機車手陸續進入GP500挑戰,而將越野賽的技術使用於道路賽中所演變而成的.當時因為GP500機車的輪胎技術不足,加上機車本身的動力與結構都不很理想,要使150馬力以上的機車貼地飛行簡直是天方夜譚,而使用動力滑胎的老美卻可以輕易的使機車轉向,所以80年代的GP500都是美國人天下.但是當GP500進入1997年後,輪胎與機車製造的技術已經逐漸提昇,加上FIM開始規定汽油與引擎使用的規格,也是為了縮短輸贏之間的距離,需不需要動力滑胎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另外機車的架構與過灣的方式也有相關的因素.舉例Ducati 996機車,以4行程V2引擎設計來說,後汽缸因為較接近後輪,機車的重量一定落於後輪較多.V2引擎是低轉速扭力輸出為主,過彎的當時V2可以比其他引擎較快輸出更多動力,可是當V2到了直線加速路段,高轉速的動力就不如其他引擎來的強,所以最高時速都會無法表現.因此參賽SBK的車隊會將996的動力調整於高轉速動力輸出,而捨去些低轉速的動力.這樣過彎時的996因為重量位於後輪,前輪會變輕而很難轉向,加上動力薄弱無法適當使用後輪滑胎,因此使用高速過彎就成為996的最佳過彎方式.車手將體重放置於前輪,以維持最高的轉速過彎,當出彎時利用V2的短區域動力輸出來達到最高時速.
相對的舉例Honda RVF750使用4行程V4引擎,高轉速可供應更大的動力,但是因為是V型設計低轉速的扭力也是相當充沛.V4與V2一樣後方的汽缸都會比較接近後輪,機車重量也會位於後輪.可是V4可以在不捨去低轉速動力下仍有如直4缸的動力,所以RVF750可以進行高速過彎也可以進行動力滑胎過彎.Honda NSR500也是與RVF750類似的架構,只是引擎是二行程表示動力的輸出會更快且暴力,使用動力滑胎過彎最佳不過了,可是動力的輸出過於激烈容易發生high side,NSR500也針對此項提供不同的引擎點火設定來取決動力輸出的曲線,為了也是延後過彎時的動力輸出避免high side發生.
另外舉例Kawasaki ZX-7R使用4行程直4缸引擎,是高轉速大馬力取向的設計,直4缸引擎較寬大,重量會偏向前輪,很利於直線加速使用.但是過彎時就是直4缸的最大缺點,因為車頭重前輪負擔重,若使用高速過彎那前輪一定提早掛點,但是使用後輪動力滑胎過彎,高轉速取向引擎不見得可以用於低速彎道.所以可以看見SBK賽事中,直4缸的車手入彎都會比較小心,但是出彎時都會急著將機車擺直,為了就是提早讓機車進入直線加速狀態,因為只有進入此狀態,直4缸的機車才會有優勢,所以SBK中的直4缸車手多半還是要靠高速過彎來完成過彎動作.
還有機車引擎的驅軸轉向,與多汽缸時的點火順序,都會直接與機車的過彎特性有影響.所以機車對於彎道的設定不見得比汽車來的簡單,只是機車如果設定錯誤,駕駛還可以利用身體重量來改變車重中心點,這就與汽車差很多了.
機車界到今天大概只有2個車手真正的運用到高速過彎與動力滑胎過彎的技巧;
一是Freddie Spencer,他取得1983世界冠軍後,又於1985取得GP500與GP250同年冠軍,成為全世界唯一同年取得雙冠軍的機車手.當然之後他的手婉也因為1985時過度操勞而受傷,從此他也無優秀的表現.不過1985年前,他曾經利用高速過彎,動力滑胎,前輪失控滑胎,後輪煞車側滑等各種方式來過彎.
二是Mick Doohan,他在1994後5連霸GP500天下,就是巧妙地運用這兩種駕駛方式成為冠軍.不管是使用Honda的Big-Bang四缸同時點火引擎,或者使用雙缸點火Screamer引擎時,他都可以高速過彎或動力滑胎過彎,表現出對機車控制的超能力.
這是我所知道的機車過彎方式..............
前輪過彎也稱為高速過彎,是多半使用於低馬力輸出的機車上,如二行程125cc或四行程400cc等車種,這些機車因為動力不足,如果浪費太多時間在彎道中,最高時速的表現一定不佳.所以機車於彎道儘量保持最高過彎速度,當過了彎角後便可以開始加速前往下一個彎道,因為動力不足所以加速時的後輪擺動不明顯,並不會輕易發生high side現象,所以這類型機車都是這樣過彎.過彎時手把多半順著彎道內側轉向,有利於前輪轉向.
高速過彎的缺點,一是機車煞車時前輪的負荷也相當重,加上過彎時前輪也必須承擔負荷,前輪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當前輪失去抓地力時,機車就會low side轉倒.二是因為前輪是轉向的因素,當前輪無法回正時,後輪的加速性就無法進行.因此最高時速的表現通常無法完成.
高速過彎出名的車手如;Sito Pons, Max Biaggi, John Kocinski, Carl Fogarty.
後輪過彎也就是甩尾過彎,也稱為動力滑胎,當初是由美國機車手發明的.過彎時手把會與彎道內側逆向轉動,因為前後輪不成為一直線.這是使用於大馬力輸出的機車,如二行程500cc,四行程750cc以上的車種.這些機車多半比較重,但是可以在短時間提供相當大的動力輸出,所以使用最高時速過灣的前輪過彎方式,這些機車的重量反而會增加過灣的時間,另外在出彎時因為大馬力的輸出加上前輪仍呈現過彎狀態,一但馬上加速便可能發生轉倒意外.所以使用動力滑胎過彎時,機車可以入彎較深,利用動力滑胎開始修正出彎角度,滑胎的同時速度與引擎轉速也開始增加,且前輪是呈現最低負荷,此時機車的前進動力完全落於後輪上,機車的加速性就可以完全發揮,以最高的時速前往下一個彎道.
動力滑胎得有些缺點,一是後輪的磨損會相當快,機車一但失去後輪的抓地力,加速時便容易發生high side意外.二是駕駛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與體力,否則是無法抓住這些大馬力機車,動力滑胎對於車手的手婉控制相當重要,手婉一但受傷了可能就無法精確的掌控,所以能發揮的車手也不多.
動力滑胎出名車手如;Kenny Roberts, Freddie Spencer, Eddie Lawson, Wayne Gardner, Wayne Rainey, Kevin Schwantz.
動力滑胎的過彎技術是80年代才開始的,當初是因為美國機車手陸續進入GP500挑戰,而將越野賽的技術使用於道路賽中所演變而成的.當時因為GP500機車的輪胎技術不足,加上機車本身的動力與結構都不很理想,要使150馬力以上的機車貼地飛行簡直是天方夜譚,而使用動力滑胎的老美卻可以輕易的使機車轉向,所以80年代的GP500都是美國人天下.但是當GP500進入1997年後,輪胎與機車製造的技術已經逐漸提昇,加上FIM開始規定汽油與引擎使用的規格,也是為了縮短輸贏之間的距離,需不需要動力滑胎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另外機車的架構與過灣的方式也有相關的因素.舉例Ducati 996機車,以4行程V2引擎設計來說,後汽缸因為較接近後輪,機車的重量一定落於後輪較多.V2引擎是低轉速扭力輸出為主,過彎的當時V2可以比其他引擎較快輸出更多動力,可是當V2到了直線加速路段,高轉速的動力就不如其他引擎來的強,所以最高時速都會無法表現.因此參賽SBK的車隊會將996的動力調整於高轉速動力輸出,而捨去些低轉速的動力.這樣過彎時的996因為重量位於後輪,前輪會變輕而很難轉向,加上動力薄弱無法適當使用後輪滑胎,因此使用高速過彎就成為996的最佳過彎方式.車手將體重放置於前輪,以維持最高的轉速過彎,當出彎時利用V2的短區域動力輸出來達到最高時速.
相對的舉例Honda RVF750使用4行程V4引擎,高轉速可供應更大的動力,但是因為是V型設計低轉速的扭力也是相當充沛.V4與V2一樣後方的汽缸都會比較接近後輪,機車重量也會位於後輪.可是V4可以在不捨去低轉速動力下仍有如直4缸的動力,所以RVF750可以進行高速過彎也可以進行動力滑胎過彎.Honda NSR500也是與RVF750類似的架構,只是引擎是二行程表示動力的輸出會更快且暴力,使用動力滑胎過彎最佳不過了,可是動力的輸出過於激烈容易發生high side,NSR500也針對此項提供不同的引擎點火設定來取決動力輸出的曲線,為了也是延後過彎時的動力輸出避免high side發生.
另外舉例Kawasaki ZX-7R使用4行程直4缸引擎,是高轉速大馬力取向的設計,直4缸引擎較寬大,重量會偏向前輪,很利於直線加速使用.但是過彎時就是直4缸的最大缺點,因為車頭重前輪負擔重,若使用高速過彎那前輪一定提早掛點,但是使用後輪動力滑胎過彎,高轉速取向引擎不見得可以用於低速彎道.所以可以看見SBK賽事中,直4缸的車手入彎都會比較小心,但是出彎時都會急著將機車擺直,為了就是提早讓機車進入直線加速狀態,因為只有進入此狀態,直4缸的機車才會有優勢,所以SBK中的直4缸車手多半還是要靠高速過彎來完成過彎動作.
還有機車引擎的驅軸轉向,與多汽缸時的點火順序,都會直接與機車的過彎特性有影響.所以機車對於彎道的設定不見得比汽車來的簡單,只是機車如果設定錯誤,駕駛還可以利用身體重量來改變車重中心點,這就與汽車差很多了.
機車界到今天大概只有2個車手真正的運用到高速過彎與動力滑胎過彎的技巧;
一是Freddie Spencer,他取得1983世界冠軍後,又於1985取得GP500與GP250同年冠軍,成為全世界唯一同年取得雙冠軍的機車手.當然之後他的手婉也因為1985時過度操勞而受傷,從此他也無優秀的表現.不過1985年前,他曾經利用高速過彎,動力滑胎,前輪失控滑胎,後輪煞車側滑等各種方式來過彎.
二是Mick Doohan,他在1994後5連霸GP500天下,就是巧妙地運用這兩種駕駛方式成為冠軍.不管是使用Honda的Big-Bang四缸同時點火引擎,或者使用雙缸點火Screamer引擎時,他都可以高速過彎或動力滑胎過彎,表現出對機車控制的超能力.
這是我所知道的機車過彎方式..............
各種情況會用到不同技術
其實看世界級的比賽.就可以發現這種模式.不管f1.wrc.dtm...等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同種比賽車手的跑法幾乎一致.這就是因為每種型態的比賽會是最適合的跑法
drift快還是grip快?理論上當然是後者...不過.比賽不光只是快就好.如用應用適合的跑法贏得比賽.才是重點
其實看世界級的比賽.就可以發現這種模式.不管f1.wrc.dtm...等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同種比賽車手的跑法幾乎一致.這就是因為每種型態的比賽會是最適合的跑法
drift快還是grip快?理論上當然是後者...不過.比賽不光只是快就好.如用應用適合的跑法贏得比賽.才是重點
過彎時手把多半順著彎道內側轉向,有利於前輪轉向.
----------------------------------
錯!
寫這篇章的人, 並不懂機車過彎原理!
機高速時車要像右轉, 把手是像左邊打的!
----------------------------------
錯!
寫這篇章的人, 並不懂機車過彎原理!
機高速時車要像右轉, 把手是像左邊打的!
樓上的........機車使用前輪高速過灣的道理卻是存在.祇是你沒有注意到而已.回去試試看你就知道手把逆時鐘與順時鐘轉向的差異......
你何不自己試試?
身體不動, 把手向右打, 車像左偏還是向右偏?
為了克服陀螺效應, 在彎中把手一值都是持續反打, 只是一班人都不會去注意!
下次騎機車轉彎時, 自己注意自己身體的肌肉力道輸出方式吧! 你會發現你向右彎時, 你的左手一值在拉把手, 你的右手卻是推把手!
身體不動, 把手向右打, 車像左偏還是向右偏?
為了克服陀螺效應, 在彎中把手一值都是持續反打, 只是一班人都不會去注意!
下次騎機車轉彎時, 自己注意自己身體的肌肉力道輸出方式吧! 你會發現你向右彎時, 你的左手一值在拉把手, 你的右手卻是推把手!
ㄏ說ㄉ好複雜喔 我覺得啦!在過彎別故意去做啥甩尾ㄉ動作以能夠保持出彎速度為主 這樣ㄉ話遇上大彎就能聽到輪胎積積叫 後輪空轉滑行過彎ㄌ
小彎呢就會直接過彎
小彎呢就會直接過彎
關門做車.....我所說的是機車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駕駛.尤其是賽道上分秒必爭.不同的駕駛方式是要針對不同的車輛設定與賽道來配合.過灣絕對不是只有一種方式.就算是汽車也是一樣.機車還要考慮傾角與前後輪周的不同.
而你所說的是一種最標準的駕駛方式.並不一定是最快的方式.雖然可以通用於任何機車上.但這與我所說的內容已經脫離關係的.不知道要如何與你討論下去?????
而你所說的是一種最標準的駕駛方式.並不一定是最快的方式.雖然可以通用於任何機車上.但這與我所說的內容已經脫離關係的.不知道要如何與你討論下去?????
關門做車.......請注意.我不是說你不對.只是跟我的內容有所脫離.
我再強調前輪轉向與後輪滑胎的不同.這種駕駛方式不是一定使用各種彎道.而是在某些R角度的彎道上才有明顯的差別.這些彎道可以攜帶一些中高時速.通常剛好等於機車的扭力輸出區域.就是因為這樣.機車進灣/過灣/出灣的方式就可以有所不同.
前輪轉向=高速過灣.這是英文直接翻譯的稱呼.因為此種過灣方式注重於彎道中的時速.通常會快於後輪滑胎的過灣速度.所以稱為高速過灣.以GP500賽車為例子.前輪120寬17吋.後輪180寬17吋.前輪圓周一定比後輪小.假設機車右轉處於傾斜狀態時.輪胎絕對不會成為一直線.前提說到前輪轉向是要求過灣速度偏高.如果三角台網左邊轉.那後輪就會開始打滑.這樣一來灣到中的時速表現一定降低.所以前輪轉向的車手都會讓三角台順彎道內側方向轉動.在此就是向右轉.這樣一來後輪可以繼續保持路面接觸而機車可以同時轉向.
後輪滑胎就是相反的道理.以較低的速度進入彎道.注重於車輛在加速性.使用引擎的力量讓後輪滑動造成車輛轉向加速離開彎道.
如果以兩台同樣規格機車進入同一個灣.A使用前輪轉向.B使用後輪滑胎.A以60公里過灣.B可能使用55公里時速過灣.當經過APEX時.A仍然以60公里經過.而B已經開始進入加速狀態.如果到達下一個灣到前的最高時速是200公里.那A還有140公里的速度必須趕上.而B可能更少.一切都是時間.速度只是工具而已.
這種情況不是誰一定贏或輸.而是要看彎道與機車的特性才決定過灣方式.一切的差別就是在誰花最少的時間過灣.
我再強調前輪轉向與後輪滑胎的不同.這種駕駛方式不是一定使用各種彎道.而是在某些R角度的彎道上才有明顯的差別.這些彎道可以攜帶一些中高時速.通常剛好等於機車的扭力輸出區域.就是因為這樣.機車進灣/過灣/出灣的方式就可以有所不同.
前輪轉向=高速過灣.這是英文直接翻譯的稱呼.因為此種過灣方式注重於彎道中的時速.通常會快於後輪滑胎的過灣速度.所以稱為高速過灣.以GP500賽車為例子.前輪120寬17吋.後輪180寬17吋.前輪圓周一定比後輪小.假設機車右轉處於傾斜狀態時.輪胎絕對不會成為一直線.前提說到前輪轉向是要求過灣速度偏高.如果三角台網左邊轉.那後輪就會開始打滑.這樣一來灣到中的時速表現一定降低.所以前輪轉向的車手都會讓三角台順彎道內側方向轉動.在此就是向右轉.這樣一來後輪可以繼續保持路面接觸而機車可以同時轉向.
後輪滑胎就是相反的道理.以較低的速度進入彎道.注重於車輛在加速性.使用引擎的力量讓後輪滑動造成車輛轉向加速離開彎道.
如果以兩台同樣規格機車進入同一個灣.A使用前輪轉向.B使用後輪滑胎.A以60公里過灣.B可能使用55公里時速過灣.當經過APEX時.A仍然以60公里經過.而B已經開始進入加速狀態.如果到達下一個灣到前的最高時速是200公里.那A還有140公里的速度必須趕上.而B可能更少.一切都是時間.速度只是工具而已.
這種情況不是誰一定贏或輸.而是要看彎道與機車的特性才決定過灣方式.一切的差別就是在誰花最少的時間過灣.
關門做車.......
你說陀螺效應.那就是前輪轉向的原理.想想看轉彎時速度是否比後輪滑胎時來的高.可是引擎轉速卻很低.....你也知道不同就是這樣......
你說陀螺效應.那就是前輪轉向的原理.想想看轉彎時速度是否比後輪滑胎時來的高.可是引擎轉速卻很低.....你也知道不同就是這樣......
假設機車右轉處於傾斜狀態時.輪胎絕對不會成為一直線.前提說到前輪轉向是要求過灣速度偏高.如果三角台網左邊轉.那後輪就會開始打滑.這樣一來灣到中的時速表現一定降低.所以前輪轉向的車手都會讓三角台順彎道內側方向轉動.在此就是向右轉.這樣一來後輪可以繼續保持路面接觸而機車可以同時轉向.
----------------------------------------------------------------
自己再看看。
----------------------------------------------------------------
自己再看看。
關門做車就是關門做車.........去做你的井底之蛙吧.懶的跟你說了.
我倒是很想看看你還有哪些說辭....
單單對角動量的影響都沒提到, 還能對轉向說一大篇。
單單對角動量的影響都沒提到, 還能對轉向說一大篇。
人家的暱稱也沒惹到你,這樣有攻擊味道,有些沒風度!!
嗯我覺得討論ㄉ目的呢有2個~增加資訊~打發時間 即使回應錯誤ㄉ資訊而被更正 那ㄝ沒什麼阿 男孩子心胸要夠寬夠闊 同意ㄇ各位大大阿 ㄏ
2位都別吵啦 2位都對機械常識 物理反應 都很懂 但是別忽略到 人家只是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別把問題複雜化 要是問我 甩尾跟直接過彎哪個比較快 我會回答......不會死 最快....